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论述类文本阅读(原卷+解析)

上传人:smil****by88 文档编号:357476016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116.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论述类文本阅读(原卷+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专题1论述类文本阅读(原卷+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专题1论述类文本阅读(原卷+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专题1论述类文本阅读(原卷+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专题1论述类文本阅读(原卷+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1论述类文本阅读(原卷+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论述类文本阅读(原卷+解析)(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1 论述类文本阅读(原卷版)一、(2023河南郑州统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五四”以来形成、目前仍十分流行的诗经研究范式可称为现代诗学,其特点是把诗经只做诗讲。事实上,诗经在历史上是以“经”的形式而非以“诗”的形式发挥作用的,诗经首先是“经”,其次才是“诗”。作为“经”和作为“诗”区别其大。“经”是维系中华文明的精神世界及其发展脉络的基本文献。诗经作为“经”在历史上起的作用是培养人的温柔敦厚的中正性情。它通过比喻、联想等手段感发人的心志情意,使人从美的情感体验上升到善的理性认知。行苇开头“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四句,若只作修辞上的兴看,便索然无味;若作“

2、经”看,则韵味浓郁。毛诗认为,此段表达了“周家忠厚,仁及草木”的道德。古人把诗经作为经,引申出“仁及草木”的哲学命题,把仁者“爱人”推进到了爱自然,这在中国思想史、文化史上的意义是巨大的。可是,这些丰富内涵在现代诗学中是看不到的。现代诗学问题出在何处?出在“文学”概念和世界观上。中文中“文学”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论语,指的其实是文献、文化。在西方文化中,文学也有文化的含义,如共产党宣言中有“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的说法,其中“文学”的含义也是广义的文化,现代学科在西方分化出来以后,“文学”概念特指狭化的文学专业。“五四”以来的诗学从现代“文学”概念出发,把诗经当作文学作品

3、,自然反映不出诗经在历史上的作用。“五四”以反封建著称,但由于时代局限,也存在对传统道德中的永恒内容缺乏辨别的弊端。现代诗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剔除诗经解释中的封建伦理,认为诗经自从成为儒家经典,就被打上“思无邪”“温柔敦厚”的标记,成为“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的金科玉律,而这些都不是诗经的本来面目。这种认识不可谓不犀利,但也难说不偏激。“思无邪”乃孔子所说,“温柔敦厚”系礼记记载,“经夫妇”一段则出自毛诗序,上述说法意味着历史上对诗经的经学解释全无价值。照这么下来,中华文化还有什么可讲的?在诗经产生及流传过程中,既有“源的真实”,也有“流的真实”。前者指诗篇产生的背景、主题原本是什么,

4、后者指诗经在历史上的实际影响是什么。研究诗经,不能以“源”的真实否定“流”的真实,反之亦然。比如,现代诗学认为关雎反映的是青年贵族的爱情,倘果真如此,那就是源的真实。但是,经学史上古人从未把它作为爱情诗。从孔子开始即如此,新出土的孔子诗论强化了这一点。毛诗认为是倾“后妃之德”,今文经学认为是“刺康王晏起”。看来古人的认识也不尽同,一篇兼备美刺两说。达则是流的真实。从流的真实看,诗经在历史上的作用是教化。以教化为导向的诗经诠释史与共说是解释诗的本来意义的历史,倒不如说是塑造诗教传统、建构中华文化文明的历史。现代分科学术推进了研究的深入,但也造成了学科分隔。今后研究诗经,不树立国学、中华文化学的学

5、科概念,不采用辩证地统一古今诗学、打通文史哲界限的新经学方式,而欲觅得诗经作为“经”的丰富而又深刻的底蕴,未必不是缘木求鱼。(摘编自乔清举论“经”的意义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现代诗学将诗经视为纯粹的文学作品,因此无法揭示诗经在历史上的文化功能。B诗经以诗教的方式,涵育人的性情,引导人向善,参与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C在现代诗学看来,成为儒家经典和打上“思无邪”的标记,都不是诗经的本来面目。D揭示“源的真实”是现代诗学的重要内容,这种学术探究能拓展诗经的阐释空间。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先亮出现代诗学的特点,以之引出中心观点“诗经首先是

6、经”,领起下文的具体论述。B文章引用行苇中的诗句,旨在论证把仁者“爱人”推进到爱自然在中国思想史上意义巨大。C文章指出“思无邪”来自孔子,“温柔敦厚”出于礼记,意在增强对现代诗学的反驳力度。D文章引用毛诗和今文经学对关雎的评价,论证了古人对诗经作品的看法不尽相同。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学”一词在中国古代和西方文化中都可以指广义的文化,但其现代含义是从西方文化中发展出来的。B如果用现代诗学的视角来解读行苇的开头四句,极有可能抽空其积淀的精神底蕴和负载的文化价值。C对于蒹葭,有“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的说法,这种说法体现了传统经学的阐释思想。D采用新经学方

7、式,既有助于把握诗经的文学价值,又有助于弥补传统经学的不足,开掘诗经的丰富底蕴。二、(2023河南濮阳统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目前被称为“国潮”的舞蹈作品,如唐宫夜宴洛神水赋龙门金刚只此青绿等,创作灵感均来自中国古代名画或雕塑,“破圈”主要表现为中国传统空间艺术(绘画)向时间艺术(舞蹈)的转换。画中人物和山水被以舞蹈的形式活化,从而赋予了原本静态的艺术以活跃的动感和生命。在现代观众眼里,这种传统空间艺术向时间艺术的幻化和挪移,本身就使相关舞蹈作品充满魔幻和奇观性,从而对人构成吸引。为什么在现代艺术创造中,中国艺术家能实现这种幻化和挪移?这固然与现代舞台对声光影技术的运用有关,但更深

8、层次的原因却是中国艺术在观念层面并不存在两者的分离,而是赋予了诗乐舞和诗书画内在的互通性。这种互通或一体性,可以从中国传统书画理论及美学观中见出。如南北朝时期,谢赫在其古画品录中提出绘画“六法”,其中最重要的一法就是“气韵生动”。在中国美学史中,“气韵”本来是一个关于乐舞的概念,但从谢赫始,它却成为中国传统造型艺术普遍遵循的法则。这意味着中国绘画虽然以静态的形式呈现,但在本质上却是富有乐感和旋律的,这种内在的乐感赋予它从造型艺术向乐舞艺术生成的潜能。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虽然如上“国潮”作品均是以绘画向乐舞的转换为共同特点,但采取的路径仍存在重大差异。比如,唐宫夜宴洛神水赋等作品依托的历史名作均

9、是人物画,它的创作路径是将画中人物挪移为舞蹈中的人物。而只此青绿不同,它依托的千里江山图是山水画,创作路径则是将自然山水幻化为人物。这就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在中国艺术史中,广泛存在着人与自然交互的话题,如梁祝化蝶、孔雀东南飞等均是这方面的杰作。在道家思想里,人向自然的生成也是大趋势,庄子把它称为“物化”。以此为背景,汉代儒家发展出了“天人同构”理论,认为人的每一个器官均在天地之间有相应的匹配物,人与自然就成了同形同构关系。到三国时期,徐整在其三五历记中记载了盘古之死,说他死后身体化成了大地上的山川河岳、草木金石。根据这种化生关系,人向自然的全面生成,反向也使自然天地人体化,使山川河岳成为人

10、体的映像形式。后世,这种人与世界交互生成的观念深深影响了中国艺术,如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谈山水画,虽然是在讲自然山水,但山水却以血脉、毛发、神采、秀媚的人体形象向人映显,自然界的山山水水由此都活化出了人的音容和幻影。具体到舞蹈艺术而言,它如果能把这种自然山水向人生成的逻辑揭示出来,所谓的人舞也就是自然山水之舞。这种潜存于山水之间的人体幻影,使相关的舞蹈表演充满了迷幻色彩,但观众并不感到不可思议,这离不开中国美学在如何看待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给予的理论支持。(摘编自刘成纪中国美学如何支持了当代“国潮”)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古代名画或雕塑能够为“国潮”的舞蹈作品提供创作的

11、灵感,促进时、空艺术之间的相互转换。B只此青绿等舞蹈作品借助声光影技术,以其魔幻色彩和奇观性引发现代观众的兴趣。C乐舞概念中的“气韵”说被谢赫引人到绘画创作后,逐渐脱离乐舞而成为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法则。D人舞即是自然山水之舞,人体形象可以由自然山水映显而来,自然山水也可活化出人的音容和幻影。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首段指出唐宫夜宴等作品“破圈”的主要表现和根本原因,点明论题,便于后文快速展开具体论述。B文中引入谢赫关于“气韵”的学说,论证了中国绘画是富有乐感和旋律的,与乐舞艺术具有相通性。C本文在论述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于自然与人的关系的认识时,列举了大量论据,既有神

12、话传说又有哲学理论,使论证更易于理解。D本文论述脉络清晰,环环相扣,详尽阐述了中国美学对“国潮舞蹈”的重要影响,深入浅出,说理透辟。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潮”舞蹈作品以活跃的动态的艺术形式再现了中国传统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的魅力,是符合时代发展和观众期盼的新的艺术表达。B诗乐舞和诗书画存在内在的互通性,这是由于中国艺术家在艺术创造中能够实现两者的融通,将画中人物和山水以舞蹈形式活化。C“国潮”舞蹈作品创作路径可以是自然山水向舞蹈人物的转化,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交互关系,体现出自然天地人体化的映像形式。D观众在欣赏只此青绿时,能够理解中国美学人与自然关系的相关

13、理论,则有助于在迷幻的舞蹈表演中感知舞蹈本身的丰富内涵。三、(2023甘肃武威统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所谓建筑风格,或建筑的时代的、地方的或民族的形式,就是建筑的整个表现。它不只是雕饰的问题,更基本的还是平面部署和结构方法的问题。这三个问题是互相牵制着的。所以寻找民族形式的途径,要从基本的平面部署和结构方法上去寻找。而平面部署及结构方法之产生则是由当时彼地的社会情形之下的生活需要和技术决定的。历史上民族形式的形成都不是有意创造出来的,而是经过长期的演变形成的。其原因就是当时的艺术创造差不多都是不自觉的,一切都在不自觉中形成。但是自从19世纪以来,因为史学和考古学之发达,以及民族自觉

14、性之提高,环境逼迫着建筑师们不能如以往的“不识不知”地运用他所学得的知识,唯一的方法是去创造。在19世纪中,考古学的知识引诱着建筑师自觉地去仿古或集古;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极端主义的建筑师却否定了一切传统。每一个建筑师在设计的时候,都在自觉地创造他自己的形式,这是以往所没有的现象。个人自由主义使近代的建筑成为无纪律的表现。每一座建筑物本身可能是一项很好的创作,但是事实上建筑物是不能脱离环境而独善其身的,结果,使得每一个城市成为一个千奇百怪的假古董摊,成了一个建筑奇装跳舞会。请看近来英美建筑中的优秀作品,都是在高高的山崖上,葱幽的密林中,或是无人的沙漠上。这充分表明了个人自由主义的建筑之失败

15、,它经不起城市环境的考验,只好逃避现实,脱离群众,单独地去寻找自己的世外桃源。在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的土地制度,使资本家将地皮切成小方块,一块一块地出卖,唯一的目的在利润,使得整个城市成为一张百衲被,没有秩序,没有纪律。在平面的部署上,我们有特殊的民族传统。中国的房屋由极南至极北,由极东到极西,都是由许多座建筑物四面围绕着一个院子而部署起来的。它的起源无疑是因生活的需要而形成的。形成之后,它就影响到生活的习惯,成为一个传统。陈占祥先生分析中国建筑的部署,他说,每一所宅子是一座小城,每一个城市是一所大宅子。因为每一所宅子都是多数单座建筑配合组成的,四周绕以墙垣,是一个小规模的城市,而一个城市也是用同一原则组成的。这种平面部署就是我们基本民族形式之一的重要成分。它是否仍适合于今日生活的需求?今日生活的需求可否用这个传统部署予以合理适当的解决?这是我们所要知道的。中国建筑结构之最基本特点在使用构架法。中国建筑系统之所以能适用于南北极端不同之气候就是因为这种结构法所给予它在墙壁门窗分配比例上以几乎无限制的灵活运用的自由。它影响到中国建筑的平面部署。现代科学所产生的R.C及钢架建筑的特征就是这个特征。但这所用材料不同,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