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土路基试验段作业指导书[全]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357942630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1.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填土路基试验段作业指导书[全]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填土路基试验段作业指导书[全]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填土路基试验段作业指导书[全]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填土路基试验段作业指导书[全]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填土路基试验段作业指导书[全]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填土路基试验段作业指导书[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填土路基试验段作业指导书[全](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填土路基试验段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 xx标段路基填筑施工。2 作业准备2.1 内业技术准备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2.2 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地基和原地面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3 技术要求3.1 路堤填料应符合设计要求。153.2 路堤均应分层填筑,并碾压至规定的压实标准。3.3 大面积填筑前应选取长度不小于 100m 的地段进行填筑压实工艺试验,确定工艺参

2、数,并报监理单位确认。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 施工程序路基填筑严格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作业方法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实行程序化、标准化施工,施工工艺流程。三阶段为:准备阶段施工阶段验收阶段。四区段为:填筑区平整区碾压区检验区,每区段长度视现场情况和机械设备施工能力按 50100m 划分。八流程为: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平整(洒水、晾晒)机械碾压检验签证路面整形边坡整修。各区段或流程内只允许进行该段或该流程的作业,不允许几种作业交叉进行。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填筑试验段确定工艺基底处理测量放样分层填筑摊铺平整(洒水、晾晒)机械碾压检验签证路面整形边坡整修。4.2 工艺流程165 施工

3、要求前期中心试验室对各分部试验人员选送的土样进行土壤分析实验、击实试验,确定填料类别,按规定填写土工试验报告,经监理工程师审查签认后方可投入试验段的施工。土质试验结果为 A、B类的填料可以作为路基本体(可用符合要求的 C组填料)和基床底层的填料,基床表层采用优质的 A组填料进行填筑。故按试验段路堤的三个部位选取相应的填料,再分别进行各个工艺的填筑试验,以满足整体路堤填筑的要求。175.1 清表及填前碾压试验段位于地势较为平坦的耕地地段,清表前放出清表线,然后由推土机配合平地机清表,对基底有松土或耕作土的原地面,松土或耕作土厚度小于30cm 时应碾压密实,松土或耕作土厚度大于 30cm 时,应进

4、行翻挖并分层回填压实,原地面压实度满足路堤相应部位设计及规范要求。5.2 试验段的施工注意事项5.2.1 测量放样用全站仪放出中桩、边桩,确定好填筑边界,在界外打好控制桩,作好标识,用石灰划出中线及左、右边线(两边各加 0.5 米),并测量好各断面的标高(左、左中、中、右中、右)计为 Hi。5.2.2 上料根据松铺厚度和自卸车容量,估算出多大面积卸料一车,然后沿路基纵横轴线方向用石灰线格来控制卸料车数及位置。每一水平层的全宽只能用同一种填料填筑。5.2.3 测定填料含水量上料前测定填料含水量,若填料含水量偏低,应及时采取洒水措施,加水量可按一般规定中加水量公式计算,在路堤内洒水搅拌;当填料含水

5、量过大,可采用推土机松土器拉松晾晒的方法,测定其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方可进入整平碾压工序。5.2.4 摊铺整平先用推土机大致整平,用人工检查松铺厚度,推土机整平两遍后,再用人工配合平地机进行整平,形成不小于 2%的排水坡,同时表层无明显的局部凹凸。5.2.5 压实碾压前应向压路机司机进行技术交底,内容包括压实遍数、行走速度、强18弱振控制等;压实顺序应按先两侧后中间,先慢后快,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的操作顺序进行碾压。各区段的交接处应互相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 3m,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压实重叠不小于 0.4m。路基试验段进行第二层填土,重复第一层填土施工

6、工艺,对试验段施工工艺进行验证,路堤各部位均按此方法重复施工试验,记录其各项试验结果。6 劳动组织6.1 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6.2 为搞好试验段的施工和总结,须专门成立试验段施工小组,请建设单位项目管理机构、设计现场配合工作组及监理站路基监理工程师及试验工程师现场指导见证,由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牵头,组织项目经理部工程部长、安质部长、试验室主任等主要技术管理人员,安排经验丰富的施工队伍,参加实验段的施工工作。施工人员根据试验段确定的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进行合理配置。施工作业工地人员配备表序号 人员职务 数 量1 现场负责人 1人2 技术主管 1人3 技术、安全、质检、测量

7、及试验人员 56人4 机械工、普工 1020人7 材料要求由试验室对选送的土样进行土壤分析实验、击实试验,确定填料类别,按规定填写土工试验报告,经监理工程师审查签认后方可投入试验段的施工。根据土质试验结果选择相应填料作为路基本体和基床底层的填料,基床表层采用优质的A组填料进行填筑。故按试验段路堤的三个部位选取相应的填料,19再分别进行各个工艺的填筑试验,以满足整体路堤填筑的要求。8 设备机具配置主要配置有推土机、挖掘机、压路机、洒水车、平地机、自卸汽车。9 质量控制及检验9.1 填料的施工工艺试验步骤第一步:试验松铺厚度、碾压遍数试验条件:四种松铺厚度(即 30cm、35cm、40cm 和 4

8、5cm)的试验,压路机行进速度为 2km/h。每一种松铺厚度情况下,按照下面的碾压顺序:先静压 1遍+弱振 2遍,以后每强振 2遍 2-4 次,每一次组合碾压后都进行密实度、含水量、K30 值等测试,且密实度、含水量、K30 值的试验点数不小于 3,不同检测选点满足如下要求:每测 1个 K30 点,在该点 0.5m 范围内选取 1个密度测试点。根据试验结果,确定碾压机械,以满足下表的压实要求。第二步:试验压路机行进速度在第一步得到的合理松铺厚度为基础,振动压路机碾压,分别以 1km/h、2km/h、4km/h 和 6km/h 的速度,按第一步确定合理的碾压次序和遍数进行碾压,测试不同行进速度碾

9、压后的密实度、含水量、K30 值,根据试验结果提出合理经济可行的压路机行进速度。第三步:试验压路机械以光轮拖式振动压路机为振动碾压机械,重复第一步和第二步,比较三种压路机械的合理经济的松铺厚度、碾压遍数和行进速度,提出各自的施工工艺以及设备配套方案。填筑压实质量标准填筑部位填料类别压实指标细粒土 砂类土 砾石土 碎石类块 石类不浸水部分 压实系数 K 0.90 - - - 0.9020地基系数 K30(MPa/m)80 80 110 120 130相对密度 Dr - 0.7 -孔隙率 n - - 32 32 -浸水部分及桥涵两端压实系数 K - - - - -地基系数 K30(MPa/m)-

10、80 110 120 130相对密度 Dr - 0.7 -孔隙率 n - - 32 32 -速度目标 填料 厚度(m)压实标准实用范围地基系数 K30(MPa/m)孔隙率 n(%)160km/h砾石类碎石类0.6 150 28路堤、路堑速度目标 填料 厚度(m)压实标准地基系数 K30(MPa/m)相对密度Dr孔隙率 n(%)160km/h砂类土(粉砂除外)1.9 100 0.75 砾石类 1.9 120 31碎石类 1.9 130 31块石类 1.9 150 9.2 质量检测方法不同种类填料应采用双指标控制,并应符合以下规定基床底层211、细粒土和砂类土中的黏土、粉砂土,应采用压实系数和地基

11、系数;2、砂类土(黏砂土、粉砂土除外),应采用相对密度和地基系数;3、砾石类和碎石类土,应采用孔隙率和地基系数;4、块石类混合料,应采用地基系数。基床1、细粒土和黏砂土,应采用压实系数和地基系数;2、砂类土(黏砂土除外),应采用相对密度和地基系数;3、砾石类和碎石类土,应采用孔隙率和地基系数;4、块石类混合料,应采用地基系数。9.3 试验结果整理分析通过记录、整理、分析各种变换参数情况下的数据,绘制松铺厚度、碾压遍数、碾压速度等压实参数与设计指标之间相关性曲线,确定施工最佳参数,并编写相应的施工工艺指南。10 安全及环保要求10.1 安全要求1、施工区域应设警示标志,严禁非工作人员出入。2、施

12、工中应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养护、维修。3、为保证施工安全,现场应有专人统一指挥,并设一名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的安全工作,坚持班前进行安全教育制度。10.2 环保要求1、清淤过程中挖出的大量淤泥要卸入项目部划定的弃土场范围内,严禁乱卸。2、各种车辆进出村镇,文明驾车、慢速行驶,遇地方车辆礼让三先,尽可能不鸣笛或少鸣笛,以免惊扰附近村镇居民。223、各种运输车辆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扬尘,污染空气。施工便道保持路面干净,经常洒水,减少扬尘。4、紧邻村庄地段尽可能避开深夜施工,以免影响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工作和休息。5、施工废水集中排放,各种施工废油、废液集中储积,集中处理,严禁乱流、乱淌,污染水源,破坏环境。 填土路基试验段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2作业准备 3技术要求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5施工要求 6劳动组织 7材料要求 8设备机具配置 9质量控制及检验 10安全及环保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