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公务员行测考试朴素逻辑示例

上传人:1340****918 文档编号:357451140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公务员行测考试朴素逻辑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3年公务员行测考试朴素逻辑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3年公务员行测考试朴素逻辑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3年公务员行测考试朴素逻辑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3年公务员行测考试朴素逻辑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公务员行测考试朴素逻辑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公务员行测考试朴素逻辑示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公务员行测考试朴素逻辑示例朴素逻辑这类题型是我们在各类行测考试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题型,但是也是同学们比较苦恼的一种题型,很多同学看到朴素逻辑题第一感受可能就是觉得会比较耗费时间,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公务员行测考试朴素逻辑示例,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公务员行测考试朴素逻辑示例 【例1】甲、乙、丙在北京、南京和成都工作,他们的职业是医生、演员和教师。已知:甲不在北京工作,乙不在南京工作;在北京工作的不是教师;在南京工作的是医生;乙不是演员。 那么,甲、乙、丙分别在哪里工作A.南京、成都和北京 B.成都、北京和南京 C.南京、北京和成都 D.成都、南京和北京 【分析】我们可以

2、看一下这道题,这道题给了我们三个人,三个地方和三个职业,我们可以来看一下给我们的条件,寻找一下突破口,看了这几个条件我们会发现,跟甲有关的条件出现了一次,跟乙相关的条件出现了两次,和丙相关的条件没有,那综合来看,有两个条件都和乙相关,所以我们就可以把乙作为题目的突破口,那我们来整理一下,已知乙不在南京工作,乙不是演员,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去观察和南京或者和演员相关的条件,题干给了我们在南京工作的是医生,那么乙不在南京工作也就意味着乙不是医生,可以得出乙是教师,在根据在北京工作的不是教师,得出乙不在北京,最终可以得出乙在成都,结合选项直接选A选项。 根据这道题我们要知道在做朴素逻辑题目的时候一定要找

3、到题干的突破口,找到相对关联性的信息也就是出现次数最多的信息,并结合相关条件进行解题。再来做一道题巩固一下。 【例2】某舞蹈队现有三名女队员王虹、张静和高薇,她们是好朋友,来自不同省份,或者来自甘肃,或者来自山东,或者来自广西。高薇见过张静的姐姐,高薇的国标舞比来自广西的队员跳得好。来自山东的队员是独生女,其国标舞是三人中跳得最不好的。 由此可以推出:A.王虹来自甘肃,张静来自广西 B.张静来自广西,高薇来自甘肃 C.高薇国标舞跳得最好,张静跳得最不好 D.王虹国标舞跳得最不好,张静跳得最好 【解析】这道题我们可以观察一下题干条件,找到相对关联性信息,高薇出现次数最多,从高薇入手,高薇国标舞比

4、广西的跳的好得到高薇不是来自广西,根据山东跳的最不好,得到高薇不是来自山东,得到高薇来自甘肃,看选项可以排除A,根据高薇见过张静的姐姐可知张静不是独生女,根据来自山东的是独生女,可知张静不是来自山东,可以得到张静来自关系,结合选项直接选B。 拓展:行测考试定义判断题示例 定义判断题目要求考生以题干信息为依据,选择选项中与之相符或不符的一项。也就是说衡量选项正确与否的标准就是题干内容,从作答角度看,该题型对学科知识储备没有过高要求。按常规讲,定义判断题目应该是比较容易的一类题型。但很多考生反馈:觉得定义判断题目对与错的标准很难把握。这是因为很多定义判断题目干信息很抽象,选项内容又非常通俗,二者之

5、间存在很大落差,正是由于这个落差让人很难衡量把握。 题干表述优先 题干表述优先是指以题干内容为依据衡量选项正误,不补充、代入相关知识信息。 选项择优 选项择优是指以题干的核心内容为依据,来衡量选项。主要原则是:选择不违背题干信心,同时又更多地符合题干信息的选项。 需要注意的是,考生们不要苛求正确选项包括题干全部要点,以上述两个原则作答即可。 示例.择一的因果关系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行为人都实施了可能对他人造成损害的危险行为,并且已经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无法确定其中谁是加害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存在择一的因果关系的是哪项 A.甲、乙两人在搬卸货物过程中因操作不当,造成货物损坏 B.甲在乙的饮

6、水中下毒,乙喝下后在毒发前又因琐事与丙发生争吵,丙一怒之下用刀刺死了乙 C.甲、乙共同绑架了丙,甲负责向丙的家人索要赎金,乙为避免被丙认出,将丙残忍杀害 D.甲、乙、丙三人带着相同的猎枪和子弹外出狩猎,甲、乙看到一只猎物出现在丙附近,二人同时开枪,结果其中一枪打中了丙 答案:D。解析:整理定义信息要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为人;可能对他人造成损害;无法确定谁是加害人。A项,损坏货物,不符合可能对他人造成损害,可以排除。B项,可以确定加害人,不符合,可以排除。C项,可以确定加害人,不符合,可以排除。D项,符合定义要点,故正确答案是D项。 拓展:公务员行测考试成语常识积累 1、危言危行 【解释】说正

7、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误用】常被误解为“危险”的意思而误用。 2、汗牛充栋 【解释】形容书籍极多。 【误用】常被用于形容其他事物。 3、不以为意 【解释】不把事情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误用】不能与“不以为然”相混淆。 4、万人空巷 【解释】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涌向某处(观看或参加某些大的活动等),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误用】常被误解为巷子里空无一人。 5、瓜田李下 【解释】泛指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误用】易被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 6、登堂入室 【解释】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误用】易被误用为“进入屋子”。 7、如坐春风 【解释】

8、好像置身于和暖的春风里,形容受到良师的教诲、熏陶。 【误用】与“景物”无关。 8、走马观花 【解释】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强调过程。 【误用】易和“浮光掠影”相混,后者指印象不深刻,强调结果。 9、曾几何时 【解释】表示“时间过去没有多久”。 【误用】常被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10、久假不归 【解释】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误用】易被误解为长期请假不归。 11、五风十雨 【解释】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次雨,形容风调雨顺。 【误用】常被误用为刮风多、下雨多。 12、不忍卒读 【解释】卒:尽、完。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误用】常与“不堪卒

9、读”、“难以卒读”混淆,误用为贬义词,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13、一文不名 【解释】名:占有。一个钱都没有,形容极为贫穷。 【误用】常误用于代替“一文不值”,指毫无价值,后指人无用。 14、求全责备 【解释】对人对事要求完美无缺。 【误用】常被误用为“委曲求全”。 15、身无长物 【解释】身边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困或俭朴。 【误用】常被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16、石破天惊 【解释】原形容箜篌的声音高亢激越,惊天动地。后多用来形容文章、议论不同凡响或事态发展出人意料。 【误用】常误与“排山倒海”等连用,指自然力量之大。 17、胸无城府 【解释】城府:城池和府库,借指代人处事的心机。形容人坦率真诚,没有心机。 【误用】常误用来形容“头脑简单”,贬义词。 18、师心自用 【解释】师心:以自己的心意为师,即只相信自己。常形容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误用】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 19、望尘莫及 【解释】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形容远远落后。 【误用】易与“鞭长莫及”混淆,后者指力量达不到。 20、耳提面命 【解释】提着耳朵告诫,当面教导。形容严格要求,恳切教诲。 【误用】常误用为贬义词,理解为在耳边训斥,当面命令。 公务员行测考试朴素逻辑示例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