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三亚市临高县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月亮****转 文档编号:357509406 上传时间:2023-08-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学年三亚市临高县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2-2023学年三亚市临高县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2-2023学年三亚市临高县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2-2023学年三亚市临高县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2-2023学年三亚市临高县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三亚市临高县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三亚市临高县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三亚市临高县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一、用心思考,认真填写。1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后得到的近似数是4.0,这个数最大是(_),最小是(_)。2已知 370373=111111,370376=222222,370379=333333,那么3703712=_,37037_=13用6、7、4、1、0、9这六个数字组成的六位数中最大的是(_),最小的是(_)。4一个三角形的最大内角是95度,它是_三角形,若它又是一个等腰三角形,且顶角就是最大的内角,则它的底角是_度。5一个数的万位、千位和百分位上都是6,其余数位都是0,这个小数写作(_),读作(_)。64.774.

2、734.7(73)4.71047中,运用了(_)律。7根据421563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42015(_) 8415(_)4230(_) 420150(_)8一个数由6个十和3个0.01组成,这个数写作:(_),读作:(_)。9 “小马虎”把28(+2)错算成28+2,这样得到的结果与正确答案相差(_)10钟面上_时整,时针和分针成平角。1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小数。7706米(_)千米 3吨54千克(_)吨45厘米(_)米 5升892毫升(_)升二、仔细推敲,认真辨析。12三角形的高一定比三角形任意一条边都短。(_)1380.6扩大100倍后,再缩小10倍是8060_(判断对错)14两

3、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_)15如果,那么。(_)16整数除以小数,商一定小于被除数 (_)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7一个三角形,一条边长6厘米,另一条边长13厘米,第三条边长可能是( )。A7厘米 B17厘米 C19厘米18与31070的积相等的是()A37010B31007C31700019下面不正确的是( )。A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是十分位B0.1大于0.0999C0.26和0.260的计数单位相同,大小也相同D0.7万千米就是7000千米20下面左图是从空中观察到的公园一角。右边四幅图,从左到右依次是站在什么位置看到的?( )ABC21东

4、东的计算器上数字键“4”坏了,如果想用这个计算器计算出34120的得数,可以将原来的算式变成( )A30120+4120B31+3120C32120+2120四、细心计算,认真检查。22直接写出得数。6.83.5 0.250.75 0.760.14 0.370.3 6.15.9 100.7 1.60.6 10.08 4.911.1 2.1317 0.971.03 8.760.7623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1)18.36.213.71+12.7(2)6.4101(3)2.16.780.4(4)0.4(4.01+1.91)1.124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18.242.16 13.88.62

5、2435五、操作题25画一笔,把下面的图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26(1)沿着对称轴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2)将图形向下平移4格,得到图形。六、解决问题27下图是某地2019年15月的降水量情况统计图。看图回答问题。 (1)这是一幅_统计图。 (2)降水量最多与最少的月份相差_毫米。 (3)这五个月平均每月的降水量是多少毫米?28学校买来72套课桌(一张桌子配一把椅子),每张课桌135元,每把椅子65元,一共用了多少元?29全班一共有36人,共租了7条船,每条船都坐满了,大船坐6人,小船坐4人。大、小船各租了几条?30一辆客车从甲城到乙城,每小时行75千米,全程用了6.5小时,求从甲城到

6、乙城的距离?31下面是光明小学2012年入学的学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这6年的近视人数统计表年级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近视人数41228405660(1)根据统计表完成折线统计图光明小学2012年入学的学生一至六年级这6年近视情况统计图(2)这个班六年时间近视学生人数整体趋势是( ) (3)从( )年级到( )年级近视人数上升得最慢参考答案一、用心思考,认真填写。1、4.049 3.950 【分析】先判断百分位的数字,最大是“四舍”得到4.0,最小是“五入”得到的4.0,然后再在“四舍”求得的两位小数基础上在千分位加上最大的数得到三位小数,在“五入”求得的两位小数基础上在千分位加上最

7、小的数得到三位小数。【详解】百分位“四舍”千分位取9得到的三位小数最大为:4.049,百分位“五入”千分位取0得到的三位最小为:3.950。故答案为:4.049;3.950【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四舍五入”法的逆用,已知一个近似数根据条件得到原数。2、444444 27 【详解】略3、976410 104679 【详解】考察多位数的组成以及大小。4、钝角 42.5 【分析】95度的角是一个钝角,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三角形的内角和顶角的度数两个底角的度数之和,然后用两个底角的度数之和2一个底角的度数,据此列式解答。【详解】一个三角形的最大内角是95度,它

8、是钝角三角形,若它又是一个等腰三角形,且顶角就是最大的内角,则它的底角是(18095)242.5度。【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等腰三角形定义及性质的理解和掌握,要综合应用学过的知识解答问题。5、66000.06 六万六千点零六 【解析】略6、乘法分配律【解析】略7、6300 1260 1260 63000 【分析】由积的变化规律可知,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相应扩大几倍;如果两个因数都扩大10倍,那么积扩大100倍。【详解】42015421015630106300 8415422156302126042304215263021260 420150421

9、015106301006300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积的变化规律的理解与应用。8、60.03 六十点零三 【分析】(1)6个十即十位上是6、3个0.01即百分位上是3,其余数位上没有一个单位用0补足,据此写出;(2)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是“0”的就读作“零”,整数部分不是“0”的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是几就依次读出来即可。【详解】一个数由6个十和3个0.01组成,这个数写作:60.03,读作:六十点零三。【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小数的写法、读法,重点掌握小数读写时零的读写。9、54【详解】略10、6【详解】6点整,时针指向6,分针指向12,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夹角为3

10、0,则其夹角为306180;故答案为:6。11、7.706 3.054 0.45 5.892 【分析】(1)米换算为千米,除以进率1000;(2)先将54千克换算为吨,除以进率1000,再与3吨合起来即可;(3)厘米换算为米,除以进率100;(4)先将892毫升换算为升,除以进率1000,再与5升合起来即可。【详解】7706米7.706千米 3吨54千克3.054吨45厘米0.45米 5升892毫升5.892升【点睛】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二、仔细推敲,认真辨析。12、【分析】经过三

11、角形的顶点(与底相对的点)向对边(底)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就是三角形的一条高;直角三角形一条直角边就是以另一条直角边为底的高,据此判断即可。【详解】直角三角形一条直角边就是以另一条直角边为底的高,所以“三角形的高比三角形的任意一条边都短”的说法是错误的。故判断错误。【点睛】本题是考查作三角形的高,要注意直角三角形高与边的关系。13、【详解】试题分析:把一个数先扩大100倍后,再缩小10倍,相当于把这个数扩大了10010=10倍,进而判断得解解:80.6扩大100倍后,再缩小10倍是1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

12、00倍,这个数的小数点就向右(或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反之也成立14、【分析】因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以腰为公共边,其上底和下底分别对另一梯形的下底和上底,因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平行,组成后图形的对边(上底下底)等于(下底上底),且平行,据此解答。【详解】因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平行,组成后图形的对边(上底下底)等于(下底上底),且平行,所以组成后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特征,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特征。15、【分析】因数、因数和积的关系: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据此解答即可。【详解】因为,所以,所以

13、,如果,那么,故此说法不正确。故答案为:【点睛】解答此题应根据因数、因数和积三个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16、【详解】略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7、B【解析】略18、B【解析】略19、C【分析】(1)小数数位顺序表中,小数部分数位依次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万分位,据此可知,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是十分位;(2)小数比较大小时,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据此比较0.1和0.0999的大小;(3)根据小数的性质可知,0.26和0.260大小相同,而0.26的计数单位是0.01,0.260的计数单位是0.001;(4)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在万位的后边,点上小数点,去掉小数点末尾的0,并加上一个“万”字。据此将7000千米改成用“万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