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风大暑节气宣传PPT

上传人:无远 文档编号:357719479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2.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墨风大暑节气宣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水墨风大暑节气宣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水墨风大暑节气宣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水墨风大暑节气宣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水墨风大暑节气宣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墨风大暑节气宣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墨风大暑节气宣传PPT(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十四节气大暑时节01:节气由来02:节气特点03:养生知识04:节气民俗目录节 气 由 来第一章节节气由来大暑期间,中国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喝羊肉汤等习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同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太阳位于黄经120节气由来这时正值中伏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为一年最热时期,也是喜热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

2、时期。中国劳动人民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通纬孝经援神契:“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极热之中,分为大小,初后为小,望后为大也。”节气由来1.大暑,六月中。解见小暑。腐草为萤。曰丹良,曰丹鸟,曰夜光,曰宵烛,皆萤之别名。2.离明之极,则幽阴至微之物亦化而为明也。毛诗曰:熠耀宵行。另一种也,形如米虫,尾亦有火

3、,不言化者,不复原形,解见前。土润溽【r】暑。3.溽,湿也,土之气润,故蒸郁而为湿;暑,俗称龌龊,热是也。大雨时行。前候湿暑之气蒸郁,今候则大雨时行,以退暑也。节气由来大暑节气正值“三伏”,是我国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全国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许多地区的气温达35度以上,俗称的“三大火炉”也最旺。大暑节气的由来节气由来节 气 特 点第二章节大暑节气正值“三伏”,是我国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全国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许多地区的气温达35度以上,俗称的“三大火炉”也最旺。大暑节气正值“三伏”,是我国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全国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许多地区的气温达35度以上,

4、俗称的“三大火炉”也最旺。在我国华南以北的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如苏、浙、赣等一带处于炎热少雨季节,滴雨似黄金。有“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伏里多雨,囤里多米”,“伏天雨丰,粮丰棉丰”,“伏不受旱,一亩增一担”的说法。恰如左河水诗云:“日盛三伏暑气熏,坐闲烦静在蝇蚊。纵逢战鼓云中起,箭射荷塘若洒金。”如果大暑前后出现阴雨,则预示以后雨水多。农谚有“大暑有雨多雨,秋水足;大暑无雨少雨,吃水愁”的说法。节气气候节气特点而在我国的华南西部地区虽然高温出现也最频繁,但雨水却最丰沛、雷暴最常见,是雷阵雨最多的季节。这里有谚语说:“东闪无半滴,西闪走不及”。意谓在夏天午后,闪电如果出现在东方,雨不会下到这

5、里,若闪电在西方,则雨势很快就会到来,要想躲避都来不及。根据大暑的热与不热,有不少预测后期天气的农谚有:如短期预示的有“大暑热,田头歇;大暑凉,水满塘”;中期预示的有“大暑热,秋后凉”;长期预示的有“大暑热得慌,四个月无霜”、“大暑不热,冬天不冷”、“大暑不热要烂冬”等。大暑节气特点热在三伏大暑一般处在三伏里的中伏阶段。这时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处在一年中最热的阶段,而且全国各地温差也不大。刚好与谚语:“冷在三九,热在中伏”相吻合。大暑相对小暑,顾名思义,更加炎热。在19712000中国地面气候资料中,从30年8月的极端最高气温统计中可以看到:有一部分省区7月的极端最高气温值出现在7月下旬,绝大部

6、分省区8月的极端最高气温值都是出现在8月上旬,刚好都出现在7月下8月上的大暑时期。节气特点养 生 知 识第三章节大暑期间的高温是正常的气候现象,此时,如果没有充足的光照,喜温的水稻、棉花等农作物生长就会受到影响。喜温的水稻、棉花等农作物生长就会受到影响。但连续出现长时间的高温天气,对水稻等作物成长十分不利。但连续出现长时间的高温天气,对水稻等作物成长十分不利。大暑期间的高温是正常的气候现象,此时,如果没有充足的光照,古书中说“大者,乃炎热之极也。”暑热程度从小到大,大暑之后便是立秋,正好符合了物极必反规律,可见大暑的炎热程度了。养生知识长江中下游地区有这样的农谚:“五天不雨一小旱,十天不雨一大

7、旱,一月不雨地冒烟”。可见,高温少雨是伏旱形成的催生条件,伏旱区持续的大范围高温干旱的危害有时大于局地洪涝。除长江中下游地区需要防旱外,陕甘宁、西南地区东部、特别是四川东部、重庆等地也要防旱。养生知识大暑热不透,大热在秋后。大暑不暑,五谷不鼓。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小暑大暑不热,小寒大寒不冷。大暑节气时,我国除青藏高原及东北北部伏旱伏旱外,大部分地区天气炎热,35的高温已是司空见惯,40的酷热也不鲜见。著名的三大火炉:南京、武汉、重庆在大暑前后也是炉火最旺。养生知识节 气 民 俗第四章节南朝诗人徐勉在晚夏诗中写道:“夏景厌房栊,促席玩花丛。荷阴斜合翠,莲影对分红。此时避炎热,清樽独未空。”诗说夏夜纳凉,从房中来到花丛中,席地而卧,欣赏水中莲荷,眼前又有美酒相伴,十分惬意。节气民俗节气民俗东闪无半滴,西闪走不及根据大暑的热与不热,有不少预测后期天气的农谚有:如短期预示的有“大暑热,田头歇;大暑凉,水满塘”;中期预示的有“大暑热,秋后凉”;长期预示的有“大暑热得慌,四个月无霜”、“大暑不热,冬天不冷”、“大暑不热要烂冬”等。东闪无半滴,西闪走不及感 谢 您 的 观 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民俗/传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