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及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名师教学教案

上传人:1396****413 文档编号:357445855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及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名师教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及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名师教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及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名师教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及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名师教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及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名师教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及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名师教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及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名师教学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22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目標1.認識“崛、範”等10個生字,會寫“肅、默”等12個生字,會寫“嚴肅、默默”等15個詞語。2.能歸納課文講述的三件事,並連起來說清楚課文的主要內容。【語文要素】3.能查找資料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說出周恩來立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一志向的原因。4.寫自己讀書的目的,做到理由清楚。教學重難點1.關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學習多件事情串聯的方法,把握文章主要內容。2.能查找資料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說出周恩來立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一志向的原因。教學課時2課時第1課時課時目標1.會認9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會寫15個詞語。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歸納出課文講述的三件事。(重點)3.圈畫出文中體現“中華不振”的語句。一、出示圖片,揭題導入1.有一位偉人,他胸懷祖國,心系人民。逝世後,舉國哀痛,十裡相送。他就是我們敬愛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任總理周恩來。這節課我們學習他少年時代的故事。2.齊讀課題,提示“崛”的讀音。思考:“崛起”是什麼意思?“崛”字呢?“崛”和“起”的意思相近,組合在一起構成了一個詞,所表示的語義更深了。指名說說題目的意思。二、檢測預習,梳理事件1.詞語教學。(1)重點指導讀好“分量”,理解“抱負”“光耀門楣”。(2)找出與“崛起”構詞方式相同的詞語。(清晰、胸懷、讚歎、疑惑、訓斥)2.自讀課文,感知內容。(1)課文寫

3、了周恩來少年時期的幾件事,標出相關自然段。(2)指導把握第一件事情的內容。回顧第四單元把握一件事的方法,說說本文第一件事的主要內容。思考:周恩來在什麼情況下做了什麼?(關注主要人物及表現,可以說得更簡潔。)(3)自主把握第二件和第三件事的內容。學生嘗試從主要人物周恩來的角度,關注人物表現,把握另兩件事的主要內容。小結:關注課文主要人物,想想“他在什麼情況下做了什麼事”,能幫助我們更好地把握事件內容。三、圈畫“中華不振”的語句課文中哪些句子具體地闡述了“中華不振”?先來關注後兩件事情。請同學們再次默讀課文,走進那段滄桑的歷史。一邊讀一邊將表現“中華不振”的句子用橫線畫出來。第2課時課時目標1.將

4、課文中的三件事連起來,說清楚課文的主要內容。(重點)2.能查找資料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說出周恩來立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一志向的原因。(難點)3.寫自己讀書的目的,做到理由清楚。一、體會屈辱,感受志向1.聚焦人物,體會“中華不振”。(1)默讀第16自然段,圈畫人物表現的關鍵字,與同桌交流感受。(2)婦女的指望與巡警的訓斥進行對比品讀。這些人物中多次提到的是婦女。對於她,你圈畫了哪些關鍵字?婦女多麼渴望巡警能夠為她撐腰,為她做主,然而事實卻是巡警把她訓斥了一通。你有什麼感受?(3)圍觀的中國人內心的憤恨與無奈相碰撞。圍觀的中國人儘管氣憤不滿,緊握拳頭,但敢怒不敢言,只能安慰一下婦女,什麼辦

5、法都沒有。你又作何感想?(4)課文中沒有具體寫“這個外國人”的表現,你能否也通過關鍵字,想像當時他的表現?(5)師生對讀。正因為“中華不振”,那位婦女(生接讀)親人被外國人的汽車軋死了,只能哭訴;正因為“中華不振”,中國巡警(生接讀)不但不懲處肇事的外國人,反而訓斥她;正因為“中華不振”,中國人(生接讀)都緊握著拳頭,只能勸慰這個不幸的女人。2.結合資料,體會“中華不振”。(1)是呀,在外國人的地盤裡,誰又敢怎麼樣呢?這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地方?學生快速流覽課文,找到相關資訊。(2)學生結合伯父“沉鬱”的表情和“熱鬧非凡”的場景談對“中華不振”的理解。(3)學生交流課前搜集到的有關“中華不振”的資

6、料。教師播放影像資料,並簡述這段屈辱的歷史。小結:“佔據地”就是“國中之國”,外國人可以無視中國的主權,哪怕撞死了人也能免除中國司法的審判。在那個年代,它僅僅是當時“中華不振”的一個縮影。3.回讀“明志”,感受周恩來偉大的抱負。(1)正是“中華不振”的現狀讓少年周恩來思考怎樣拯救中國、拯救人民,於是就立下了宏大的志向。讓我們回到那節修身課,再去感受他博大的胸懷和偉大的抱負。(2)體悟周恩來的內心,讀好人物語言。引導學生抓住“默默”“若有所思”“清晰而堅定”等詞走進周恩來的內心,思考:周恩來當時會想些什麼?(3)指導分角色朗讀。(4)引讀最後一自然段,昇華情感。二、厘清事件關係,把握全文內容1.

7、結合板書,厘清三件事之間的關係。我們瞭解了每件事的內容,感受了“中華不振”,體會了少年周恩來博大的胸懷和遠大的志向。那全文主要寫了什麼?你能否連起來說說課文的內容?把握整篇文章的主要內容之前需要我們先弄清三件事情之間的關係。結合板書,同學們有什麼發現?(第一件事是結果,後兩件事是原因,第二件事也是第三件事的原因。)你準備按怎樣的順序串聯這三件事?2.串聯三件事,把握全文內容。預設1:在新學年的修身課上,周恩來表明“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志向,是因為他聽伯父說起“中華不振”又親眼目睹了“中華不振”的一幕。除了按照課文的寫作順序用上關聯詞串聯三件事,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串聯?預設2:周恩來初到奉天,

8、聽伯父談起“中華不振”,疑惑不解。在被外國人佔據的地方目睹了一位中國婦女受欺淩卻無處說理的事件後,他真正體會到“中華不振”。在新學期的修身課上,表明“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志向。把握這篇課文主要內容時不能按照寫作順序串聯,要按事情發生的先後順序串聯,這樣會說得更清楚。小結:把握由多件事情組成的文章內容,先要明確課文主要人物,從主要人物角度梳理每件事情的內容,再厘清事情之間的關係,最後按事情的相互關係或先後順序進行串聯,注意事與事間的連接語。3.瞭解倒敘的寫法。作者將“表明志向”安排在前,把“耳聞目睹中華不振”放在後面,你覺得有什麼用意嗎?(設置懸念,激起讀者興趣。突出少年周恩來偉大的抱負。)三

9、、反思“成長”,書寫志向1.出示: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群科濟世窮。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1)這是周恩來遠赴日本求得“濟世窮”良方時立下的誓言。指讀。(2)簡單瞭解詩句意思。再讀。(3)出示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奮鬥的生平。2.小練筆。(1)周恩來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如果今天有人問你“為什麼而讀書”,你又會怎樣回答呢?學習倒敘的寫法,先寫志向,再寫清楚理由。(2)交流點評。3.“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每一位中華兒女都應有家國情懷,樹立人生理想,並朝著自己的目標不懈前行。讓我們記住這鏗鏘有力的聲音吧!齊讀課題。教學板書教學反思把握課文主要內容是本單元的語文要素。作為落實語文要素的首

10、篇精讀課文,多件事情組成的文章,把握每件事情的內容是把握全篇課文的基礎。基於學生第四單元把握單件事情內容的學習基礎,我通過“主要人物在什麼情況下做了什麼事”的支架,讓學生的能力得到提升。首先,我通過“聚焦人物”“結合資料”等教學環節讓學生深切感受“中華不振”,體會周恩來偉大的抱負,這一過程,也為理清事件間的聯繫、把握全文內容打下了基礎。然後,引導學生嘗試串聯事件的過程,明白應該按事件發展的先後順序把握全文內容,並注意連接語,實現了串聯事件的難點突破,也落實了語文要素。最後,以“反思成長,書寫志向”收尾,將文字與學生的生活連結,讓文字轉化為學生的言語,凸顯革命傳統題材文章的人文主題。借鑒文章倒敘

11、的寫法,讓學生將文本的領悟轉化為自己實踐中的運用,在發揮文本育人價值的同時,學會了言說,體現了多維目標的融合。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班级情况分析本学期我担任四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大部分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在识字写字、习作、口语交际等方面比以前都有了很大提高,学习习惯有了好转,并且掌握了一些学习的方法,表现令人满意。但部分学生不爱学习,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亟待加强,成绩有待提高。本学期教学,应在让每个孩子都进步的基础上,继续多关注后进生的学习。二、本册教材分析统编版四年级上册于2019年秋季正式使用,本册教材安排课文27篇。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单元:第14课为“自

12、然之美”篇,课文内容大都感受大自然的美。第58课为“提问”篇,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在不断提出问题中获取新知识。第911课为“连续观察”,意在激发观察与发现的兴趣,体会发现的乐趣;培养学生观察别人观察不到的,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第1215课为“神话”篇,意在体会神话故事的情趣盎然、奇妙,了解故事起因、经过、结果,感受神话中的人物形象,通过读文章让学生感悟到快乐要和大家分享;要懂得为人类造福,要引导学生对幸福进行理解等。第1617课,组成了习作单元,要素是“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意在通过童年生活小事,学习将多彩的生活小事的经过讲清楚,并能按照一定的条理写下来。18

13、20课为“成长故事”篇,意在通过回忆童年生活往事,体会童年多种情感。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文章,并能通过语言、神态、动作描写体会人物心情。第2124课为“家国情怀”篇,意在让学生关注人物和事件,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怀。第2527课为“历史传说故事”篇,意在让学生了解、简述故事内容,感悟祖先创造文明的道理。统编本教材同原人教课标本相比较,单元进行了深度整合,课文做了较大的调整。新选入19篇课文,其中新选原课标本2篇选学课文:麻雀和延安,我把你追寻。所选课文多是其他版本的教材上的课文,有的是将下册课文直接选入上册课文。所选入课文有: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盘古开天地粗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风筝麻雀牛和鹅梅

14、兰芳蓄须延安,我把你追寻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故事二则等。口语交际增加了我们与环境爱护眼睛,保护视力。三、本册教学目标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达到中年级的上阶段教学目标。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1.认字250个,会写250字,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5.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

15、。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6.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四、改进措施1.以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思维为指导,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加强基础知识训练,举一反三,教会学生灵活运用,并以识字写字、作文片段训练为重点。3.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教学标准。面向全体学生,扎实地进行语言训练。4.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展开语言积累,学会观察生活,积累习作素材,促进习作水平提高。5.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想象,鼓励学生敢于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大胆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每个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6.老师自身积极学习业务知识与理论,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并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总结经验教训,为提高课堂效率创造必要的条件。8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