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三单元第7课时《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案

上传人:副** 文档编号:358779761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三单元第7课时《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三单元第7课时《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三单元第7课时《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三单元第7课时《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7课时课题: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课本41-42页例9、10及练一练、练习七的第1题。主备人:一、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1.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既是“数与代数”领域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进一步学习约分和通分以及分数四则计算的基础。本节课要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等活动,探索并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含义,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2.学生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因数、倍数的含义,初步学会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但是由于时间的推移,可能部分学生的记忆已经模糊了,尤其是部分后进生的基础可能会很薄弱。因此在此之前,

2、针对几个后进生可能要做针对性的辅导。二、教学的具体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会在集合图中分别表示两个数的因数和它们的公因数。2、使学生学会用列举的方法找到100以内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3、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4、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和讨论的习惯。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常规积累1.填一填:8的因数有( )12的因数有( )2.说一说:你是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的?一个数的因数有什么特点?独立完成,并同桌交流。通过练习,让

3、学生回忆曾经学过的有关因数的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准备。核心推进一、 初步感知1质疑: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并且知道了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那两个数的因数又会有怎样的特点呢?2.出示例9:哪种纸片能将长方形正好铺满?初步感知公因数的含义。(1)通过交流明确:用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去铺正好铺满,用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去铺不能正好铺满。同时相机呈现用这两个正方形去铺长方形时所得的示意图。(2)观察前面操作活动时所得的示意图,分析这两种情况中,长方形的长、宽与正方形边长之间有怎样的关系?(3)讨论:还有哪些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纸片也能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进一步明确:只要边长的厘米数既是12

4、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就能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4)让学生再具体说说1、2、3、6与12、18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公因数的含义。师生共同总结:我们可以给它们起一个名称: 1、2、3、6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它们是12和18的公因数。 (5)说一说4为什么不是12和18的公因数,让他们在讨论中进一步完善对公因数的认识。3.举例:我们就以刚才常规积累中的8的因数和12的因数为例,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在学生发现的基础上揭示:1、2、4既是8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我们说它们是8和12的公因数。辨析:3是8和12的公因数吗?8是8和12的公因数吗?为什么?那怎样的数才能成为两个数的公因数呢

5、?说明:8和12的公因数有1、2和4,其中4是公因数中最大的一个,那么4就是8和12的最大公因数。交流得出:最大公因数的含义。二、 探究方法(一)第一层次:提出猜想18和12有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那6和10是不是也有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呢?你能试着用你喜欢的方法找一找吗? 2交流:并联呈现学生资源你是用什么办法找公因数的?(二)第二层次:举例验证1质疑:那是不是任意的两个自然数都能找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呢?(板书:提出猜想)我们可以怎样研究?(举例)(板书:举例验证)提示: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可以确定一个范围进行研究,比如先研究20以内的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再研究

6、更大范围的。老师给每位同学都准备了一些数,你能找到它们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吗?把你找的方法写一写4和6 7和14 8和93和11 12和18 5和10再仔细观察它们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你能将它们分分类吗?教师相机板书:一般关系: 最大公因数通过列举寻找 特殊关系:A、公因数只有1的关 系:最大公因数是B、倍数的关系:最大公因数是较小数2.小结:通过对20以内数的研究,我们发现其他两个数也有公因数,除了一般关系,还发现了两种特殊关系,一种是倍数关系,有倍数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那个数,另一种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只有1。3.质疑:比20大的两个自然数,是不是也有公因数

7、和最大公因数?它们的情况是不是也有这样三类呢?我们也可以用举例的方法进行验证。接下来,给同学们一些时间举例来验证一下。验证:两个数是一般关系。( )的因数: ( )的因数: ( )和( )的公因数是( ),最大公因数是( )两个数是倍数关系。 ( )的因数: ( )的因数: ( )和( )的公因数是( ),最大公因数是( )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只有1的关系。( )的因数: ( )的因数: ( )和( )的公因数是( ),最大公因数是( )(三)第三层次:总结概括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发现任意的两个自然数的因数怎样?教师相机板书:像这些,两个数的因数中公有的因数,叫做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

8、公因数叫最大公因数。(四)第四层次:提炼方法结构回顾刚才我们的学习过程,我们是怎样来研究两个数的公因数的?先举一个例子提出猜想,然后通过大量的举例来验证猜想,验证时从小范围的数扩大到更大范围的数,找不到反例,最后就可以归纳结论。(完善板书:总结概括。)三、快速反应:说出下面每组的最大公因数2和10 5和8 3和67和3 8和9 10和4先独立思考,再把你的想法与你的同桌交流。学生再次交流想法,通过相应的除法算式具体加以说明。交流公因数的认识学生讨论4为什么不是12和18的公因数?呈现学生资源。呈现学生资源,学生汇报想法。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让学生经历“发现和猜想-举例验证-概括结论”的研究过程

9、。通过对8和12以及6和10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探究,提出猜想“是不是其它的两个自然数也有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呢?”然后通过举例验证的方法,先从小范围入手,让学生探究,然后再扩展到20以外的数进行举例验证,最终进行总结概括。让学生经历分类,理清思路,逐步提炼各种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快速求法。通过验证和交流,加深对一般关系、倍数关系、公因数只有1的几种关系的理解,并熟练找出各种关系的最大公因数。通过练习,加深对最大公因数的理解,巩固前面所学知识,学以致用。开放延伸今天我们是怎样来研究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那三个数会不会有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呢?同学们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自己来探索探索。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将课堂教学延伸,让学生主动将所学知道应用到生活中去。反思重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