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有趣的蜗牛》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上传人:p****e 文档编号:358706251 上传时间:2023-08-2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大班科学《有趣的蜗牛》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幼儿园大班科学《有趣的蜗牛》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园大班科学《有趣的蜗牛》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大班科学《有趣的蜗牛》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大班科学有趣的蜗牛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与目的教学背景这是一节针对幼儿园大班(3-4岁)科学教育的课程。在幼儿园阶段,幼儿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均得到了较大的提升。通过对幼儿智力、语言和身体等方面的综合培养,本教学活动将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和认识生态系统中的小动物蜗牛。教学目的本教学活动旨在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达到其目的:1. 通过学习有趣的蜗牛,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和认识生态系统。2. 通过参与观察和实验活动,促进幼儿探究和发现的能力。3. 通过语言交流和思维启发活动,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发展水平。二、教学策略与过程教学策略有以下三个教学策略:1. 多感官引导,通过看

2、、触摸、闻等方式,使幼儿真实地感受蜗牛的外形和生活习性。在孩子们形成自己的思维图景的同时,也充分发挥幼儿多感官学习的特点。2. 科学探究引导,通过实际观察、实验、比较等方式,帮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蜗牛的生活特点,大大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和创新思维。3. 调动幼儿积极性引导,鼓励幼儿大胆提出问题、分享意见,在小组和整体讨论中促进幼儿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在课程开始前,教师先用广告词或趣味小游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简单介绍蜗牛是一种小动物,具有哪些特点。2. 观察环节(10分钟)引导孩子们分别观察田螺、宝宝蜗牛和成年蜗牛的形态和生活习惯,并记录下来(可以是绘画或

3、口头表达)。3. 实验环节(15分钟)让幼儿自由探究一些问题,例如:黏液的作用、何时蜗牛会缩起来等,了解蜗牛自我保护的机制。4. 教学(5分钟)本节课所学内容,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见解,给幼儿留下深刻而愉快的科学学习体验。三、教学反思这堂课为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们设计,旨在通过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生态系统中小动物的方式,来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和创新精神。通过观察、实验和比较等方式,帮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蜗牛的生活特点,并通过询问和讨论等方式,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发展水平。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与幼儿的关系非常重要。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兴趣,使学习过程能够变得生动有趣。同时也要注重幼儿的自主性和创新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总的来说,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幼儿们对生态系统中小动物蜗牛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提高了幼儿的探究能力和思维水平。希望今后在这方面的教育中,能继续尝试创新的教学方式,使幼儿在学习中能够拥有更多的成长和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