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真题+答案

上传人:副** 文档编号:357498358 上传时间:2023-08-0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883.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真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2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真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真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真题+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 2 2 N-1 2 0 2 2年南京市化学中考试卷(满分:8 0分,考试时间:6 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 2 O1 6 N a2 3 A l2 7 S3 2 C l3 5.5第卷 选择题(共3 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 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 0分)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 B.铁丝折弯 C.纸张燃烧 D.干冰升华 3.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塑料 B.棉花 C.蚕丝 D.黄铜 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的是()

2、A.磷 B.硫 C.碳 D.铁 5.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ABCD6.我国科学家研制出由碲制成的全新开关器件,在元素周期表中碲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碲的元素符号为T e C.碲的质子数为5 2 B.碲的原子序数为5 2 D.碲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 2 7.6 g7.下列物质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石油B.煤C.天然气D.酒精8.我国科学家在大气环境中二氧化氮(NO2)探测技术方面取得新突破,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A.-4B.0C.+2D.+4 9.6 0 0 0 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 0 L的钢瓶中,下列关于该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3、A.氧分子的数目变少 B.氧分子的质量变小 C.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D.氧分子的体积变小 1 0.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装置和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氧气B.装置和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氧气 C.装置和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氢气D.装置和组合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 1 1.下列措施中,不能防止钢铁生锈的是()A.在钢铁表面涂油 B.存放在潮湿的空气中 C.在钢铁表面刷漆 D.制成耐腐蚀的合金如不锈钢 1 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聚乙烯塑料制食品包装袋 B.甲醛水溶液可用作食品保鲜剂 C.汽油可以除去衣服上的油污D.用燃烧方法区分羊毛衣料和涤纶衣料 1 3.炒菜时油锅着火,用

4、锅盖盖灭,其主要的灭火原理是()A.隔绝空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清除可燃物 D.升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1 4.我国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可以将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下列有关葡萄糖(C6H1 2O6)说法正确的是()A.葡萄糖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葡萄糖由6个碳原子,1 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C.葡萄糖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D.葡萄糖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1 5.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不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 A比较硬铝片和纯铝片的硬度将硬铝片和纯铝片相互刻画 B证明木炭具有吸附能力在盛有半瓶水的小锥形瓶里,加入一滴红墨水,投入几块烘烤过的木炭,轻轻振荡C鉴别氯

5、化铵和硫酸铵固体各取少量样品,分别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D测定0.4%的氢氧化钠溶液的p H在玻 璃 片 上 放 一 小 片p 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p 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溶液p H 第卷 非选择题(共5 0分)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1 3分)1 6.(4分)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一系列物质的知识。(1)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字母,下同),属于化合物的是 A.雨水B.氮气C.氢氧化钠D.高锰酸钾(2)在纯净物中,根据 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3)二氧化碳由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1 7.(9分)气体制取、性质、组成。

6、请回答下列问题:(1)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设计实验证明甲烷气体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并完成下表: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在导管口点燃甲烷,三、(本题包括4小题,共3 7分)1 8.(8分)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1)海水中含有大量氯化钠,通过晾晒海水制得粗盐,析出晶体化学 2 2 N-2 的母液是该条件下氯化钠的 (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2)氯化钠、硝酸钾的溶解度数据表和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温度/02 04 06 08 0溶解度/gN a C l

7、3 5.73 6.03 6.63 7.33 8.4KNO31 3.33 1.66 3.91 1 01 6 92 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5 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t时,图中P点所示硝酸钾饱和溶液和氯化钠饱和溶液,前者和后者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填字母)。A.大于B.小于C.等于D.无法确定(3)实验室进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时,下列操作需要使用玻璃棒的是 (填字母)。A.溶解B.过滤C.蒸发D.把蒸发皿中的固体转移到纸上(4)配制5 0 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水的密度为1 g/c m3),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 g;水的体积为 m L。本实验的操作步骤顺序为 (填字母)。

8、a.计算 b.称量 c.溶解d.量取 e.装瓶并贴标签1 9.(1 1分)对金属材料的研究,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铁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居于第 位。在高炉内,把铁矿石冶炼成铁的主要反应原理是 。(2)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将1 0.8 g铝粉平均分成两份,进行如下实验。一份在足量的氧气中加热至完全反应,理论上生成氧化铝固体的质量是 。另一份与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若铝粉完全反应,理论上需要9.8%的稀硫酸的质量至少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2 0.(6分)图中A、B、D、E、F、G、I、J表示

9、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由H、C、O、N a、C l、C a、C u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A、D、G为氧化物;A是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B、J由三种元素组成;E可以用于金属表面除锈;F可用作干燥剂;反应和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1)写出化学式:A ,B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写出F与J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 1.(1 2分)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物质的酸碱性进行探究。【设计实验】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白醋、肥皂水,各滴入2滴无色酚酞溶液。【预测现象】滴入无色酚酞溶液的白

10、醋呈 色,滴入无色酚酞溶液的肥皂水呈红色。【提出问题】实验发现,肥皂水未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同学们产生了疑惑。【猜想与验证1】(1)甲同学提出,可能是因为所用的无色酚酞溶液变质了。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然后滴入两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呈 色,说明甲同学的猜想不成立。(2)乙同学提出,可能是因为所用的肥皂水不显碱性。用p H计测定肥皂水的酸碱度,测得p H为7.8,说明乙同学的猜想不成立。【猜想与验证2】丙同学提出,可能是因为所用的p H为7.8的肥皂水碱性较弱,不足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学习小组同学讨论后,继续探究。向8 0 0 m L、6 0 0 m L、4 0 0 m L、3 0

11、0 m L蒸馏水中分别加入0.5 g某种肥皂,充分搅拌后取样,各滴入两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现象并用p H计测定酸碱度(实验结果如表)。肥皂的质量/g0.50.50.50.5蒸馏水的体积/m L8 0 06 0 04 0 03 0 0酚酞显示的颜色无色浅红色红色红色p H7.98.59.41 0.1 表中p H为 时,肥皂水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说明丙同学的猜想成立,由表中信息可知,肥皂水的浓度越 ,p H越 ,其碱性越强。【得出结论】根据上述探究可知,无色酚酞溶液在中性液体、液体、液体中颜色不发生变化。【查阅资料】学习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证明上述结论成立。【拓展探究1】取三份相同体积、相同

12、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滴入两滴无色酚酞溶液,再以相同的速度同时滴加不同浓度的盐酸,得到溶液的p H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1)从微观角度分析,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实质是。(2)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所用盐酸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溶液颜色最先褪去的是 ,2 0 m i n时溶液的酸性强弱顺序是 。【拓展探究2】取三份相同质量、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为1%、2%、3%的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溶质质量分数为1%、2%、3%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比为 。化学 答案2 2 N-1 参考答案2 0 2 2年南京市化学中考试卷1.B 解析:空气主要是由氮气和

13、氧气组成的,同时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稀有气体和水蒸气、粉尘,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2.C 解析:石蜡熔化、铁丝折弯、干冰升华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纸张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3.A 解析:棉花、蚕丝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黄铜属于金属材料,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4.B 解析: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5.C 解析:在题给四个图标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C。6.D 解析:由元素周期表知识可知,碲的原子序数为5 2,质子数为5 2,元素符号为T e,相对原子质量为1 2 7.6,单位为“1”,不是“g”。7.D 解析:酒精不是化石燃料。8.D 解析:在

14、二氧化氮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由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可知,氮元素的化合价为+4。9.C 解析:6 0 0 0 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 0 L的钢瓶中,氧分子的数目、质量、体积均没有发生变化,只是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了。1 0.B 解析:装置可用于制取氧气,装置可用于制取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收集氧气可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可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通常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1 1.B 解析:钢铁生锈是铁和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钢铁表面涂油、刷漆可以有效将钢铁和空气隔离开,以防止钢铁生锈;制成耐腐蚀的合金如不锈钢可

15、以防止钢铁生锈,钢铁存放在潮湿的空气中会加快钢铁生锈。1 2.B 解析:聚乙烯塑料性质稳定、无毒,可用作食品包装袋;甲醛有毒,其水溶液福尔马林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常用作生物标本保护剂,但不可用作食品保鲜剂;汽油能溶解衣服上的油污,可以除去衣服上的油污;羊毛衣料燃烧时有特殊的烧焦羽毛气味,涤纶衣料燃烧时没有烧焦羽毛味,故可以用燃烧的方法区分羊毛衣料和涤纶衣料。1 3.A 解析: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主要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或空气,可燃物的着火点是可燃物本身的性质,不会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1 4.D 解析:由题给葡萄糖的化学式可知,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 8 0,属于小分子

16、化合物;葡萄糖是宏观物质,由无数葡萄糖分子构成,每个葡萄糖分子由6个碳原子、1 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葡萄糖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 26)(11 2)(1 66)=618。1 5.C 解析:将硬铝片和纯铝片相互刻画,其中出现划痕的硬度较小;在盛有半瓶水的小锥形瓶里,加入一滴红墨水,投入几块烘烤过的木炭,轻轻振荡,红色消失或变淡,说明木炭具有吸附能力;氯化铵和硫酸铵固体分别与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均有氨气产生,故不能据此鉴别氯化铵和硫酸铵固体;测定溶液p H的正确操作是在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 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p 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溶液p H。1 6.(1)A C D(2)组成元素是否单一(3)分子 1 7.(1)C a C O3+2 HC lC a C l2+C O2+H2O 2 H2O2M n O2 2 H2O+O2 2 H2+O2点燃2 H2O(2)实验步骤:将一个干而冷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再取另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干而冷的小烧杯内壁有水珠产生;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