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抒情上的特点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358149147 上传时间:2023-08-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抒情上的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抒情上的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抒情上的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抒情上的特点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抒情上的特点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抒情上的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抒情上的特点(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歌专题训练-抒情上的特点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小题。代意二首(其一)杨亿梦兰前事悔成占,却羡归飞拂画檐。锦瑟惊弦愁别鹤,星机促杼怨新缣。舞腰试罢收纨袖,博齿慵开委玉奁。几夕离魂自无寐,楚天云断见凉蟾。注:据欧阳修归田录载:“真宗好文,初待大年(杨亿字)眷顾无比,晚年恩礼新衣”梦兰前事,典出左传。郑文公贱妾燕姞曾梦见天使送飞兰花,并要求她以兰花为子。不久郑文公送她兰花,并与之生下一子,取名为“兰”,后成为郑穆公。“别鹤”古琴曲名。“博齿”是一种赌博游戏。1本诗题为“代意”,既指代人立言,也有自抒己意。请结合全诗内容,赏析尾联的抒情特点。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姑苏怀古许浑宫馆

2、余基倚棹过,黍苗无限独悲歌。荒台麋鹿争新草,空苑岛凫占浅莎。吴岫雨来虚槛冷,楚江风急远帆多。可怜国破忠臣死,日月东流生白波。【注】姑苏,即姑苏山,春秋吴王阖闾于山上建台,人称姑苏台。此诗为许浑舟行经过姑苏,登台吊古所作。宫馆余基:指姑苏台陈迹。黍苗:语出诗经黍离。忠臣:指伍子胥。2请简要分析本诗尾联在抒情方面的特点。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重至衡阳伤柳仪曹刘禹锡忆昨与故人,湘江岸头别。我马映林嘶,君帆转山灭。马嘶循古道,帆灭如流电。千里江蓠春,故人今不见。【注】元和十四年(819),刘禹锡丁母忧,扶柩返洛阳守丧,十一月途经衡阳,突然接到柳宗元的死讯。在这种异常悲痛的心情下,刘禹锡写

3、下了这篇诗作。柳仪曹,即柳宗元,唐代称礼部郎官为仪曹,柳宗元曾任礼部员外郎,故称他为柳仪曹。江蓠香草名。3尾联在抒情方式上有何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四、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各小题。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注】戍楼:军营的城楼。梅花落:是古代横笛名曲。梅花:多种植在江南,塞上无梅。4两首诗都抒发戍边将士的思乡情,但相比而言,高诗抒情曲而妙,李诗抒情直而白。请你结合两首诗的第三、四句,简要分析这个抒情特点。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酌酒与裴迪王

4、维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注】王维:唐朝诗人、画家,晚年过着隐居的生活,淡泊名利,信奉佛教,在禅意和山水中寻求寄托,以清新自然的风格创造出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禅”的意境。此诗作于隐居辋川时期。按剑:提防。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人无不按剑相眄者,何则?”弹冠: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准备做官司。汉书王吉传:“王阳在位,贞公弹冠”。5这首诗有哪些抒情特点?请结合全诗进行简要分析。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秋夜泛舟刘方平林塘夜发舟,虫响荻飕飕。万影皆因月,千声各为秋。岁华空复晚

5、,乡思不堪愁。西北浮云外,伊川何处流。6该诗后两联在抒情方面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临江仙金谷无烟宫树绿金谷无烟宫树绿,嫩寒生怕春风。博山微透暖薰笼。小楼春色里,幽梦雨声中。别浦鲤鱼何日到,锦书封恨重重。海棠花下去年逢。也应随分瘦,忍泪觅残红。【注】金谷:金谷园,本为晋代石崇的别墅,这里代指宅第。博山:指香炉。7这首词在抒情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刘长卿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树临江夜泊船。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注】诗

6、人在至德年间遭贬任鄂州转运留后,出巡到夏口一带时所作,此时源中丞被贬于岳阳。贾谊曾向汉文帝上治安策,后被贬为长沙王太傅。8这首诗在抒情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参考答案:1“几夕离魂自无寐”属于直抒胸臆,“楚天云断见凉蟾”属于寓情于景,这两句抒发了离妇因相思而夜不能寐的沉痛凄凉之情。作者以离妇自比,抒发了被君王弃置不用的失落伤感之情。2运用了直抒胸臆和寓情于景相结合的手法。尾联上句写伍子胥力谏吴王却被弃尸江中,后来吴国被越国击败的史实,“可怜”二字表达出诗人对伍子胥悲剧命运的哀悯感叹。尾联下句描写日月如梭、江水东去、江波瞬逝的景象,寄寓了诗人对人生短促、历史无情而自然永恒的感慨之情。3

7、以乐景衬哀情。江边芳草萋萋,生机勃勃,与“故人今不见”的残酷现实形成强烈反差,反衬出诗人听闻挚友死讯后内心悲痛之强烈;直抒胸臆。诗人以“故人今不见”结束全诗,点明挚友去世的事实,直接而强烈表明了内心的沉痛,使读者感同身受。4高诗巧借曲名传情(或借景传情等)。高诗拆开了“梅花落”的曲名,三、四句既是写实,描写风传笛曲,一夜之间声满关山;也构成了虚景,仿佛风吹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瓣,战士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落,进而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李诗用动作直接传情。笛声响起,征人不约而同“回望”,通过一个拟想中的动作来写思乡之情。5(1)直抒胸臆:首联中“人情翻覆似波澜”,把人情无常比作为“波澜”,表

8、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愤懑之情;尾联中的“何足问”“不如”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俗事的厌弃和山野生活的喜爱之情。(2)引典抒情:颔联中“按剑”“弹冠”等词引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相知成仇、人情无常的讥讽与不满之情。(3)借景衬情:颈联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对所见之景的喜爱,反衬出诗人对现实处境的不满。6直接抒情。颈联直抒胸臆,诗人客居异乡,想到秋天一到,一年又将尽了,内心中浓浓的“乡思”不禁喷薄而出。以景结情。回首西北方向,浮云遮蔽,望不见远在浮云之外的乡关,也不知伊水年复一年地空自奔流向何处,在景物描写中寄托漂泊之感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7借景抒情,通过写寒食节气的寒意未减、宫树嫩绿、所居小楼中熏香缭绕,用景物的朦胧惆怅写出了女子伤春怀人的愁苦之情。直接抒情,写等不到离人的书信而“恨重重”,直抒胸臆,传达出对离人的无限思念和埋怨之意。“幽梦雨声中”借梦怀人,“海棠花下去年逢”借回忆怀人,“也应随分瘦,忍泪觅残红”借细节描写怀人,婉转细腻,深沉含蓄。8直接抒情。“楚客相思益渺然”,直接抒写勃然于心的相思之情比江水还要广阔。借景抒情。那暮色中斜飞的江鸟,似乎牵引着诗人的愁思;悠远浩渺的洞庭湖水寄寓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借典抒情。尾联用贾谊之典,含蓄地抒发了对源中丞被贬的不平,而且也隐含了自己遭贬的同病相怜之感。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