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中毕业考试模拟卷辽宁省营口市中考语文试题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357486855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初中毕业考试模拟卷辽宁省营口市中考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3年初中毕业考试模拟卷辽宁省营口市中考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3年初中毕业考试模拟卷辽宁省营口市中考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3年初中毕业考试模拟卷辽宁省营口市中考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3年初中毕业考试模拟卷辽宁省营口市中考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初中毕业考试模拟卷辽宁省营口市中考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初中毕业考试模拟卷辽宁省营口市中考语文试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初中毕业生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一部分(客观题)和第二部分(主观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区域粘贴条形码。2.回答第一部分(客观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框。答案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二部分(主观题)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字迹工整。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范围的答案无效。答案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

2、一并交回。5.本试卷共8页。如遇缺页、漏页、字迹不清等情况,考生须及时报告监考教师。一、积累与运用(满分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条公路沿河而行,在路过村庄的时候,能看到的都只是片瓦只檐,只有偶尔顺着那条进村的小路往里延伸,你才会发现原来村庄的内涵如此丰富。小路可以一直延伸到山沟沟的最深处,而村里的家家户户,就在这条小路的两边挨挨挤挤、泾渭分明地做着邻居。炊烟是农村最美的一张名片。薄雾轻笼的早晨,一根根或细长或粗短的烟囱里,冒着淡淡蓝蓝的细腻烟雾,这烟雾一缕一缕地汇聚起来,_在农家小院的房舍屋檐上,_在原野的庄稼树木上,更_在整个村子的上空,_成一片小云,小村仿若仙境。风吹过,这

3、些仿佛蜃气又好像雾霭的轻烟渐淡,最后消散无踪。这时候,村子终于脱去了如纱般的睡衣,彻彻底底清醒了过来。跳脱的鸡,蹒跚的鸭,稳重的牛,乱窜的猪狗,上学的稚子,劳作的大人,都在揭示着村庄的活力。而黄昏的炊烟,又有一种别样的艳丽。红彤彤的夕阳给小村镀了一层金边,这个时候,从错落有致的房顶袅袅升起丝丝缕缕,在晚霞的照射下,缭绕在炊烟里的小村落里,升腾着一种朴实,一种单纯,这烟就像这越发落寞的村落,古朴、恬静、温暖。在炊烟的呼唤下,人们或者行走,或者“突突”地开着蹦蹦车,从山间、田里、河畔顺着村道走回来,( )。1. 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笼罩 弥漫 萦绕 凝结B. 凝结

4、弥漫 萦绕 笼罩C. 弥漫 萦绕 笼罩 凝结D. 萦绕 笼罩 凝结 弥漫2. 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薄雾轻笼”“轻烟渐淡”是主谓短语,“细腻烟雾”是偏正短语。B. “小路可以一直延伸到山沟沟的最深处。”中“山沟沟的最深处”是句子的宾语。C. “只有偶尔顺着那条进村的小路往里延伸,你才会发现原来村庄的内涵如此丰富。”是一个条件关系的复句。D. 句子“跳脱的鸡,蹒跚的鸭,稳重的牛,乱窜的猪狗,上学的稚子,劳作的大人,都在揭示着村庄的活力。”其中“揭示”一词换作“彰显”更合适。3. 下列句子补写在文中括号里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炊烟的方向,就是家的方向B. 有炊烟的地方,才是

5、人间C. 忽然想起了那个小村子里的炊烟D. 或许不会关注司空见惯的炊烟【答案】1. C 2. B 3. A4.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妥帖(ti) 渲染(xun) 亘古(gng) 神色张皇(hung)B. 诀别(ju) 漩涡(xun) 瘦削(xu) 怏怏不乐(yng)C. 暖和(h) 斡旋(w) 胸脯(p) 力不睱供(xi)D. 行头(xng) 残垣(yun) 煨琐(wi) 混为一谈(hn)【答案】B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4分)5.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孟子名轲,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B. 北冥有鱼选自庄子逍遥游。

6、庄子蕴含着深刻的道家思想。C. 欧阳修,字永叔,晚年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D.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北宋词人。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他的作品。【答案】D6. 名著阅读。我穿过院子爬到它的屋顶上,从开着的窗子里观察他。我看到桌上的酒精灯闪着蓝色的火焰,他躬着黑乎乎的身影在一个破本子上记东西,镜片像清冷的冰块,放射着寒光。也不知道这人变的什么戏法,我好奇得不得了,常常趴在屋顶上一连几个小时都不愿离去。选段中的“他”是谁?你认为他身上的什么精神最值得你学习?【答案】好事情。他专注的精神,值得我学习。他很喜欢看书,有着对知识的渴望,房间里有各种各样的书,还有各种各样的

7、器具,他喜欢一心一意做自己的事情。7. 简要概括下面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今天,教育部召开全国中小学“五项管理”落实推进视频会,深入解读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文件精神,交流地方典型经验,加大推进落实力度,确保“五项管理”全面落地见效。会议指出,要充分认识实施“五项管理”的重要意义,“五项管理”是小切口、大改革,以小见方向、以小见责任、以小见情怀,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和具体行动,从不同方面体现着、贯穿着正确的育人方向,做好“五项管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教育系统的重大责任,也是解决广大家长“急难愁盼”

8、的有力举措,要把“五项管理”作为党史学习教育中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选自2023.5.21中国教育报)【答案】教育部召开中小学“五项管理”落实推进视频会8. 古诗文填空。(1)_,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2)几处早莺争暖树,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_,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4)俄顷风定云墨色,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岳阳楼记中描写花草繁盛、充满生机的句子是“_,_。”(6)晏殊浣溪沙中借花开花落、燕去燕来等景物描写来表达生活哲理句子是“_,_。”(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体现真挚的友情可以冲破空间阻隔、消除孤独苦闷的句子是“_,_。”【答案】 . 客路青山外

9、 . 谁家新燕啄春泥 . 天接云涛连晓雾 . 秋天漠漠向昏黑 . 岸芷汀兰 . 郁郁青青 . 无可奈何花落去 . 似曾相识燕归来 . 海内存知己 . 天涯若比邻二、古诗文阅读(满分20分)(一)(16分)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河中石兽(节选)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击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之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乙】石钟山记(节选

10、)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选自古文观止)【注释】彭蠡(l):即今翻阳湖。郦元:即郦

11、道元。李渤:唐代人。曾作辨石钟山记。函胡:厚重模糊。枹(f):鼓槌。9.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 (2)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3)故莫能知( ) (4)余是以记之(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2)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11. 乙文作者是如何评价郦元、李渤的观点的?请用原文语句回答为何这样评价。12. 甲、乙两文共同阐释了一个什么道理?【答案】9. . 咬,这里是前冲刷的意思 . 颠倒,错乱。 . 没有,不 . 因此 10. (1)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根本道理的情况有很多,难道可以根据

12、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2)敲击后能发出响亮的声音的石头,到处都是这样。 11. 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12. 做事不能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断。(二)(4分)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秋浦途中杜牧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注释】秋浦,即今安徽贵池,唐时为池州州治所在。会昌二年(842)杜牧受李德裕排挤,由吏部员外郎外放黄州刺史,四年(844)又由黄州(今湖北新洲)刺史移任池州刺史,此诗即为此次行役而作。杜陵,在长安西南,杜牧老家樊川即在那里。13. 赏析“萧萧”“淅淅”两

13、词的表达效果。14. 诗的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情感?【答案】13. “潇潇”和“淅淅”使用了拟声手法,“潇潇”摹秋雨声,“淅淅”摹溪风声,凄风若雨,表现了作者旅途的艰辛,衬托了作者的孤寂悲凉之情。 14. 诗的后两句表达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因无人可问,所以问新雁,表现了旅途的孤独,孤独使思乡之情倍增。至于“来时还下杜陵无”,则直接表现了对故乡的牵挂。三、现代文阅读(满分45分)(一)(5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食品有两种保存期限,一种是严格的保质期,过期就不能食用;另一种是最佳食用期,饼干、面粉、咖啡等食品过了最佳食用期,口感或许不如新鲜食品,但基本没有食品安全风

14、险,直接扔掉很浪费。2015年,已有国家颁布法令,禁止超市丢弃未过期的未卖出食物,4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连锁超市应和慈善机构或饲养场签订协议,大批量解决食物浪费问题。超市一旦被发现丢弃可捐赠的食物,就须缴纳约4000美元的罚款。材料二:近年,环保主义开始在中国盛行,从各地募集来的食物在食物银行被打包派送给有需要的人群。国内首家食物银行“绿洲公益”的创始人李冰告诉记者,目前接受的捐赠大多来自食品生产商,他们因为生产过剩或仓库积压,主动将食品捐出,其中一部分是临近保质期或卖相有瑕疵的食物。对于普通消费者如何减少家庭环节的食物浪费,合理的建议是:带着清单去购物,尽量购买散装的水果蔬菜,尽量不要在饥饿的时候去超市你会控制不住自己;定期检查冰箱和橱柜中的食材,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