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作文模拟主题写作:说附近

上传人:戴** 文档编号:357904229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5.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届高考作文模拟主题写作:说附近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4届高考作文模拟主题写作:说附近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4届高考作文模拟主题写作:说附近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4届高考作文模拟主题写作:说附近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4届高考作文模拟主题写作:说附近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届高考作文模拟主题写作:说附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届高考作文模拟主题写作:说附近(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作文模拟主题写作:说附近文题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写作。“附近”指个人实际参与的周围实在的生活范围。近年来,人们认识到“附近”在个人生活、社会生活中的意义。有人针对一些人“以网为生”的现象认为,“附近”是个人与社会连接的纽带,它使我们触摸到真实的生活,丰富对生活空间乃至世界的认知。有人针对一些人热衷于追求远方的“风景”而忽视身边与自己学习、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小世界这一现象,告诫人们,“附近”就是星辰大海。上述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说附近”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精选范文展示说附近有人言:“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2、我却想说:没有生活,何来诗和远方。互联网时代,人们面对日渐富足的生活、信息的洪流,不再局限于温饱,开始追求理想的彼岸,而有人眼中只存远处的美景,却抛弃了附近的生活。多少人,寄情虚幻,热衷遥不可及的乌托邦,束缚自己于空中楼阁,到头来却终是黄粱一梦,迷茫终生;多少人,心比天高,有鸿鹄之志,却走不出那理想主义的漩涡,如无头苍蝇撞墙,折戟尘世中。潮涨潮落,留下的只有当代青年无尽的迷茫与焦虑,心怀远方却不知走向何处,抛弃附近的人生,注定只是一曲空洞的悲歌,看似激昂,到头来只麻痹了自己,待梦醒时分,望着日渐腐烂的生活,虚妄的美景,或是像弥留之际的堂吉诃德般悲哀恸哭,或是如阿Q般欺骗自己感慨命数已定、天地不

3、仁,悲哉,痛哉!归其原因,乃“附近”二字的尔尔,附近的生活是架构我们思维之起源,是眺望远方之起点,远方理想,若无附近之投射,终是海市蜃楼,怎能不迷茫其中?若无现实之根据,终是纸上之谈,怎能寻得方向?可见,脱离了附近的理想,终究缺少实际的灵魂,终归只是支撑自己踽踽独行的一抹苦思。因此,远方的光景应诞生于附近的生活。正是面对网络上花花世界,人们看迷了眼,内心也被浮躁填满,装不下附近小小的世界。可即使出身平庸,亦该审视那附近的生活。樊锦诗守护敦煌数十载,支持她的正是学校的书本,与眼前敦煌文化的流逝,正是附近的现实启迪了她,于是那朦胧的理想终被照去迷雾,拥有了实在的意义。可见,延伸自附近的远方才是我们

4、内心真实的向往。因此,每当遥望远方之时,我们都应关注附近的生活,生活中那最触动心弦的一抹旋律才是远方真正的灵魂。公若好龙,不妨先寻河中锦鲤;向往大海,就应关注附近溪流汇向何方。“一艘船如果不知驶向何方,那么任何风对它都只会是逆风。”如此,便可确定方向。同时,只有拥抱附近的生活,我们才能明白自己欣赏什么,憎恶什么,理解远方的含义,而非飞蛾般只顾扑向毁灭。社会主义的光芒拯救无数人于水火,于是有人想肩扛大任,那就该看看社区里孤独的老人,下水道不辞肮脏与辛劳的工人,明白自己该为那些人而奋斗;身处困顿的诗人以一句“商女不知亡国恨”引古往今来多少人临文嗟悼,因此有些人想化笔为锋,批判那乌合之众,那就该走出

5、家门,去附近中去品味那世态炎凉明白自己该呼吁什么。扎根附近,我们可理解何谓“远方”,附近为何不为“远方”,如此,我们才可对症下药构建起稳固的通天大桥。附近才是寻找远方的基础,给予我们远方的本质于根基,使我们拥有踏足远方的桥梁,以及不惧前路风雨,笑谈“一蓑烟雨任平生”的锐气。若你是一只自由的鸟,我希望你从无数次跌倒的地面中学会飞翔,若你是一颗渴望参天的树苗,我愿你从向下扎根开始生长,愿你眺望远处的花园时,不忘拥抱附近的每一丝善意,细嗅每一处花香。说附近有人说,当下的我们逐渐远离“附近”,或寄情于虚拟的迷幻网络,或沉溺于梦中的星辰大海。然而,仔细想想,我们都是自身和他人“附近”中的一部分,所缺的仅

6、是真诚认知和探索附近的精神。“绿窗人去远,相见待何年”,所谓远近之别,是因为附近有书页间的瑰丽世界、平凡人的淳朴梦想,还有各样情愫编制的绚烂彩虹,造就了不一样的自己。“附近”和“周边”并不相同,“周边”仅仅是物理范围上的一个区域,而附近更像一方真实的灵魂,脚步可至、心之所向。因为我们所能改变的永远是自身一环手臂之内的世界,“如果你需要一只手帮你,那么你会从另条手臂的末端找到它”,自身往往是世界的起点,也是终点。因而,积极入世,躬身入局的人生态度是附近的题中之义。冯至先生言,“纵是停靠,也有星辉满舱”。走入附近,不是风月无度搅浑红尘,而是让自己的内心有真实的充实。漫步车水马龙的三环路,那些公交站

7、上戴着红袖标的大叔大妈,没有年轻人的躺平摆烂,只有夕阳红的乐观奉献;驱车驶上乡村小路,发现土路升级、平房加固,偶尔和黝黑的乡亲攀谈,才知道他是像张昭源一样的大学生村官,没有自怨自艾,眼热拜金,而是守护一方百姓,开出致富良方。没有提笼架鸟,不是当红名媛,并不妨碍自我价值的实现。马克思所言“健康的劳动带来的充实是种大乐”,即为此。随着社会原子化和信息茧房撕裂着人与人的关系,我们的眼界如渔网般越收越小,终究只会获得浑浊的泪水,和被缠绕着挣扎的自身。也许我们不在意靠在昏黄地道里的抽水工人,不认识一张张布满泥泞的年轻面庞,但我们看见迷彩服的背影会感到温暖无比,听到“人民子弟兵”会泪流满面,因为正是每个人

8、力所能及的奋斗筑起了坚实的大堤,抵挡着破碎的流言蜚语和陌生人的隔阂。自己身在何方,何方就要留下足迹。因而山河承载着我辈血肉,更承载着我们深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自身负责,更是为我所深爱的土地负责。君子厚德载物,德为承托天下苍生之鸿志,物为躬身入局改换万物为新天之气度。不妨回望,人类岁月因文明而美好,因互助而发展。如果交流不再,附近只是自我麻痹、自相残杀的武器,那么我们会因自身而非外物的干扰而自取灭亡,陷入头咬尾的无限追逐中。在最终遍体鳞伤时,忘了最初自己的模样。因为,个人的呼吸吐纳,只有和社会的脉搏相一致,才能感受真实的生活。附近,亦作破冰入局之语。愿你我不再恐惧。不再狂热,寻找梦之所向,素履

9、以往。说附近附近,臂之所及也,足之所至也。方圆不过几里,然埋春天之种,隐青云之梯,藏收获之法,含达世之方。扎根附近,触之为之,附近行动乃人生智慧,附近就是星辰大海。然则附近的百花园空无一人。君且抬眼望,口号家们蜂拥着试图用撕心裂肺的报国豪言冲上九霄云巅;逐远者们狂热地追求着极远处不知为何的风景;更别说本在青春年华的少男少女干脆将躯体隐入虚拟的世界。耕耘、浇水,扎根脚下,谁人为之?荒芜之下,种不发,梯不见,附近坍塌陷。试问,无发芽之种长为参天大树何以绵延向未来远方,无云梯之阶何以登九霄揽月,好高骛远亦或脱离附近,可能看得更美的风景,享悦诗和远方?人皆知不能。谁将世人皆驱逐出附近园地?狭隘与冷漠为

10、之。狭隘者,急功近利之野心,追名逐利之私心,一步登天之狂心。愚者知赤胆忠情可助国之振兴,不知脚踏实地、付诸实践为前提;愚者知中国富强依小我担当之力,不知担当是扎根附近的汗水汇聚成的溪流。更有甚者,麻痹了自我,冷漠于他人,成为独行人,无关乎附近,囿自我于一隅。亡国危机缺失下,团结意识不足,市井温情骤降,使独行者正在当代群体中扩大,如黑暗的重锤将大陆敲碎为一个个孤岛,破碎着人与人之间连结的纽带。不可任附近遗失,不得忍大陆破裂,拯救之火正在前方燃起重聚之光。君且看,张校长如寒风中盛放的红梅,孑然一身伫深山,不慕名利兴教育,在附近的育人路上闪烁着最耀眼的灯光;君且看,申纪兰扎根农村,为人民办实事。心系

11、扶贫,变荒山为青山,一双布满老茧的手是下地劳作八十年如一日的勋章。屠呦呦曾言:“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为之”即“扎根附近”,于附近的素绢上作书。素绢本无字,远方牵动的情怀可作书写之笔。张桂梅亦或申纪兰,心怀梦而素履以往,顾人民而披荆斩浪。因怀帮学生出深山的浩然情操,她击溃病魔阻挠;因思为人民谋幸福的责任情怀,她无畏数十载辛勤的考验。远方大天地不会作附近小世界的挡路石,对更远处的向往给你我以无惧风雨的底气、可镂金石的毅气、热血不凉的志气,合而为耕耘附近之执笔生气。情怀之笔须注以实干之墨,才可于附近的素绢成书。“目标在前,使命催征,惟有实干笃行。”永不懈怠的

12、拼搏状态可化理想为现实,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可将情怀转而为成就,于附近书写传奇。待附近的耕耘宣言执笔而成,给春种力量长而为参天大树,砌云梯架梁搭起横入云霄的天梯,何愁无未来远方延展,何怨无见俯瞰之景的绚烂?星辰大海,本在你我附近。说附近仰观宇宙,地球不过是浩瀚星海中一粒尘埃,而你我也只是地球上的沧海一粟;星穹虽美,即使耗费一生遐想,也求无止境。好高骛远往往使人陷入虚无主义的牢笼,无法自拔。那么,你我不妨暂时放下无边的遐思,活在“附近”,在“附近”搜寻美,汲取美,并创造美吧。 “附近”,往往是美之所在。当你看了某段视频、电影过后痴迷于雷克雅未克的极光,富士山顶上的冰雪,普罗旺斯的薰衣草田而久久不能

13、自拔,又因种种原因不能如愿到达而陷入困顿时,不妨选择一个简单的夏日傍晚,在蝉鸣的伴奏中感受清凉的晚风,这些简单的生活意象难道不能使人快意吗?小区门口亲切问候的保安,路边大声吆喝的瓜农,这些爱岗敬业的人们,这些简单淳朴的心灵,传达着对人们、社会的善意。我们的“附近”,自然的馈赠,城市的温暖无处不在,用心体会,“附近”往往是美之所在。我们可以从“附近”汲取美,而只有扎根于自身“附近”的美才能有深刻的感悟、非凡的发现。仅是在一个房间里专注于自己的所谓艺术而遐想的人,最终不免陷于虚无主义中。他必须完全投身于劳动中,完全融化在“附近”:只有在肉体上暂歇的那片刻间,被自然的巨大与无穷震撼,才能体会到灵魂上

14、的冲击,获取新的感知和思维。“耕作的诗人”托尔斯泰,他的鼻孔里嗅满了青草和泥土的气息,与自然共生的他身上的土末远比契诃夫、屠格涅夫等俄罗斯大地上的其他诗人多,他从“附近”不断汲取,经过生活中的长久的发酵而散发出真正的芬芳。扎根于土地,扎根于“附近”,这样才能以最大的真实的美,焕发出一个人的全部激情。那么,不妨让我们投身于“附近”,去汲取生活中的美吧。不再将视野放在茫茫宇宙,而是投身于自然、社会中,常常漫步于山林、公园,感受花草树木带来的清凉;行走于街道上,感受自己的呼吸和人群的熙攘。只有活在“附近”,才能够与自然的脉搏相接近,并感知城市的温度。当然,我们不能一味地向“附近”索取,更要不断地向“附近”给予回馈。趁着假期植一棵树吧,为勤劳的保安和瓜农送一瓶冰水吧也许正因为我们的善举,让自然为更多人提供了清凉,也让微笑更甜、让吆喝更响 通过在“附近”创造美,我们不仅能够享有更多的美,更是为他人、为社会创造了美的氛围,从而像“蝴蝶效应”一般引发更广泛的美。活在“附近”吧,享受并创造美,让这儿充斥着美!那么,我们又何必去那么执着于群星闪耀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