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工程经验案例研讨交流发言心得体会材料(六篇)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357518096 上传时间:2023-08-0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4.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千万工程经验案例研讨交流发言心得体会材料(六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千万工程经验案例研讨交流发言心得体会材料(六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千万工程经验案例研讨交流发言心得体会材料(六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千万工程经验案例研讨交流发言心得体会材料(六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千万工程经验案例研讨交流发言心得体会材料(六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千万工程经验案例研讨交流发言心得体会材料(六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千万工程经验案例研讨交流发言心得体会材料(六篇)(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千万工程经验案例研讨交流发言心得体会材料(六篇)目录2023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专题学习研讨心得体会发言材料12023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专题学习研讨心得体会发言材料72023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专题学习研讨心得体会发言材料102023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专题学习研讨心得体会发言材料132023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专题学习研讨心得体会发言材料162023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专题学习研讨心得体会发言材料202023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专题学习研讨心得体会发言材料2018年9月,浙江“千万工程”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

2、治三年行动计划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一步推广浙江好的经验做法,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近日,中央有关部委下发了关于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报告,对此,学习中获得以下认识:一、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意义重大1、深入学习浙江经验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浙江经验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充分展示了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学习浙江经验,多举措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多渠道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多形式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才能

3、实现农村生态美与百姓富的统一。2、深入学习浙江经验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在要求。浙江省在推进“千万工程”中,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福祉作为根本出发点,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深入学习浙江经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才能持续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3、深入学习浙江经验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抓手。浙江省通过“千万工程”,创新升级、与时俱进建设美丽乡村,走出了一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城乡融合发展协同推进的新路子。深入学习浙江经验,下大力气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补齐农村建设这块突出短板,切实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才能为乡

4、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4、深入学习浙江经验是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的重要保障。浙江省坚持循序渐进,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千万工程,治理农村垃圾、污水,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全面改造村容村貌,促进农村人居环境大改善、大提升。深入学习浙江经验,借鉴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和方法,先点后面、先易后难,从规划示范到全面推开,才能确保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二、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有七大要点1、始终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15年来,浙江省通过深入学习和广泛宣传教育,让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成为推进“千万工程”的自觉行动。把可持续发展、绿色发

5、展理念贯穿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各阶段各环节全过程,扎实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绿色产业,为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群众生活品质奠定基础,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和美丽乡村注入动力。2、始终坚持高位推动,党政“一把手”亲自抓。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每年都出席全省“千万工程”工作现场会,明确要求凡是“千万工程”中的重大问题,地方党政一把手都要亲自过问。浙江省历届党委和政府坚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把手”责任制,成立由各级主要负责同志挂帅的领导小组,每年召开一次全省高规格现场推进会,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到会部署。全省上下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

6、。省委省政府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为群众办实事内容,纳入党政干部绩效考核和末位约谈制度,强化监督考核和奖惩激励。注重发挥各级农办统筹协调作用,发展改革、财政、国土、环保、住建等部门配合,明确责任分工,集中力量办大事。3、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浙江省注重规划先行,从实际出发,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统一,历史性与前瞻性相协调,一次性规划与量力而行建设相统筹,专业人员参与与充分听取农民意见相一致,城乡一体编制村庄布局规划,因村制宜编制村庄建设规划,注意把握好整治力度、建设程度、推进速度与财力承受度、农民接受度的关系,不搞千村一面,不吊高群众胃口,不提超越发展阶段的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

7、向,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问题,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和阶段性工作任务。不照搬城市建设模式,区分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分区域、分类型、分重点推进,实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协调发展。4、始终坚持有序改善民生福祉,先易后难。浙江省坚持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从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环境脏乱差做起,到改水改厕、村道硬化、污水治理等提升农村生产生活的便利性,到实施绿化亮化、村庄综合治理提升农村形象,到实施产业培育、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美丽乡村创建提升农村生活品质,先易后难,逐步延伸。从创建示范村、建设整治村,以点串线,连线成片,再以星火燎原之势全域推进

8、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探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路子,实现了从“千万工程”到美丽乡村、再到美丽乡村升级版的跃迁。5、始终坚持系统治理,久久为功。浙江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充分发挥规划在引领发展、指导建设、配置资源等方面的基础作用,充分体现地方特点、文化特色,融田园风光、人文景观和现代文明于一体。坚决克服短期行为,避免造成“前任政绩、后任包袱。推进“千万工程注重建管并重,将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同步抓实抓好。坚持硬件与软件建设同步进行,建设与管护同步考虑,通过村规民约、家规家训挂厅堂、进礼堂、驻心堂,实现乡村文明提升与环境整治互促互进。6、始终坚持

9、真金白银投入,强化要素保障。浙江省建立政府投入引导、农村集体和农民投入相结合、社会力量积极支持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省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市级财政配套补助、县级财政纳入年度预算,真金白银投入。据统计,15年来浙江省各级财政累计投入村庄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资金超过1800亿元。积极整合农村水利、农村危房改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各类资金,下放项目审批、立项权,调动基层政府积极性主动性。7、始终坚持强化政府引导作用,调动农民主体和市场主体力量。浙江省坚持调动政府、农民和市场三方面积极性,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配合、社会资助、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建设机制。政府发挥引导作用,做好规划编制、政策支持、

10、试点示范等,解决单靠一家一户、一村一镇难以解决的问题。注重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从清洁庭院”鼓励农户开展房前屋后庭院卫生清理、堆放整洁,到“美丽庭院绿化因地制宜鼓励农户种植花草果木、提升庭院景观。完善农民参与引导机制,通过门前三包、垃圾分类积分制等,激发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贴近农村、贴近农民优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市场主体参与。同时,通过宣传、表彰等方式,调动引导社会各界和农村先富起来的群体关心支持农村人居环境,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推动的大格局。2023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专题学习研讨心得体会发言材料“千万工程”

11、是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时亲自擘画、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经过20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千万工程”展现了蓬勃的生命力、强劲的号召力、雄伟的引领力,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引领浙江乡村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从“千万工程”中,我们可以更好地学习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真理力量、磅礴实践力量和习近平的伟大人格魅力,理解把握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秉持“千淘万漉虽辛苦”的初心,学懂“千万工程”的“群众路线”。“千万工程”是调查研究、走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浙江实际相结合,回答浙江

12、之问、解决浙江难题的生动实践。“千万工程”从群众最迫切、最关心的人居环境问题入手,逐步实现从一处美向全域美、一时美向持久美、环境美向生活美的转型升级。这得益于党员干部主动干、精心干、扎实干,带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从“要我建设美丽乡村”到“我要建设美丽乡村”。在“千万工程”的背后,是心中有民、一心向党的使命感,是入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的信念力量。党员干部应当争做群众的“贴心人”,始终走群众路线,始终铭记党旗下的铮铮誓言,带动更多美丽乡村迭代升级,不负群众期盼。坚持“千锤万凿出深山”的信心,思通“千万工程”的“以民为本”。“千万工程”充分尊重百姓心声意愿、增进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全面发展,给广大

13、人民群众做出了一项民生实事、民心实事。要深刻认识把握“千万工程”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一以贯之彰显“为民要重在办事”“办实每件事,赢得万人心”等鲜明立场,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为民之策,更加坚定地站稳人民立场,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自觉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保持“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恒心,践行“千万工程”的“真抓实干”。“千万工程”体现了“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保持久久为功的实干精神,坚持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立足当前、着

14、眼长远,真走、真听、真研、真究,迈开步子、甩开膀子、扑下身子。要坚决防止违背规律、盲目举债搞“政绩工程”,急功近利、大干快上遗留“半拉子工程”,拍脑袋决策、不计成本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以对实践、人民和历史负责的态度作决策、抓落实,一步一个脚印把殷切嘱托变成现实图景。维持“千磨万击还坚韧”的决心,悟透“千万工程”的“国之大者”。“千万工程”充分体现了“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国之大者”。习近平告诫广大党员干部,“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一定要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多打大算盘、算大账,少打小算盘、算小账”“不要搞急功近利的政绩工程,多做一些功在当代、利在长远、惠及子孙的

15、事情”。习近平身体力行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应该追求什么样的政绩”。立足当下、着眼长远,既做显功、也做潜功,干在实处、干出实绩,美好蓝图方能成为现实美景。2023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专题学习研讨心得体会发言材料6月5日是“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的日子。“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全面实施以来,深刻改变了当地农村的面貌,造就了浙江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千万工程中,蕴含着做好“三农”工作的创新理念和方法,值得借鉴学习。今年年初,我市召开了市委农村工作会议,部署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结合我

16、市实际,学习“千万工程”的有效经验,能够推动我市乡村振兴工作迈出新步伐,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坚持党建引领,推动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从“千万工程实践经验看,“党建”这个强劲动力贯穿全程。聚焦我市,綦江区古南街道花坝村、南岸区广阳镇银湖村、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这些乡村振兴示范案例,无一不是以党建为引领跑出了乡村振兴“加速度”。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关键在党,就是在强化党建引领理念;同时,聚焦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出了“选优育强村带头人增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能力”“抓好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等措施,为更好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再添一把火。坚持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桃花源”。“千万工程造就了浙江万千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宜居乡村,其中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我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市情特殊;各区县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