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浙江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过关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

上传人:h****0 文档编号:358090565 上传时间:2023-08-17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5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浙江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过关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2023年浙江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过关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2023年浙江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过关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2023年浙江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过关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2023年浙江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过关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浙江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过关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浙江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过关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浙江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过关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1、下列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材应协调、处理好的关系的是( )。A.知识的分析、阐述与学习方式改进的关系B.化学基础知识和拓展知识之间的关系C.要反应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D.化学原理知识与化学应用型内容之间的关系【答案】 C2、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设计理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针对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不同阶段.要设计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目标B.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准确、具体、可行C.教学目标的制订要防止流于形式.切忌生硬照搬,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来确定D.三维目标之间

2、是相互独立的:安全教育是化学教育的重要目标【答案】 D3、下列属于化学课程标准中技能性目标行为动词的是( )。A.识别B.认同C.发展D.模仿操作【答案】 D4、化学教材编写时在介绍水污染、矿物分布、温室效应、化学能的利用等知识时,在相关章节设立讨论和调查研究等课题,设置开展活动的课时。这体现了化学教材编写时( )。A.根据课程标准选取核心知识,重视化学基本概念的理念B.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C.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现实中取材D.依据学生心理特点,合理组织和编排教材【答案】 C5、某校初中三年级第一学期结束,初三化学教研组的老师们编制了一套化学期末试题,对本学期的化学教学情况进行测定。这种教

3、学评价属于( )。A.形成性评价B.终结性评价C.档案袋评价D.活动表现评价【答案】 B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锥形瓶可用作加热的反应器B.室温下.不能将浓硫酸盛放在铁桶中C.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会使溶液浓度偏低D.用蒸馏水润湿的试纸测溶液的pH,一定会使结果偏低【答案】 A7、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A.蒸发操作时,不能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停止加热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答案】 D8、进入20世纪化学科学经

4、历了迅速发展的创新百年取得了若干项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这个时期的重大化学成就的是( )。A.放射性元素的发现B.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C.蛋白质的人工合成D.制陶技术的成熟应用【答案】 D9、有机化合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苯的硝化、油脂的皂化均可看作取代反应B.蛋白质水解生成葡萄糖,放出热量,提供生命活动的能量C.石油裂解的目的是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和质量D.棉花和合成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答案】 A10、关于高中化学课程,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1、化学2和化学与生活是高中化学的必修模块B.“过程与方法”指教师应注重教学过程和教学方

5、法C.高中化学课程的课程目标为知识、技能和能力D.高中化学课程中专门设置“实验化学”模块【答案】 D11、对体验性学习目标的描述中属于同一水平层次的是( )。A.经历、参与、认识B.感受、认同、保持C.认同、体会、认识D.经历、关注、增强【答案】 C12、下列对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B.氨基酸和蛋白质遇重金属离子均会变性C.氨基丙酸与氨基苯丙酸混合物脱水成肽,只生成2种二肽D.氨基酸溶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向负极移动【答案】 A13、下列不属于教学设计工作一般步骤的是()。A.设计教学目标B.设计教学媒体C.设计教学策略D.设计

6、教学模式【答案】 D14、X、Y、Z、W、R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X基态原子有2个未成对电子,Y、R同主族且两者核外电子数之和是x核外电子数的4倍,2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的2种元素,W是常见金属元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Y、Z、R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依次增大B.Z与Y形成的化合物熔点比W与Y形成的化合物低C.Z的单质可以在X的最高价氧化物中燃烧D.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R的强【答案】 C15、在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时候,学生用辩论的形式讨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等物质的量混合后,各离子的浓度大小的排列顺序是怎么样的?”教师通过这个过程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这

7、种评价方式属于( )。A.课堂练习评价B.即时表现评价C.未知1D.未知2【答案】 D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硅可用来制造太阳能电池B.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C.铜的金属性比铝弱,可以用铜罐贮运浓硝酸D.NaOH溶液不能保存在带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中【答案】 D17、下列有关化学课程标准对教科书编写的建议,不正确的是( )。A.教科书的编写要有助于发挥教师的创造性B.习题类型要多样化,要增加重点知识的练习题目C.化学教科书应充分体现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趋势D.化学教科书要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答案】 B18、正电子、负质子等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

8、、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科学家设想在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物质与反物质相遇会产生“湮灭”现象,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能源研究领域中前景可观。请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A.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B.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C.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D.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答案】 B19、初中学生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在高中阶段又有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一课的学习;许多教师发现一些学生初中部分的知识掌握不好,但到了高中,由于理解力增强,对金属的化学性质理解很深,这种迁移现象是()。A

9、.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垂直迁移D.水平迁移【答案】 A20、某教师在进行“常见的酸”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时,首先让学生了解盐酸、硫酸、硝酸、醋酸的性质,然后总结出了酸的通性。该教师运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是( )。A.归纳法B.演绎法C.实验法D.探究法【答案】 A21、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Na 、Ca2、Cl一、S042B.Fe2、H+、so32、Cl0C.Mg2+,NH4、Cl一、S042D.K+、Fe3+、N03;、SCN【答案】 C22、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内容标准对应的课程模块是()。A.化学B.化

10、学与技术C.物质结构与性质D.化学反应原理【答案】 A23、下列表述不属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是( )。A.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B.宏观特征与物质性质C.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D.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答案】 B2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关于以“实验为基础”中实验的含义正确的一项是( )。A.实验探究活动和实验方法论B.实验事实和实验结论C.实验事实和实验主体D.实验探究活动和实验主体【答案】 A25、当今世界三大矿物燃料不包括( )。A.煤B.石油C.天然气D.钢【答案】 D26、化学真正被确立为一门科学,是从( )时开始。A.用原子一分子论来研究化学B.炼金术流行C.元素周期表出现D.提出

11、有机结构理论【答案】 A27、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电解质的导电性和金属晶体的导电性都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B.“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含氟牙膏”“富硒营养品”等,这里的碘、钙、氟、硒指的是分子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冰,水的能量高D.电解水制取氢气和氧气时,通常加入氯化钠等强电解质【答案】 C28、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丝B.医用酒精中乙醇浓度为95C.用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D.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答案】 B2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评价当地雨水的酸度(酸性强弱),选用下列检测试剂

12、,正确的是()。A.pH值试纸B.酚酞试液C.淀粉碘化钾试纸D.红色石蕊【答案】 A30、下列关于高中课程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高中化学课程由若干课程模块构成,分为必修、选修两类B.必修包括2个模块,选修包括5个模块C.每个课程模块2学分,36学时D.有机化学基础属于选修模块【答案】 B31、学校中教师间的听评课是最常见的教学研讨活动,其目的是( )。A.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B.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C.促进教师的教研能力的发展D.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合作【答案】 A32、在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出现疲劳,无精打采的现象,老师所采取的解决措施应当是()。A.对个别学生典型进行批评警示B.让全体学生休息一会在进行授课C.积极变换学习活动方式D.设计精炼的习题让学生上台演练【答案】 C3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中制备溴苯用苯和溴水B.异戊二烯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个平面内C.淀粉与纤维素是同分异构体D.用FeCl3溶液可以鉴别甲苯和苯酚【答案】 D34、实现化学教学目标的主要环节是()。A.组织教学B.导入新课C.教授新课D.总结练习【答案】 C35、用来表示试题作为测试工具的可靠程度的指标是(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