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MW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工程任务和规模

上传人:万**** 文档编号:357682324 上传时间:2023-08-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MW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工程任务和规模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3MW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工程任务和规模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3MW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工程任务和规模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3MW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工程任务和规模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3MW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工程任务和规模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MW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工程任务和规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MW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工程任务和规模(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MW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工程任务和规模1.1 工程任务3MW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装机容量3.135MWp的“全额上网”的项目,类型为单晶硅电池组件,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以及相应的配套并网设施。该电站利用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发电,项目建成后25年年平均发电量为305.41万kWh,25年总发电量为7635.19万kWh。按照实际装机容量计算的年等效满发小时数为950h。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及相应的配套上网设施。本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就以下方面进行论证:(1)确定项目任务和规模,论证项目开发的必要性及可行性;(2)对光伏电站太阳能资源进行评估;(3)选择太阳能电池板、逆变器型号,提

2、出优化布置方案,计算上网电量;(4)提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光伏电站主接线,集电线路方案;(5)确定工程总体布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布置及主要建构筑物结构型式、尺寸;(6)拟定光伏电站定员编制,提出工程管理方案;(7)进行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设计;(8)拟定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方案;1.2地区经济与发展1.2.1概况位于东经12055至12216,北纬2851至3033。地处我国海岸线中段,长江三角洲南翼。东有舟山群岛为天然屏障,北濒杭州湾,西接绍兴市的嵊州、新昌、上虞,南临三门湾,并与台州的三门、天台相连。人文积淀丰厚,历史文化悠久,属于典型的江南水乡兼海港城市,是中国大运河南端出海口、“海上丝绸

3、之路”东方始发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港被国际港航界权威杂志英国集装箱国际评为“世界五佳港口”。是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和化学工基地,是中国华东地区的工商业城市,也是经济中心之一。开埠以来,工商业一直是的一大名片。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显示出巨大的活力和潜力,成为国内经济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201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28.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76.4亿元,下降1.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741.7亿元,增长8.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110.8亿元,增长8.8%。三次产业之比为3.952.543.6,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

4、生产总值比重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93176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5046美元)。 2013年全市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651.2亿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792.8亿元,增长9.3%。201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02.5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6%。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75.18亿元,增长1.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935.57亿元,增长7.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391.76亿元,增长7.6%。三次产业之比为3.651.841.6。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98972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1611

5、2美元)。1.2.2地区交通区位,简称甬,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世界第四大港口城市,有制订地方性法规权限的较大的市,中国大陆综合竞争力前15强城市,长三角五大区域中心之一,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经济中心,连续四次蝉联中国文明城市,中国著名的院士之乡,2016年东亚文化之都。1.3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1.3.1 项目建设的背景1.3.1.1 能源背景世界能源形势紧迫,能源问题位居世界10大焦点问题(能源、水、食物、环境、贫穷、恐怖主义和战争、疾病、教育、民主和人口)之首。全球人口2004 年是65亿,能源需求折合成装机是 11.5TW,每日能耗220 106BOE(标准油当量);到2050年全世

6、界人口至少要达到100110亿,按照每人每年GDP增长 1.6%,GDP单位能耗按照每年减少1%,则能源需求装机将是3060TW,每日能耗将高达450900106BOE,主要靠可再生能源来解决。中国已经探明的煤炭资源将在81年内采光,石油资源将在15年左右枯竭,天然气资源也将在30年内用尽。我国的经济又处在快速发展时期,而能源的生产和消耗也将高幅增长。2009年能源生产总量18.6亿吨标准煤,与2008年相比增长了 7.01亿吨标准煤,增长23.27%。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耗国和第三大能源生产国,预计国民生产总值到 2020年比2000 年翻两番,届时全国的能源消耗约为 25 亿吨

7、标准煤。我国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而我国的化石资源却相对贫乏,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人均值的一半;按照现在的能耗速度,可以肯定我国将在全球率先面临化石能源枯竭的挑战。因此,在寻找未来替代能源方面中国比其他国家更迫切。粗略估算,世界上潜在的可再生能源有:1、水能资源 1.6TW,可经济开采资源只有 0.9TW;2、风能实际可开发资源 2TW; 3、生物能 3TW。4、太阳能资源 120000TW,实际可开发的资源高达 600TW。能够完全满足世界未来装机容量3060 TW 需求的可再生能源只有太阳能。1.3.1.2 环境背景大规模、无节制地开发利用煤炭石化燃料不仅加速了这些资源的枯竭,而且造成日

8、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过度的排放造成温室效应、酸雨问题、疾病问题,日益引起全球关注,解决这些问题已不再是各国自身的事情,控制和减少排放已经成为全球各国的目标和义务,责任的分担已经成为各国政府讨价还价的政治问题。随着全球能耗的快速增长,环境将进一步恶化,减少排放的纷争将更加激烈。我国目前的能源将近70%由煤炭供给,这种过度依赖化石燃料的能源结构已经给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初步估算煤炭发电造成对污染的经济损失以及由此引致的环境污染治理成本高达1606亿元。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保证我国能源供应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环境状况已经警示我国所能拥有的排放空间已经十分有限了,再不加大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

9、源的份额,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就将被迫减速。另外据统计资料显示,中国在2003年产煤16亿吨,每亿吨燃煤会排放115万吨二氧化硫,68万吨烟尘,5000万吨二氧化碳。中国去年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量就超过亿吨,成为世界第二大排放国了;二氧化硫也排放了1927 万吨,居世界首位,远超过自身净化能力,已使三分之一的国土在下酸雨。因此中国必须利用可再生能源来调整目前的能源结构。1.3.1.3 太阳能发展背景进入 21 世纪,随着可持续性发展理念的日益深入人心,以及煤炭等常规能源直接燃烧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如大气污染、酸雨和温室效应等的加剧,可再生能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在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的总资源量占

10、 99.4%,且拥有多方面开发利用上的优势。因此,现在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大力研究与开发太阳能利用技术。如1990 年德国政府推出了“一千屋顶计划”,至1997年已完成近万套屋顶系统,每套容量15kw,累计安装量已达3.3万 KW;日本政府从 1994年开始实施“朝日七年计划”,到2000年安装16.2万户屋顶系统,总容量达18.5万 KW;意大利 1998 年开始实行“全国太阳能屋顶计划”,于2002年完成,总投入5500亿里拉,总容量达5万KW;印度也于1997年12月宣布,在2002年前推广150万套太阳能屋顶系统;美国也实施“百万太阳能屋顶计划”,到2010年安装太阳能设

11、备总容量达到302.5万KW。为了扶持光电产业的发展,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政府纷纷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启动国家项目,营造光伏发电的规模市场,有力地推动光伏产业的发展,促进技术的进步。从2000年到2009年期间太阳能电池年产量的增长率平均达到 49%以上,特别是2009年,年增长速率达到82.2%。从世界范围来讲,光伏发电已经完成了初期开发和示范阶段,现在正在向大批量生产和规模应用发展,从最早作为小功率电源发展到现在作为公共电力的并网发电,其应用范围也已遍及几乎所有的用电领域。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始于70年代,真正快速发展是在80 年代。在1983 年1987年短短的几年内先后从美国、加拿大等

12、国引进了七条太阳能电池生产线,使我国太阳能电池的生产能力从1984年以前的年产200 瓦跃到1988年的1.5兆瓦。在“七五”期间,国内先后从国外引进了多条太阳电池生产线,除了一条3MW的非晶硅电池生产线外,其它全是单晶硅电池生产线,使得我国太阳电池的生产能力猛增到1.5MWp/年,晶硅电池售价也由“七五”初期的80元/Wp 目前已下降到3.8元/Wp左右,这对于光伏市场的开拓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3.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3.2.1 项目建设是改变不合理能源结构的需要 不合理的能源结构使我国经济的高发展只能建立在能源的高消耗基础之上。2006 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加10.7,与此

13、同时,中国能源消耗总量达21.6亿吨标准煤;万元 GDP 能耗1.22 吨标准煤,比“十五”计划指标上升了27%。万元 GDP 能耗水平大约是日本的1.55.7 倍,是美国2.63.3 倍,中国能源利用效率比发达国家整整落后20年。谋求低能耗、高产出、低污染、高效益是我国的重大课题。能源的短缺直接反映到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电力供应上,让更多的人对“电荒”有深刻的体会。据目前全国的电力建设预测,2010年和 2020年电力供应缺口将分别占到 4和 11,电力紧张的局面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都不能得到缓解。此外,我国 2006 年还有大约1100万人口没有用上电,主要是居住在西部地区,计划2015 年要

14、全部解决用电问题,解决的方法只能是:延伸电网;利用太阳能;发展小水电等。1.3.2.2 项目建设是合理利用资源的需要目前个东部沿海地区主要是能源供应能力依然不足、能源安全保障体系不够完备、能源利用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环保治理措施相对滞后等。目前,国际能源形势总体上比较复杂,能源价格波动的局面仍将持续。我国能源供应将面临着资源、环境、运输和安全生产等多重制约。从资源的潜力和长远来看,光伏发电是最具有潜力的可在生能源的发电技术;从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来说,在产业园区修建太阳能电站进行发电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合理的分配电力,实现可

15、持续性发展。1.3.2.3 项目建设是国家节能减排的需要2009年12月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达成的哥本哈根协议,虽未明确各国在何时实现那些减排指标。但是我国在会议上的减排承诺和会议所倡导的低碳经济,已经深入人心,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起到引导作用。所谓的低碳经济指改变高碳排放的发展模式,实现绿色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低碳经济实现方式可概括为两种:一是改变能源使用结构,二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具体来讲,改变能源结构是指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提高一次能源使用中太阳能、风能、核能、生物质能、水能等非化石能源的占比,达到减少碳排放的目的。其中,太阳能、风能和核能将是未来发

16、展的重点。1.3.2.4 项目建设是环境保护的需要在全球能源形势紧张、全球气候变暖严重威胁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健康的今天,世界各国都在寻求新的能源替代战略,以求得可持续发展和在日后的发展中获取优势地位。该光伏电站最大的特点是源源不断将光能转化为电源,使用寿命过程中几乎不会排放出粉尘、气体等,对环境的影响微乎其微。从环境角度讲,太阳能发电被认为是目前排放量(二氧化碳)最少的一种发电技术之一。世界自然基金会的资料表明,太阳能发电是目前排放量最少的一种发电技术,在一个生命周期内它所排放的煤当量只有每瓦 55 克。1.3.2.5项目建设是厂房屋顶利用的需要 市是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城市, 在整个能源消耗结构中,煤占92%。因此,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煤在燃烧后产生的燃料废气。据有关资料表明, 空气质量愈来愈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工业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