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件】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末复习备考重点讲解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上传人:s****6 文档编号:357459163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PPTX 页数:65 大小:13.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课件】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末复习备考重点讲解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地理课件】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末复习备考重点讲解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地理课件】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末复习备考重点讲解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地理课件】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末复习备考重点讲解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地理课件】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末复习备考重点讲解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课件】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末复习备考重点讲解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课件】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末复习备考重点讲解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期末复习备考123第一节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第二第二节节 工工业区位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因素及其变化第三第三节节 服务业服务业区位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因素及其变化1第一第一节节 农业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变化(3大大重点)重点)一、农业区位1 1、农业的概念、农业的概念:指指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采集、捕捞、人工驯化、培育、种植、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采集、捕捞、人工驯化、培育、种植、养殖等途径来获得产品的产业养殖等途径来获得产品的产业。广义农业广义农业:指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五种:指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

2、渔业、副业五种形式。形式。狭义农业狭义农业:指种植业,包括生产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和绿肥等:指种植业,包括生产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和绿肥等农作物的生产农作物的生产活动。活动。2 2、农业的分类、农业的分类按生产对象分: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按历史发展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按产品用途分:自给农业;商品农业按投入多少分:粗放农业(游牧业、热带迁移农业);密集/集约农业3 3、农业生产、农业生产活动活动:人们人们利用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栽培植物或或饲养动物饲养动物等等以获得所需的产品,这就是以获得所需的产品,这就是农业农业农业农业生产活动。

3、生产活动。生产活动。生产活动。自然自然自然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文化习俗和政策条件、经济技术条件、文化习俗和政策条件、经济技术条件、文化习俗和政策条件、经济技术条件、文化习俗和政策等影响等影响等影响等影响地域性地域性地域性地域性农业的生产特点:地域性“因地制宜”生物生物的生长发育有着一定的规律,并且受自然因素的影响的生长发育有着一定的规律,并且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某些自然因素(尤其是某些自然因素(尤其是气候因素气候因素)随季节而变化,并有一定的周期)随季节而变化,并有一定的周期所以农业生产活动与季节有关,需要按季节顺序安所以农业生产活动与季节有关,需要按季节顺序安排排,季节性和周期性季节性和周期

4、性很明显很明显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过了惊蛰节,耕田不停歇霜降抢收,不收就丢农作物的习性农作物的习性农业农业区位区位该事物与该事物与相关地理因素相关地理因素的关系的关系该事物的该事物的位置位置自然因素自然因素人文因素人文因素影响影响一定地方一定地方农业农业生产选择生产选择的因素称的因素称为为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区位因素。5 5、认识农业区位、认识农业区位农业农业区位选择的区位选择的实质:决策者对农业土地合理利用的选择实质:决策者对农业土地合理利用的选择二、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1)自然因素因素对农业的影响实例热量影响农作物的种类、分布及复种指数热量

5、足则生长期长,复种指数高,单产高;热量不足则相反柑橘等亚热带水果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苹果等暖温带水果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我国南方地区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华北地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东北地区一年一熟 光照影响农作物的品质光照强,则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光照弱,不利于作物生长;光照时间长可弥补热量不足,利于作物生长新疆光照充足,长绒棉品质优良、哈密瓜甜;东北水稻的生长期长,光照时间长,大米口感好降水影响农业类型及农作物的分布降水量大可发展水田农业,小则旱作;过多则涝、过少则旱,都影响作物生长我国南方地区发展水稻种植业,北方地区多种植小麦,西北地区发展畜牧业气温日较差影响农作物的品质气温日较差

6、大利于积累营养物质我国西北地区因气温日较差大,瓜果糖分积累多,品质好气候光照对农业的影响光照对农业的影响时间长短光照强度 光照时间长,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热量不足的问题。如我国东北平原,虽然纬度较高,但夏季光照时间长,有利于农作物生长(高纬度地区)光照强有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更多有机物;利于作物着色作物容易灼伤;生长周期短,有机质积累少光照弱不利于谷物的生长;生长周期长,品质好作物着色差,卖相差影响因素纬度因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小,光照强度大,但昼长年变化小,光照稳定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光照强度小,但夏季白昼时间长或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小,光照时间长海拔因素:

7、海拔高,大气稀薄,晴天多,光照充足坡向因素:阳坡,光照充足;阴坡,光照不足;植被覆盖率因素:密林,光照不足;反之,裸地等光照充足天气因素:晴天多,光照充足;阴天光照不足;热量对农业的影响热量对农业的影响分类积温:生长期和生长周期、熟制热量充足:生长期长,复种指数高,单产高热量不足:生长周期长,有机质积累多,品质好;病虫害少生长期短,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甚至无法生长;低温冻害,不利于作物生长春温:春播、发芽、开花时间夏温:生长快慢秋温:霜冻影响产量与质量冬温:越冬作物、病虫害日较差:品质备注生长期:在一定以上的温度作物可继续生长的时期(地理角度)生长周期:作物从播种到成熟所需要的时间,为作物生长

8、期(生物角度)二者关系:生长周期与积温成负相关;生长期与积温成正相关热量对农业的影响影响因素海拔因素海拔高,气温(热量)低,适宜喜光、耐寒的作物海拔高差:不同海拔高度,水热垂直差异大,垂直分异明显纬度因素纬度低,热量充足;纬度高,热量不足;纬度跨度大,热量差异大坡向因素阳坡:(南坡)气温高,热量充足;迎风(冷空气冬季风)坡,气温(热量)低阴坡:(南坡)气温低,热量不足,适宜喜阴、耐寒的作物;背风坡,产生焚风效应,气温(热量)高其他因素冬季风(西北风):降温,低温冻害,影响作物生长水体调节:水域面积广的地区,升温慢,降温慢,温差小人为干预:温室大棚、覆膜等技术推广,调节热量地形起伏:地形起伏大,

9、温差大(热量)对农业的影响降水对农业的影响降水对农业的影响降水量:充沛、适中,有利于农作物生长降水季节变化:大,旱涝灾害频繁,影响农业生产;如降水过多易造成洪涝,过少易造成旱灾微观农业类型:800mm,发展水田种植业;4008000mm,发展旱地农业区;200400 mm或250400 mm,发展畜牧业;200 mm或250mm发展灌溉农业或绿洲农业水热组合: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XX气候区,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如季风气候 XX气候区,雨热不同期,不有利于农业生产,如地中海气候降雪:防霜冻、解春旱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昼夜温差、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昼夜温差、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昼夜温差昼

10、夜温差大,有利于营养物质和养分的积累,品质优良;与晴天多,光照充足结合昼夜温差过大,易造成低温冻害(霜冻);昼夜温差小,品质较差取决于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两个方面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处于最高状态,产生大量有机物夜晚温度低,呼吸作用的强度处于较低状态,减少了有机物的消耗自然灾害:大风大雾、冻害冷害、台风、寒潮、雪灾等影响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影响因素:地势(正比)、天气(阴晴天)、下垫面(比热容大小)(正比)(1)自然因素其他自然因素因素对农业的影响实例水源水源丰富的地区农作物收成较有保证,但缺水地区它会成为限制性因素有灌溉水源保证的干旱地区,可发展农业 新疆地区的绿洲农业、河西走廊的灌溉农业地形地形类

11、型、海拔、坡度等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规模及机械化程度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大面积平原可以使用大型机械化;山地、丘陵宜发展林业或畜牧业;低洼地水域宜发展渔业我国东北平原地区发展种植业,生产规模大,多采用大型机械化;南方低山丘陵区发展林业或畜牧业,生产规模较小,多使用小型机械化土壤土壤结构、肥力、土层厚度、酸碱度等影响作物类型及产量不同土质适宜不同作物;肥力影响产量我国东南丘陵地区的酸性红壤适宜种植茶树自然因素(水源)对农业的影响水源对农业的影响水量大小水质好坏取水便捷程度五种主要的水源补给河流状况河网密度河流支流数量、河流的流域面积、流程等河流汛期、结冰期等排水:水文灾害(旱涝)临近XX河流或

12、冰雪融水区或地下水,灌溉水源充足(有便利的灌溉水源)临近水源地或河流上游、水质优;河流中下游或临近工(农)业区,污染较重,水质较差;2自然因素(地形)对农业的影响地形对农业的影响宏观地形微观地形高原畜牧业平原种植业山区立体农业、林果业低洼积水地区渔业农业大类海拔高度:光热、日较差差:水热差异差:气候与气象灾害气候条件坡向迎风坡|背风坡阳坡|阴坡降水、云雾、湿度、气象灾害起伏和坡向水分、洪灾气象灾害等影响土壤厚度、肥力、水分等农业区位条件耕地面积影响农业生产规模大小等自然因素(土壤)对农业的影响土壤对农业的影响肥力:有机质、矿物质、含量高低墒情(土壤水情):土壤水分过多过少,不利于耕作和农作物生

13、长;水分过多(如沼泽湿地),导致作物烂根死亡,需排水耕作;过少导致作物缺水;土壤灾害:土地退化、土壤污染、土壤盐碱化;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土地荒漠化等土温:影响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呼吸土层的厚薄: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土壤浅薄贫瘠土层的透气性:影响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呼吸,沙质土壤透气性好酸碱度:影响矿物盐类的溶解度和微生物活动影响植物的营养如酸性土壤,肥力低,适合茶类等作物的生长人类活动: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覆盖薄膜、稻草、鹅暖石等,有利于保温保湿,保土,减少土壤养分流失;轮耕、休耕,保持地力(注河流洪水泛滥给两岸耕地带来肥沃土壤,如尼罗河的泛滥)过度施用化肥、农药造成土壤污染,生态环境遭到

14、破坏等(2)社会经济因素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举例市场市场的需求、农产品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从而影响农业区位的选择城郊发展蔬菜、水果、肉、蛋、奶及花卉等农副产品的生产交通运输交通运输便捷,可以节省农产品的运输、存储费用和运输时间,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扩大农产品的销售范围产品易腐烂变质的园艺业、果蔬业等,应布局在交通便捷的地方劳动力劳动力的数量、素质和价格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经营方式等我国南方地区劳动力丰富,发展水田农业,可以精耕细作政策法规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法规,如税收办法、鼓励或限制农业生产规模和类型,以及提高或降低农产品的价格等,都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我国制定了基本

15、农田保护条例,不准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不准在基本农田内挖塘养鱼和进行畜禽养殖,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l农业生产活动所考虑的并非只是如何利用土地生产农业生产活动所考虑的并非只是如何利用土地生产作物作物,更重要的是如何将生产的,更重要的是如何将生产的农产农产品品运到市场销售,以获得经济收入运到市场销售,以获得经济收入。所以,除了自然因素外,所以,除了自然因素外,市场、交通运输、政市场、交通运输、政策法规策法规等等人文因素人文因素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也很重要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也很重要。科技机械化机械替代了人力和畜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美国中部平原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高;杂交水稻的培育;冷藏运输使新鲜瓜

16、果能运到更远的地区;温室大棚等的使用使反季节蔬菜供应充足生物化学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良种、化肥、农药等,提高了农业产出冷藏技术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保温技术地膜覆盖、温室大棚等通过改善温度条件,扩大了某些农作物的种植范围,提高复种指数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对农业的影响市场对农业的影响市场是农业类型和规模的决定性因素分析因素市场广阔;人口稠密或城市较多,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产品深受喜爱,市场广阔;市场距离近:距离近,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错开上市时间;上市早晚、季节市场竞争力强:品牌效应、价格低、规模大、品质好;交通通达度高,快速运输产品到市场;保鲜冷藏技术发展,开拓新的更远市场等等社会经济因素(交通、科技)对农业的影响交通对农业的影响交通便捷程度:临近河或湖,水陆(海陆)交通便利或河流交汇处等,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发达的交通运输条件);交通条件改善,可缩短时间扩大农产品销售市场(类型、规模、结构);适用的农产品:对易腐、变质的产品影响较大科技对农业的影响技术:精耕细作,传统经验;机械化、专业化、精细化程度;冷藏保鲜技术: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农业生物技术:优良品种、化肥农药农业灌溉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