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大自然的哈哈镜》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上传人:p****e 文档编号:358706207 上传时间:2023-08-2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大班科学《大自然的哈哈镜》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幼儿园大班科学《大自然的哈哈镜》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园大班科学《大自然的哈哈镜》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大班科学《大自然的哈哈镜》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大班科学大自然的哈哈镜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将会: 了解大自然中的镜子有很多不同的形状; 探索哈哈镜的原理,并发现自己的变形; 学习观察、比较和记录的相关技能; 发展社交情感和团队合作能力。2. 教学重点 探索哈哈镜的原理,并发现自己的变形; 学习观察、比较和记录的相关技能。3. 教学准备 树枝、带叶子的树枝、滤镜、色彩片、鱼眼状玻璃等有趣的自然物品; 哈哈镜(多种形状)、白板、橡皮擦; 幼儿园大班相册,记录幼儿的变形; 与哈哈镜相关的故事书。4. 教学过程步骤一:自然物品观察 介绍自然物品的观察,以及幼儿们已知的大自然中可反射物体和有颜色物品。这应该

2、通过一段简短的不超过5分钟的视觉/听觉课的介绍来完成,例如:让孩子看一颗树,看到有叶子的树枝会在树上反射出什么? 强调幼儿们的注意力需要放在反射光线上,因为这是哈哈镜的贴近原理。步骤二:哈哈镜观察 让幼儿们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哈哈镜,让他们分享他们感觉到的一些主要的视觉效应,例如: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中著名的哈哈镜场景。 鼓励幼儿们自由探索,观察不同的镜子可能带来的不同变形。 让幼儿围绕每个镜子进行讨论,回答以下问题:我的身体变形了么?变形的程度是多少?它如何变形?镜子里的物体和人看起来是否真实?步骤三:演示哈哈镜原理 让孩子观察教师的镜头和物体变形,引导他们讨论镜子背后的原理机制。 引导孩子发现,

3、不同形状的哈哈镜会使图像变形的方式不同。步骤四:探究哈哈镜原理 把树枝、玻璃、滤镜等物品放在哈哈镜前面,看看这些物品会对图像产生何种影响。 让孩子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不同的变化。 调用给出的场景,比如把树枝放在玻璃镜片上,再将整个(准)哈哈镜放置在树枝上,让孩子发现树枝映射在哈哈镜的玻璃片上的变形效果。步骤五:自由探究 让孩子们自由探究不同的自然物品和哈哈镜,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5.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中许多实验室设备的复杂度和难度,有的孩子可能不太适应。 在教学设计中,演示哈哈镜原理和实际使用哈哈镜的过程中,尽量以幼儿可以理解的方式进行操作。 积极鼓励孩子们的创造力,让他们能够自由探索自己的兴趣。6. 小结本课程旨在让幼儿们感受大自然中的奇妙之处,探索哈哈镜的原理并通过体验来记忆,同时还将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记录的相关技能,使他们发展出色彩丰富敏锐的感官、社交情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