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5 第2部分 文言文考点突破 课时48 精准概括文意——精准定位分层提取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358433477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8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板块5 第2部分 文言文考点突破 课时48 精准概括文意——精准定位分层提取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板块5 第2部分 文言文考点突破 课时48 精准概括文意——精准定位分层提取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板块5 第2部分 文言文考点突破 课时48 精准概括文意——精准定位分层提取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板块5 第2部分 文言文考点突破 课时48 精准概括文意——精准定位分层提取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板块5 第2部分 文言文考点突破 课时48 精准概括文意——精准定位分层提取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板块5 第2部分 文言文考点突破 课时48 精准概括文意——精准定位分层提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板块5 第2部分 文言文考点突破 课时48 精准概括文意——精准定位分层提取(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48精准概括文意 精准定位,分层提取复习任务1.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能够对文本内容进行筛选、分析、概括。2.掌握文意简答题的审答规范和题型要点。考情微观年份卷别提问方式设题角度命题特点2022新高考卷孟尝君前往赵国、燕国借兵救魏,所采用的游说策略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3分)比较事件不同重点考查内容重在事件和人物行为原因、人物性格特点。涉及的区间文字很少,很集中。只要求简单理解概括文意,不要求深入分析。题型以分析原因为主。答案要求精练、全面。新高考卷后汉书吴汉传用孔子的“刚毅木讷近仁”一语来赞誉吴汉,请简要概述吴汉的刚毅与木讷之处。(3分)概括人物特点2021新高考卷文末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

2、光评价说“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3分)理解作者观点新高考卷文中说到“边境之间,稍得休息”,具体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3分)概括事件原因2020新高考卷孙奇逢等为什么倡议凑集金钱救助左光斗?救助成功没有?请简要说明。(3分)概括人物行为原因、结果新高考卷海瑞在向明世宗上疏前,为什么要事先“市一棺,诀妻子”?请简要说明。(3分)概括人物行为原因知识图要活动一掌握文意简答题的审答规范1(2021新高考)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前文提示:唐太宗即位,与大臣议事:降宗室郡王爵位、减赋清廉止盗、张玄素谏任群臣,裴矩力谏。)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

3、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文末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评价说“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答:_答案道理:臣下就像君主的影子,随着君主的好恶而行动。目的:告诫后世君主要正道直行,起表率作用。解析首先要解释“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这句话。资治通鉴是一部专为皇帝编撰的介绍历代兴亡得失的作品,其创作目的就是告诫君主如何吸取历代教训,这为考生作答给出了提示。司马光的评价源于上文中三个有关唐太宗善于纳谏的故事,说明君王要提升自己的道德和执政水

4、平,上行下效,成为臣子的表率,实现良好的君臣互动。参考译文臣司马光说:古人说过:“君主贤明则臣下敢于直言。”裴矩在隋朝是佞臣,而在唐朝是忠臣,不是他的品性有变化。君主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忠臣就会变为佞臣;君主喜爱听到正直的言论,佞臣就会变成忠臣。由此可知,君主如同圭表,大臣如同影子,圭表一动影子就随之而动。2(2021新高考)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大兴三年,逖(指祖逖)镇雍丘,数遣兵邀击后赵兵,后赵镇戍归逖者甚多,境渐蹙。秋七月,诏加逖镇西将军。逖在军,与将士同甘苦,约己务施,劝课农桑,抚纳附,虽疏贱者皆结以恩礼。逖练兵积谷,为取河北之计。后赵王勒患之,乃下幽州为逖修祖、父墓,置守冢二

5、家,因与逖书,求通使及互市。逖不报书,而听其互市,收利十倍。禁诸将不使侵暴后赵之民。边境之间,稍得休息。(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祖逖北伐)文中说到“边境之间,稍得休息”,具体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答:_答案祖逖多次拦击后赵军队取胜,使得后赵疆土缩小,后赵王石勒不得不向祖逖示好,要求通使及互市;祖逖没有阻止民间互相贸易,并约束将领们不要侵犯后赵百姓,使得两国边境稍微得到了休养生息。解析两国边境得到暂时安宁的原因有:“大兴三年,逖镇雍丘,数遣兵邀击后赵兵,后赵镇戍归逖者甚多,境渐蹙”“逖练兵积谷,为取河北之计”“后赵王勒患之,乃下幽州为逖修祖、父墓,置守冢二家,因与逖书,求通使及互市”,祖逖多次拦击

6、后赵军队取胜,使得后赵疆土缩小,后赵王石勒不得不向祖逖示好,要求通使及互市;“逖不报书,而听其互市,收利十倍。禁诸将不使侵暴后赵之民。边境之间,稍得休息”,祖逖没有阻止民间互相贸易,并约束将领们不要侵犯后赵百姓,使得两国边境稍微得到了休养生息。参考译文大兴三年,祖逖镇守雍丘,多次派遣兵士拦击后赵军队,后赵镇守的将士归附祖逖的很多,后赵疆土日益缩小。这一年秋天七月,皇帝下诏加封祖逖为镇西将军。祖逖在军中,与将士同甘共苦,严于律己,广施恩惠,勉励督促农业生产,安抚接纳新来归附的人,不论贵贱都加以礼遇。祖逖在积谷练兵,为夺取黄河以北做打算。后赵王石勒很担心这件事,于是到幽州为祖逖修了祖父、父亲的坟墓

7、,安排了两户人家看守祖坟,于是给祖逖写了一封信,请求通使及互相贸易。祖逖没有答复这封信,而听凭双方民间互相贸易,收取十倍的利润。禁止将领们侵犯后赵的百姓。两国边境之间,稍微得到了休养生息。1精准审题,精准定位在读题时一定要读透题干,审清要求,特别要明确概括角度和概括范围。如内容概括题一般可从三个角度概括:一是针对具体事件概括,要求概括事件,或者概括事件发生的原因;二是针对人物形象特点概括,要求概括人物德行等方面的特点,或者在某事上的具体表现及其相关事件;三是针对“文化现象”的概括,要求概括“文化现象”的要点、特点,或产生的原因。有的概括题还带有表意深刻的词语,也必须理解准确。概括范围有的题干已

8、给定,或明确指出段落,或通过提问暗示段落;有的若未明确范围,则其范围一般是“全文”。如“李大亮的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概括角度为“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概括范围为全文。另外,一定要审清题目的答题要求,是“概括”,就不用分析;是“简析”,就要用简洁的语言说明;是“分析”,就一定要结合文本具体阐述。2精细读文,把握内容(1)带题阅读。始终针对题目指定的角度和范围,找准找全相关文字,细抠深挖文中能显示答案要点的关键词句,把握题中规定的人、事、物的特点,排除非题目指定的信息。(2)借题读文。如果试卷采用选择题和简答题同考的形式,要充分利用选择题整体把握全文,打开答题思路,有时还可以直接引

9、述选项中的文字作答。3精确作答,完整规范加工处理筛选出来的相关信息,排除不符合答题角度的内容,重复的内容进行删选处理,互补的内容要合并处理。组织语言作答时,要注意避免照抄原文、重复交叉、不合范畴、不合角度、不顾及表达指令等失误,可采取摘录法和句意提取法作答。(1)摘录法:选摘原文与答案有关的关键语句来作答。如果文中有的关键句、观点句或抒情议论句吻合题意,可直接摘录或作转换性表述;如果题目要求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的重要句子还需要进行翻译。(2)句意(层意)提取法:需要概括的内容若无明显的中心句,就需要把握和提炼大意,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要根据句意或层意提炼出这一句或这一层的内涵与本质,按关

10、键点作答。另外,要注意分点答题。做到“答案要点化,要点层次化”,使阅卷老师一目了然。活动二掌握主要题型的答题要点(2019全国)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

11、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

12、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一)内容概括题贾谊具有非凡的才华,表现在哪些方面?答:_答案文学方面:能诵诗书;精通百家之书;能写辞赋。政治方面:商议政事,尽对完满;富有政治改革精神;有政治预见性;主张削藩。解析原文“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颇通诸子百家之书”“为赋以吊屈原”等表现了他的文学才华。“每诏令议下所欲出”“贾生以为悉更秦之法”“贾生数上疏可稍削之”等表现了他的政治才华。类题延练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13、冯大夫名友,字益卿,长安人,官至奉政大夫。壬寅,晋岢岚州知州。州苦虏,数被创,岁且大侵。大夫省刑薄征,一切居之以宽,民德之。又念城墉濠堑为扼虏之要,殚其心计,且筑且浚。盖财无沉浮,役无罢病,而井井章章,垂百世规者,大夫力也。会忻州凋敝,一岁三易守。众议非大夫不可,乃调守忻州。士民欲留之不得,争画像祀之。(节选自明焦竑澹园集,有删改)根据该段,概括冯友治理岢岚州采取的措施,不超过30个字。答:_答案治民以宽,减轻刑罚,减少赋税。加强城防,修筑城墙,深挖壕沟。参考译文冯大夫名友,字益卿,长安人,官做到了奉政大夫。壬寅年,晋升为岢岚州知州。岢岚州遭受外族之苦,多次被侵袭,当年将要闹饥荒。大夫减轻刑罚

14、,减少赋税,一切事都用宽容的政策处理,百姓感激他。又考虑城墙壕沟是遏制外族的重要设施,他想尽办法,边修筑城墙边深挖壕沟。大概州里财政收入稳定,没有役夫贫病交加,境内事务井井有条,树立了百世典范,这是大夫的功劳啊。适逢忻州凋敝,一年内三次更换知州。朝中众臣商议要治理好忻州非靠冯大夫不可,于是(冯友)调任忻州,岢岚州百姓想留他却留不住,争相画像祭拜他。解答这种题型的关键在于:题干关键:从原文筛选概括出具体事例解题关键:确定区域划分层次答题重点:对事的表述(1)必须是“事”的表述,所谓事,要包含人、时、地、原因、经过、结果等要素。根据问题确定答案形式。记叙类散文,可采用“任职地点方法结果”的表述形式。(2)注意关键词语转译的准确性。(二)原因概括题结合文意,简要概括贾谊被疏远的原因。答:_答案内部原因:才高遭妒,触犯权贵利益。外部原因:天子听信谗言,改革弊政的意志并不坚定,没想重用他。解析由原文“每诏令尽害之”可以提炼出要点;由原文“乃短贾生不用其议”“上因感鬼神事文帝不听”可以提炼出要点。类题延练(2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