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一单元第11课《整理与练习(共含2课时)》教案

上传人:副** 文档编号:358779668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一单元第11课《整理与练习(共含2课时)》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一单元第11课《整理与练习(共含2课时)》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一单元第11课《整理与练习(共含2课时)》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一单元第11课《整理与练习(共含2课时)》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1课时 课题:整理与练习(1)课型:复习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8页19页“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的16题。主备人: 一、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1.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主要通过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探索与实践、评价与反思等具体的学习活动,进一步加深对等式与方程以及等式的性质的理解,巩固解方程和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促进相关技能的形成,发展数学思考和实践能力。“回顾与整理”围绕本单元的重点内容设计了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对本单元所学习的等式与方程的概念、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方法和一般步骤、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等内容,进行回顾和整理,帮助学生理清本单元数学知识的脉络,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2、 “练习与应用”的第1题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概念,第2题帮助学生巩固了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过程和方法,并形成必要的技能。第3-6题通过引导学生根据具体的数量关系列方程并解答,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式和特点。2.学生分析学生已经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符号感。二、教学的具体目标:1.通过整理,把本单元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形成知识的体系,进一步理解本单

3、元的重点和难点。 2.进一步加深对等式与方程以及等式性质的理解,巩固解方程和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 3.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常规积累一完成第1题追问:等式都是方程吗?方程都是等式吗?独立完成说说判断的依据帮助学生回顾等式与方程的概念开放导入本节课我们就对方程单元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复习。揭示课题整理与回顾提问:同学们,回顾一下,这一单元我们学会了哪些知识?你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出示讨论题。 (1)举例说一说等式和方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2)等式有哪些性质?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时要注意什么?(3)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一般经过哪些步骤?怎样找到数量

4、之间的相等关系? 同桌交流后再全班交流。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进行回顾和整理,帮助学生理清本单元数学知识的脉络,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同时,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情,有针对性地组织练习。练习与应用1完成练习与应用第2题。 教师提问:解方程要注意什么?2完成练习与应用第3题。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塑料薄膜展开后是什么形状的?3完成练习与应用第4题。指名说一说题意再列方程,并说一说是根据什么相等关系来列方程的? 4完成练习与应用第5题。 (1)表中有几种量?它们有什么关系?(2)列方程解答时要注意什么?提醒学生:用不同的字母分别表示武汉长江大桥铁路桥和公路桥的长度5完成练习与应用第6题。问:印制这

5、批画册的总费用分为哪几部分?6.小李借了一本书,每天看6页,8天只看了这本书的一半,从这以后,他每天看8页,那么他看完这本书共要多少天?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学生评价,针对出现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审清题意独立完成学生先列出方程再说出思考过程。学生独立求出未知数的值。集体核对。理解题意独立完成说说是怎样想的。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过程和方法,并形成必要的技能。通过引导学生根据具体的数量关系列方程并解答,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式和特点。开放延伸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反思重建第12课时课题:整理与练习(2)课型:练习课教学内容

6、:第19页7-12题,第20页探索与实践13-15及评价与反思主备人:一、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1.教材分析 这节课内容是本单元的练习课,主要是组织学生进行整理与练习,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重点启发学生寻找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其中一部分题目可以先让学生根据题意列出解答每一小题的方程,再让学生说明自己列方程的思考过程.也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另一部分是综合性题目,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解决其中问题,有利于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列方程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及其独特价值,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的练习兼顾了本单元学习的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各种情况,有利于学生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提高解决问题的能

7、力。探索与实践的问题,锻炼学生探索规律的能力,体会初步的数学模型思想。20页的第14题,分四步引导学生探索并运用规律:第一步,先写出3组连续的自然数,分别求和;第二步,引导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规律,用语言表达这一数学模型;第三步,直接运用发现的规律列方程解决问题;第四步,拓展规律,运用连续5个奇数的和与中间数的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2.学生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有关方程的解法,对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的基础上,组织实施课堂教学的。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关键让学生认真审题,找准数量关系式,在处理练习中注意让学生理清所列出的方程是根据哪个数量关系式列的,这样不断培养学

8、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体验。二、教学的具体目标:1通过解答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2体会方程的应用价值,培养推理能力,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常规积累口头列方程不求解。A.25加上一个数的6倍等于97,求这个数。B.一个数的5倍与这个数的2倍的和是105,求这个数.C.一个数的7倍比它的10倍少19.2,这个数是多少?指名口答。学生通过回顾进一步加深对列方程解实际问题的过程的理解开放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列

9、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门见山,直接揭示课题。分层练习一、基础练习1.完成第7题说说解每道方程时第一步做了什么,这样做的依据和目的各是什么?如何检验2. 完成第9、10两题 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在练习本上列出方程。 提问:数量关系是什么?3完成第11题注意方法的多样化,既可以列算式,也可以列方程解交流不同方法的思考过程二、综合练习1完成第13题。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分割的方法,再动手分一分集体交流分的方法2. 完成第14题 (1)指导完成第(1)题。 师提示学生把得到的每一个的和分别除以3 。 小结:连续3个自然数的平均数是中间一个数。 (2)完成第(2)小

10、题。 (3)指导学生完成第(3)小题。 引导学生根据已经发现的3个连续自然数的和与中间一个数的关系,猜想5个连续奇数的和与中间一个数可能有什么关系。 3完成第15题。 组织相应的游戏 想一想他是怎样猜的独立完成集体校对指名说出数量关系式并列出的方程指名口答审清题意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动手操作学生按要求写出几组自然数,并计算出各组数的和。让学生观察表中填出的数据,看看能发现什么。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猜想举例验证。学生运用规律各自独立列方程求n的值。理解游戏规则兼顾本单元学习的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各种情况,有利于学生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的广泛应用价值,又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自然数特征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等式性质的理解,同时能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开放延伸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最想对大家说些什么?反思重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