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浙江省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

上传人:h****0 文档编号:358091643 上传时间:2023-08-17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浙江省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2023年浙江省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2023年浙江省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2023年浙江省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2023年浙江省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浙江省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浙江省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浙江省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1、阅读下面的课堂教学实录(片段),按要求答题。A.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感受、联想,表达了不同的想法B.高中语文教学要着力于培养思辨能力,想象能力不是教学重点C.教师没有进行有效的评价D.教师没有在学生的发言之间建立联系,不利于学生观点的交融【答案】 B2、教学必修(1)诗词单元时,教师结合沁园春长沙及其他诗歌中的诗句设计了一道选择题,要求选出下列诗句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怀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学生们该如何选择?( )A.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B.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C.秋风萧瑟天气凉,草

2、木摇落露为霜D.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答案】 D3、某教材设置了“满怀豪情,放声高歌走进宋词豪放派”专题,下列作品适合选人该专题的是( )。A.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望断)、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B.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C.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朱敦儒临江仙(直自凤凰城破后)D.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宋祁玉楼春-春景、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答案】 A4、教师要求学生挑选一篇文章,与史铁生秋天的怀念、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组合,完成散文周刊中“歌颂母亲”主题的

3、组稿任务,下列合适的是( )。A.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B.朱自清背影C.鲁迅阿长与山海经D.泰戈尔金色花【答案】 D5、阅读下面的教学论文(节选),按要求答题。A.诵读是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古代诗歌内容的基本途径和方法B.比较阅读是分析“为什么这样写”,感受作品风格的有效策略C.用“专门化”的术语解读诗歌,能有效提高诗歌教学效率D.文中概括的三个层次是教学的层次,也是阅读古代诗歌的层次【答案】 C6、在中国古代诗歌复习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对诗歌中出现的意象进行归类。下列学生整理的诗句中,所含有的意象与其他三项诗句中所含意象不属于同一种意象的是( )。A.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B.夜人

4、翠烟啼,画寻芳树飞(范仲淹越上闻子规)C.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D.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答案】 D7、教师在班级里每个月会根据学过的课文中出现的一些观点举行一次小型的辩论会,如“亡羊补牢,为时晚矣”和“亡羊补牢,为时不晚”。该教师的做法意在引导学生达成的目标,不包括下列选项中的( )。A.学会演讲.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B.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C.借助语调、语气、表情和手势,增强口语交际的效果D.在讨论或辩论中积极主动地发言。恰当地应对和辩驳【答案】 B8、教学鸿门宴这一课后,教师设计了

5、这样一道思考题:有人说项羽不在席间杀死刘邦,表现了他的“妇人之仁”,但苏轼却说这表现了他的“君子之度”,试对这两种回答作一些评论。对于这一教学提问,分析不正确的是( )。A.问题过于笼统,不利于学生找准问题切入点B.这种问题没有具体答案,学生可自由发挥C.这种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求异思维能力D.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不应该仅仅给出判断,而是应该引导学生分析答案的依据【答案】 A9、阅读再别康桥的教学论文片段,按照要求答题。A.教师是主导,强调在教学上帮助和引导学生B.学生是主体,强调应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C.语文课程的目标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D.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于让学生各方面都

6、得到均匀的发展【答案】 D10、阅读鸿门宴教学实录(片段),按照要求回答问题。A.引用史料佐证“鸿门赦汉以致楚败汉胜”的说法B.脱离文本加以分析、探讨,不利于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人物,拓展思维C.教师结合媒体、史料资源,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学习D.教师讲授分量过重,引用文言材料,学生参与度不高【答案】 C11、某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三中,在“表达与交流”专题中,设置了四个栏目,分别是:“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善待生命学习论证”“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对该专题的实施建议分析不恰当的是()。A.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多练习议论文的写作B.教师可根据学情、在

7、一个学期内统筹安排这四个栏目的教学C.教师不需要按照这四个栏目的顺序进行教学,可根据教师、学生情况相机安排D.对于每个栏目后面的练习题、教师应有选择性地让学生进行练习【答案】 C12、为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教师组织学生策划并举办了一场“文学知识竞赛”。在“快速抢答”环节中,主持人出示了以下内容,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抢答并判断正误。下列文学常识内容说法有误的是( )。A.法国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达.芬奇传米开朗基罗传B.契诃夫与莫泊桑、欧亨利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C.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都是大仲马的作品D.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部正剧【答案】 A13、某教师在教学学习任

8、务群“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前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计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引导学生在运用口语和书面语表达的过程中,对比两种语体用词和造句的差别,体会口语与书面语的风格差异B.引导学生通过在语境中解读词汇、理解语义的过程,树立基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C.指导学生在语文活动中,积累有关汉字、汉语的现象和理性认识,了解汉字在汉语发展和应用中的重要作用D.引导学生在自主修改病句和分析句子结构的过程中,体会汉语句子的结构特点和虚词的作用,进一步领悟语法规律【答案】 B14、教师教学古诗时,告诉学生有许多诗涉及植物,而这些植物往往有着一定的象征意义,这就形成了一些特定的意象词汇。下列关于古诗中植物意

9、象的说法及举例不正确的是( )。A.莲由于“莲”与“怜”音同,借以表达爱情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南朝乐府西洲曲)B.松柏象征孤直顽强、坚贞不屈的品格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C.梅花傲霜斗雪,纯净洁白,象征高洁傲岸、不屈不挠的品格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D.竹苍翠挺拔,象征不屈不挠的精神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答案】 C15、某版教科书课文故都的秋后设有一道课后练习题:A.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内容,学习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B.引导学生研读文章语句.体会作者情感C.引导学生把握文章主要线索.体会散文“形散神聚”

10、的特点D.引导学生展开对景物描写的细节分析.抓住文章主旨【答案】 D16、在学习丑小鸭之前,老师让学生说出该作者著的其他童话作品,下列符合要求的是作品是( )A.白雪公主B.皇帝的新装C.灰姑娘D.睡美人【答案】 B17、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回答问题。A.教学内容繁杂.欠缺逻辑性和条理性.不利于课程目标的达成B.问题设计太过集中.五个问题均是针对课文内容及文中的细节进行设计C.问题(2)设计合理,契合教学内容,在此教学环节可集中解决D.问题(3)(4)(5)与所设计的四个目标没有密切关系,可删除【答案】 C18、教师在讲授朗读技巧与朗读情感表达时,举例说明汉语中儿化音具有表达亲切、喜爱情感,表示

11、轻、微、小等意义的特点,以下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A.朵儿B.妻儿C.米粒儿D.铁丝儿【答案】 B19、阅读林黛玉进贾府教学实录(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A.教师授之以“渔”,着重锻造学生的语文素养,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B.以王蒙对课文内容的评点为范例,让学生从典型性的评点中逐步掌握了评点的方法和要求C.本节课着重以小组讨论探究分析人物形象、性格,以此达成教学目标D.以教材为例,让学生学习小说的鉴赏方法,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答案】 C20、阅读下面的教学论文(节选),按照要求回答问题。A.寻找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是新课改背景下必然的选择B.阅读策略关注的是“为达到阅读目的,

12、应当采取何种阅读方法、按怎样的步骤来读”的问题C.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学生阅读的过程就是体验的过程,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体验更有效D.阅读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掌握了合理的教学策略,就能使阅读走出高耗低效的困境【答案】 D21、在高三语文复习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中国古代诗歌流派的相关知识,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建安七子”是建安年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B.边塞诗派是盛唐诗歌的主要流派之一,其代表人物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等,代表作有高适的别董大、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王昌龄的古从军行和李颀的塞下曲C.“韩孟诗派”是中唐的一个

13、诗歌创作流派,以韩愈为领袖,包括孟郊、李贺、贾岛等人D.江西诗派是宋代文学流派,以黄庭坚、陈师道为首,诗歌理论强调“夺胎换骨”“点铁成金”【答案】 B22、在古诗诗歌复习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含有菊花意象的诗句,下列适合的是( )。A.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B.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C.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D.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答案】 B23、为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教师组织学生策划并举办了一场“文学知识竞赛”。在“快速抢答”环节中,主持人出示了以下内容,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抢答并判断正误。下列文学常识内容说法有误的是( )。A.法国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达.芬奇传米开朗基罗传B.契诃夫与莫泊桑、欧亨利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C.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都是大仲马的作品D.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部正剧【答案】 A24、某专题设有“广告语的是是非非”“电视公益广告的语言特征”“广告语言的性质和规范要求”“危险的广告语言”几大板块,这一专题属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选修系列中的()。A.语言文字应用B.新闻与传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