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阅读《愚公移山》课件(定稿)

上传人:副** 文档编号:357485073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阅读《愚公移山》课件(定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阅读《愚公移山》课件(定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阅读《愚公移山》课件(定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阅读《愚公移山》课件(定稿)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阅读《愚公移山》课件(定稿)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阅读《愚公移山》课件(定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阅读《愚公移山》课件(定稿)(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3 23 愚公移山愚公移山第第1 1课时课时第第2 2课时课时 同学们,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同学们,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面对困难,是应该勇敢克服,还是各样的困难。面对困难,是应该勇敢克服,还是选择逃避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在人生路上,选择逃避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在人生路上,遇到困难这座大山,只有移平它,才能够顺利地遇到困难这座大山,只有移平它,才能够顺利地继续前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继续前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愚公移山愚公移山中的主人公愚公,就遇到了巨大的困难,让我们中的主人公愚公,就遇到了巨大的困难,让我们一起走进课堂,看看他是怎样战胜困难的吧!一起走

2、进课堂,看看他是怎样战胜困难的吧!新课导入新课导入 列子列子,旧说为列子所著。原书已散佚,今,旧说为列子所著。原书已散佚,今存存天瑞天瑞仲尼仲尼汤问汤问等八篇,为后人收集等八篇,为后人收集有关资料汇编而成,里面保存了不少民间故事、寓有关资料汇编而成,里面保存了不少民间故事、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如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如纪昌学射纪昌学射夸父逐日夸父逐日杞人忧天杞人忧天等。列子,名御寇,战国时期思想家,等。列子,名御寇,战国时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代表人物。列子终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代表人物。列子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主张清静无为。生致力于道德学问,主张清静无为。作品简介作品简介

3、第第1 1课时课时文体知识文体知识寓言寓言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带有讽刺或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意味。其特点为:(劝诫的意味。其特点为:(1 1)篇幅一般比较短)篇幅一般比较短小,结构简单,语言凝练而富有表现力;(小,结构简单,语言凝练而富有表现力;(2 2)具有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具有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3 3)故事具有虚)故事具有虚构性;(构性;(4 4)常用拟人、比喻、夸张、象征等手)常用拟人、比喻、夸张、象征等手法。法。孀孀妻(妻()智智叟叟()箕畚箕畚()厝厝()

4、雍雍()亡亡以应(以应()susushunshun j bnj bncucu ynyn w w 1.1.字词注音字词注音初读课文初读课文愚公移山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

5、土石?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杂曰: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2.2.听朗读,注意停顿。听朗读,注意停顿。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北山愚公长息曰: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

6、妻弱子。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惩惩/山北之塞山北之塞遂遂/率子孙荷担者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三夫邻人京城氏之孀妻邻人

7、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有遗男曾不能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毁山之一毛命命/夸娥氏二子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负二山读准下列句子的停顿。读准下列句子的停顿。3.3.分角朗读:一人为愚公,一人为愚妻,一人分角朗读:一人为愚公,一人为愚妻,一人为智叟,一人读剩余文字,注意读出感情。为智叟,一人读剩余文字,注意读出感情。朗读时要注意重音、停顿、语气和语调,朗读时要注意重音、停顿、语气和语调,要根据文字的内容把握朗读的快慢、语气的要根据文字的内容把握朗读的快慢、语气的轻重。轻重。品读课文品读课文结合课后练习第一题,再读课文,完成下面表格。结合课后练习第一题,再读课文,完成下面表格。人物人物相关语句相关语句态度分析态度

8、分析人物人物相关语句相关语句态度分析态度分析大部分家大部分家人人杂然相许。杂曰:杂然相许。杂曰:“投诸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支持移山,并主动献计献策,支持移山,并主动献计献策,解决移山中存在的问题解决移山中存在的问题愚公愚公妻子妻子其妻献疑曰: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屋何?且焉置土石?”对移山存有疑虑,担心愚公对移山存有疑虑,担心愚公的力量和无处放置土石的力量和无处放置土石邻人之孀邻人之孀妻弱子妻弱子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男,始龀,跳往助之不顾力量弱小

9、,支持移山不顾力量弱小,支持移山人物人物相关语句相关语句态度分析态度分析智叟智叟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轻视、嘲讽愚公,认为移山轻视、嘲讽愚公,认为移山是愚蠢的行为,根本不可能是愚蠢的行为,根本不可能成功成功操蛇操蛇之神之神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也,告之于帝对愚公的决心和勇气感到对愚公的决心和勇气感到畏惧畏惧天帝天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雍南被愚公移山的行动

10、及其精被愚公移山的行动及其精神感动神感动支持支持愚公移山的有:愚公移山的有:愚公家人、邻人之孀妻弱子、天帝。愚公家人、邻人之孀妻弱子、天帝。智叟、操蛇之神。智叟、操蛇之神。反对、害怕反对、害怕愚公移山的有:愚公移山的有:智叟和愚公之妻的话,句式上有相似之智叟和愚公之妻的话,句式上有相似之处,他们对待愚公移山的态度相同吗?处,他们对待愚公移山的态度相同吗?愚公之妻愚公之妻是从是从“献疑献疑”的角度说的,语的角度说的,语气较轻,语含关心,她不反对移山,只是表气较轻,语含关心,她不反对移山,只是表明自己对移山的重要问题明自己对移山的重要问题“焉置土石焉置土石”的疑虑。的疑虑。智叟智叟“甚矣,汝之不惠

11、甚矣,汝之不惠”是在严厉责备;是在严厉责备;“残年余力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语含轻语含轻蔑,有意挖苦;蔑,有意挖苦;“其如土石何其如土石何”就是赤裸裸就是赤裸裸的嘲讽讥笑了。的嘲讽讥笑了。小结:小结:愚公之妻,赞成移山,关心核愚公之妻,赞成移山,关心核心问题的解决办法;智叟,不赞成移山,心问题的解决办法;智叟,不赞成移山,处处语含讥诮,认为愚公实在是自不量力,处处语含讥诮,认为愚公实在是自不量力,愚不可及。愚不可及。古时候,有一位叫愚公的老人,他的家门古时候,有一位叫愚公的老人,他的家门口有两座大山。苦于大山的阻塞,愚公决定率口有两座大山。苦于大山的阻塞,愚公决定率

12、领全家人移走大山。最终愚公的精神感动了天领全家人移走大山。最终愚公的精神感动了天帝,天帝命夸娥氏二子移走了大山。帝,天帝命夸娥氏二子移走了大山。回忆导入回忆导入第第2 2课时课时回忆上节课,用简洁的语言复述课文。回忆上节课,用简洁的语言复述课文。品读课文品读课文分析情节分析情节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1.作者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作者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有什么作用?的遥远,有什么作用?2.2.作者安排京城氏之子作者安排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跳往助之”这一情这一情节有什么意图?节有什么意图?3.3.故事以神话结尾,有何作用?故事以神话结尾,

13、有何作用?文章开头写二山既高且大,而愚公仅以全文章开头写二山既高且大,而愚公仅以全家力量来家力量来“平险平险”,可初见其,可初见其“愚愚”;接着写;接着写运土石,而倒土地点是运土石,而倒土地点是“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渤海之尾,隐土之北”路程如此遥远,更见其路程如此遥远,更见其“愚愚”。而随着情节。而随着情节的发展,愚公说出了的发展,愚公说出了“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山不加增”的道理。的道理。1.1.作者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作者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有什么作用?远,有什么作用?由此可知,实际上愚公的见解远远超出一由此可知,实际上愚公的见解

14、远远超出一般人,实在是般人,实在是“大智若愚大智若愚”。可见,写太行、。可见,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就是为了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就是为了更好地烘托愚公的形象。更好地烘托愚公的形象。文章安排文章安排“遗男遗男”“”“跳往助之跳往助之”这个情节,这个情节,一方面表示愚公移山的伟大壮举得到了众人的一方面表示愚公移山的伟大壮举得到了众人的支持,连小孩都来了,说明移山是支持,连小孩都来了,说明移山是“北山北山”人人的共同愿望;另一方面,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的共同愿望;另一方面,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避免了单调,避免了单调,“跳往助之跳往助之”四字写出了孩子欣四字写出了孩子欣欣

15、然的神态,这与智叟欣然的神态,这与智叟“笑而止之笑而止之”形成鲜明形成鲜明对比,暗含作者的褒贬之意。对比,暗含作者的褒贬之意。2.2.作者安排京城氏之子作者安排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跳往助之”这一情节有这一情节有什么意图?什么意图?以神话结尾增添了故事的瑰丽色彩,富以神话结尾增添了故事的瑰丽色彩,富有浓厚的想象力。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有浓厚的想象力。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既赞美了愚公移山的诚心和坚定宏伟抱负,既赞美了愚公移山的诚心和坚定的意志,又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的意志,又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更加突出了故事的主题。更加突出了故事的主题。3.3.故事以神话结尾,有

16、何作用?故事以神话结尾,有何作用?理解人物理解人物1.1.有人说愚公有人说愚公“不愚不愚”,也有人说愚公,也有人说愚公“很愚很愚”,谈谈你对,谈谈你对“愚公愚公”这一形象的认识。这一形象的认识。(1 1)他有远大的抱负,从)他有远大的抱负,从“指通豫南,指通豫南,达于汉阴达于汉阴”可以看出,他的移山是为了造福千可以看出,他的移山是为了造福千千万万的后代子孙。有了这样的抱负,他才能千万万的后代子孙。有了这样的抱负,他才能不顾年迈力衰,不顾劳动的艰辛,毅然担负起不顾年迈力衰,不顾劳动的艰辛,毅然担负起这一伟大事业。这一伟大事业。(2 2)他对移山的信心来自他在人和自然关)他对移山的信心来自他在人和自然关系问题上的正确认识,他懂得人力是系问题上的正确认识,他懂得人力是“无穷匮无穷匮”的,移山事业尽管不可能在一两代人的手里的,移山事业尽管不可能在一两代人的手里完成,但只要世世代代坚持干下去,就一定有完成,但只要世世代代坚持干下去,就一定有完成的希望。完成的希望。2.2.通过同学们的讨论,我们可以感受到愚公和智通过同学们的讨论,我们可以感受到愚公和智叟两人的名字是有其深意的,讨论分析一下。叟两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