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作文人物素材:孔子课件

上传人:戴** 文档编号:357904328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PPTX 页数:22 大小:2.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届高考作文人物素材:孔子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24届高考作文人物素材:孔子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24届高考作文人物素材:孔子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24届高考作文人物素材:孔子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24届高考作文人物素材:孔子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届高考作文人物素材:孔子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届高考作文人物素材:孔子课件(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物素材孔子高考作文专题学学习习目目标标1.走近人物,了解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走近人物,了解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2.把握人物的基本情况把握人物的基本情况3.深入了解人物的生平经历深入了解人物的生平经历4.总结人物的相关关键词总结人物的相关关键词5.背诵和记忆相关人物素材背诵和记忆相关人物素材人物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

2、、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生平经历孔子一生,政治上不得志。年轻时,曾做过管仓库、管牛羊的小官。五十多岁才当了鲁国的司寇(代理宰相)。但不久,因为政治见解不合,一气之下离开了鲁国,带着一些学生周游列国,四处游说。但他的政治主张在鲁国行不通,到齐国也碰了壁,到陈、蔡小国更不必说。在卫国住了一段时间后,六十多岁又回到了鲁国,埋头讲学和整理古书。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人物成就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

3、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人物成就孔子的言论主要记录在论语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

4、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著名的便是“七十二贤士”。七十二人中有很多为各国高官栋梁,又为儒家学派延续了辉煌。人物成就经典名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不亦远乎?子曰: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有

5、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从孔子的人生经历来看,我们能够捕捉到哪些关键词?1.积极乐观2.安贫乐道3.不畏艰难4.冷静客观5.诚实守信6.因材施教 7.怀才不遇8.尽善尽美9.胸怀天下10.注重内在11.勇于创新12.坚定信念人物素材积极乐观孔子63岁时,

6、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信任,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白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人物素材安贫乐道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人物素材不畏艰难孔子一生不得志。但孔子不畏惧,不

7、逃避,以一种达观的态度对待人生。在乐天知命、通达自得上孔子并不比老庄差。“孔颜乐处”是对这种处世态度的概括。孔子周游列国时曾被匡人围困,当时形势非常紧急。孔子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宋司马桓魋欲害孔子,孔子说:“天生德于予,桓魁其如予何?”人物素材冷静客观儒士注重个人的修养,孔子作为儒士之首,自然是修养极高的人。孔子一生行迹依礼,非礼勿行。颜回去世,孔子赞曰:“圣哉,回也。”内心极推崇他,但依礼反对厚葬。他对诸侯公卿公然欣赏天子乐舞而感到愤怒,他对列国不纳其言感到委屈,但又绝对平静。身处乱世,他默对现实,独善其身。既有伯

8、夷叔齐般高义,又有微子、箕子、比干之胆识。“见贤思齐”是他的理论,论语中他直抒胸臆:“殷有三贤人。”人物素材诚实守信诚信是治政之道。古人认为,治理国家,掌握政权,必须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拥护,否则就会自取灭亡。孔子讲:“民无信不立。”是说人民不信任政府,政府就无法立足。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这三项,让你去掉一项,你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首先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在两项中去掉一项,还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粮食。因为没有粮食最多不过死亡,自古以来人就难免一死,而人民对政府没有了信心,政府就站不起来。人物素材因材施教有一天,子路对孔子说:“先生所教的仁义之道,真是令人向往!我所听到的这些道理

9、,应该马上去实行吗?”孔子说:“你有父亲兄长在,你怎么能听到这些道理就去实行呢!”过了儿,冉有也来问同样的问题,孔子却说:“应该听到后就去实行。”这时,站在一边的公西华被弄糊涂了,不由得问孔子缘由。孔子说:“冉有为人懦弱,所以要激励他的勇气;子路武勇过人,所以要中和他的暴性。”冉有与子路二人,后来从政都有成就。人物素材怀才不遇虽然家庭贫困,但孔子仍然勤奋好学。孔子的一生都在为推行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奔忙,周游列国。但是由于身处乱世,不得明君,孔子所主张的仁政没有施展的空间,郁郁不得志,如“丧家之犬”。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人物素材尽善尽美孔子对音乐的内容与形式

10、是非常重视的,它赞美古代乐舞韶及九辩完善的艺术形式。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孔子评价韶乐尽善尽美。而对周朝乐舞大武的艺术表现形式给以高度赞扬外,对其表现周武工伐纣灭商的战争功绩的内容却给予批评:“大武,尽美未尽善也。”人物素材胸怀天下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周王室名存实亡,各诸侯国相互征战,周初制订的礼乐制度破坏殆尽。他提出要恢复周礼、实行仁政治德治的政治主张,却不被鲁国的统治者接受,所以孔子选择出去周游宣传自己的主张,希望君主能施以仁政,不要战争。人物素材注重内在孔子容貌上也存在着多种缺陷,包括鼻孔外翻、眼睛凸出、大炮牙、身材不匀等特征。但“人不可貌相”,只要与孔子接触过的人,都

11、会被他温和而充满正气、谦虚而和气的内在气质强烈吸引。孔子曾言:“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人物素材勇于创新孔子之前,未闻有“不仕不农不工不商”、只以讲学为业、以此谋生之人,可以说,孔子首先是教师这一职业的缔造者,而后是教育事业的普及者。他在我国历史上首创私学,兴修教育,打破了古代中国“学在官府”的局面,拓荒性地开启了中国古代教育领域改革与发展的新纪元。他所提倡和切身践履的有教无类、终身教育、因材施教和启发式教学等教育思想,在当时领社会风气之先。在今天也属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创新之举。人物素材坚定信念每一位伟人的诞生,都伴随着“天将降大任”前的磨砺与洗礼。孔子的一生无疑是一次人世间的苦行。他出身于曾经的贵族之家,却必须面对家族没落的现实;他创立了“仁”的思想,却要应对尔虞我诈的世事。年少的贫困并未泯灭他远大的志向,中年的挫折未曾动摇他不屈的斗志,晚年的离丧没能阻挡他思想的升华!感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