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案

上传人:副** 文档编号:357506127 上传时间:2023-08-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1.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咏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初步感知古今汉语的差别;通过朗读培养文言语感。2.培养学生学会积累学习的经验。3.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教学流程学生学习过程及活动教师助学指导自学先行:1.自主朗读课文3遍:标出易读错字音;借助工具书理解文章大意。圈画出不理解的、不确定理解的、有独特看法的,或者认为重要的文字和语句。2.上网查阅世说新语相关资料,能够甄选归纳资料,并用简洁的文字记录在语文书注释附近。【课前导入】一年四季能够与家人相伴,我们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快乐和感动。比如说,在春天的田野里散散步,在夏天的荷韵、秋天的菊香中去感受亲情的温暖和美好。那么在与疫情抗击的寒冷冬日,我

2、们和家人待在一起做些什么有趣的事呢?说给大家听听吧。(教师简单点评)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一个古人的家庭,看看在寒冷的冬天,他们这一家人在做着些什么。请同学们打开书,看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今天我们学习其中的第一篇咏雪(板书课题)。认知构建:【任务一】猜猜看1.看这一课的标题,大家来猜猜看,这课可能主要写什么事情的?2.“咏”在这篇文章是指什么意思?小学的时候有没有学过“咏什么”这样的诗作?预设:简译文章。“咏”是用诗意、贴切的语言描绘、赞美雪,抒发情感。有咏鹅咏柳等【任务二】读读看1.我们通过题目已经预知到了课文内容,下面哪位同学能帮助老师朗读一下这篇文章?2.和读普通的文章,说说你读文言文的感

3、受,其他同学从听众的角度说说感受。预设:拗口、疙疙瘩瘩的、怪怪的3.这就是我们初步接触文言文的感受。那么,怎么能把文言文读得不拗口还有韵味呢?对照一下:是否有拿不准的字音?是否不知道怎么该怎么停顿?预设:“欣然”的“欣”有没有后鼻音?“王凝之”的“凝”; “差”字到底读什么。4.总结一下学习经验吧。预设:根据语义确定读音,主要根据语义主要确定停顿。【任务三】讲讲看1.谁能把这篇文章的故事用自己的话讲给我们听听?对学生明显有误的地方进行纠正。2.“谢太傅寒雪日内集”谁来说说这句话的精确理解。这句中有没有理解文意上的难点?你是如何判断的?预设:“寒雪日”“内集”。3.“与儿女讲论文义” 谁来说说这

4、句话的精确理解。这句中有没有理解文意上的难点?你是如何判断的?预设:“儿女”。4.“未若柳絮因风起” 谁来说说这句话的精确理解。这句中有没有理解文意上的难点?你是如何判断的?预设:因5.还有什么自己预习过程中标注地方不能精确理解的啦?6. 在我们这一番集体努力之后,大家有没有发觉,这篇文章中的很多词义我们理解得更加准确了。带着对词义准确的理解,我们再把这篇文章读一遍,看看是否可以读得更加流利。7.自己私下口译一下。8.有没有什么经验总结?预设:利用注释和工具书;联系成语,根据上下文文意,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朗读和背诵。【任务四】议议看1.对于这样的一篇文言文,我们在读准了文章的字音,读通了文

5、章的意思之后,这篇文章是不是就完成学习了呢?现在我们来做个小游戏。(PPT 出示:世说新语介绍)。教师朗读并请同学们看一看。(PPT出示:如果把咏雪归入上面的某一个门类,你们想把它归入哪一个门类呢?)请你选择一下,然后告诉大家,为什么要选择这个?预设:不判正误,让学生大胆自由发表自己看法。2.(PPT出示:言语文学介绍)现在我们觉得应该把咏雪归入哪一门?为什么?可以找文中的语句证明。预设:归入语言类,“白雪纷纷何所似”谈论的话题是用语言形容下雪场景。3.文中的两个孩子的回答各有什么优点,谁更胜一筹呢?文中有没有给出暗示的语言?预设:前者说出了雪的色和形,后者还写出了雪轻盈飘舞的姿态。从“大笑乐

6、”一句,和对后者身份的补充介绍,可见后者更胜一筹。生发出的“咏絮之才”:形容女子有才华。4.无论是言语出色的谢道韫,还是在瞬间接受到问题时做出及时反应的谢朗,他们在言语中展现的智慧仅仅源自于天资聪颖吗?(出示PPT谢太傅简介)乌衣巷里面有两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里的“谢”就是指谢安,“飞入寻常百姓家”说明谢家不是平常人家,他家的优异之处体现在哪些地方?预设:晚辈的认真、善思;家庭的自由、民主、浓郁的文学氛围;长辈的平易近人,高超的教育智慧。【任务五】试试看1.我们古诗文阅读(小绿本)中也有关于谢道韫的一篇故事,利用工具书看能不能读懂故事大体意思,把语言组织好,以讲故事的形式讲

7、给大家听。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面对文言文应该怎样去读准字音,怎样去读通、读懂文章的意思。同学们要总结我们今天的学习收获,并要学以致用,我相信同学们在学习第二篇陈太丘与友期的时候,一定会更加顺利。【自学先行环节设计意图】培养预习习惯,知晓预习内容,学会归纳材料,并用简洁的文字表述,大胆分享预习的成果。对于初中起始年级的七年级学生,培养其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非常重要,不仅可以端正学生对待语文的态度,也对课堂教学推进的速度和深度影响也很大。现象表明,良好的语文预习习惯培养意义非凡,前期的付出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助学指导:1.明确让学生自学的具体内容2.强调让学生自学的具体要求(朗读文本,圈点

8、勾画,归纳搜集的资料)预习属于自学,任务布置不必繁重,让学生力所能及。而龄较小的学生自制力相对较弱,需要给予外力的监督。预习的内容和方法不能千篇一律,根据文体的不同和课堂的需要作出调整;预习的要求不能笼统,需要具体清晰,目标明确;预习的结果要检查督促,通过小组长检查和老师的课前巡查,确保预习的及时和真实,提高老师任务布置的执行力,将预习习惯的培养落实下来。【“导入”环节设计意图】咏雪是刚入初中的学生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也是学生人生中在学校里正式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导入的内容衔接着前几课,体现单元设计的规律和特征,以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问题导入,交流冬日自己与家人在一起的快乐的生活经历,调动学生

9、的生活阅历,打开学生的话匣子,诱导学生表达的欲望,消减学生初学文言文的紧张情绪。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在交流分享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助学指导:鼓励学生表达,及时、委婉地纠正学生表述有误的地方。【“猜猜看”环节设计意图】以“猜猜看”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上进心。消除学生需要给出“标准答案”的顾虑,鼓励其大胆发言,引导学生通过“研字”来辨析语言的细微差别和明白作文中“炼字”的必要性。在温馨、热烈的课堂氛围中,勾连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其初步感受了“咏”的内涵,即“用语言描绘、赞美景物,抒发情感”。教师助学指导:题目中的“雪”字表明了对象,比较明确,关键是“咏”字的理解,提醒学生现场查工具书,结合预习

10、所知文章的大意,推测“咏”字在本课的具体涵义。【“读读看”环节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培养学生文言文语感,体会文言文的韵味,减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情绪压力,降低理解文言文的难度。教师助学指导:教者指导学生文言文要读顺,首先要读准字音。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读准文言文字音的多种方法如何关注生字读音、如何利用课文注解辨析多音字音。同时,采用反复朗读的方法予以巩固。关于停顿,除了根据音律停顿外,主要教其学会依据语义进行停顿。指导学生在读通、读流利文言文的基础上理解文意。理解文意有整体把握复述故事;也有难点词语意思的揣摩理解。在师生的交流中,老师要不露痕迹教给了学生揣摩理解词语意思的多种方法结合注解、结合上下文语

11、境、结合生活体验和文章的实际需求(给人美感),猜读文意。在学生表述的时候,老师要小心地在保护着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地在鼓励学生往理解文意的前方“走一步,再走一步”。因为对于初读者而言,文言文的学习热情真的太脆弱了,太需要保护、太需要培养了。【“议议看”环节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文本学习进入一个重要阶段了解人物形象。此中有世说新语及其言语文学门类知识的介绍,也有“归类”的道理之辩,更有谢朗和谢道韫“佳语”的赏析。让学生结合作家作品的背景资料,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讨论商议的方法,激发学生关注文本的细节,在个体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学会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助学指导:教师引领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已知中进行质疑

12、探究,质疑探究始终围绕文本进行,围绕编者的编写意图进行教材导读中有阅读提示“从谢家的聚会中,你能感受到什么样的家庭气氛?”教材“研讨与练习”一中有“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教师要适时提供了探究的资料、课堂上的精彩模仿及与今天我们普通人家的家居生活比较的体验。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螺旋上升:“咏雪之才”的诞生是教育的智慧:书香门第之慧、家庭氛围之乐、家庭教育之智。【“试试看”环节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视野,让学生尝试将本课学习的知识和能力套用到其他相似的文章中,实现学以致用的能力提升。教师助学指导:强调本节课的知识和技能要点,要求在熟记的基础上拓展套用到课外文言故事的理解中。要求其利用工具书理解文章,并组织好复述故事的语言。认真、善思自由、民主、文学氛围平易近人、高超的教育智慧。猜猜看读读看讲讲看议议看试试看板 书 设 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