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西省抚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上传人:大** 文档编号:358437856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学年江西省抚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2—2023学年江西省抚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2—2023学年江西省抚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2—2023学年江西省抚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2—2023学年江西省抚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江西省抚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江西省抚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江西省抚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材料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纵观古今,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能让人们追捧和普遍赞誉的,往往是雅俗共赏的。我很佩服唐诗、宋词、元曲,深入浅出,朗朗上口,数千年过去了,它的影响并未消失。唐代的李白、杜甫非常出名,因为通俗而妇孺皆知,同时代还有李商隐和杜牧,俗称“小李杜”,知名度就要小很多。其实“小李杜”的诗歌创作水平也非常高,艺术造诣并不亚于李白、杜甫,但相较之下,他们的诗歌偏雅,正因为曲高和寡,所以受众面和老百姓的接受度就少了很多。 还有像毛泽东的著作矛盾论实践论,本来这些都是高深的哲学问题,由于他的“

2、度”把握得很好,没有深奥晦涩的说教,一读就懂,但学术性、理论性、辩证法仍然非常强,很了不起。 从作品欣赏者的角度,我并不是完全反对“曲高和寡”的说法,但问题是有些艺术品到底是不是真正的“曲高”?当下也有很多书画作品打着“曲高和寡”的旗号,欺世盗名,以“丑书”“丑画”自诩,似乎别人看不懂的就是“高级”的。更有些作者无视创作的基本规则,或者说并没有真正弄懂吃透,反以创新者自居。纵观当今的中国文艺界,这样的怪现象并不少见。比如,形画不准说是变形,不懂色彩的乱画说是野兽派。 此外,我们透视高雅和通俗,随着地域、空间、时间的不同,加之“高手”们的引领,人们的理解力和接受度也会不一样。例如荷兰画家梵高的审

3、美是超前的,活着的时候穷困潦倒,只卖出了一幅画,而现在他的绘画作品屡创世界拍卖的天价。还有中国的黄宾虹,生前就断言“我的画要50年以后大家才能看得懂”。因此,一方面是真金不怕火炼,真正的好作品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另一方面也包含着作者对观者审美能力的期待。 (摘编自蒋跃雅俗共赏:艺术家的顶格责任) 材料二: 昆曲,是明代发展起来的高雅艺术,特别是魏良辅创制了水磨调之后,深受士大夫们的喜爱,风行一时。但是,由于它过于优雅、缓慢,缓得有时一个字的声母和韵母都要拆开来唱,慢慢就脱离了群众,最终为京剧所替代。京剧原本并不姓“京”,是由地方戏发展而成。前些年曾举行过徽班进京二百年纪念活动,这就是说,它成

4、为京戏,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当初它与昆曲争夺文化市场,叫作“昆乱之争”,或称“花雅之争”。雅部就是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二黄调等,统称为乱弹。京戏的文化底蕴远不及昆曲深厚,不但剧本不及昆曲有文采,唱腔不及昆曲雅致,而且有些唱词说白还语法不通,但是,在竞争中它却胜出了,最终成为戏曲中的头牌,冠以“京剧”之名。 可见剧种的发展,并不在乎其高雅的程度,而是取决于社会的需要,特别是文化市场的接受程度。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文艺作品不是理论,但其发展与社会需要的关系,则是相同的。昆曲在明朝能够得到高度的发展,与当时的社会条件有关。明

5、朝虽是一个极权主义时代,但同时也是一个商品经济获得发展的时代,特别是在江南富庶地区,商人和士人还是有文化享受的空间的。高雅的昆曲就是在这种生活空间里发展起来的。到清兵入关,商品经济遭到极大的破坏,江南士人备受压制,高雅文艺自然也丧失了许多接受空间,昆乱之争,以乱弹取胜,也在所必然。有些京剧名伶,还走进宫廷,成为皇家的供奉,地位之高,很受时人的羡慕。 昆曲本来也是俗文艺,后经文人艺人之手,发展得雅致起来,但过雅之后,却又成为小众化艺术,其统治地位逐被乱弹所代替。不过,作为一个剧种,昆曲并没有在剧坛消失。拍曲,仍是一些士子的雅好;少数昆剧团,也还存在,只是盛况不再;有些昆曲演员,同时也兼唱京戏,成

6、为京昆双栖演员。 使昆曲重放异彩的,是一九五五年由黄源主持改编,由浙江昆苏剧团演出的十五贯。当时昆苏剧团虽然还存在,但已衰落不堪,演员的工资很低,生活非常艰苦,所演也只是一些旧戏。十五贯就是古人根据冯梦龙所编的小说集醒世恒言中十五贯戏言成巧祸一文改编的旧戏,缀白裘中就有。黄源看到了这出戏包含新的思想价值,针对当时肃反运动中存在的问题,突出了实事求是精神和调查研究方法,改编成功,深受观众的欢迎,也得到许多领导人的肯定。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从“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谈起的社论,从“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出发,为老剧种的新生作出肯定。十五贯的改编演出成功,对昆曲的新生和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

7、作用。 (摘编自吴中杰雅俗之辨,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纵观古今,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能让人们追捧和普遍赞誉的,往往是雅俗共赏的,毛泽东的哲学著作矛盾论实践论就属于这类作品。B在“昆乱之争”中,昆曲唱腔单一,只有昆腔;而京剧唱腔集合众家之长,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二黄调等,因此胜出,并成为戏曲中的头牌,冠以“京剧”之名。C梵高和黄宾虹的审美是超前的,他们的作品对观者的理解力和接受度有一定要求,所以在当时并不能被读者所接受。D昆曲在明朝得以高度发展,与明朝的商品经济获得发展且有一定的文化享受空间的时代特点有关。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8、 ) A“小李杜”的诗歌创作水平非常高,艺术造诣也不亚于李白、杜甫。但他们的诗歌晦涩,所以受众面和老百姓的接受度不高。B材料一材料二均采用层进式结构,结构清晰,并且在论证时都运用了举例证法和对比论证。C黄源改编的十五贯十分成功,受到了观众的欢迎,得到许多领导人的肯定,对昆曲的新生和发展也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D昆曲虽然盛况不再,但其唱腔雅致,剧本有文采,文化底蕴深厚,随着当今时代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可能会迎来一个发展的新契机。3下列选项中,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袁宏道说:“雅文也好,俗文也好,作为文,它们都是表达人们情感的工具。”B北宋的柳永仕途失意,

9、在歌舞楼阁、烟花巷陌中流连,谱写出一首首温婉雅丽的词作。C2004年著名作家白先勇改编的青春版牡丹亭既保留了典雅诗意的曲词,又融入了现代时尚元素,首演即大获成功,18年来经久不衰,让全世界观众领略到了“百戏之祖”的魅力。D清人叶燮说,白居易的五言律诗,对仗工整,用典贴切,常常读来意犹未尽,是继杜甫之后不可多得的诗作。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5如何推动抚州本地传统戏曲的传承和发展?请结合材料二的内容简要阐述。 二、现代文阅读(文学类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且说宝玉自进花园以来,心满意足,再无别项可生贪求之心谁想静中生烦恼,忽一日不自在起来,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出来进去只是

10、闷闷的。茗烟见他这样,因想与他开心,左思右想,皆是宝玉玩烦了的,不能开心,惟有这件,宝玉不曾看见过。想毕,便走去到书坊内,把那古今小说并那飞燕、合德、武则天、杨贵妃的外传与那传奇脚本买了许多来,引宝玉看。宝玉何曾见过这些书,一看见了便如得了珍宝。茗烟又嘱咐他不可拿进园去,“若叫人知道了,我就吃不了兜着走呢。”宝玉那里舍的不拿进去,踟蹰再三,单把那文理细密的拣了几套进去,放在床顶上,无人时自己密看。那粗俗过露的,都藏在外面书房里。 那一日正当三月中浣,早饭后,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走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玩。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

11、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宝玉要抖将下来,恐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来至池边,抖在池内。那花瓣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竟流出沁芳闸去了。回来只见地下还有许多。 宝玉正踟蹰间,只听背后有人说道:“你在这里作什么?”宝玉一回头,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宝玉笑道:“好,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糟塌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宝玉听了喜不自禁,笑道:“待我放下书,帮你来收拾。”黛玉

12、道:“什么书?”宝玉见问,慌的藏之不迭,便说道:“不过是中庸大学。”黛玉笑道:“你又在我跟前弄鬼。趁早儿给我瞧,好多着呢。”宝玉道:“好妹妹,若论你,我是不怕的。你看了,好歹别告诉别人去。真真这是好书!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一面说,一面递了过去。林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馀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 宝玉笑道:“妹妹,你说好不好?”林黛玉笑道:“果然有趣。”宝玉笑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林黛玉听了,不觉带腮连耳通红,登时直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两只似睁非睁的眼,桃

13、腮带怒,薄面含嗔,指宝玉道:“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还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我告诉舅舅舅母去。”说到“欺负”两个字上,早又把眼睛圈儿红了,转身就走。宝玉着了急,向前拦住说道:“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原是我说错了。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忘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说的林黛玉“嗤”的一声笑了,揉着眼睛,一面笑道:“一般也唬的这个调儿,还只管胡说。“呸,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蜡枪头。”宝玉听了,笑道:“你这个呢?我也告诉去。”林黛玉笑道:“你说你会过目成诵,难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么?” 宝玉一面收书

14、,一面笑道:“正经快把花埋了罢,别提那个了。”二人便收拾落花,正才掩埋妥帖,只见袭人走来,说道:“那里没找到,摸在这里来。那边大老爷身上不好,姑娘们都过去请安,老太太叫打发你去呢。快回去换衣裳去罢。”宝玉听了,忙拿了书,别了黛玉,同袭人回房换衣不提。 这里林黛玉见宝玉去了,又听见众姊妹也不在房,自己闷闷的。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上,只听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林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呢。只是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便不留心,只管往前走。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

15、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道:“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又侧耳时,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又有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节选自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注】会真记,唐代元稹作传奇,名莺莺传,又名会真记。后来金元人把这个故事演为诸宫调和杂剧,称为西厢记。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张生称自己是“多愁多病身”,莺莺是“倾国倾城貌”。“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你在幽闺自怜”等句见汤显祖牡丹亭。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林黛玉喜爱诗书,读西厢记一边默默记诵,可以过目成诵,才华横溢,正如她的判词中所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