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MW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方案

上传人:万**** 文档编号:357682444 上传时间:2023-08-1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MW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3MW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3MW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3MW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3MW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MW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MW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方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MW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方案1.1概述本工程是利用光伏组件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属于清洁能源,不产生工业废气,也无工业废水、灰渣产生。光伏电站作为清洁能源发电技术,与火电相比,在生产过程中无需燃煤、轻柴油、氢气等易燃、易爆的物料,无需盐酸、氢氧化钠等化学处理药剂,无需锅炉、汽轮机、大型风机、泵类、油罐、储氢罐等高速运转或具有爆炸危险的设备,也不产生二氧化硫、烟尘、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污染性气体,工作人员也无需在高温、高尘、高毒、高噪声、高辐射等恶劣的环境下工作。由此可见,光伏电站劳动安全条件较好。1.2总则1.2.1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编制的目的为了适应我国太阳能发电事业

2、建设发展的需要,为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创造条件,在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设计中必须贯彻国家颁布的有关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法令、政策,提高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的设计水平。贯彻“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减少事故和人身伤害的发生,以保障建设和生产运行过程中劳动人员的安全和健康要求。1.2.2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编制的原则为了保护劳动者在我国电力建设中的安全和健康,改善劳动条件,电站设计必须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安全生产监督规定等国家及部颁现行的有关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的法令、标准及规定,以提高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的设计水平。在按照国家相关

3、政策、法规的前提下,满足光伏电站施工的各项要求,本着“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健康要求。1.2.3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主要内容及涉及范围光伏电站建成投产后危险主要来自于储存可燃介质、材料的设施或场所。为了降低发生危险,在设计中应采取以下措施:(1)本工程主要生产建筑物、构筑物及生产设备的最小间距,不得小于现行的发电厂与变电所防火规范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保持安全防火距离。(2)对于危险品、易燃易爆品要限量储存,不得超限储存,更不能与其他物品混合储存,要求存放在专用仓库内。(3)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设计,严格按照国家现行的防火消防设计规范执行,做好消防设计。(4)电缆宜

4、选用阻燃电缆,在施工前对电缆质量进行检查,以避免因电缆质量问题引起的危险。经检验合格后,电缆敷设按防火要求进行封、堵、隔,重要地段设置灭火器和消防报警装置。(5)厂区内各主要建筑物周围应设有消防通道。光伏电站在施工过程中,主要有电击、机械损伤、烫伤、噪声、坠落物体打击、基坑塌落、高温、寒冷等危害。为保证工作人员健康和安全生产的需要,在施工中应明确事故责任人,做好以下措施:(1)项目业主应选择有丰富光伏电站建设经验的专业施工队伍进行施工,定期进行工程检查,及时牌数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隐患。(2)工程承包商应制定详细的安全生产理条例,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3)应设置适当数量的安全检查员,对

5、工作人员是否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检查和处理。(4)为保证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夏季施工应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冬季施工有必要的防寒措施。(5)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发现有安全隐患问题是,要及时进行解决。(6)监理单位应随时检查施工单位是否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是否采用安全防范措施,并对工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1.2.4设计的主要依据国家有关主要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6);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015); 设计采用的主要规范、规程和标准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6、 50217- 2016)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GB/T 50064-201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2014)建筑材料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6566-2000)1.3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1.3.1施工期危害因素分析施工期主要危害安全的因素是由于光伏电池组件引起的触电事

7、故和施工用电安全。太阳能电池组件串联到一定数量,输出电压能达到800V以上,因此在施工中需要特别重视。施工用电箱可能存在漏电问题,导致现场人员触电,故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设备应尽量在地面进行拼装和固定,以减少高空作业工程量。根据电力行业有关规定进行,并结合建构筑物状况设置的安全保护措施,避免高空作业事故的发生。安装时须落实合理的施工组织措施,起吊与安装应同步衔接,防止荷载集中。光伏电站开关站内电气一次、二次设备安装时,应根据电力行业有关规定制定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应包括安全预防和应急措施,并配备有相应的现场安全监察机构和专职安全监督员。应采取措施:(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应采用可靠的安全措施。(

8、2)施工时应准备常用的医药用品。(3)施工现场应配备必要的通讯设备,如对讲机等。1.3.2运行期危害因素分析在光伏电站完工投产后,运行期中主要设备使用不当或设备质量不合格引起火灾、爆炸、电击、机械损伤等危害因素。高压设备区有雷击、噪声、震动、电磁辐射等危害因素。1.4工业卫生设计针对上述施工期危害因素,采取以下4条必要措施,以保证工程建设的正常开展。(1)各种机械设备和车辆严禁无证人员操作,并对各种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修或更换。(2)高空作业和起吊作业严禁在大风和雷雨天气进行。起吊作业时,注意绳索等捆绑物是否符合起吊要求,严禁电车超载作业。(3)用电作业应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必须进行接地保护。严禁

9、一闸多机作业。对电缆进行绝缘检验,在施工用电的电缆周围禁止堆放易燃物品。(4)基坑开挖工程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放坡,并采取必要的支挡措施。基坑内要有上下人爬梯,基坑开挖出的土石方应尽量远离基坑堆放。基坑周边在夜间应设置醒目标志,以防止跌落。运行期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对策措施对运行期存在的火灾、爆炸、电击、机械损伤、雷击、噪声、震动、电磁辐射等危害因素,要加强安全管理,制定安全生产监督制度。(1)建立并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避免人为原因造成事故发生。(2)严格执行消防防火制度,做好火灾预防工作。(3)根据现行的建筑防雷设计规范中的要求进行防治保护装置的设计。根据现行的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和电

10、力工程接地设计规范规定进行全厂安全接地设计。根据电力设备过压保护设计技术规程进行带电设备安全经距的设计,以保证人身及设备安全。(4)进行光伏发电设备检修时,应严格执行厂商技术要求进行,以避免发生机械损伤和触电事故。(5)为减轻电磁辐射损害,禁止长时间在高压设备区工作,在微机前工作不宜超过8小时。(6)职工食堂卫生应达到国家相关标准。1.5安全管理机构及相关人员配备情况1.5.1安全管理机构及相关人员配备情况光伏电站不需要配备专门的卫生机构,光伏电站施工人员可以就近到附近医院看病就诊。光伏电站设置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定期对光伏电站内生产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并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施工现场应建

11、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专职安全员为第二责任人的安全检查小组,其中项目经理负责安全生产全局工作,专职安全员及其小组成员具体负责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工作,对违反相关规定的施工人员进行教育,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机械等做到提前整改,防患于未然。电站设备的日常保养、维修等需要有通过相关专业资格证书的人员进行,无证人员严禁对设备、机械的维修、保养。1.5.2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根据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2008)和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制定光伏电站安全生产监督制度;消防、防止电气误操作、防高空坠落等管理制度;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管理规定;事故调查处理与事故统计制度等相关制度、规定。光

12、伏电站安全生产监督制度:为了监督与安全生产有关的各项规章制度、反事故措施和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指示的贯彻执行而制定。安全生产监督制度应规定检查的内容、安全人员从业资格、安全检查的工作、事故调查、分析、预防等内容。消防和防火是电站安全工作的重点,为保证严格执行消防法规,加强施工人员防火意识,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应制定详细的消防工作制度。电气误操作可造成重大的生产事故和人身伤害事故,为保证光伏电站工作人员和设备安全,应建立防止电气误操作的管理规定。为了保护运行人员的健康,防止人身事故的发生,光伏电站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制定工业卫生与劳动保护管理规定。本光伏电站工程应按照国务院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

13、序暂行规定等法规要求,建立调查、事故上报和事故统计制度,以保证事故发生后及时处理。事故记录采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记录,以方便统计。1.5.3安全卫生检测及安全教育设施设计1.5.3.1防雷电由于太阳能电池阵列的面积大,而且安装在没有遮盖物的室外,因此容易受到雷电引起的过高电压的影响,所以必须考虑相应的防雷措施。避雷元件要分散安装在阵列的回路内,也可安装在接线箱内;对于从低压配电线侵入的雷电浪涌,必须在配电盘中安装相应的避雷元件予以应对;必要时在交流电源侧安装耐雷电变压器。1.5.3.2防电伤(1)所有电气设备均按照现行的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GB25295-2010)要求进行设计;(2)所有电气设

14、备的接地均按照现行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要求进行设计,电气设备均接地或接零;(3)按规定配置过载保护器、漏电保护器;(4)为防止静电危害,保证人身及设备安全,电力设备均宜采用接地或接零防护措施;(5)电气设备带电裸露部分与人行通道、栏杆、管道等的最小间距符合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规定的要求;(6)为确保工作人员自身安全以及预防二次事故,在作业时必须穿适当的防护服装,如戴安全帽、带好低压绝缘手套、穿安全防护鞋或轻便运动鞋等;(7)检修太阳能电池组件时,应在表面铺遮光板,遮住太阳光后再进行维修;同时尽量避免雨天作业;1.5.3.3防噪声、振荡(1)噪声的防

15、治措施:设备订货时提出设备噪声限制要求,对于变压器、逆变器等设置隔声措施,使其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T 50087-2013)的要求。(2)站区布置建筑设计应考虑防噪措施。(3)防振动危害,应首先从振动源上进行控制并采取隔振措施。主设备和辅助设备及平台的防振设计应符合作业场所局部振动卫生标准(GB10434-1989)及其它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1.5.4事故应急预案1.5.4.1应急预案编制、评审、备案和实施按照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编制本项目事故应急预案。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原则:先抢救遇险人员,后抢救国家财产;在扑灭火灾时,必须遵循:先控制后消火,救人第一,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事故应急预案需要通过相关专家(业主方安全总工程师、施工方安全总工程师、监理单位安全总工程师及相关单位负责安全的相关人员)评审复议,给出事故应急预案的评审意见,专家评审通过后方可执行。编制好的事故应急预案应由业主,施工,监理等相关单位归档备案。1.5.4.2主要事故应急预案项目类别三级事故险情二级事故险情一级事故险情火灾爆炸不在生产厂区内的小范围火灾,现场消防设施完好,没有涉及易燃易爆装置,容易扑救在生产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工业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