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购物教案5篇

上传人:雨**** 文档编号:358979766 上传时间:2023-08-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9.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购物教案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大班购物教案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大班购物教案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大班购物教案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大班购物教案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班购物教案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购物教案5篇(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班购物教案5篇大班购物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体验超市购物的乐趣以及加减法在生活中的运用,积极主动地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活动过程和经验。 2.能运用算式记录购买物品的过程,并清楚地表述自己购物的过程及算式的含义,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 3.运用己有的数学经验解决购物中“一共用去多少钱”或“还剩下多少钱”的问题,学习10以内的加法和10的减法。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有超市购物的经验。 2.物质准备:画有货架和贴有19元价格标签的商品图片布置成“超市”场景图,算式记录卡每人一张,笔若干,操作材料(二)中的超市购物。 (三)活动过程 1.玩“一共需要多少钱”的购物游戏,学习加

2、法。 (1)教师出示“超市”场景图,幼儿观察货架。 教师:超市里有哪些商品?每种商品的价格是多少?你是从哪里知道的?每行商品有什么共同用途,每行商品可取什么共同名称?(学习用具、玩具、食品) (2)教师提出购物要求:到超市买两种商品,总价不超过10元,说一说所买的两种商品的价格各是多少,再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钱。 幼儿边看场景图边进行“一共需要多少钱”的购物游戏。 个别幼儿用一句话介绍自己买的两种商品,以及总价。讲述自己购买商品的事情。如买了2元钱的口香糖和3元钱的卷笔刀,一共需要5元钱。 小结:买两种商品,总价不超过10元。有多种组合方法。 (3)幼儿学习用算式记录购买商品的事情。 教师提问:

3、可以用一道什么算式把“买了2元钱的口香糖和3元钱的卷笔刀,一共需要5元钱”的事情记录下来?教师记录幼儿所讲述的算式。 学习讲述算式中数字与符号表示的意义:2+3=5,买了2元钱的口香糖和3元钱的卷笔刀一共需要5元钱。 (4)从2+3=5的算式进行猜测,说一说除了买口香糖和卷笔刀外,5元钱还可以买两样什么商品? 猜一猜老师用5元钱买了哪两种商品。如用5元钱买了一个玩具和一种食物,猜一猜老师买了什么?当幼儿说出多种结果后,告诉幼儿买的食物是冰棍,让幼儿猜另一样玩具是什么? 用以上的方法猜一猜老师用10元钱买了哪两种商品。 (5)幼儿再次进行买商品的活动并学习用加法算式进行记录。 幼儿两两结伴,每人

4、任意买两种商品,先将算式写在算式记录卡上,再互相讲述自己买商品的情况,最后相互检查算式是否正确。 2.玩“还剩多少钱”的购物游戏,学习10的减法。 (1)教师提出购物要求:用10元钱到超市买一种商品,说一说所买的这种商品的价格是多少,算一算买了这种商品后还剩下多少钱。 边看场景图边进行“还剩多少钱”的购物游戏。 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用10元钱购买一种商品的事情。如用10元钱买了3元钱的饼干,还剩下7元钱。 (2)学习用算式记录购买商品的事情。 提问:用一道什么算式可以把“用10元钱买了3元钱的饼干,还剩下7元钱”的事情记录下来?教师记录幼儿所讲述的算式。 学习讲述算式中数字与符号表示的意义:10-

5、3=7,,10元钱买了3元钱的饼干还剩下7元钱。 (3)幼儿再次进行买商品的活动并学习用减法列算式进行记录。 幼儿两两结伴,每人用10元钱任意买一种商品,算一算剩多少钱,先将算式写在算式记录卡上,再互相讲述自己买商品和找零的情况,最后相互检查算式是否正确。 3.进行操作练习,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1)幼儿根据超市购物的指导语做练习:帮明明算一算买两样商品需要花多少钱?拿10元钱买一件商品,还应找多少钱? (2)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检查。 大班购物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5以内的加减运算。 2讲述购物的过程,学习用算式表示。 活动准备: 标有价格的商品图片幼儿活动材料数字卡片 活动过

6、程: 一、教师谈话引入 1小朋友你去超市购物过吗?你是根据什么选择商品的?(价格) 2幼儿个别介绍自己的购物过程。 二、猜猜我们买了什么 1今天老师带了了一家图片超市,我们一起来学习购物。(出示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教师幼儿观察:重点提醒幼儿了解商品的价格。 2教师购物:我有5元钱买了2件商品正好花完,你们猜我买了哪2件?幼儿讲述,并说说为什么?教师用算式表示。2+3=51+4=5 3教师购物:我有5元钱可我只买了1件物品,可能还剩几元?幼儿讲述,并说说为什么?53=254=1 三、我来买东西 1幼儿有5元钱,买2件物品正好花完,请自己选择商品。 2幼儿讲述购物过程,并用算式表示。 3你有5元

7、钱,买1件物品用了几元,还剩几元,请自己选择商品。 4幼儿讲述购物过程,并用算式表示。 四、小明去购物 1今天小明和妈妈一起也去购物,我们一起来帮他完成。 2教师介绍幼儿活动手册。 3幼儿分散完成。 大班购物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10以内连加算式的去处方法。 2、听懂游戏规则,并按要求进行记录。 3、愿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1、布置超市的各种道具,带标价的商品图片若干,样币若干。 2、记录纸和笔,幼儿每人一份。 3、请一配班老师协助。 4、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设置情境,导入课题。 师:瞧,超市里有各种各样的物品,你们想去购买吗?那我们一起来玩超市购物的游戏

8、吧! 2、游戏:“超市购物”,10以内的连加运算。 (1)交代游戏玩法。 师:你们每个人有10元钱,只能选择购买三样物品,三样物品的价格合起来不能超过10元。然后要把你选的三样物品图片贴在记录纸上,并列出算式三种物品合起来是多少钱。 (2)幼儿选购物品,教师巡视。 (3)幼儿展示记录结果,学习连加算式方法 师:谁愿意先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记录结果呢?请你指着记录纸上的图或算式读给大家听一听,好吗?如,我买了三种物品,胶棒的价格是1元、水彩笔的价格是3元、皮球的价格是6元;我列的算式是1+3+6=()。(教师把几位幼儿的记录纸贴在黑板上,并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话边记录纸上相应的位置边读。) 师:谁发

9、现这些算式与我们之前学过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呢?(多一个加号和一个数字。)这样连续有两个加号的算式,我们叫连加算式。请大家想一想,这样的连加算式该怎么计算呢?老师来告诉你们,连加算式要分两步来计算:先算出1+3+4,再算出4+6=10,结果就是10、我们怎么知道这样算是对的呢?下面我们来验证一下1下面排1个一元硬币,3下面排3个一元硬币,6下面排6个一元硬币,大家一起数一数共有几元钱?(教师引导幼儿从左到右依次点数硬币。)10元,跟我们刚才计算出来的结果一样吗?(一样)所以连加算式要分两步算,第二步算出的结果就是整个算式的答案了。 师:老师知道,很多小朋友都想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记录结果,对吗?那

10、现在请你用刚才老师教你们的方法把答案算出来,然后再和同伴互相交换记录纸,来分享一下,看看同伴选了哪三样物品?他列的算式和算出的答案都对吗?如果不对,请悄悄的告诉他改正,好吗?如果判断不准的可以举手请老师帮忙哦! 3、操作幼儿用书上的练习,巩固10以内的连加运算。 (1)交代题意。 (2)幼儿操作,教师巡视。 (3)幼儿互相检查操作结果,集体验证答案。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始终贯穿“超市购物”这一主线,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在不断的超市购物中认识1角、5角、1元的硬币。从认识硬币到探索1角、5角、1元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再引导幼儿发现多种付钱方法,层层深入。活动过程中充分调动幼儿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促

11、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大班购物教案篇4 教育价值 1、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1元、2元、5元、10元的硬币及纸币),了解钱币与货物之间的等价交换。 2、通过超市购物的游戏,学习10以内数的组成及加减,丰富有关组成、加减的数学经验,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3、学习运用有关组成、加减的数学经验,解决超市购物中的实际问题,体验理解超市购物中存在的数学关系。 4、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地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活动过程和结果。 系列活动 活动一:参观超市 活动准备:到附近的超市联系参观的事项,准备摄像机、照相机。 组织策略:(1)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参观的目的与内容。(2)幼儿前往附近的超市,根据讨论的

12、内容进行参观活动。 活动二:超市里的商品真多 活动准备:观看参观超市的录像、照片。 组织策略:(1)教师和幼儿回忆所参观的超市名称。(2)幼儿讲述超市中的各种物品(商品、货架、收银台等)。(3)教师和幼儿一起总结超市物品的种类。 活动三:自己开超市 组织策略:(1)教师以前一天的游戏引出“开超市”的话题。(2)组织幼儿讨论:我们的超市中可以有哪些商品?这些商品从何而来? 活动四:商品分类 活动准备: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小商品及商品的外包装。 组织策略:(1)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各种物品。(2)幼儿将小商品及外包装按照自己确定的标准分类。(3)同伴间相互介绍分类的标准及结果。(4)将分类好的物品分别装

13、入游戏箱中。 活动五:制作商品价码标签 活动准备:分好类的各种物品、即时贴标签、笔。 组织策略:(1)引出给每种商品标上价格的话题。(2)幼儿讨论确定每种商品的价格。(3)幼儿给每种商品制作价格标签。 活动六:到“银行”取钱认识人民币 活动准备:面值为1元、2元、5元、10元的纸币与硬币若干,实物投影仪。 组织策略:(1)利用实物投影仪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2)请每位幼儿到“银行”取5元钱。(3)请幼儿相互介绍各自取5元钱的不同策略。 活动七:做钱包、装饰钱包 活动准备:幼儿自己收集制作钱包的材料,各种纸张、透明胶、双面胶、浆糊、蜡笔、水彩笔等。事先请幼儿回家观察父母的钱包,了解其形状、内部

14、结构及外表的样式。 组织策略:(1)请幼儿讲:述自己了解的钱包的式样。(2)幼儿谈谈自己想制作的钱包的形状、式样、颜色等。(3)鼓励幼儿选用合适的材料进行制作和装饰。(4)同伴之间相互欣赏、介绍各自制作的钱包。 活动八:买两样东西 活动准备:“银行”里准备1元、2元的硬币与纸币若干,幼儿人手一个自己制作的钱包,购物筐、记录纸、笔若干。 组织策略:(1)幼儿到“银行”去取5元钱。(2)幼儿用这5元钱到“超市”买两样商品。(3)请幼儿介绍用5元钱买了两样多少钱的什么商品。(4)引导幼儿讨论用什么方法记录买东西的事情。(5)幼儿选用合适的方式记录,相互交流记录。 活动九:你还剩多少钱 活动准备:“银行”里有1元、2元的硬币与纸币若干,幼儿人手一个自己制作的钱包,购物筐、记录纸、笔若干。 组织策略:(1)请幼儿到“银行”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