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浙江省余姚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上传人:大** 文档编号:358437821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8.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学年浙江省余姚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2—2023学年浙江省余姚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2—2023学年浙江省余姚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2—2023学年浙江省余姚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2—2023学年浙江省余姚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浙江省余姚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浙江省余姚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浙江省余姚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材料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木”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呢?大量的古诗证明“木”与秋天似乎并无必然联系。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描述的“木欣欣以向荣”,就是指春夏季枝叶繁茂的树。李白的梁园吟写道:“荒城牢照碧山月,古木尽入苍梧云。”其中的“木”就是写夏季高大茂盛的树。还有杜甫有名的诗句“城春草木深”(春望)及韦应物的“春深草木稠”(游灵岩寺,写的都是春天长势挺拔、生机盎然的树,但都未用“树”而用“木”。 另一方面,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树”就是“具有

2、繁茂的枝叶的”,“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呢?其实也不然。“树”也常常被古诗人用来描写枝干枯秃、少叶或无叶的疏朗的形象的,比如杜甫写深秋景色的诗句“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送韩十四江东觑省)”;马戴的诗句“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漏上秋居),用的却是“树”。李白的有些诗也是如此,如“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灞陵行送别),“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秋下荆门),“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战城南);而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秋思则更是众所周知的了。 至于古人为何喜欢用“木叶”或“落木”而不是“树叶”呢?笔者认为可以这样解释:“木”“落”“叶”在古代汉语中都

3、是入声字,入声是一个短促的调子,“木叶”或“落木”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种掷地有声的铿锵的韵律美。还有可能是因为“木”字在书面语中用得较多,“树”字在口语中用得较多,“木叶”比“树叶”庄重些。更为重要的是,“木叶”最初出现于屈原作品中,“诗骚”向来被奉为经典,加上“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句,优美动人,意境浑然,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胡应麟语),“木叶”也便成为一个意味深厚的意象原型了。后人写诗文用“木叶”,不仅显得古雅,而且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摘编自李睿也说“木叶”,有删改) 材料二: 那么,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诗人沿用“木叶”而不随着以“树”代“木”的文字之变改用“树叶”呢?原因并

4、不复杂,因为“诗家语”(还不限于诗词之中)讲究有“出处”有“来历”,既然前人特别是像屈原这样伟大的前人有了这样的说法,自然就“一用再用”了。这在诗词的创作史上是一个习见的现象,而像这样被“沿用”的词语也多得很。以“木”字的构词为例,就有“乔木”“灌木”“草木”“花木”“苗木”等等,至今大家都还没有改为“乔树”“草树”“苗树”等等的意愿。 为什么除了“木叶”,一般说到“树叶”时常常只用一个“叶”字? 林先生还是强调“木叶”与“树叶”的不同,以为大凡只用一个“叶”字的,都是“树叶”之省,而这里的“树”就意味着繁茂,“木”本身则仿佛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事实并非如此。 北朝民歌紫骝马歌词:“高高

5、山头树,风吹叶落去。”王禹偁次韵和仲咸送池秀才西游诗:“夏课诗成又旅游,离离秦树叶惊秋。”晏殊少年游词:“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这里都用的是“树”字,而仍不免“风吹叶落去”,仍是“惊秋”而“叶纷纷”。 再说,单用一个“叶”字,怎么就见得一定是“树叶”之省而不是“木叶”之省呢?南朝梁沈氏晨风行:“风弥叶落永离索,神往形返情错漠。”李端卧病寄苗员外:“月明应独醉,叶下肯同仇。”上官昭容彩书怨诗:“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余。”陈与义居夷行:“洞庭叶稀秋声歇,黄帝乐罢川呆呆。”既是“叶落”“叶下”,此“叶”是“树叶”还是“木叶”?“叶下洞庭”“洞庭叶稀”,显系本于屈赋,按林先生的思路,此处是

6、不应该省去“木”字的,但实际是省了。说到底,是用“叶”还是用“木叶”,其实只是根据音节的需要:此处只能是一个单音节,就用“叶”,需要双音节,就用“木叶”,并不存在更多的“奥妙”。 再说“高树”与“高木”。林先生以为“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高木”与“高树”果然有这样的区别吗?事实是,或“饱满”或“空阔”,与用“树”用“木”没有必然的联系。说“高树”不一定“饱满”。例如冯延巳醉花间词:“晴雪小园春未到,池边梅自早。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这是雪后初晴、春天未到、喜鹊衔枝筑巢之时,此时之树岂不疏朗空阔?柳宗元早梅诗:“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早梅之树又岂能“饱满”? 最后,说一点方法论的问

7、题。我们平时强调,在解读鉴赏诗文时,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这无疑是正确的。今先生此文,不但离开句篇而单提“木叶”,且舍“叶”而单讲一个“木”字,其所感所思,从见仁见智的角度说,固然不能视为无谓,但总不免是匪夷所思。“木叶”作为一整体,不好分而析之。离开了“叶”,“木”固有“木材”义,且有“棺木”义,甚至引申有“质朴”“麻木”等义项。但“木”一旦与“叶”组合起来,它与“木材”“棺木”就毫不相干了。更重要的是,“木叶”,离开具体的句子、篇章,它就只是一个名词而已,词典的解释就是“树叶”;只有进入某种语境,作为语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才可能获得一般“概念”之外的有一定指向性的“暗示性”。

8、这已是文艺鉴赏的一般问题,兹不赘述。 (摘编自王俊鸣也说“木叶”,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中,作者罗列了陶渊明、李白、杜甫等人用“木”而不用“树”的诗句,用以证明木并未带来整个舒朗的清秋的气息。B材料一认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被胡应麟赞为“千古言秋之祖”,这才使得“木叶”成为一个意味深厚的意象原型。C材料二中,作者引用冯延巳的醉花间“高树鹊衔巢”和柳宗元早梅“早梅发高树”,反驳了林庚的观点,旨在论证“高树”是空阔的,而“高木”则是饱满的。D材料二认为,之所以大家用“木”来称呼“乔木”“灌木”“草木”“花木”“苗木”等,而不用“树”称之,

9、是因为人们沿用了前人的说法。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材料一是一篇驳论文,文章先立后破,破立结合,可谓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论证结构明晰,条理清楚。B材料二比较了“木叶”与“树叶”“高树”与“高木”等概念,然后提出解读、鉴赏诗文的方法论结合语境。C材料一和材料二都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方法,来证明林庚先生的说“木叶”的论证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对林庚先生的说“木叶”提出了异议,可见两位作者“不以名家之是为是”的质疑精神。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高骈的“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山亭夏日)B

10、张耒的“木叶亭皋下,重阳近,又是捣衣秋”。(风流子)C常建的“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题破山寺后禅院)D张翰的“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思吴江歌)4材料一认为古人喜欢用“木叶”或“落木”而不用“树叶”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5必修下第六单元的“单元任务”中,提出了如何清晰地说明事理的三条要求: 要对事理有准确、深入的认识。 要着重说清其中的关键要素。 要考虑到人们认识事理的一般规律,根据说明对象的具体情况安排说理顺序。 结合文本,谈谈材料二是如何清晰地说明事理的。二、现代文阅读(文学类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浣衣母废名 自从李妈的离奇消息传出之后,这条街上,

11、每到散在门口的鸡都回进厨房的一角漆黑的窠里,年老的婆子们,按着平素的交情,自然地聚成许多小堆,诧异、叹惜而又有点愉快地摆着头:“从哪里说起!” 李妈今年五十岁。祖父们常说李妈曾经住过高大的瓦屋,李妈的李爷,是一个酒鬼。当李妈还年轻,家运刚转到蹇滞的时候,李爷确乎到什么地方做鬼去了,留给李妈的是两个哥儿,一个驼背姑娘,另外便是一间茅草房。 这间茅草房建筑在沙滩的一个土坡上,背后是城墙,左是沙滩,右是通到城门的一条大路,前面流着包围县城的小河,河的两岸连着一座石桥。李妈利用这天然形势,包洗城里几家太太的衣服。孩子都还小,自己生来又是小姐般的斯文,吃不上三碗就饱了。太太们也不像打发别的粗糙的婆子,逢

12、着送来衣服的时候,总是很客气地留着,非待用过饭,不让回去。 城里太太们的孩子,起初偶然跟着自己的妈妈出城游玩一两趟,后来也舍不得这新辟的自由世界了。李妈的荷包,从没有空过,加以善于鉴别糖果的可吃与不可吃,母亲们更是放心。太太们的姑娘,吃过晚饭,偶然也下河洗衣,首先央求李妈在河的上游阳光射不到的地方寻觅最是清流的一角洗衣在她们是一种游戏,好像久在樊笼,突然飞进树林的雀子。李妈这时刚从街上回来,坐在门口,慈爱地张视她们。她们有了这公共的母亲,越发显得活泼而且近于神圣了。姑娘们回家去便是晚了一点,说声李妈也就抵得许多责备了。 傍晚,河的对岸以及宽阔的桥石上,可以看出三五成群的少年,有刚从教师的羁绊下

13、逃脱的,有赶早做完了工作修饰得胜过一切念书相公的。卖柴的乡人卸下担子在桥头一棵杨柳树下乘凉,时常意外地得到李妈的一大杯凉茶,他们渐渐也带点自己田地里产出的豌豆、芋头之类作报酬。 李妈的哥儿长大了,酒鬼父亲的模样,一个终于死了,那一个逃到什么地方当兵去了。 守城的兵士,渐渐同李妈认识,李妈的名字遍知于全营。有两个很带着孩子气的,简直用了妈妈的称呼,从别处讹索来的蔬菜同鱼肉,都拿到李妈家,自己烹煮,客一般地款待李妈。衣服请李妈洗,有点破敞的地方,又很顽皮地要求缝补。李妈的柴木快要烧完了,趁着李妈不在家,站在桥头勒买几担,李妈回来,很窘地叫怨,他们便一溜烟跑了。李妈用了寂寞的眼光望着他们跑,随又默默

14、地坐在板凳上了。 李妈的不可挽救的命运到了驼背姑娘死了。这小小的死,牵动了全城来吊唁:祖父们从门口,小孩们从壁缝;太太用食点,同行当的婆子用哀词。李妈只是沉沉地想,抬头的勇气,大约也没有了。 今年夏天来了一个单身汉,年纪三十岁上下,背地里时常奇怪李妈的哥儿有娘不知道孝敬。一日想到,在李妈门口树荫下设茶座,生意必定很好,跑去跟李妈商量。自然,李妈是无有不行方便的。 人们不像从前吝惜了,用的是双铜子,每碗掏两枚,值得四十文;水不花本钱,除偿茶叶同柴炭,可以赚米半升。那汉子苦央着李妈不再洗衣服:“到了死的日子还是跪!”李妈也就过着未曾经历过的安逸了。王妈带着孙儿来谈天:“老天的好缘法!”李妈也赔笑,

15、然而不像王妈笑得自然。 谣言轰动了全城,都说是王妈亲眼撞见的。王妈很不安:“我只私地向三太太讲过,三太太最是爱护李妈的,而且是本家!”李妈这几日来往三太太很密,反复说着:“人很好,比我大儿子只大四岁。唉,享不到自己儿的福,靠人的!”三太太失了往日的殷勤,无精打采地答着。李妈也只有无精打采地回去了。 姑娘们美丽而轻便的衣篮,好久没有放在李妈的茅草房当前。年轻的母亲们,苦拉着孩子吃奶:“城外有老虎,你不怕,我怕!”只有城门口面店的小家伙,同驴子贪恋河边的青草一样,时时刻刻跑到土坡;然而李妈似乎看不见这爬来爬去的小虫,荷包里虽然有铜子,糖果是不再买的了。 那汉子不能不走。这样,李妈在这世界上唯一的希望,就是她的逃到什么地方的儿子,倘若他没有吃子弹,倘若他的脾气改过来。(有删改)6下面选项中,对文本的理解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当人们听到关于李妈的离奇消息时,感情是“诧异、叹惜而又有点愉快”的。其中“愉快”是因为李妈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