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与解析)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357453462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0.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与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江苏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与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江苏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与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江苏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与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江苏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与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与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与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与解析)学校:_姓名:_班级:_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毛主席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新民主主义论)“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论)这里说“只能”“才是”,就是说,标准只有一个,没有第二个。这是因为,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真理是客观真理,是人的思想对于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因此,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就不能到主观领域内去寻找,不能到理论领域内去

2、寻找,思想、理论自身不能成为检验自身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的标准,正如在法律上原告是否属实,不能依他自己的起诉为标准一样。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必须具有把人的思想和客观世界联系起来的特性,否则就无法检验。人的社会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实践具有把思想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的特性。因此,正是实践,也只有实践,才能够完成检验真理的任务。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之所以有力量,正是由于它是经过实践检验了的客观真理,正是由于它高度概括了实践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并用来指导实践。正因为这样,我们要非常重视革命理论。列宁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

3、有革命的运动。”理论所以重要,就是在于它来源于实践,又能正确指导实践,而理论到底是不是正确地指导了实践以及怎样才能正确地指导实践,一点也离不开实践的检验。不掌握这个精神实质,那是不可能真正发挥理论的作用的。有的同志说,我们批判修正主义,难道不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去衡量,从而证明修正主义是错误的吗?我们说,是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们批判修正主义的锐利武器,也是我们论证的根据。我们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去批判修正主义,这些基本原理是马、恩、列、斯和毛主席从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概括起来的,它们被长期的实践证明为不易之真理;但同时我们用这些原理去批判修正主义,仍然一点也不能离开当前的

4、和过去的实践,只有从实践经验出发,才能使这些原理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我们的批判只有结合大量的事实分析,才有说服力。不研究实践经验,不从实践经验出发,是不能最终驳倒修正主义的。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的,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这就需要在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指导下研究新事物、新问题,不断作出新的概括,把理论推向前进。这些新的理论概括是否正确由什么来检验呢?只能用实践来检验。毛主席说:“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297页)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摘编自普通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

5、标准,有删改)材料二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对知行范畴的讨论主要围绕知行的先后、轻重、分合等问题展开,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知行观。重行传统肇始于先秦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就有“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等论述,提出君子应当言行一致、以行为本。除此之外,荀子对于重行讲得更为透彻,“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他用层层递进的论证方式,将“行”置于最高层次,使“行”成为检验“知”的标准。到汉唐,中国哲学重行传统已经形成,但对知行关系的深入探究,则主要来自于宋明理学家的阐发。程颐首倡“知先行后”说,后朱熹修正了这种观点,提出“知行常相须,如

6、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形成了“知轻行重”说的核心观点。至明中叶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说,提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力图达到“知”与“行”、“心”与“物”融为一体的境界,这之中凝结着中国传统文化独有的哲学智慧。到了近代,“知行合一”也体现出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提出了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从而创造性地发展了“知行合一”学说。新时期,我们更是大力提倡“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

7、、是关键”,强调我们在实践中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从中国传统哲学中知行观的历史流变,到新时代对于知行观内涵的注解,我们发现,只有始终坚持知行合一,反对认识与实践相脱离,才能切实解决问题。只有始终坚持以理论为旗帜,以实践为导向,做知而行之的行动者,才能做到初心如磐,砥砺前行。(摘编自2019年7月17日光明日报刘舒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能够指导实践,是因为他们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并且对实践经验进行了高度概括。B材料一既有哲学理论的高度又有典型文献的支撑,在演绎推理中展开论述,形成了一种不可辩驳的力量

8、。C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先秦时期就已形成重“行”的传统,荀子把“行”置于最高层次,并把它作为检验“知”的标准。D材料二中采取了纵向分析与横向比较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时期“知”“行”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多层次的阐释。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只要掌握了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指导了实践、理论离不开实践检验的精神,就能够真正发挥理论的作用。B只有实践可以起到检验真理作用,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成功了,其理论就是正确的,反之就是错误的。C宋明理学家经由对“知”“行”的先后、轻重、分合等问题的不断讨论,最后在二者之间达到了一种平衡。D“知行合一”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发生质的改变,在新时代被赋予富

9、有时代特色的新内涵,焕发出蓬勃生机。3下列选项中,最不能支撑“知行合一”观点的一项是()A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B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C知则必行,不行则为徒知。言则必行,不行则为空言。D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在论证方面的特点。5“坚持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用实践的眼光看问题,促进实践和理论的良性互动。”已经成为新时期公认的一个行为准则;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世界的尽头马克斯苏萨克请想象一下,你在黑暗中走在汉密尔街上,你的头发被雨

10、淋湿了。气压几乎是在急剧地变化。第一枚炸弹落在了汤米穆勒家的公寓楼上。他的脸在梦中无辜地抽搐着,然后,我就跪在他床边。接下来是他的妹妹。克里思蒂娜的双脚从毯子下伸出来,好像是在大街上玩跳房子的游戏,她的脚指头是那么小。他们的妈妈睡在不远处,床边的烟灰缸里放着四支熄灭的香烟,被掀去屋顶的天花板红得像块电热板。汉密尔街化作一片火海警报开始号叫。“现在太迟了,”我低声说,“他们都以为是场演习。”开始的时候,盟军佯作袭击慕尼黑,其实他们真正的目标是斯图加特。可是有十架飞机被留了下来。噢,警报传来。它们带着炸弹飞到了莫尔钦。几分钟以内,灰飞烟灭。汉密尔街三十一号里,霍茨佩菲尔太太仿佛在厨房里等着我来似的

11、。她面前放着一个破杯子,在她最后清醒的时刻,她的表情好像在责问我怎么过了这么久才来。相反,迪勒太太睡得正香。她的眼镜落在床边,碎了。她的商店被彻底摧毁,柜台飞到了路那的另一边,相框里的希特勒的照片摔到了地上。他像是遭到了抢劫似的,连同玻璃一起碎成了渣。我从屋里出来时,一脚踩在他的脸上。费得勒一家人整整齐齐地排在床上,盖着被子。普菲库斯自鼻子以下都被埋在废墟里。在斯丹纳家,我用手指轻轻地拂过芭芭拉梳得漂漂亮亮的头发。我抹掉库尔特科睡梦中严肃的表情。我挨着个亲吻着几个年幼的孩子们,和他们道晚安。然后是鲁迪。噢,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啊,鲁迪他和妹妹一起躺在床上。她睡觉的时候一定不老实,一个人占了大半张

12、床,他已经被挤到了床边,却还用胳膊搂着她。男孩睡着了,他的头发,颜色像闪着的蜡烛光,照亮了整张床。我抱起他和贝蒂娜在毯子下的灵魂。还好,他们没有什么痛苦,身体还是温热的。我想,这是那个将玩具熊送给别人的男孩。可是,又有谁带给他慰藉呢?当他在睡梦中被夺走生命、跌入死亡深渊的时候,又有谁来安慰他?只有我而已。我不太善于安慰别人,尤其是当我的双手冰冷,而床还温暖的时候。我带着他轻轻地穿过被毁的街道,我的眼里流着泪,心如死灰。我仔细观察了他一会儿,我看到他灵魂的内涵,我看到了一个全身涂成黑色的男孩,一边喊着杰西欧文斯的名字,一边冲过假想中的终点线;我看到他站在齐腰深的冰水里追赶一本书;我也看见这个男孩

13、躺在床上,想象着隔壁女孩的吻会是什么滋味。这个男孩,他打动了我,每次都打动了我。他做的唯一一件的坏事,就是踩在了我的心上,让我为他哭泣。最后,是休伯曼夫妇。汉斯。爸爸。他瘦长的身躯躺在床上,我能透过睫毛看到他眼中的银色光芒。他的灵魂站起来,迎接我的到来。这种灵魂通常会这样做他们是美好的灵魂,他们会说:“我知道你是谁,我准备好了。当然,我并不想离开,但还是会跟着你走。”他躺在我怀里休息。他的肺还痒痒的,还想要抽上最后一根烟;他心里对地下室有着无限牵挂那里,有他正在写书的女儿。莉赛尔。我把他带走时,他的灵魂低声叫喊着,可是这所房子里没有莉赛尔,至少,我这一趟不是为她而来。 然后,就只剩罗莎了,说真

14、的,我捡起她的灵魂时,她恐怕刚好正在打鼾,因为她的嘴张得老大,两片粉色的薄唇还在翕动。如果她看到过我,我敢说她肯定会管我叫蠢猪,其实我不觉得这个称呼有多难听。我发现她把每个人都叫做蠢猪,尤其是那些她爱的人。她蓬松的头发散落在枕头上,衣橱般庞大的身躯与心跳一同起伏。你可别搞错了,这个女人有一颗心,她的心比大多数人想的都要广阔,里面存放了很多东西,高高地搁在你看不见的架子上。我记得,她是那个在漫长的月夜里,抱着乐器沉默不语的女人;她还是在犹太人到达莫尔钦镇的第一天晚上,毫不迟疑给他端来食物的女人;她还是那个伸长了手臂,到床垫里为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取素描本的女人。最后的幸运。我从一条街走到另一条街,又

15、回到汉密尔街的尾部,带走一个叫舒尔茨的男人。他没能在倒塌的房屋里坚持下来。我正带着他的灵魂经过汉密尔街,却注意到空军特勤队的队员在叫喊和欢呼。堆积如山的瓦砾被挖出了一个洞。炽热的天空红云翻滚,呛人的烟雾开始打旋,我感到好奇。是的,通常情况下,我的好奇心只会让我目睹人类可怕的哀号。但这一次,我不得不说,尽管它让我心碎,但直到现在我也为自己当时在场而高兴。他们把莉赛尔拉出来时,她痛哭着,叫喊着汉斯休伯曼的名字。空军特勤队的队员试图用强壮的臂膀抱住她,但她却挣脱了,绝望的人经常会这么做。她不知道自己在朝什么地方跑,因为汉密尔街已经不复存在了。为什么天空是红色的?天空怎么会飘起了雪花?雪花又怎么会灼伤了她的手臂?在1943年,我更是四处游荡。(有删改)【注】选自马克斯苏萨克偷书贼,选文部分以“死神”的视角进行叙述。杰西欧文斯,美国黑人田径明星,短跑运动员。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借死神踩在希特勒照片上这一传神的细节,暗示那种发动战争、罔顾人命的行为最终会遭到人们的鄙视和践踏。B“我”带走鲁迪灵魂时,两次发出谁来安慰他的疑问,体现了面对美好的生命消逝时,“我”为人心的冷漠而感到无奈与悲伤。C“我”在带走爸爸汉斯的灵魂时,并没有带走莉赛尔的灵魂,是因为“我”不忍心伤害这个小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