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人教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教案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358799315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2024人教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教案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3-2024人教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教案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3-2024人教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教案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3-2024人教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教案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2024人教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教案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人教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教案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姓名单位名称填写时间学科地理年级/册七年级上册教材版本人教版课题名称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难点名称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特征难点分析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在学习时要加强对知识的应用,尤其是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的特点的应用,而五种不同的部位特别是山谷山脊的区别容易让学生混淆。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阅读教科书的能力,并能够自学一些比较浅显的问题,但由于年纪小,其思维方式中感性思维仍起到主导作用,而且没有真正让学生走到大山,手拿着地形图的那种感觉,理论性强了些。难点教学方法1. 读图观察法:通过对立体山体图和等高线地形图的观察去理解不同山体的等高线特点。2. 比较分

2、析法:通过对山谷山脊等高线的特点去对比让学生很轻松就能掌握凸高为谷凸低为脊。3. 形象类比法:通过用拳头去类比五种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图让学生轻松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还让学生产生了学习地理的兴趣。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导入情景导入:放假了,小明要去爬山,他非常的兴奋,想到最近刚刚学习了等高线地形图,他对山体不同地方等高线呈现什么样的形状充满了好奇,这节课就让我们帮助小明一起去解决好奇,共同学习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特征。知识讲解(难点突破)一、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判读山地基本地形部位1、山峰:中间高,四周低,等高线呈闭合状态。发散思维:山峰和盆地的区别2、 鞍部:相邻两个山峰之间的低地。3、 陡崖:多条等高线

3、重叠在一起。4、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5、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总结口诀:凸高为谷,凸低为脊。方法总结:以上辨别山体部位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观察不同部位等高线的海拔变化规律及其弯曲方向与高度变化的关系来辨认属于哪个部位。对号入座:山峰、山脊、山谷、盆地、陡崖、陡坡、缓坡、鞍部二、拓展延伸:从拳头上找山体的五种地形部位(通过我自己录的拳手识山体的视频来讲解)课堂练习(难点巩固)CBDEA根据刚才所学知识,理解记忆以下表格。字母山地部位等高线特点A等高线闭合,中间 (高/低),四周 (高/低)B两个 (山地部位)的过渡地带C等高线 在一起D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 (高/低)处凸出E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 (高/低)处凸出小结用口诀来总结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海拔出,两山之间是鞍部;陡坡密,缓坡疏,陡崖就在相交处;低弯脊,高弯谷,山峰之处有标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