幼儿园沉与浮科学教案7篇

上传人:雨**** 文档编号:358980390 上传时间:2023-08-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9.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沉与浮科学教案7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幼儿园沉与浮科学教案7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幼儿园沉与浮科学教案7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幼儿园沉与浮科学教案7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幼儿园沉与浮科学教案7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沉与浮科学教案7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沉与浮科学教案7篇(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沉与浮科学教案7篇幼儿园沉与浮科学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玩玩、做做、说说等多种活动,寻找不倒娃娃不倒的原因,激发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的兴趣。 2、通过让娃娃不倒的操作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3、引导幼儿体验不倒玩具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各种不倒娃娃和不倒娃娃外壳若干,沙子、棉花、木块、彩泥、圆形金属、胶带、剪刀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发现问题。 师:今天老师请小朋友来玩不倒娃娃。孩子们有兴趣的玩了起来,一会儿向不同的方向把不倒玩具推倒,一会儿把玩具拿在手里摸来摸去,一会儿在手里掂来掂去。 师:谁能告诉老师,你们发现了什么?(小朋友争先恐后的举手,有的

2、说不倒娃娃头小脚大;有的说娃娃没有脚,娃娃下面是圆的;有的说不倒娃娃永远倒不了;还有的小朋友感觉不倒娃娃有点重。) (二)进行比较。(发肚子里没有东西的不倒娃娃外壳给幼儿) 师:小朋友再来玩一玩老师刚才发给你的不倒玩具。(幼儿自由的玩)师:小朋友你现在发现了什么?(有的小朋友发现两个娃娃一模一样,有的小朋友发现不倒娃娃站不住,有的小朋友发现后发的不倒娃娃很轻。) (三)开动脑筋。 师:两个娃娃看起来一样,为什么前面发的不倒娃娃能不倒而后面发的不倒娃娃却站不住呢?(小朋友再次讨论起来。有的小朋友说不倒娃娃肚子里有东西 ,有的小朋友说因为前面发的不倒娃娃重) (四)动手尝试。 师:那给娃娃肚子里放

3、什么东西才能让娃娃不倒呢?请用老师给你准备的东西试一试。(幼儿打开后发的娃娃,有的先用沙子放到娃娃的肚子里,结果发现娃娃倒了还是起不来;有的小朋友用木块放到玩具的底部也不行;高兴小朋友先用橡皮泥团成一个圆球放到玩具的底部,发现娃娃倒了站不起来,他又取了一大块橡皮泥团圆压扁固定在娃娃底部,这次他发现娃娃不容易倒了。他高兴的让周围小朋友看;有的小朋友试用了几种材料后发现用比较重的金属材料能使娃娃不容易倒;更有的小朋友发现放在底部的东西必须在中间不动,娃娃才会倒了再站起来。) 活动进行一段时间,引导幼儿互相交流、探讨,并进行再次尝试。 (五)交流结果。 师:现在请你们告诉老师你们是怎样让娃娃不倒的?

4、(小朋友争先恐后告诉我他们的实验过程。有的小朋友告诉我他先用棉花和木块,发现太轻了,娃娃照样倒下去起不来;他又用沙子放在里面,沙子在娃娃肚子里动来动去,娃娃倒了还是站不起来;最后他用厚铁圈放在娃娃底部,娃娃能站起来却是个歪的。) 师:谁发现了帮他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让大家讨论) (六)看看构造,打开不倒娃娃的肚子,幼儿观察内部结构。 师:小朋友不倒娃娃的肚子里到底有什么? (七)发现秘密。 师:小朋友现在你发现娃娃不倒的秘密了吗? 幼儿总结:应在娃娃肚子的底部放重一点的东西并固定住。 四、延伸活动: 1、修一修坏了的不倒玩具。 2、把不同形象的不倒玩具放在科学角,让幼儿继续探索。 3、准备蛋

5、壳、橡皮泥、胶水、彩笔、彩纸供幼儿自制不倒翁。 幼儿园沉与浮科学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能区分木制品和玻璃制品。 2、通过观察和触摸活动,能探索木头和玻璃的不同特征。 3、对探索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能说出周围物体的名称,认识玻璃和木头。 物质准备:木制玩具及玻璃制品(木头积木、玻璃球、玻璃瓶)木头块和一盆水、一块抹布。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知木头制品和玻璃制品1、师:宝宝们!老师今天请来了许多玩具来和我们玩游戏呢,想知道谁来了吗?(师摇晃盒子),宝宝们每人在盒子里面摸一样,然后拿出来,看看你摸到的是什么?(幼儿说出物体的名称)2、师:你们知道你摸到的东西是用什么做的吗?

6、(如玻璃瓶是玻璃做的,积木的木头做的等),现在我请手里拿着玻璃玩具的宝宝把玩具举起来挥一挥,请手里拿木头玩具的宝宝把玩具举起来挥一挥。(出示木头盒子和玻璃盒子)师:这是玻璃玩具的家,我把它放在这里,这是木头玩具的家,我把它放在这边,注意了送玩具宝宝回家的时候要轻轻的放喔,不然玩具宝宝要哭的。现在我请宝宝们轻轻地把你手里的玩具宝宝送回家吧! 二、通过观察感知木头和玻璃的不同特性1、师:我们知道了这边的玩具是玻璃做的,这边的玩具是木头做的。宝宝们,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这个呢,看!(出示玻璃片和木头块)你们可以摸摸它们、捏捏它们,仔细看一看它们,然后告诉大家你发现了什么秘密?注意了摸的时候要轻轻的摸喔

7、,拿的时候要小心,不要掉在地上了。(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2、教师:玻璃是透明的,木头是不透明的,玻璃摸上去是滑溜溜的,木头摸上去的粗糙的、硬硬的,玻璃是很容易破碎的,你们看老师这里就有一块不小心打破的玻璃(出示打破的玻璃)。 三、课外延伸师:在我们活动室里有玻璃或木头制成的东西吗?让我们一起找一找吧。(幼儿找一找) 幼儿园沉与浮科学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动物尾巴奥秘的兴趣,培养幼儿喜爱动物的美好情感。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探究学习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引导幼儿进一步认识各种动物尾巴的外形和作用。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

8、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有趣的尾巴多媒体课件,谁的尾巴最好看音乐磁带、录音机,动物尾巴作用录像,与动物有关的图书、图片、毛绒玩具和自制找尾巴转筒玩具,自制动物尾巴、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 精神准备:学习歌表演谁的尾巴最好看,活动前请幼儿家长帮助幼儿搜集关于动物尾巴的图片、录像、图书等各种资料,鼓励幼儿去观察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探索动物尾巴的作用。 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了解动物尾巴的外形和作用,激发幼儿运用各种学习方法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运用资料搜集法、讨论法与游戏法突破。 难点:能够把关于动物尾巴的零散的知识形成系统的认知,运用启发提问法、课件突破。 活动过程 一、导入:带领幼儿做谁

9、的尾巴最好看的歌表演,轻松地导入课题。师幼谈话:歌曲里都唱了谁? 都唱了动物的什么?那咱们今天就来谈谈动物的尾巴吧? 二、展开: 1、引导幼儿与各种关于动物的观察操作材料进行互动,从中初步探索发现动物尾巴的外形和作用。 (1)幼儿在图片、图书、毛绒玩具、滚筒拼图玩具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动物去观察、思考、讲述、看看动物的尾巴长得什么样,都有什么本领。 (2)大家共同交流探索结果。提问:你选的动物尾巴长得什么样?有什么本领? (3)教师进行过渡性小结:动物们的尾巴有的长,有的短,有的粗,有的粗,有的细,还有的像把伞呢!可真有趣啊!咱们就来玩个猜尾巴的游戏吧。 2、引导幼儿与课件互动,在游戏中进一

10、步认识各种动物的尾巴,激发幼儿喜爱动物的美好情感。 (1)做课件互动游戏谁的尾巴、尾巴哪去了、尾巴错了,进一步了解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 (2)小结(过渡):咱们小朋友可真能干!帮尾巴找到了主人,也帮动物找到了它的尾巴。还知道不能给动物安错尾巴,因为尾巴对每种动物的生存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动物的尾巴到底都有什么作用呢? 3、引导幼儿观看动物世界录像,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作用,关于动物尾巴的零散的知识形成系统的认知。 (1)播放动物尾巴作用录像,请幼儿观看并讲述各种动物尾巴的作用。 (2)师小结:动物世界可真奇妙,动物的尾巴不仅长得各种各样,而且还有很大的用处。有的动物尾巴能保持平衡,就像:猎豹

11、等;有的动物的尾巴能驱赶蚊虫、保护自己,就像小马等;有的动物尾巴能支撑身体,就像啄木鸟等;还有的动物尾巴能使它前进,控制方向,就像金鱼等。 三、结束:请幼儿自选动物的尾巴和相应头饰,扮演小动物,玩找朋友的游戏,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动物尾巴的探索兴趣。 活动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选择的儿歌内容与孩子们最喜欢的小动物有关,所以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也因为孩子们已经积累一些有关动物知识,又有一定的表达能力,所以一开课创设一个充满儿童情趣的动物园比尾巴大赛的情境,让幼儿调动各个感官,仔细观察,细心发现,大胆地说。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我让幼儿充分发挥学习主人翁的角色,在玩中学、学中玩。 幼儿园沉与浮

12、科学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中老鼠“跑、吃米、睡觉”的动作。 2、初步体验按规则进行游戏,感受同伴游戏的快乐。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1、猫、老鼠(即时贴)、音乐猫捉老鼠 2、课前学唱儿歌猫捉老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天气真好!鼠宝宝们跟妈妈一起去散步吧!”进入活动室。 二、鼓励幼儿运用肢体动作表现老鼠“跑、吃米、睡觉”的动作。 师:“哇!天气这么好,出来玩的小老鼠可真不少,听听它们在干什么?”(播放音乐前三节) 1、小老鼠跑来跑去的动

13、作。“小小老鼠是怎么走路的?”(第一节音乐) 2、小小老鼠吃米的动作。 “小小老鼠吃米是什么样的?” 教师小结:小眼睛东张西望、轻轻地走。(第二节音乐) 3、小老鼠睡觉的动作。 “哎哟哟,吃得肚子饱饱的,真想睡一会儿,小小老鼠你们是怎样睡的,看看哪只小老鼠睡着了?”(第三节音乐) 4、把前三节一起表演一次。 5、师:“如果被大猫发现了,它会跑来抓老鼠,小小老鼠要怎么办?(躲藏)“喵”(播放第四节音乐) 三、引导幼儿按规则进行游戏。 1、请一老师扮演大猫,跟着音乐做游戏。(大猫出现) 2、师:这次和刚才有点不同,大猫出现的时候,小老鼠们要快快地躲到自己的座位后面或者是桌子下面都可以,可别让大猫抓

14、住了。(大猫出现) 3、“一定是我们发出的动静太大了,所以把猫引来了,这次我们轻轻的,大猫会不会不来了呢?我们试试吧!”(大猫不出现) 四、结束环节 师:“刚才我的鼠宝宝们动作都是轻轻的,所以大猫没有发现,我们可以尽情的玩耍了。和妈妈一起玩躲猫猫的游戏吧!” 幼儿园沉与浮科学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分类,让幼儿进一步掌握家禽、家畜、野兽、飞禽的不同特征,并理解家禽、家畜、野兽、飞禽的概念 2、发展幼儿的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及爱护动物的情感。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5、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幼儿根据家禽、家畜、野兽、飞禽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并理解家禽、家畜、野兽、飞禽的概念。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动物卡片 3、动物的家背景图片2张 活动过程 1、激趣导入 教师播放课件让幼儿闭上眼睛听并说出你听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