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七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

上传人:大** 文档编号:358437650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6.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七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七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七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七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七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七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七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七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材料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国的园林艺术历史源远流长,“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是中国园林的艺术特色。“师法自然”要求造园者在造园时要在总体布局和组合方式上遵循自然的规律,合乎自然。如,在园中叠山置石时,造园者要模拟天然岩石的生长纹路,尽量减少人工堆砌的痕迹;园中的水域应模拟自然之水,弯弯曲曲,极尽自然之态;植物的配置要遵循疏密有致的原则,减少人工修饰之美,追寻自然的雅致。“融于自然”即建筑不作为整个园林的主体,园中的植物、水域、山坡等自然之物才是园林的主体、人居住的地方仅仅是园林的

2、附属,隐匿于这片自然之中。园中的建筑表面常设计有漏窗,可增强空间的流动性,同时具有引导视线的作用,使视野更加开阔。从漏窗内向外看,开阔的水域、婆娑的树影、娇俏的亭台楼阁,野趣之美盎然。“顺应自然”即园林中的亭台楼阁、馆斋舫墙等建筑的形态和气质既与自然环境相吻合,又将园内各部分相串联,达到移步异景、峰回路转、闻其声不见其景的观赏效果。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植物和水体是整个园林的灵魂。“画无草木,山无生气;园无草木,水无生机。”红楼梦中,贾政带领众人通过弯弯曲曲的小径,进入石洞,只见繁盛的树木成荫,奇异的花朵闪烁其中,清泉在花草深处曲折跌落于奇石的缝隙之下,动静结合,达到了视觉、听觉和嗅觉的统一。植

3、物和水体搭配,相得益彰。又如,宾客进入潇湘馆,见“后院的墙下开一缝隙,得清流一支,开沟仅有几尺,灌入墙内,绕着屋阶房缘至前院,绕竹下盘旋而出。”竹子瘦长高洁、挺拔秀美,阴柔溪流穿梭其间,给人灵动之感。挺拔的竹子和曲折的溪流形成强烈的对比,使整个潇湘馆的观赏层次更加多变,意境更加深远。 建筑是中国传统园林中的基本造园要素,也是人与自然交流情感的重要联结,为人与自然的沟通创造了空间。同时,自然和人工之美也体现在植物与建筑的结合上。如,林黛玉居住的潇湘馆以竹为主题,园内种植有竹、芭蕉、水仙等植物,在翠竹掩映下的潇湘馆被贾政视为学习的绝妙之处。翠竹成群与主入口的桃树和柳树形成“曲径通幽”的意境,体现了

4、林黛玉恬淡孤洁的人物性格。“苍苔”也是潇湘馆的重要植物,苔藓的生长环境是幽暗、偏僻、阴湿的,要依附于水边的石头或者阴暗的墙垣之中,同时也暗指了林黛玉仰人鼻息的现实处境与冷傲的性格。 叠山置石是中国古典园林中营造氛围常用的景观元素。运用土石等材料模拟自然中的真山是古典园林的特色,也是大观园的一大特色。其中,植物与山石相结合,通过遮挡、引导、分割视线等方法,可以营造空间氛围。红楼梦第17回中,贾政命下人开门,只见迎面而来的是一片繁盛的植物遮挡在面前。众人说道:“好山,好山!”“非胸中大有丘壑,焉想及此。说毕,往前一望,见白石崚增,或如鬼怪,或如猛兽,纵横拱立,上面苔藓成斑,藤萝掩映,其中微露羊肠小

5、径。”此为贾政带领众人浏览大观园时所遇之景,植物与山石相辅相成,山石上生长着茂盛的苔藓,好似天然的翠绿屏障,恰好遮住众人的视线。这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常用的造园手法障景,造园者运用山石将园内和园外分割开,使整个园林更具有景观层次。 摘编自全晓宇浅析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文学审美属性以中大观园为例) 材料二: 植物比德,物我合一。花从来都是美好事物的代表,青春和生命的象征。大观园中的园林花木丰富多彩,多种花木的色、香、品格暗喻众多人物的性格和命运。竹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贯有劲节、脱俗、诗意、清秀等意象。潇湘馆内栽植幽竹,门上隔扇的装饰也是竹子,形成幽静文雅的意境,暗含潇湘妃子林黛玉的性格。衢芜院不见花木

6、,只有异草,以沉静的绿色或冷色为主,又异香扑鼻,沁人心脾,透出主人公薛宝钗的凝重、机敏。又红又香、带刺的玫瑰形容才情高、果敢厉害的探春;梅花既与妙玉相关,在栊翠庵中斗寒怒放,使宝玉有“访妙玉乞红梅”之举。园林与主人在精神层面上产生共鸣,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 (摘编自胡群霞论剧中的园林意境)1下列选项中,对相关概念的阐释不正确一项是( ) A师法自然,指造园时以自然为师,以自然为法,在园林的总体布局和组合方式上遵循自然的规律,合乎自然的模样。B融于自然,指人居住的地方应当融入园林之中,作为园林的附属,而园中的植物、山石等自然之物才是园林的主体。C顺应自然,指园林中的建筑在形态和气质上与周边的自然

7、环境相吻合,同时又巧妙地串联起园内各部分的自然景观。D障景,是古典园林常用的造园手法,通过挡住园林的景色,将园林分为彼此独立的不同的空间景区,增添景观层次。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植物的清秀芬芳,水的灵动活泼,动静结合,视觉、听觉、嗅觉统一,共同营造了园林的深远意境。B潇湘馆中的“苍苔”,生长于幽暗、偏僻、阴湿的环境,依附于水边的石头或阴暗的墙垣,暗指林黛玉寄人篱下,孤洁冷傲。C幽雅文静的竹之于林黛玉,沁人心脾的香草之于薛宝钗,不仅暗喻了她们不同的性格,也暗示了她们未来的命运不同。D怒放的红梅让栊翠庵多了一份世俗的气息,对妙玉而言,红梅出高墙

8、,暗含着妙龄少女对红尘的些许向往之情。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张璨提出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画论,创造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B扬州个园“月映竹成千个字”,借助竹的一半“个”字,形容个园主人的心情和心智。C清人俞曲园手书“清风月光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使苏州沧浪亭的景致名扬四海。D林逋的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使人油然而生无限遐想。4叶圣陶评说苏州园林:“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大观园也有这样的特点,请从选文中举出两例简要说明。 5大观园内有

9、“稻香村”,对此,宝玉评说:“此处置一田庄,分明见得人力穿凿扭捏而成。远无邻村,近不负郭,背山山无脉,临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出,似非大观。”宝玉的评说是否有理?请结合材料说说你的看法。 二、现代文阅读(文学类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鸭的喜剧鲁迅 俄国的盲诗人爱罗先珂君带了他那六弦琴到北京之后不久,便向我诉苦说:“寂寞呀,寂寞呀,在沙漠上似的寂寞呀!” 这应该是真实的,但在我却未曾感得;我住得久了,“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只以为很是嚷嚷罢了。然而我之所谓嚷嚷,或者也就是他之所谓寂寞罢。 我可是觉得在北京仿佛没有春和秋。老于北京的人说,地气北转了,这里在

10、先是没有这么和暖。只是我总以为没有春和秋;冬末和夏初衔接起来,夏才去,冬又开始了。 一日就是这冬末夏初的时候,而且是夜间,我偶尔得了闲暇,去访问爱罗先珂君。他一向寓在仲密君的家里;这时一家的人都睡了觉了,天下很安静。他独自靠在自己的卧榻上,很高的眉枝在金黄色的长发之间微蹙了,是在想他旧游之地的缅甸,缅甸的夏夜。 “这样的夜间,”他说,“在缅甸是遍地是音乐。房里,草间,树上,都有昆虫吟叫,各种声音,成为合奏,很神奇。其间时时夹着蛇鸣:嘶嘶!,可是也与虫声相和谐”他沉思了,似乎想要追想起那时的情景来。 我开不得口。这样奇妙的音乐,我在北京确乎未曾听到过,所以即使如何爱国,也辩护不得,因为他虽然目无

11、所见,耳朵是没有聋的。 “北京却连蛙鸣也没有”他又叹息说。 “蛙鸣是有的!”这叹息,却使我勇猛起来了,于是抗议说,“到夏天,大雨之后,你便能听到许多虾蟆叫,那是都在沟里面的,因为北京到处都有沟。” “哦” 过了几天,我的话居然证实了,因为爱罗先珂君已经买到了十几个蝌蚪子。他买来便放在他窗外的院子中央的小池里。那池的长有三尺,宽有二尺,是仲密所掘,以种荷花的荷池。从这荷池里,虽然从来没有见过养出半朵荷花来,然而养虾蟆却实在是一个极合式的处所。蝌蚪成群结队的在水里面游泳;爱罗先珂君也常常踱来访他们。有时候,孩子告诉他说,“爱罗先珂先生,他们生了脚了。”他便高兴的微笑道,“哦!” 然而养成池沼的音乐

12、家却只是爱罗先珂君的一件事。他是向来主张自食其力的,常说女人可以畜牧,男人就应该种田。所以遇到很熟的友人,他便要劝诱他就在院子里种白菜;也屡次对仲密夫人劝告,劝伊养蜂,养鸡,养猪,养牛,养骆驼。后来仲密家果然有了许多小鸡,满院飞跑,啄完了铺地锦的嫩叶,大约也许就是这劝告的结果了。 从此卖小鸡的乡下人也时常来,来一回便买几只,因为小鸡是容易积食,发痧,很难得长寿的;而且有一只还成了爱罗先珂君在北京所作唯一的小说小鸡的悲剧里的主人公。有一天的上午,那乡下人竟意外的带了小鸭来了,咻咻的叫着;但是仲密夫人说不要。爱罗先珂君也跑出来,他们就放一个在他两手里,而小鸭便在他两手里咻咻的叫。他以为这也很可爱,

13、于是又不能不买了,一共买了四个,每个八十文。 小鸭也诚然是可爱,遍身松花黄,放在地上,便蹒跚的走,互相招呼,总是在一处。大家都说好,明天去买泥鳅来喂他们罢。爱罗先珂君说:“这钱也可以归我出的。” 他于是教书去了,大家也走散。不一会,仲密夫人拿冷饭来喂他们时,在远处已听得泼水的声音,跑到一看,原来那四个小鸭都在荷池里洗澡了,而且还翻筋斗,吃东西呢。等到拦他们上了岸,全池已经是浑水,过了半天,澄清了,只见泥里露出几条细藕来;而且再也寻不出一个已经生了脚的蝌蚪了。 “爱罗先珂先生,没有了,虾蟆的儿子。”傍晚时候,孩子们一见他回来,最小的一个便赶紧说。 “唔,虾蟆?” 仲密夫人也出来了,报告了小鸭吃完

14、蝌蚪的故事。 “唉,唉!”他说。 待到小鸭褪了黄毛,爱罗先珂君却忽而渴念着他的“俄罗斯母亲”了,便匆匆的向赤塔去。 待到四处蛙鸣的时候,小鸭也已经长成,两个白的,两个花的,而且不复咻咻的叫,都是“鸭鸭”的叫了。荷花池也早已容不下他们盘桓了,幸而仲密的住家的地势是很低的,夏雨一降,院子里满积了水,他们便欣欣然,游水,钻水,拍翅子,“鸭鸭”的叫。 现在又从夏末交了冬初,而爱罗先珂君还是绝无消息,不知道究竟在哪里了。 只有四个鸭,却还在沙漠上“鸭鸭”的叫。 一九二二年十月 (有改编) 注鸭的喜剧取材于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1922年在北京时的生活片断,发表后被收入作者小说集呐喊。在北京期间,爱罗先珂创作

15、了一篇题为小鸡的悲剧的小说,写一只小鸡抱着幻想,要像鸭子一样地游泳,结果下水后却被淹死了。作者以小鸡的悲惨遭遇寄托自己理想不能实现的悲哀。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刚来北京不久的爱罗先珂为摆脱寂寞,在院子里先后养蝌蚪、小鸡、小鸭,然而这些举措逐一失败,他的寂寞感受注定无计消除。B小鸡的死亡使企图改造“沙漠”有所作为的爱罗先珂受到了挫败,而在小鸭最终吃光了蝌蚪后,他终于发出了“唉”的沉痛叹息。C爱罗先珂匆匆赶回赤塔,是因为他对北京这座城市彻底失望了,于是想逃离这片“沙漠”,不愿再踏足这里,以致于“绝无消息”。D起初“我”对“北京没有蛙鸣”的说法有过勇猛的争辩,因为“我”的感受不深,随着友人的离去,“我”终于领会了这“寂寞”。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写爱罗先珂诉说寂寞,既体现了他内心的空虚,也为下文回忆缅甸夏夜的喧闹和培养“池沼音乐家”埋下伏笔。B文中对“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的成语的反用和北方“仿佛没有春和秋”的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