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P技术转移管理

上传人:blu****an 文档编号:357485349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94.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GMP技术转移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GMP技术转移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GMP技术转移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GMP技术转移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GMP技术转移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GMP技术转移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MP技术转移管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技术转移管理Technology Transfer Management 技术转移管理Technology Transfer Management流程Process岗位Position姓名Name签名/日期Sign./Date起草人Author审核人Reviewer审核人Reviewer审核人Reviewer审核人Reviewer审核人Reviewer批准人Approver生效日期Effective Date复审日期Review Date接收部门Receiving Dept.发放编号Issuing No.分发部门Issuing Dept.份数Copies分发部门Issuing Dept.份数C

2、opies1 目的 Purpose 规定了产品技术转移控制流程,使产品引入过程规范运行,有效地评估和控制新产品引入风险,保证产品转移工作高效、低成本完成,符合法规要求。2 范围 Scope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内部由技术部向生产车间转移。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内部不同生产线之间进行的产品转移。3 职责 ResponsibilitiesC/E部门Dept.C/E部门Dept.C/EEEEE C,制订及更新;E,执行。4 缩写及定义 Abbreviations & Definitions技术转移是将产品工艺知识从研发转至生产,或在不同生产地点间转移以实现产品的工艺与质量得到重现为目标,为药品生产过程控制以

3、及工艺验证和之后的产品质量提升提供基础。技术转出方是指预期将一个特定的产品的工艺和质量等技术知识转移出去的药品研发机构或生产企业。技术接收方是指预期将一个特定的产品的工艺和质量等技术知识接收过来的药品研发机构或生产企业。质量协议一份全面的书面协议,规定和建立参与按GMP要求进行的药品生产的合同双方在质量方面的责任和义务。5 内容 Process5.1 技术转移阶段划分 技术转移按照先后顺序分为六个阶段,分别为策划阶段、沟通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验证阶段、完成阶段。 具体阶段划分见技术转移流程图(PDM-34-A01)。5.2 策划阶段 组建技术转移团队和编写技术转移项目章程。5.2.1 组

4、建技术转移团队 双方组建技术转移核心团队,确定团队结构、角色和职责,团队成员包括转让方和接收方的决策者,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SME(主题专家团队),具备转移所需的专业知识。5.2.2 编写技术转移项目章程5.2.2.1 编写人员 由技术转移团队制定技术转移项目章程。5.2.2.2 技术转移项目章程内容 明确各项转移任务的职责。 明确沟通汇报途径:需双方认可,包括转移方和接收方的关系、各方的汇报方式、汇报频次、沟通方式等。 明确技术转移目标和技术转移成功标准。 明确技术转移应按照公司相关管理程序进行。 明确应在技术转移全过程中良好运用风险管理原则。5.3 沟通阶段 技术转移双方针对技术转移过程中的

5、细节问题进行充分沟通,签订技术转移合同和质量协议,起草技术转移方案。5.3.1 合同和质量协议的目的 合同和质量协议明确双方的生产活动及职责,具体内容遵守GMP进行。5.3.2 合同和质量协议的内容 数据完整性 数据管理和职责 技术转移需要的信息 持续工艺确认和报告 任何持续改进的行为5.3.3 制定技术转移方案 明确整个项目的范围,规定团队成员和他们的分工及职责,估算项目需要的工作和时间,明确技术转移成功的接收标准,识别重要的假设和风险。5.3.3.1 技术转移方案的编制 技术转移方案应由转出方和接收方双方共同起草,最终由QA部批准。5.3.3.2 技术转移方案的内容 项目概况 团队成员和管

6、理人员清单 大致的目标 项目整体的时间安排和需要的资源 问题解决和管理路径 验证策略 法规策略 项目潜在的风险 明确技术转移资料包内容 产品储存、运输和预处理的要求 技术转移成功标准5.3.4 转移技术资料包 转出方在双方签订质量协议后。按照接收方相关规程要求,将产品技术资料包转移至接收方。 产品技术资料包的内容通常根据转移产品不同类型和双方的沟通意见进行调整后确定。 接收方负责人接收资料包并转发给文件管理员和各专业负责人。 经接收方相关负责人审核资料包后,对资料包的内容进行签字确认。5.4 准备阶段 根据转移技术资料包,结合转出方和接收方现场、设备等情况,进行差距分析,启动变更程序,制定技术

7、转移计划。5.4.1 差距分析和评估5.4.1.1 差距分析范围 在接收方了解拟转移产品工艺和方法要求后,双方共同对产品工艺和方法相关的生产、检验、储存、安全环保、人员、物料等方面的要求与接收方目前的能力和实践情况进行对比分析。5.4.1.2 差距分析内容 原辅料、包装材料的差距分析主要针对质量标准(包括物料特性)和生产商。详细列出了原辅料、包装材料的特性及对生产工艺的影响,评估新场地对于生产商的原辅料、包装材料的满足程度。 公用系统、设备需对转出方设备和接收方设备的原理、能力等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对接收方生产的设备性能提出要求,必要时需要进行设备改造或采购新设备。 处方、工艺:比较转移方

8、和接收方工艺流程的差异,比如工艺扩大过程中出现的控制需求和潜在的风险。 检验方法差距分析不仅包括原辅料、包装材料、成品、中间产品、中控项目的检验方法,还包括清洁验证的检验方法,评估研发阶段的检验方法在商业化生产的适应性。5.4.1.3 差距评估 找到差距之后,针对差距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制定相应的风险降低计划,降低风险至可接受水平。5.4.2 启动变更控制程序 对于转移过程变更应根据变更控制管理(QAM-09)进行过程的监控。变更贯穿于技术转移的整个过程,所有的生产转移必须以一份正式的变更来记录转移的过程。 接收方启动变更控制程序,变更中应对技术转移工作带来的变化造成的影响进行风险控制,主要考

9、虑的方面有:新产品引入对现有厂房、设备、人员、物料、生产、检验、安全环保等带来的变化引发的风险,还有多产品共线的风险(如适用)。 原辅料供货风险(质量和数量)。 工艺或方法的确认或验证工作。 法规符合性方面的影响。5.4.3 技术转移计划5.4.3.1 技术转移计划的编制 主要是工艺和方法相关方面的行动计划,由接收方编写,经技术转移接收方和转出方相关专业负责人审核后,最终由质量负责人批准。5.4.3.2 技术转移计划内容 目的和范围 资源和预算 分工和职责 交付物和可接受标准 文件要求,比如方案和报告 假设、限制条件和风险 与已识别风险相对应的详细的风险降低计划 技术转移过程的工作计划和目标

10、开发性研究工作的计划和目标 设备详情 供应链和冷链运输(如适用) 培训需求 变更控制策略 偏差处理策略5.5 实施阶段 根据技术转移计划和其他工作计划执行相应的活动并总结,并对工艺验证前的准备工作进行确认。 在执行技术转移计划中具体工作之前根据需要制定相应的方案或记录,如工艺转移方案和分析方法转移方案等以指导实际工作的具体实施,完成之后起草相应的总结报告,相关的方案和报告由转出方和接收方相关专业负责人审核并最终由QA部批准。 技术转移工作包括人员培训、分析方法的转移、设备设施的采购或改造和确认、产品生产工艺摸索和确认、清洁方法的转移和确认、原辅料、中间产品和成品的质量标准、检测方法、仪器设备使

11、用、维护和清洁标准操作规程、各生产工序的标准操作规程、批生产记录、验证方案和报告等。 工艺转移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小试、中试或大生产规模的预实验,以摸索和确认工艺参数和模拟运行大生产整体过程。5.6 验证阶段 进行工艺验证、清洁验证和稳定性研究等验证工作,并完成相应的总结报告。 根据试验批摸索和确认的工艺和方法起草工艺规程和工艺验证方案等文件,经双方审核并最终由QA部批准。在实施前应将工艺验证方案、批生产记录、工艺规程等文件对相关执行人员进行培训。 实施工艺验证必须遵循商业化生产的工艺与常规程序,即原辅料、生产环境、生产介质、人员和生产步骤等均应与预期日常生产时的操作相同。 如进行清洁验证,应进

12、行连续三批产品的清洁验证,并符合预定要求。 接收方根据转出方提供的稳定性方案起草产品稳定性考察方案,经双方审核并最终由QA部批准后进行稳定性考察。接收方QC部负责编写稳定性研究报告,并对稳定性研究结果与转出方稳定性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验证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和变更应按照偏差管理(QAM-08)和变更控制管理(QAM-09)进行处理,并进行记录,与转出方沟通偏差或变更的内容,评估风险,制定相应的措施。5.7 完成阶段 技术转移工作完成后,起草技术转移总结报告。5.7.1 技术转移报告的书写要求 技术转移报告的文件结构与技术转移计划相对应,根据计划要求进行汇总。 总结和分析所有不符合项,比如偏差、异常

13、的检测结果,或者其他影响检测结果有效性的信息。 详细描述任何纠正措施,或对现有的程序和控制进行的变更。 报告中应将工艺验证批的数据与转出方历史批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转移前后原辅料、中间产品、成品的质量标准是否可比,转移前后的生产工艺控制是否可比,转移前后的产品的稳定性研究结果是否可比。 报告应对所得数据汇总并分析,评价任何预期之外的结果以及方案中没有规定的额外数据。报告中对工艺是否可视为处于受控状态必须有明确结论,是否还需做额外的试验。 技术转移过程中风险管理过程,包括各个阶段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的评估过程和结果。 QC部完成分析方法转移/验证报告,稳定性研究报告;原辅料包装

14、材料供应商确认报告。5.8 技术转移成功标准 分析方法成功转移,相应的分析方法和标准被接收和确认,并形成执行文件。 产品技术转移放大生产验证至少连续三批达到工艺要求,工艺稳定可控,产品质量稳定且符合既定标准。 转移后的原辅料质量属性,质量标准符合注册标准,且与转移前原辅料质量可比。 转移后的产品质量(包括中间产品)与转移前产品质量可比,符合预期标准要求。 转移后产品的稳定性研究结果,分别考察加速和长期稳定性研究结果,要求稳定性研究结果与转移前历史批次的结果可比。 其他验证工作,如清洁验证、存放时间验证等成功完成并达到预期标准。 在技术转移过程中发生的不符合事件和偏差等进行了有效跟踪和评估,并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整改措施。 在完成所有转移活动后,在转移过程中发起的有关变更被有效评估并被批准执行和关闭,如果未关闭,应评估是否影响技术转移的结果判定。5.9 技术转移工作回顾 在所有技术转移工作完成后,技术转移团队成员应对技术转移整个过程进行回顾,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必要时提出进一步改进措施。6 参考文件 Reference名称 Name编号/版本 Code/Version变更控制管理偏差管理技术转移风险管理7 附件 Attachments名称 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