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九大知识考点详解及预测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357474734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 页数:71 大小:2.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数学九大知识考点详解及预测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高考数学九大知识考点详解及预测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高考数学九大知识考点详解及预测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高考数学九大知识考点详解及预测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高考数学九大知识考点详解及预测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数学九大知识考点详解及预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数学九大知识考点详解及预测(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数学九大知识考点详解及预测一、高中数学新增内容命题走向新增内容:向量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概率与统计的基础知识和应用、初等函数的导数和应用。命题走向:试卷尽量覆盖新增内容;难度控制与中学教改的深化同步,逐步提高要求;注意体现新增内容在解题中的独特功能。1.导数试题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导数的概念、求导的公式和求导的法则;第二层次:导数的简单应用,包括求函数的极值、单调区间,证明函数的增减性等;第三层次:综合考查,包括解决应用问题,将导数内容和传统内容中有关不等式和函数的单调性等结合在一起。2.平面向量的考查要求(1)考查平面向量的性质和运算法则及基本运算技能。要求考生掌握平面向量的和、差、数乘和

2、内积的运算法则,理解其直观的几何意义,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2)考查向量的坐标表示,向量的线性运算。(3)和其他数学内容结合在一起,如可和函数、曲线、数列等基础知识结合,考查逻辑推理和运算能力等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考查一般由浅入深,入手不难,但要圆满完成解答,则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和准确的计算。3.概率与统计部分基本题型:等可能事件概率题型、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题型、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题型、独立重复试验概率题型,以上四种与数字特征计算一起构成的综合题。复习建议:牢固掌握基本概念;正确分析随机试验;熟悉常见概率模型;正确计算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二、高中数学的九

3、大知识考点1.函数的基础理论应用;2.不等式的求解、证明和综合应用;3.数列的基础知识和应用;4.三角函数和三角变换;5.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6.曲线方程的求解;7.直线、圆锥曲线的性质和位置关系;8.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及概率;9.向量及与在各知识点之中的应用。三、传统主干知识的命题变化及基本走向1.函数、数列、不等式(1)函数考查的变化函数中去掉了幂函数,指数方程、对数方程和不等式中去掉了“无理不等式的解法、指数不等式和对数不等式的解法”等内容,这类问题的命题热度将变冷,但仍有可能以等式或不等式的形式出现。(2)不等式与递归数列的综合题解决方法化归为等差或等比数列问题解决;借助

4、教学归纳法解决;推出通项公式解决;直接利用递推公式推断数列性质。(3)函数、数列、不等式命题基本走向:创造新情境,运用新形式,考查基本概念及其性质;函数具有抽象化趋势,即通过函数考查抽象能力;函数、数列、不等式的交汇与融合;利用导数研究函数性质,证明不等式;归纳法、数学归纳法的考查方式由主体转向局部。2.三角函数结合实际,利用少许的三角变换(尤其是余弦的倍角公式和特殊情形下公式的应用),考查三角函数性质的命题;与导数结合,考查三角函数性质及图象;以三角形为载体,考查三角变换能力,及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灵活运用能力;与向量结合,考查灵活运用知识能力。3.立体几何 由考查论证和计算为重点,转向既考查

5、空间观念,又考查几何论证和计算;由以公式、定理为载体,转向对观察、实验、操作、设计等的适当关注;加大向量工具应用力度;改变设问方式。4.解析几何(1)运算量减少,对推理和论证的要求提高。(2)考查范围扩大,由求轨迹、讨论曲线本身的性质扩大到考查:曲线与点、曲线与直线的关系,与曲线有关的直线的性质;运用曲线与方程的思想方法,研究直线、圆锥曲线之外的其他曲线;根据定义确定曲线的类型。(3)注重用代数的方法证明几何问题,把代数、解析几何、平面几何结合起来。(4)向量、导数与解析几何有机结合。四、关注试题创新1.知识内容出新可能表现为高观点题;避开热点问题、返璞归真。(1)高观点题指与高等数学相联系的

6、问题,这样的问题或以高等数学知识为背景,或体现高等数学中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推理方法。高观点题的起点高,但落点低,也就是所谓的“高题低做”,即试题的设计来源于高等数学,但解决的方法是中学所学的初等数学知识,所以并没将高等数学引进高中教学的必要。考生不必惊慌,只要坦然面对,较易突破。(2)避开热点问题、返璞归真:回顾近年来的试题,那些最有冲击力的题,往往在我们的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2.试题形式创新可能表现为:题目情景的创设、条件的呈现方式、设问的角度改变等题目的外在形式。另请注意:研究性课题内容与高考命题内容的关系、应用题的试题内容与试题形式。3.解题方法求新指用新教材中的导数、向量方法解

7、决旧问题。五.高考数学命题展望1.主干内容重点考:基础知识全面考,重点知识重点考,淡化特殊技巧。2.新增知识加大考:考查力度及所占分数比例会超过课时比例,将新增知识与传统知识综合考是趋势。3.思想方法更深入:考查与数学知识联系的基本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科学方法。4.突出思维能力考核:主要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5.在知识重组上做文章:注意信息的重组及知识网络的交叉点。6.运算能力有所提高:淡化繁琐、强调能力,提倡学生用简洁方法得出结论。7.空间想象能力平稳过渡:形式不会大变,但将向量作为工具来解立体几何是趋势。8.实践应用能力进一步加强:从实际问题中产生的

8、应用题是真正的应用题,而试题只是构建一种模式的是主干应用题。9.考查创新学习能力:学生能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要有自己的思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考试内容:数学探索版权所有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数学探索版权所有逻辑联结词四种命题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数学探索版权所有考试要求:w.w.w.k.s.5.u.c.o.m数学探索版权所有(1)理解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的概念;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数学探索版权所有(2)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理解四种命题

9、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意义01. 集合与简易逻辑 知识要点一、知识结构:本章知识主要分为集合、简单不等式的解法(集合化简)、简易逻辑三部分: 二、知识回顾:(一) 集合1. 基本概念:集合、元素;有限集、无限集;空集、全集;符号的使用.2. 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图形表示法.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集合的性质: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为;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记为;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如果,同时,那么A = B.如果.注:Z= 整数() Z =全体整数 ()已知集合S 中A的补集是一个有限集,则集合A也是有限集.()(例:S=N

10、; A=,则CsA= 0) 空集的补集是全集. 若集合A=集合B,则CBA = , CAB = CS(CAB)= D ( 注 :CAB = ).3. (x,y)|xy =0,xR,yR坐标轴上的点集.(x,y)|xy0,xR,yR二、四象限的点集. (x,y)|xy0,xR,yR 一、三象限的点集.注:对方程组解的集合应是点集.例: 解的集合(2,1).点集与数集的交集是. (例:A =(x,y)| y =x+1 B=y|y =x2+1 则AB =)4. n个元素的子集有2n个. n个元素的真子集有2n 1个. n个元素的非空真子集有2n2个.5. 一个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一定为真.

11、否命题逆命题.一个命题为真,则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原命题逆否命题.例:若应是真命题.解:逆否:a = 2且 b = 3,则a+b = 5,成立,所以此命题为真. .解:逆否:x + y =3x = 1或y = 2.,故是的既不是充分,又不是必要条件.小范围推出大范围;大范围推不出小范围.3. 例:若. 4. 集合运算:交、并、补.5. 主要性质和运算律(1) 包含关系:(2) 等价关系:(3) 集合的运算律:交换律: 结合律: 分配律:.0-1律:等幂律:求补律:AUA= AUA=U UU= U=U UU(UA)=A反演律:U(AB)= (UA)(UB) U(AB)= (UA)(UB)6.

12、 有限集的元素个数定义:有限集A的元素的个数叫做集合A的基数,记为card( A)规定 card() =0.基本公式:(3) card(UA)= card(U)- card(A) (二)含绝对值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及延伸 1.整式不等式的解法根轴法(零点分段法)将不等式化为a0(x-x1)(x-x2)(x-xm)0(0”,则找“线”在x轴上方的区间;若不等式是“b解的讨论;一元二次不等式ax2+box0(a0)解的讨论. 二次函数()的图象一元二次方程有两相异实根有两相等实根 无实根 R 2.分式不等式的解法(1)标准化:移项通分化为0(或0); 0(或0)的形式,(2)转化为整式不等

13、式(组)3.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1)公式法:,与型的不等式的解法.(2)定义法:用“零点分区间法”分类讨论.(3)几何法:根据绝对值的几何意义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解题.4.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1)根的“零分布”:根据判别式和韦达定理分析列式解之.(2)根的“非零分布”:作二次函数图象,用数形结合思想分析列式解之.(三)简易逻辑1、命题的定义: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2、逻辑联结词、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或”、“且”、“非”这些词叫做逻辑联结词;不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是简单命题;由简单命题和逻辑联结词“或”、“且”、“非”构成的命题是复合命题。构成复合命题的形式:p或q(记作“pq” );p且q(记作“pq” );非p(记作“q” ) 。3、“或”、 “且”、 “非”的真值判断(1)“非p”形式复合命题的真假与F的真假相反;(2)“p且q”形式复合命题当P与q同为真时为真,其他情况时为假;(3)“p或q”形式复合命题当p与q同为假时为假,其他情况时为真4、四种命题的形式:原命题:若P则q; 逆命题:若q则p;否命题:若P则q;逆否命题:若q则p。(1)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