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会心得体会13篇

上传人:雨**** 文档编号:358977680 上传时间:2023-08-29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1.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招聘会心得体会1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招聘会心得体会1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招聘会心得体会1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招聘会心得体会13篇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招聘会心得体会13篇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招聘会心得体会1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招聘会心得体会13篇(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招聘会心得体会13篇招聘会心得体会 篇1 本学期,学校为广大同学举办了一次校园招聘会,作为即将实习的我们也被邀请去参加招聘会,有幸近距离接触了在春晖体育馆进行的这场声势浩大的招聘会。 尽管我们现在还身在看似与世无争的“象牙塔”,实际上现在社会上的职场竞争的白热化程度大多数人或多或少已经体会到了。因此,在去参加招聘会之前我就已经做了些功课,对自己目前的状况做了一个梳理进行了一个系统的规划。然而,当我真正进入招聘会场,才突然间发现,原来有很多与我自己设想的是完全不同的。接下来我对这次招聘会的总的情况进行一个系统而详细的总结。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培养具有扎实的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和信息技术基础

2、知识,较高的英语水平和计算机基础技能,具有在掌握工科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熟悉法规,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理论、信息系统的手段、方法,具备物流管理、规划、设计等较强实务运作能力,成为高级现代物流管理人才,成为在物流管理领域从事全过程策划、管理和物流信息化工作的高级复合型管理人才。 物流涉及面很广,这个专业的课程跨度比较大,从物品的源头到末尾,所有涉及到的内容都会涉及:采购、仓储、运输、装卸、配送等等,综合来说,就是一条链物流链。所以我觉得,学习物流专业,不仅是学习物流的专业知识,还要广泛的学习与物流有相关联系的知识。据我了解物流人才的需求量为600余万人,相关统计显示,目前物流从业人员当中拥有大学学历以

3、上的仅占21%,许多物流部门的管理人员是半路出家,很少受过专业培训,这对于我们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可是,在前来招聘的企业中完全没有与物流相关的职位,前来的一些企业有兴化地区的培训中心,他们是来招收老师的,还有戴南地区的一些钢铁厂来招聘工人以及一些商场来招聘一些营销人员,宾馆来招聘一些服务人员等等,唯独没有与物流专业相对口的职位。 因此,我也深深的思考,如果明年的这个时候真正要选择职业的时候,放在我面前的还是这些职位,没有与物流相关的职位,我该怎么办?我想真正的求职是一场求生存的战斗,不能因为没有合适自己专业的,就不去战斗,不去生存了,现在能做的就是多多努力学习广泛学习身

4、边的知识,不能仅仅学习专业知识,在这个竞争强烈的社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的就是展现自己最专业的一面以及认知最广的一面。 通过此次的招聘会我也体会到,如今社会没有什么铁饭碗,在我的思想里,铁饭碗不是是在一个地方吃一辈子,而是到哪儿都能吃。成功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如果改变不了环境,那就要改变自己。就业最重要的不是我们现在找到了什么样的单位,而是在于我们朝着什么方向走。我们还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不要期望自己初出茅庐就能大显身手做一番大的事业,不能眼高手低,要务实做人,认真做事。不能有就业攀比的心理,脚踏实地,勤勤恳恳比什么都好,更不能盲从就业,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以及正确的人生价值。 在招聘投简历

5、的过程中,很多同学在找工作时还是采取“撒网”式,到处投简历,却没有真正研究过那些企业,那些岗位。这个时候了,想找到一份好工作,你就要好好研究它,准备最充分的资料,争取一次拿下来。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抓住一切锻炼机会,尤其寒假暑假,多去参加实践,这必定会对将来的工作起到一定的积淀作用。 作为以后走上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我们不应该一味的抱怨残酷的社会现实,而应该全面的武装自己,塑造自己,将自身塑造成能够适应各种突如其来的变化的全方位的人才。现在的企业和公司看重的是学生的外语能力,同时还需要工作时吃苦耐劳的精神,毅力以及与别人的沟通能力,应变能力。我们应该多多提高自己的外语能力和综合素质,为自己在寻求

6、工作的道路上添砖加瓦。面对当前的招聘形势,我们应该知道“艺高人胆大”,真正存在实力的千里马终归不会被淹没,毕竟在任何形势下“优中选优”的战略性人才储备是任何一个企业迎接新的发展的必经之路。 所以大学期间我们不仅要学专业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学习其他方面的技能,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适应这个社会生存的人。 以上就是我参加这次招聘会所体会到的心得,有太多的感触,也很感谢能参加这次招聘会,让我真正认清了未来的方向。 招聘会心得体会 篇2 这个星期四,我们参加了一次校园人才招聘会,收获了很多知识,也获得了很多心得体会。与其说是参加,还不如说是参观。星期四那天第二节课,我就去招聘会感受氛围,一

7、到现场,那场面多少有点冷清,我本以为现场会有很多人呢。也许是早上的缘故,除了志愿者就剩下些各个公司的招聘人员。走进大厅,到处都挂招聘企业的信息,同学们有序的观看和询问着各个公司的招聘条件和岗位。之所以选择去参加招聘会,是因为我想学习一些关于招聘会上所要走的一些程序守则,同时我也想积累一些关于招聘会的经验,为以后走好自己的路打下坚实的人生基础。但本次招聘会却让我有另一番见解。本次招聘会几乎不需要真正意义上的高水平人才,很多公司都只是招聘文秘技工、营销人员,90%以上要求的是本科以上的学历。有部分岗位虽对身高、年龄、工作经验提出要求,但总的来说,对学历的要求都比较高,当然要求英语等级也大都是六级。

8、招聘会上的人很少,应届大四的只有个别几个进入会场看看而已。不知道为什么大四的学哥学姐们不着急应聘,我的心情还是挺不平静的。 结合网上查阅的资料和自己的见解,总结出不少问题。不少前辈得出了各种大学生就业难的理由:第一,由于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处于国际分工的底部,使得中国就业上呈现“白领需求不足”的状况,这是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这一问题的存在,使得中国的大学生就业岗位与扩招之后的庞大毕业生数量之间,形成巨大的落差,变成一个结构性的困难而长期无法解决,以后会表现得越来越严重,而且还将因此降低大学生的谈判地位,引发其他严重问题。第二,由于急剧扩招带来需求关系的变化,因此在择业方面大学生的谈判地位

9、急剧下降,这不仅表现在收入水平的下降,还表现在就业单位因此提出许多不合理的要求,拒绝承担大学生就业后的“在岗培训”费用。还有一个主要原因,与整个社会环境的变换有关。今天的分配上完全短期化,福利安排的个人化和市场化,缺乏保障个人基本福利的整体利益安排和长期激励,严重不利于大学生就业早期的稳定性,使得就业单位和大学生个人之间的选择顺序无法吻合,造成严重的矛盾。虽然有众多的原因存在。但我个人认为,大学生认为工作难找,竞争太激烈,自己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我们有更多的实践经验,能很快的将自己所学的理论与工作需要向结合,那么实践经验就不可能成为我们的绊脚石;当然,大学生就业时太过于挑剔,这也是阻挡

10、我们就业的拦路虎。如果,我们的学历不是停留在本科,而是由进一步的发展,那么,我们就不会被种种限制压迫,而可以脱颖而出;如果,我们能有长远的眼光,不奢望一步登天,我们就可以在合适的城市找到一份相对有保障的工作;如果,我们愿意在工作中从零开始,踏踏实实,我相信我们的人生不会停滞。面对金融危机,面对就业寒冬,要适时调整自己的计划,既然无法逃避,就做好最坏的打算,坚定自己的信念,相信总有一天会有所成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要有长远的眼光,宽阔的眼界,扎实的专业,丰富的实践,踏实的态度,务实的心态,相信拥有这些,对于工作,对于未来,我们会心想事成的。 招聘会心得体会 篇3 透过我这天去市场招聘会,这

11、次市场招聘会能够说是很盛大,招聘单位很多,前来应聘的学生更多,人山人海的排长队,而且在招聘会理我体会有一句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作为大二的学生,我会参加市场招聘会最大原因就是去感受一下那是的气氛和此刻工作岗位的需求程度,但是我发现,即使我没有抱着要应聘者的心态,但是招聘会的那种高涨气氛仍然深刻的影响了我。同时,这次的招聘会也给了我许多复杂的感受。 第一,我还需要更加认真的去多学点知识。在每张招聘桌的上方都有一份招聘岗位及要求,透过这次参与我明白我所学的专业的热门性,但是当我看到要求时,感觉里自己好远。就英语而言,许多公司都要求有熟练的听说读写潜力,但是我所掌握的是不够的,

12、就这一点就需要更加努力的去练习。另外,虽然我们有学习必须的专业知识,但是我们还需要在市场中找到与我们所学专业有关知识点,因此我们还需要学习好多。 第二,虽然我们此刻有学专业知识,但是他们都是理论上的,缺乏实践潜力让大学生只能成为纸上谈兵的高手。而实践是只能靠自己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的,我们就应用更多的时间将自己投入实践的操作,这样才能在出校门之前有一个丰厚的底子。说到底,我们大学生就应多思考一下自身原因,没有机会要学会创造机会,我们所缺乏的不仅仅是真正的时间,缺乏的更是一种主动能动性、自觉性。 第三,在没有足够资本之前要尽量的放低身价。在呈四方形的现场,我们不难看到“厚此薄彼”的现象。在许多知名企

13、业前很多时候是有人在排队的,但是相比其他就明显多几分冷清。穿梭在应聘人群中,我体会到最主要的问题是当讨论到工资问题时,往往不能到达共识。对于企业而言,他们所需要的人才正是那些能够放下架子从基层干起,合理定位自己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如果大学生太过于看重自己所谓的高等学历,却不能理智的自我定位,在就业中必定要吃亏的,那么所谓的高学历就只是等于失业,这也许不是任何一个大学生期望看到的。 对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许多毕业生所能做的仅仅是尽量把自己的简历做得更加美观,在个人简历后面附上更多的证书复印件,然后在网上海投,或者拼命去挤人山人海的招聘会。即使这样,四处的周旋仍然毫无结果,投出的简历也如泥牛入海其实

14、,找工作的过程首先就应是一个了解自己的过程,也只有那些真正了解自己的人,才会更有期望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针对这一点,大部分人采取了找到工作以后,在与工作的相互磨合中,渐渐了解自身的表现,殊不知,这种做法已经让许多人输在了起跑线上。所以我们要做好就业对20xx年大学生的素质要求。 大学生步入社会后,首先应具备的主体潜力素质是什么这种主体潜力素质主要表现为适应潜力和创造潜力。适应潜力即指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在心理、生活、工作环境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能较快地认识、了解和熟悉外部环境,并使主体与客体协调一致的潜力素质,它主要包括:应对危机,理性应对,用心准备,提高学习用心性;心理承受潜力;独立生活

15、潜力;人际交往潜力;应变潜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潜力;动手操作潜力及组织管理潜力。 对我来说,此刻是奋斗的最好时期,因为我年轻,开头肯定会吃苦,会碰钉子。但每个人都需要经历过沉重的,或者沉痛的人生阶段。经历风雨,方见彩虹,只有经历了沉重,才会有简单。幽默与简单自如地应对一切,是需要资本的,而资本唯一的办法,就靠闯荡与积累,年轻正是支付一切代价的最好成本。 透过这次的市场招聘会,我觉得时间是不会站在原地等我们的。我们就应立刻行动起来,充实证明自己,从而变得更加有自信,取得未来的成功。 招聘会心得体会 篇4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一次人才招聘会。收获了很多,明白了很多。与其说是参加一次人才招聘会,其实只

16、是参观。 第一次来到这种现场,我是十分的兴奋的还非常的好奇。一到现场,那场面真是惊人,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终于进入大厅,到处都是摊位,不过还好,所有的人都排队,虽然拥挤,但秩序竟然很好。在招聘会看到最壮观的一幕,当公司的招牌一挂出,30秒内,排了四五十个人。所有的岗位之选都远远小于应聘的人数。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竞争一格岗位。之所以选择去参加招聘会,是因为我想学习一些关于招聘会上所要走的一些程序守则,同时我也想积累一些关于招聘会的经验,为以后走好自己的路打下坚实的人生基础。但本次招聘会却让我有另一番见解。 我发现这次招聘发现应聘人员的几个特点:1、毕业学生比较多。他们除了没有社会经验外,更主要还存在学用脱节。并且竞争大,有些职位只需要2,3个人,却有40,50个人去竞争。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