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忠路东西段二期道路工程--桥梁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357509052 上传时间:2023-08-09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万忠路东西段二期道路工程--桥梁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万忠路东西段二期道路工程--桥梁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万忠路东西段二期道路工程--桥梁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万忠路东西段二期道路工程--桥梁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万忠路东西段二期道路工程--桥梁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万忠路东西段二期道路工程--桥梁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忠路东西段二期道路工程--桥梁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万忠路东西段二期道路工程 施工图设计万忠路东西段二期道路工程桥梁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271 概述1.1桥梁工程范围及规模本次设计共计1座桥梁,服从道路平纵设计,分为左右两幅,左幅全长(含桥台)97.06m,为一联3x30m预制小箱梁,右幅全长(含桥台)277.06m,为三联3x30m预制小箱梁,半幅桥宽18m。1.2对上阶段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1)在推荐方案(一联330m简支小箱梁)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设计,为确保桥梁安全稳定,结合地质情况、桥梁高度等情况,合理确定墩、桩长度比例及墩径。回复:同意专家意见,下阶段初步设计根据地勘成果和实测地形资料再进行优化完善。(2)明确3号墩台结构形式为埋置式或重

2、力式。回复:同意专家意见,3号桥台形式暂定采用埋置式桥台,下阶段初步设计根据实测地形资料再进行完善修改。(3)明确2号墩桩基埋置深度,设计图文中立面与横断面不符。回复:根据现有地勘资料,2号墩共含有桩基6根,Z2-1与Y2-1、Y2-2、Y2-3共计4根桩基长度为7m,Z2-2桩基长度为8m,Z2-3桩基长度为8.5m,立面图中仅示意设计线处7m桩基长度。(4)下阶段,结合地勘资料和现状地形地貌,进一步优化桥梁下部结构设计,以减少土石方开挖量和工程投资。回复:同意专家意见,结合下阶段地勘成果和实测地形资料,优化完善桥梁下部结构设计,以减少土石方开挖量和工程投资。1.3对规范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本

3、项目设计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执行,桥梁设计技术指标均满足规范强制性条文标准。2设计依据和采用的技术规范2.1 设计依据(1)我院与甲方签订的本工程设计合同;(2)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峰园(高峰组团I-V、姜家组团I-II管理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重庆市万州区规划设计研究院,2017.01(3)业主提供的1/500地形图资料;(4)甲方提供的其它相关资料及要求;(5)我院现场实地踏勘及搜集的关于本项目的其他资料;(6)方案评审纪要;(7)高边坡方案设计可行性评估报告;重庆达士施工图审查有限公司(8)万州经开区高峰园万忠路东西段道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重庆北方地质工程勘察有限公司(9)道路专业提供的

4、平面纵断设计。2.2 采用的规范标准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2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 11-2011)(2019年版)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3362-2018)5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6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3363-2019)7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 166-2011)8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9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JTG T3310-2019)1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50-2020)1

5、1公路桥梁伸缩装置通用技术条件(JT/T 327-2016)12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 50476-2019)13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17)14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17)15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用塑料波纹管(JT/T 529-2016)16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2-2008)17重庆市建设委员会关于重庆市建设领域限制、禁止使用落后技术的通告2.3 桥梁技术标准(1)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2)设计车速:50km/h;(3)荷载等级:汽车:城A级;人群:3.5kN/m2。(4)桥面标准宽度:半幅18m;(5)桥面横

6、坡:车行道横坡为 1.5%;人行道横坡为 2%。(6)桥面纵坡:按道路纵坡。(7)设计基准期及使用年限:100年。(8)整体温度:整体升温20、降温20。(9)梯度温度:桥面铺装为10cm厚的沥青混凝土面层+10cm厚现浇层,竖向日照正温差按照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 D60-2015)表4.3.10-3插值计算,即取值T114,T25.5;竖向日照反温差为正温差乘以-0.5。(10)设计基本风速:离地面10m高,重现期100年,平均最大风速27.5m/s。(11)抗震设计标准:工程场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设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05g,基本烈度为6度,按7度构造设防。(

7、12)设计安全等级:一级。(13)防撞护栏设计等级:SA级。(14)桥面铺装:采用10cm等厚沥青混凝土铺装层+防水层+10cm现浇层。(15)设计环境类别:类。3 工程建设条件(摘录自地勘报告)3.1工程地质条件3.1.1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位于万州经开区高峰园,场地西侧有碎石路通过,汽车可直通现场附近,交通相对便利,地理位置较好。场地区位详见图3.1。图3.1 拟建场地区位图勘察区属构造剥蚀浅丘地貌,场地地势整体为北高南低。地形坡角一般在1030,斜坡、陡崖堤破坡角较陡,最大可达65。本次勘察范围内现状地面高程在374417m之间,最大高差约43m。综上,场地地形地貌中等复杂。3.1

8、.2气象、水文勘察区属亚热带山区型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丰富、日照偏少,雨量充沛、雨热同步,同时具有春雨较早、夏长多伏旱、多秋雨、冬暖少霜雪、多云雾特点。全年无霜期320天以上。多年平均气温18.1,最低气温-3.7(1983年1月6日),最高气温42.1(2006年8月15日),气温垂直分带显著,长江河谷一带较周围气温高出13。根据万州气象站1965年以来的资料统计,区内多年平均年降雨量为1191.3mm,历年最大月降水量711.8mm(1982年7月),最大日降雨量243.3mm(2007年7月16日),最长连续降雨16日(1982年7月621日),最大连续降雨量488

9、.7mm。入春以后,降雨量逐渐加强,夏季大雨、暴雨频繁;秋季降雨量与春季接近,但雨日较多而秋雨绵绵,春夏之交多暴雨,日降雨量可达100mm以上。年蒸发量1085.6mm,夏季占44,春秋季分别占27和24,蒸发量因地而异,一般随高程增加而减少。干燥度0.72,相对湿度81,以秋季湿度最大、春季相对较干燥、秋季热而闷。区内常年多东南风,年平均风速0.7m/s,最大风速17m/s,多出现在夏季,春季间或出现但历时短暂。在拟建工程里程K2+855m附近发育一季节性冲沟,总体由北向南流向,冲沟蜿蜒曲折,沟床宽约2.03.0m,纵坡度较大(约为1530%),有利于地表水排泄。勘察期间沟内近于断流,据调查

10、,该冲沟内最大洪峰流量约1.5m2/s。按设计方案,该冲沟处未设置桥梁墩台及其他构筑物。综上,冲沟对拟建工程影响较小。此外,拟建工程沿线里程K3+040K3+080段多为水田,水田内有少量积水。按设计方案水田段多数为拟回填区段,水田长期积水,其底部分布着厚度不等的淤泥质土;对拟建工程回填有不利影响。其平面分布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3.1.3地质构造场地在构造单元上处于新华夏系四川沉降带川东褶皱东北端的万州向斜南东翼,北靠铁峰山背斜,南临方斗山背斜,属川东典型的隔挡式分布区。根据本次钻探区域地质构造上本区属于稳定场地。场地内未见断层构造及构造破碎带,场地地质构造简单。场地地质构造相对位置见图3.2

11、。图3.2 场地区域构造纲要简图本区域内实测岩层产状3128,岩层呈单斜产出,地层连续稳定;地层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岩性主要为砂质泥岩和砂岩。拟建场地地表多为第四系土层覆盖,通过对场地北、西侧基岩出露部位进行调查和实测,场地岩体中发育以下两组裂隙:裂隙LX1:产状11872,张开度26mm,可见延伸长度2.005.50m,发育间距一般4.50m左右。裂面较平直,顶部充填次生粘土,结合程度差;属硬性结构面。裂隙LX2:产状20081,呈微张闭合状,局部充填泥质,延伸58m,间距一般35m,裂面平直,结合程度差,属硬性结构面。裂隙LX1、LX2两组在平面上呈“x”型共轭裂隙。 岩层面:层面较平直

12、,微张,层间未见软弱夹层,其他充填物,结合程度差,属硬性结构面。经本次勘察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分析,区内未发现断层,地质构造简单。3.1.3地层结构据钻探揭示及地表地质调查,场地地层结构为:上覆地层有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Q4dl+el)粉质粘土;下伏基岩主要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砂质泥岩(J2s-Sm)和砂岩(J2s-Ss)。现按由上至下的顺序分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Q4dl+el)粉质粘土:红褐色,褐色,可塑状,有粘性,刀切面光滑,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含砂岩、泥岩碎块石,分布不均。拟建工程沿线K3+040K3+080段多为水田,多为水田;粉质粘土在塘、

13、田底部呈软塑流塑状,属淤泥质土;根据本次勘察钻探揭露淤泥质土厚度约0.502.00m。其平面分布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该层主要位于地表,场地大部分地段有揭露。钻探揭露厚度0.30m9.80m;层底标高372.90414.71m。该层与下伏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基岩呈不整合接触。不整合 (3)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基岩层(J2s)砂质泥岩(J2S-Sm):紫红色,暗紫红色,泥质结构,中厚-厚层状构造,主要成分以粘土矿物为主,局部含砂质条带、团块或夹薄层砂岩;岩质较软。强风化带岩石结构已大部分破坏,敲打声沉闷,岩芯破碎,呈碎块状或饼状。中等风化带敲打声清脆,岩心较完整,多呈柱状、短柱状,节长645cm。该层

14、为场地主要岩层,拟建道路沿线均有分布。砂岩(J2S-Ss):灰褐色,灰色,灰白色,中粒结构,中厚-厚层状构造,钙铁质胶结,主要有石英、长石及少量云母碎片等矿物组成,质硬。强风化带大部分结构和成分均已破坏,风化裂隙发育,岩芯破碎呈碎块状或薄饼状,手可折断岩芯;中等风化带岩芯完整,敲打声清脆,局部裂隙较发育,岩芯较完整呈柱状、短柱状,节长1040cm。根据钻探揭露,拟建道路沿线范围基岩高程埋深于372.90414.71m之下,地层时代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为内陆湖泊相沉积。3.1.4基岩面及基岩风化带特征(1)基岩面特征据地表调查和钻探揭露,拟建场地岩层产状3128,场地地形为剥蚀浅丘地貌;沿线纵

15、、线横向高差起伏较大。本次勘察范围内下伏基岩面埋深起伏大,基岩埋深在0.30m9.80m,基岩面坡度一般为1035。(2)基岩风化带特征强风化带岩体:网状风化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岩,石结构已大部分破坏,颜色及矿物成分明显变化,岩石被裂隙分割成碎块状,裂面多充填泥膜,钻孔岩芯多呈碎块状饼状;岩质较软,失水后自动崩解成碎块,手捏岩芯易碎散。场区内大部分钻孔均揭露到此带,厚度0.704.50m。中等风化带岩体:岩石结构部分破坏,裂隙一般发育,裂隙中局部铁锰质渲染,呈锈黄色;局部见陡倾裂隙,面较平直,无充填;局部沿裂隙风化后,其周边呈褐黄色,岩体较完整。钻探取芯多呈柱状,少量短柱状。3.1.5水文地质(1)地表水在拟建工程里程K2+855m附近发育一季节性冲沟,总体由北向南流向,河道蜿蜒曲折,沟床宽约2.03.0m,纵坡度较大(约为1530%),有利于地表水排泄。勘察期间沟内近于断流,据调查,该冲沟内最大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