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市梅岭教育集团2023届九年级中考语文二模试卷+答案

上传人:副** 文档编号:357523345 上传时间:2023-08-09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7.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扬州市梅岭教育集团2023届九年级中考语文二模试卷+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扬州市梅岭教育集团2023届九年级中考语文二模试卷+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扬州市梅岭教育集团2023届九年级中考语文二模试卷+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扬州市梅岭教育集团2023届九年级中考语文二模试卷+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二模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二模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2023.52023.5 1.(2 分,每空 1 分)m l 2.(2 分,每空 1 分)惘,馈 3.(2 分)A(与“江山如画”在语境上更搭配)4.(9 分,每空 1 分)(1)天涯若比邻(2)挥手自兹去(3)随君直到夜郎西(4)山回路转不见君 (5)千里共婵娟(6)直挂云帆济沧海(7)九万里风鹏正举(8)会当凌绝顶 (9)何妨吟啸且徐行 5.(3 分)B(台阶不是散文)6.(1)(本题 3 分,每空 1 分,必须是短语,字数不做要求。不符合活动流程的答案或者顺 序有明显的逻辑错误不得分)示例一:小组分工上门走访撰写心得 示例二:采访对象交流汇报整

2、理资料 (2)(共 4 分,每处正确的修改意见得 2 分)“鉴赏”应改为“欣赏”(2 分);“务必”去掉。(或改为“能”“可以”等)(2 分)(其他合理的修改意见也可给分,只指出错误不得分。)(3)(4 分)合理(1 分)示例:周恩来第一次同斯诺见面用英语跟他打招呼,还为斯诺规 划行程,他没有架子,会和小红军到田间散步。他是一个平易近人,温和文雅,细心热情,生活朴素的红军领袖。他身上的这些品质是符合君子形象的。(情节 1 分,理由 2 分,意思 相近即可。如果回答不合理,该题不得分)(4)(4 分)不赞同(1 分)示例:宋江为自保怒杀阎婆惜,为效忠皇帝,接受招安,导致 梁山兄弟死伤过半,这些行

3、为都算不得君子风度。(答案能结合情节言之有理即可。本题回 答赞同并说明理由最多得 1 分)(5)(4 分)示例:西游记中唐僧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在苦难面前他有过悲伤,有 过绝望,但这些磨难也使得唐僧不断地成长,最终完成了使命。不畏艰难、顽强坚韧的品质 在磨难中得到展现和升华。(本题要扣住“优秀的品质是在磨难中形成的”这一观点展开论 述,逻辑混乱或未结合原著中人物的经历答题,酌情扣分)7(共 4 分,每空 1 分)(1)距离(2)述说,陈述(3)特殊(4)收,聚集 8.(2 分,每断对一处得 1 分)于是太后召梁氏入封安国夫人速其勤王 9.(共 4 分,每题 2 分)(1)能拉开强弓,在两百步

4、之内没有射不中的目标。(强指硬,可不做要求)(2)敌人的箭像雨一样,密集地射在梁氏的铠甲上。(猬指像刺猬一样,可不做要求,答出 密集的意思即可)10.(3 分)她们都具有英勇、爱国的品质(英勇、爱国写出一个即可)(1 分)两文的侧重点不同,甲文通过描写梁氏与敌人血战直至牺牲的过程来重点刻画她 的英勇、以身报国的形象;而木兰诗着重展现的是木兰替父从军的勇气孝心以及对家国 的忠诚等,所以她的战场生活并不是描写的重点(2 分)11.(4 分)辛弃疾以“梦回少年丛”感慨当年的英雄壮举,表现自己慷慨激昂、忧国忧民 的爱国情思,但面对“万事皆空”“卷地西风”的残酷现实,有一种报国无门的无奈与惆怅。(要能结

5、合词中的具体句子或者词语谈作者的情感,不能结合的最多得 2 分)12.(2 分)示例一:南宋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涌现了许多爱国志士,他们一生致力与 反抗侵略,用自己的赤胆忠心,保家卫国。示例二:此时南宋文学的主旋律是浩然正气的爱国主义。(考生概括的时代特点符合两篇诗文的内容即可酌情给分)【参考译文】距离扬州西北三十里的地方有座得胜山,旁边有座英烈夫人祠,她的牌位上写着“英烈 杨国夫人五军都督梁”。英烈夫人梁氏,是韩蕲王的妾。梁氏的祖籍在池州,祖父与父亲都 出自军队。梁氏力气大,精通击敌技术,能挽强弓,在两百步内射击没有不中的。建炎三年,苗傅、刘正彦谋反,囚禁宋高宗。当时世忠在秀州,因为兵力少

6、不能进攻,于是修理兵器,来使叛贼疑惧。苗傅等人十分恐慌害怕。于是太后召梁氏入宫,封为安国夫 人,派她速去救驾。梁氏立刻领命,迅速驾马奔驰一日。到了晚上,梁氏在秀州与世忠会面。当面陈述了临安的实际情况和其中的利害关系。梁氏多次坚决主张救驾。世忠指挥军队快速 前进,于是叛乱平定了。高宗复位,梁氏因为特殊的功勋进封为护国夫人。梁氏在山阳、宿迁与金军多次交战,都获得了胜利,于是心里渐渐懈怠下来。八月丁卯 日,梁氏率领轻骑兵袭击金国人的粮道,遭遇对方的伏击。金国派出十倍人数的精兵“铁浮 图”将梁氏包围。梁氏身受多处创伤,腰腹被敌人的兵器割裂,肠子流出了三尺长,她忍着 疼痛把肠子装了回去,然后用腰带裹住腹

7、部。梁氏知道自己此次不免一死,就对身边的人说:“今天我将以死报国。”说完再次冲向敌阵。敌人的箭像雨一样密集,射在梁氏的铠甲上就 像刺猬一样。梁氏的血浸透了几重铠甲,她冲入敌阵又杀死十几个敌人,最终气力衰竭,落 马而死。金人竞相践踏、夺取她的首级,分裂她的五肢,后来,得到她首级的人晋升两级,得到她四肢的人晋升一级。梁氏死了之后,金人把她的身体放在淮市暴尸三天,把她的首级用盒子装着送到金国。金帝命令把她的首级悬挂在城门上。兀术听到这件事,感念梁氏的忠武勇敢,聚集梁氏的遗 体,送给世忠。拼凑尸体的时候,检验梁氏的全尸,有数十处创伤,致命的有七处,都在身 前的部位,世忠大哭。朝廷听闻这个消息大加吊唁,

8、下诏赐银五百两、帛五百匹,追封梁氏 为“英烈杨国夫人”,设立祠堂。13.(4 分)问题设计 3 分,要求针对材料一画线句提出,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答案部分 1 分,与问题配套,逻辑基本合理即可。示例:你去居住地附近阅读设施(城市书房)的频率是多大?A.每周两次以上 B.每周一次 C.两周或更久一次 14.(3 分)根据语境,此处应从“快餐”不能多吃、常吃的角度组织语句,阅卷老师可以 从语言的连贯性、句子通顺等角度酌情给分。示例:快餐也不能多吃 15.(3 分)根据提示,该处应对材料三中的观点进行提炼并得体、明确地表达出来。与材 料三观点不符、无关的不得分,连贯性和语言得体方便有欠缺的可酌情减分

9、。示例一:就坚持读书的意义 示例二:结合读书的好处 示例三:针对上网和读书的不同 16.(4 分)每个问题 2 分。其中第一问题要针对材料二或者材料三的内容提出,第二个问 题要与第一个问题呈现出一定的逻辑梯度,否则不得分。有明显语病的酌情扣分。示例一:问题一 陈老师,您当初为什么会选择研究毛泽东的读书方法呢?问题二 这些年的研究给您在读书方法上最大的启示是什么?示例二:问题一 陈老师,您是如何分配自己上网和读书的时间的?问题二 您认为在当今社会,上网和读书哪个更重要呢?17.(4 分)不精于算计(2 分)将失败归咎于天命(2 分)(后一点写出“不敢与上天相抗”或“知晓天命不敢奋力一争”也可得分

10、。18.(4 分)没有结合文章具体内容的不给分。指出能展现人物内心活动的具体内容 1 分。指出利用何种手法或角度 1 分,展现人物内心怎样的活动 1 分,塑造了人物怎样的形象 1 分。示例一:“唯有那个鼻梁高挺的人,眼中现出一种意外的感动,漆黑的瞳仁热烈地闪闪发亮。”该处通过描写刘邦的神情展现出他听到吕马通这番话时内心的兴奋和激动,从而表现出刘邦 对英雄之器的看法不同于吕马通以及其见识格局之大。示例二:“他不在捋胡须,微微挺起胸膛猛力做着手势,侃侃说道”这里运用对吕马通 的动作描写,展现了他此时内心的不服气,想要争辩、说服对方的心理活动,从而表现了吕 马通骄傲,对英雄之器坚持有自己的见解,不服

11、输的形象。19.(4 分)“众人”的作用是衬托吕马通和刘邦的形象。(2 分)“众人”是一组群像,在文 中表现为平庸,没有主见,时而嘲笑吕马通,时而又对他的观点表示赞同。(1 分)“众人”衬托出吕马通和刘邦的见识、胸襟,衬托了他们有见解并能表达自己的见解。(1 分)20.(5 分)两个“有理”是因为刘邦对吕马通的这两句话表示赞同,也认为“英雄应该敢 与上天相抗”,“即便知晓天命,也应当奋力一争才是”。(2 分)截然不同的是,吕马通认为 项羽的死是没能忍辱负重,放弃了卷土重来的机会,是不敢与上天抗争的体现;刘邦却认为 项羽的死就是在知晓天命后的奋力一争,与天相抗,所以得出“如此说来,项羽真乃英雄之 器也”这一结论。(2 分)在吕马通分析的基础上获得截然相反的结论,反映出刘邦心胸格 局开阔,能尊重敬佩自己的对手,对英雄之器的理解在吕马通之上。(1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