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乡村建设经验借鉴

上传人:胖鸥 文档编号:358801443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7.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绵乡村建设经验借鉴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海绵乡村建设经验借鉴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海绵乡村建设经验借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绵乡村建设经验借鉴(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绵乡村建设经验借鉴一、无锡市福山村试点海绵乡村按照美化与治理并举的思路,开展海绵乡村建设、景观提质工程、污水治理、环卫整治等系统性民生工程,逐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海绵乡村建设模式。在充分调研该村地域、水环境等情况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采用生态化治理与人工治理相结合的手段,实施了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生态基础设施建设、雨水管理、地块、路面、花园、湿地的海绵化改造建设等,还提出了该村生态产业发展与低碳减排网络构建方案,规划了智慧化建设和低碳建设方案,以及海绵乡村开发模式,推动了乡村的环境、人居与产业良性互动,实现了社会、生态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激发了美丽乡村的生态活力。二、新加坡ABC水计划基于水敏

2、感乡村设计理念,新加坡在充分考虑自然经济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ABC水计划(Active,Beautiful,CleanWaterProgramm),致力于将新加坡的排水系统、运河、河道和水库在实用功能外转变成休闲和团体活动的焦点,促进人们更“亲水、乐水”。整体管理降雨径流,突出源头滞蓄。提升排水系统能力,分散运河建设,建造滞留池或滞留塘、雨水花园等雨水源头处置设施,以削减雨水峰值流量、延缓雨水径流时间。提倡水体生态修复、水体社会效益增值、滨水休憩空间建设。一是控制流域用地,结合水体环境容量和景观要求,确定流域内地块属性和开发强度,实现水景观与乡村景观的和谐共存;二是绿化河道,进行河道绿化建设,使用生态石笼等方式,实现河道景观优化与生态改善;三是实施土壤生物工程,重建河道底泥生态系统,建设护岸生态系统;四是建设亲水活动空间、滨水生活休憩区,推进清洁、低维护、美观的乡村滨水空间建设。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规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