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初中物理八年级期末模考考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

上传人:科*** 文档编号:358778538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初中物理八年级期末模考考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初中物理八年级期末模考考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初中物理八年级期末模考考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初中物理八年级期末模考考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初中物理八年级期末模考考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初中物理八年级期末模考考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初中物理八年级期末模考考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 下列关于小亚同学的有关物理量估

2、算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他重约为70NB他在游泳时(当作漂浮状态),所受浮力是7000NC他正常步行速度为1.1m/sD他双脚站立于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是700Pa2、 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B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吸热C一瓶水被冰箱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表面会湿是冰的熔化现象D北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华放热3、 科学量是科学中量度物体属性或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及其变化过程的量。下列科学量中,用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是()A长度B功率C速度D时间4、 在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

3、解释的是()A山在水中的倒影B露珠下叶脉看起来变粗C笔在水面处“折断”D手影游戏5、 石家庄是全国文明城市,公民应该控制噪声,下列做法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A二环路设置隔音屏障B公路上安装噪声监测仪C学校周围禁止鸣笛D工人戴隔音耳罩6、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慢且更清晰C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7、 图中所示为张老师戴着眼镜清晰看到远处物体S的光路图,下列说法正

4、确的是()A张老师的眼睛是远视眼B凹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C用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D矫正前,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后面8、 如图所示的四种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 水面形成倒影B 游戏中的“手影”C 雨后天空中的“彩虹”D铅笔水中“折断”9、 如图为漳州“达达通”电动车,便于市民绿色出行(规定满 18 周岁公民方可扫码骑行),在扫码过程中()A摄像头相当于近视眼镜的镜片B若扫码不成功,可能是摄像头离二维码太近C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D二维码白色部分吸收所有色光,黑色部分反射所有色光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推理得出的B阿基米德原理只适用

5、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C托里拆利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D光发生漫反射时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1、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小明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他将蜡烛A作为物体,用蜡烛B代替蜡烛A的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效果更好B组装器材时平板玻璃应与纸面相垂直C蜡烛A和蜡烛B的大小应该完全相同D实验中使用厚一点的玻璃板效果更好12、 图1记录了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在任意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图2中用来表示这辆汽车运动规律的图像是()A甲丁B甲丙C甲乙D丙丁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13、 2021年10月16日6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天和

6、核心舱”成功对接。对接后,以“神舟十三号”为参照物,“天和核心舱”处于_状态;以地球为参照物,“神舟十三号”处于_状态。14、 某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这种物质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点是_,在第6min该物质处于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15、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顺利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送入预定轨道。如图所示,火箭点火升空时,巨大的火焰喷向下方的水池,产生大量白雾,白雾是水池中的水先发生_后_(均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16、 如图为致远同学在元旦晚会上演唱追梦赤子心,同学们都夸演唱

7、的和原唱“真像”,而且一点都没有“走音”,其中“真像”是指该同学声音的_和原唱一样,没有“走音”是指演唱时的每句歌词的发音的_和原唱一样(均选填“音色”“音调”或“响度”)。17、 当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分散成许多不同颜色的光。光的色散最早是由英国物理学家_发现,色光的三原色是红、蓝和_。18、 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入射光线是_(用字母表示),折射光线是_,入射角是_度,折射角等于_度。19、 一束光和水面成30度,从空气射向水面时,在水面处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那么反射角为_度;且折射光线与水面的

8、夹角为43度,则折射角为_度。20、 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4m高处飞过,湖水深2米,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形成的,该“倒影”距小鸟_m。小鸟看到的水中鱼是鱼的_像(填“实”或“虚”)。三、作图题21、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虚像AB。22、 S是一个发光点,从S发出的两条光线SA、SB的传播路线如图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SA、SB对应的反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S的像S的位置。四、实验题23、 如图甲所示,圆柱体的直径是_cm;如图乙所示,停表的读数为_s。24、 小勇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1)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

9、,再拿一支未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蜡烛B的位置直到与A在玻璃板中的像完全重合,这是为了_;(2)小勇发现看到的蜡烛A的像不清晰,于是他将蜡烛B也点燃,这样做_(选填“能”或“不能”)增加像的亮度;(3)如图所示,仅将玻璃板由图中甲的位置水平向右移至乙的位置时,蜡烛A的成像情况是_(填字母)。A蜡烛成像仍在B处B蜡烛成像在B处右侧C蜡烛无法通过玻璃板成像25、 小林同学为了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选用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在相同烧杯中装有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用相同的酒精灯进行加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的温度与时间变化关系图像。(1)若在组装甲实验装置时发现温度计的玻璃泡

10、触碰到了杯底,应该将图甲装置中的_(选填“A处向上”、“B处向下”)适度调整;(2)烧杯内水和煤油两种液体的_(选填“质量”或“体积”)应当相等;(3)若加热时间相同,则水吸收的热量_煤油吸收的热量。据图乙可知,水的吸热能力_煤油的吸热能力(前两空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因此通常选择_作为汽车发动机冷却液(选填“水”或“煤油”);(4)若水的比热容为,根据图乙中的数据可知,煤油的比热容为_。26、 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运动速度是否有关”的实验方案,他使质量不同的小球A、B分别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撞击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C,比较木块被推出的距离。(1)

11、小明的实验方案存在的问题是_;(2)请你帮助小明改进实验方案_。五、计算题27、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底面积500cm2的薄壁圆筒,筒内装有适量的水。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圆柱体;从液面逐渐浸入直到浸没,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圆柱体下表面浸入液体深度h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水=1.0103kg/m3,g取10N/kg。求:(1)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2)圆柱体的密度;(3)圆柱体的底面积。28、 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实心物块,物块下表面与水面刚好接触,如图甲所示。从此处匀速下放物块,浸没在水中后继续匀速下放(物块未与水底接触)。物块下放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块下表面浸入水中的深度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g取10N/kg,水的密度是1.0103kg/m3。求:(1)物块受到的重力;(2)物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3)物块的密度。 参考答案与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