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海上日出(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上传人:水*** 文档编号:358799117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57.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6海上日出(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6海上日出(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16海上日出(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16海上日出(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16海上日出(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6海上日出(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海上日出(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6 海上日出 ( 精读课文 )教学目标1. 会认本课 3 个生字,读准 1 个多音字,会写 9 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 通过想象体会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对海上日出的赞美之情。3. 学习作者按景物变化的顺序写景的方法。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课时能说出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的情感。了解课文按太阳变化的顺序写景的方法。2 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会认本课3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9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2. 通过想象体会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对海上日出的赞美之情。(重点)教具准备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都看过日出吗?今天,让我们一起

2、到海上欣赏日出,一起去看看那美丽的景象。二介绍作者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主要作品:家春秋雾雨电等。三初读课文1. 学生自读课文。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2. 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1) 会认生字,积累多音字。练扩(ku)荷(h )刹(ch )镶(xing) 多音字:h(荷花)荷h(负荷)ch(刹那)刹sh(刹车)(2) 会写生字,并组词。练 扩(扩张)范(范围)努(努力)刹(刹那)烂(灿烂)替(替换)(3)积累词语。镶(镶边)紫(紫色)仅(不仅)练清静

3、扩大范围努力刹那夺目分辨灿烂不仅3.检查自学情况。四细读课文1.默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预设:课文主要写作者在晴朗天气和多云时看到的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3.读完这篇课文,你感受到了什么?预设: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五课堂小结这篇文章按照太阳变化的顺序,紧紧围绕“奇观”展开,描写细腻,生动活泼。主要描写了晴天和多云两种天气状况下海上日出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重点)2. 学习作者按景物变化的顺序写景的方法。(难点)教具准备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

4、读了海上日出这篇课文,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美丽的海上日出。二品读释疑(一)学习第 1 自然段学生自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出示课件: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非常清静,船上只有机器的响声。预设:用船上的“响声”反衬看日出时“清静” 的环境。写作背景:1927年,巴金从上海乘船赴法国留学,在途中写下了这篇文章。本文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抓住景物的特点描绘了瞬息万变的日出景象。(二)学习第 2 自然段出示课件: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的望着那里。 1.“我”这时是

5、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预设:“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2.从“不转眼”这个词你能体会到作者怎样的心情?预设:非常渴望看到海上日出的心情。(三)小组合作学习第 3 自然段过渡:日出时海面又是怎样的景象呢?下面学习第3自然段。 出示课件: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1. “果然”一词说明了什么?预设:“果然”一词说明了“我”之前想的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的想法是正确的。2.初升的太阳为什么红得很?为什么没有亮光?预设:“红得很”是因为早晨海面上有大量的水蒸气,太阳透过水蒸气发生折射,呈现出 七色光,而红光的穿透力强,所以人们只能

6、看见红色。“没有亮光”是因为太阳刚升起透过海面上饱含水蒸气的空气层时,光线被反射、吸收,能量消耗很多,所以光芒透不出来。3.大家能根据课文内容把太阳向上升的过程具体表达出来吗?预设:“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这句话形象具体地描述了海上日出的情景。作者先将太阳在海上升起的情形比作“负着重荷”,又用“一步一步”“慢慢地”等词语描写海上日出的动态,生动地写出了太阳上升的缓慢和吃力,也写出了“我”观 看海上日出时的感受。“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个“冲”字, 一个“跳”字,生动地写出了太阳生命力的顽强和势不可挡的伟力。“深红的圆东西”指太

7、阳,既状太阳之形,又绘太阳之色,还表达出作者对太阳的喜爱之情。“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这句话表明太阳全出来了。4.学生用彩笔在画纸上画下想象到的画面,并用一两个词语概括画面的意思。5.学生互相评画,修改,选出代表作贴到黑板上。6.引导学生看图口述日出时的情景,再次领略日出时的壮观景象。(四)自学第 4、5 自然段过渡:刚才我们欣赏了晴天时海上日出的景象,当太阳走进云堆中又会是什么景象呢?请大家默读第4、5自然段,先用词语把这两段话的内容概括出来。1.交流学习内容。有时太阳走进了云堆中,它的光线却从云里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

8、。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1) 教师出示图片,指导学生朗读。(2) 教师出示相关句子让学生品读,与课文比较,说说哪一段话的描写更好。出示课件: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后来太阳才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穿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画了一道发光的金边。后来太阳才慢慢地走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涂成了紫色或者红色。(3)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预设:使用“透”“镶”“染”等动词,形象地描绘出黑云毕竟遮不住红日的奇特景观

9、,也赞美了太阳奋力冲出黑云的重围的巨大的力量。(4) 学生讨论:当作者看到太阳被黑云挡住时,心情会怎样?预设:很为太阳担心,怕太阳不能冲出黑云的重围。(5) 太阳冲出重围时黑云和周围的景物有什么变化?此时,作者的心情又是怎样的?预设:“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发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此时,作者非常高兴。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追求光明的感情。2.教师出示图片,指导朗读。三写法探究按景物变化的顺序进行描写同一景物在不同的时间里是会发生变化的,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可以表现出不同时间里景物的变化,所描写的景物也会丰富多彩,让人看到不同的画面,使

10、人产生美的感受。本文作 者就是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景物变化的顺序来描写海上日出的。四课文主旨本文通过写作者在晴朗天气和多云时看到的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 然,追求光明和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课后反思成功之处:本课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了解日出时的景象发生了哪些变化,体会按景物变化的顺序写景的写法,并按此顺序复述海上日出的景象。初读课文时要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经验理解课文内容,随后要组织朗读,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善于指导学生 抓住关键词句分析课文,而且要非常重视学生的朗读体验,及时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写景方法 和写景顺序。不足之处:本课的选做题目可以提前布置,建议学生利用节假日观看日出,通过摄影、画画、日记等方式记录观察所得。本文语言优美生动,可以让学生进行摘抄,及时收集自己认 为好的词句。描写日出的古诗:日出 宋 杨万里散云作雾恰昏昏, 收雾依前复作云。一面红金大圆镜, 尽销云雾照乾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