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六)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357525225 上传时间:2023-08-09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度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六)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23年度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六)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23年度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六)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23年度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六)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023年度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六)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度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度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六)(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六)第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容忍”的胡适和“不饶恕”的鲁迅邵建胡适和鲁迅两位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用他们自己的语言概括,鲁迅不妨是甚或也只能是他自己临终前的格言“一个都不宽恕”;相反,胡适晚年,孜孜无怠,力倡“容忍与自由”。因此,胡鲁之间横亘着一道宽容的分水岭,它使“容忍”的胡适和“不宽恕”的鲁迅最终成为两种不同文化的精神标志。把宽容与否论为两种性质不同的文化,是因为在中国文化语境中,宽容从来仅被视为一个“度量”问题。诚然,度量与宽容有关,但仅是度量则无法度量出宽容那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因

2、为,宽容在这里,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理念价值理念。胡鲁作为从五四新文化出离的两位知识分子,事实上代表了两种性质不同的文化。“胡文化”便是一种以宽容理念为价值取向的自由主义文化,“鲁文化”则相反,它是公开拒绝宽容并带有其独断性的刀笔文化。这对比可以用十个字概括:“明确的是非”和“正义的火气”。前者是鲁迅的提倡,后者却是胡适的警惕。什么是“明确的是非”?1935年的上海文坛,依然混战无已。鲁迅认为:“文人们的互相评论,各各指其所短,扬其所长固可,即掩其所短,称其所长亦无不可。然而,那一面一定得有所长,这一面一定得有明确的是非,有热烈的好恶”。鲁迅的意思重在句末,即:文人在论争时,是则好之,非则恶之,

3、是非不但要“明确”,好恶更得要“热烈”。这一原则,不用说,鲁迅在他自己的历次论战中,都坚定不移、以身作则了。胡适的“正义的火气”源于1959年他自己写的第一篇容忍与自由。在这篇文章中,胡适说:“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为了说明这一点,胡适甚至举了自己年轻时的一个例子。年轻的胡适是一个无神论者,他痛恨迷信。在一篇文章中,胡适不惜借礼记王制中的话表明自己的态度:“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亦即杀掉那些借鬼神以疑众的人。在这里,胡适是斩钉截铁的,因为他是在反迷信。反迷信还不对吗?这里正有着“明确的是非”,所以胡适不惮以“热烈的好恶”显示自己的决绝。此时,胡适方才十七岁。可是

4、,十几年后,胡适在北大,北大的一些“卫道士”却要“杀”胡适了,理由也是礼记王制中的话,所谓:“学非而博以疑众,杀”。什么叫“学非而博”?此“非”即“是非”之非。既然,你所学的东西是不对的,且又以此惑众,那就该“杀”。这里,“明确的是非”和“热烈的好恶”也是一点都不含糊。于是,晚年的胡适把这己对人和人对己的两件往事并作一类,说:无论“当年我要杀人,后来人要杀我,动机是一样的:都只因为动了点正义的火气,就都失掉容忍的度量了。”正是有过这样的经历、体验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认知,坚持了一辈子自由主义的胡适,越至老境,越强调容忍比自由更重要。比较之下,胡适从年轻至老年有过上述这样的精神蜕变,鲁迅则没有。鲁迅

5、以本身就很热烈的口吻说:“像热烈地主张着所是一样,热烈地攻击着所非,像热烈地拥抱着所爱一样,更热烈地拥抱着所憎恰如赫尔库莱斯的紧抱了巨人安太乌斯一样,因为要折断他的肋骨。”原来,鲁迅对于所憎者的“热烈地拥抱”,就是胡适十七岁所引王制那句话的最后一个字:“杀”。(选自开放时代2014年1月15日,有删改)1下列对“胡鲁之间横亘着一道宽容的分水岭”这句话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宽容与否体现者胡适与鲁迅不同的精神风貌。B宽容与否是自由主义文化和刀笔文化不同的精神标志。C胡适警惕“正义的火气”,鲁迅提倡“明确的是非”。D胡适越至老境,越强调容忍比自由更重要,鲁迅则没有。2下列理解与分析

6、,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在中国文化语境中,宽容不仅被视为一个“度量”,而且是一种价值理念。B度量与宽容有关,但仅是度量则无法度量出宽容那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C鲁迅认为,文人们的互相评论,一较短长,引发了上海文坛的混乱。D胡适认为,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可以为了容忍,放弃自由。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明确的是非”是指文人在论争时,是则好之,非则恶之,不但是非要“明确”,好恶更要“热烈”。B,胡适通过自身的经历讲明了什么是“正义的火气”,及其危害,倡导容忍。C胡适早年对待封建迷信的态度和北大“卫道士”对他的态度都是基于是非,绝不宽恕。D,鲁迅对于所憎者的“

7、热烈地拥抱”,就是胡适对待迷信的态度,由此可见二者思想的相通性。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沈君理,字仲伦,吴兴人也。祖僧畟,梁左民尚书。父巡,素与高祖相善,梁太清中为东阳太守。侯景平后,元帝征为少府卿。荆州陷,萧詧署金紫光禄大夫。君理美风仪,博涉经史,有识鉴。起家湘东王法曹参军。高祖镇南徐州,巡遣君理自东阳谒于高祖,高祖器之,命尚会稽长公主,辟为府西曹掾。稍迁中卫豫章王从事中郎,寻加明威将军,兼尚书吏部侍郎。迁给事黄门侍郎,监吴郡。高祖受禅,拜驸马都尉,封永安亭侯。出为吴郡太守。是时兵革未宁,百姓荒弊,军国之用,咸资东境,君理招集士卒,修治器械,

8、民下悦附,深以干理见称。世祖嗣位,征为侍中,迁守左民尚书,未拜,为明威将军、丹阳尹。天嘉三年,重授左民尚书,领步兵校尉,寻改前军将军。六年,出为仁威将军、东阳太守。天康元年,以父忧去职。君理因自请往荆州迎丧柩,朝议以在位重臣难令出境乃遣令长兄君严往焉。及还,将葬,诏赠巡侍中、领军将军,谥曰敬子。其年起君理为信威将军、左卫将军。又起为持节、都督东衡、衡二州诸军事、仁威将军、东衡州刺史,领始兴内史。又起为明威将军、中书令。前后夺情者三,并不就。太建元年,服阕,除太子詹事,行东宫事,迁吏部尚书。二年,高宗以君理女为皇太子妃,赐爵望蔡县侯,邑五百户。四年,加侍中。五年,迁尚书右仆射,领吏部,侍中如故。

9、其年有疾,舆驾亲临视,九月卒,时年四十九。诏赠侍中、太子少傅。丧事所须,随由资给。重赠翊左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如故。谥曰贞宪。君理子遵俭早卒,以弟君高子遵礼为嗣。(选自陈书列传第十七,有删改)【注】夺情:古代官员丧服未满而朝廷强令出仕,叫“夺情”。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命尚会稽长公主 尚:迎娶B军国之用,咸资东境 咸:都C以父忧去职 忧:父母的丧事D除太子詹事,行东宫事 除:免除5下列对文章画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朝议以在位/重臣难令/出境乃遣令长兄君严/往焉B朝议以在位重臣/难令出境/乃遣令长兄君严往焉 C朝议以在位/重臣难令出境/乃遣令长兄君严/

10、往焉 D朝议以在位重臣/难令/出境乃遣令长兄君严/往焉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沈君理是吴兴人,他的祖父沈僧畟和父亲沈巡都担任过梁朝的官职,沈君理在荆州失陷后,在萧詧的官署开始了他的官宦生涯。B沈君理风度翩翩,仪表优美,学识广博,见识卓越,关心百姓。在任吴郡太守时,较有政绩。C沈君理和他祖父都先后被分别任命为陈朝和梁朝的左民尚书,而且沈君理被朝廷任命了两次。D沈君理在陈朝深得皇室宠幸信任,被选为驸马,先后被任命多次,被封为侯爵,他的女儿也成为皇太子妃。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君理招集士卒,修治器械,民下悦附,深以干理见称。(6分)君理子遵俭

11、早卒,以弟君高子遵礼为嗣。(4分)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春生白居易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先遣和风报消息,续教啼鸟说来由。展张草色长河畔,点缀花房小树头。若到故园应觅我,为传沦落在江州。8.本诗尾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9.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赏析。(6分)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登高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_ _ _,_ _ _。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 _ _,_ _ _。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

12、,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_ _ _,_ _ _。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卖 琴【加拿大】费力克斯勒克莱尔雨天,男人的短大衣里藏着一把小提琴。他走得很快,帽子遮在眼睛上,一脸疲惫,不时左顾右盼。突然,他拐进一条小小的甬道,推开一扇房门。门上的木牌上写着:制琴坊。进入房内,他脱下大衣,把小提琴放在柜台上。他用大拇指把帽边卷起来,等着那位在窗下工作的老人。制琴师站起身,一双眼睛在大大的镜片后面眨动着:“做什么?”“我想把我的小提琴卖给您。”制琴师将琴拿在手中,翻来覆去看,说:“是我做的,二十年了,制作日期写在这儿呢。”

13、那男人说:“我知道。“您想卖掉它?”“是的,先生。”“贵姓啊,您?”“于贝尔托马斯。”“我听过您的大名,我那屋里面就有您的唱片,几支协奏曲,就是用这把琴录制的吧?您拉小提琴很久了吗?”“16年了。”老人又摸了摸琴:“还是留着吧。”“不,我再也不想看到它。”“如果我是您的话,我不会把一个老朋友甩掉的,一个16年来相依为命、为您留下许多纪念的朋友。”“我需要钱。”音乐家的脸痛苦地抽搐了一下,他摊开手,说道,“我现在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交响乐队的第一小提琴手了,电台的工作也已经丢了。”他咬咬嘴唇。“公众音乐会也是,两个星期前,爵士交响乐团的指挥辞退了我。我只好去给孩子们上课,可就在教他们演奏上行音阶的时

14、候,我的手僵住了是风湿病。”当他说话时,老人几次犹豫后将左手放在了琴盒上。音乐家说完了,低头看他的琴,这才发现老人的手缺了两根手指。整整一分钟,两个人都一动不动。最后于贝尔托马斯先开口了:“您的手也残了?”老人沉默地转回身,向窗边走去,坐在凳子上继续工作,他盯着手中的活计,说道:“这桩意外是在我16岁时发生的。我把它讲给您听,是因为我那屋里面有您的小提琴协奏曲。 “那时候,我家生活在一个农场里,距城市有七里路,我每天坐着狗拉雪橇去上学。我有了一个爱好:音乐。那时我唯一的、最大的梦想就是当一名音乐家。”音乐家始终低着头。老人继续说道:“我挺有天分,耳朵很好,左手灵巧,还有一颗特别敏感的心。我学了一年,对小提琴简直到了痴狂的地步。为了上琴课,我需要在晚饭后出门,上完课后再返回家里。每星期一次。在学琴的路上,我裹着一张毛毯,把小提琴紧紧抱在怀中,像抱着一个孩子“正是那个时期,在一场学校组织的节庆活动中,我第一次当众演奏。”小提琴家抬起了头。老人继续说道:“演奏大厅里,有几位牧师、一位主教大人、一位议员、一些记者、全体学生和几个漂亮的女孩。由于一场可怕的暴雪,我是独自一人坐着狗拉雪橇来的。妈妈没能坐在大厅里看我演出,因为路完全没法走。“我演奏了回忆,我的小提琴声回荡在大厅里,琴音清澈洁净。我还记得演出结束时那热烈的掌声、欢呼声,我那不知所措的样子。我的老师站在幕后,他哭了。一个漂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