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兴趣班下学期工作计划汇总8篇

上传人:1520****426 文档编号:357444053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5.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兴趣班下学期工作计划汇总8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小学数学兴趣班下学期工作计划汇总8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小学数学兴趣班下学期工作计划汇总8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小学数学兴趣班下学期工作计划汇总8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小学数学兴趣班下学期工作计划汇总8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兴趣班下学期工作计划汇总8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兴趣班下学期工作计划汇总8篇(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兴趣班下学期工作计划汇总8篇小学数学兴趣班下学期工作计划汇总8篇 辅导目标和措施:通过辅导让后进生在基础知识方面掌握比较牢固、成绩有所提高,基础好、智商高的学生更上一个新台阶,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下面小编带来的小学数学兴趣班下学期工作计划,希望大家喜欢! 小学数学兴趣班下学期工作计划(精选篇1) 一、指导思想 1、以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2、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注重过程性评价。 二、班级分析: 三年级(1)班现在共14人。学生经过两年的数学学习,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对称、加减法、可能性、乘除法、混合运算、周长、生活中的大数、吨的认识、乘法等9个单元。 本册教材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3、。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数与代数 (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计算的教学顺序要符合儿童学习计算的认知规律,同时符合计算知识本身发展的规律。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总结、理解并且记忆计算法则,是以往笔算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机械记忆。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 (4)笔算与估算结合

4、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估算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 (5)数与代数部分在本册中占有相当大的篇幅,本学期的学习在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2.空间与图形的教学 在本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对称,测量和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3.统计与概率 了解生活中的不确定现象,能用一定、经常、偶尔、不确定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四、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在观察、交流和

5、操作过程中感受并认识对称现象,能找出并判断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2.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了解小括号的作用,会计算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3.通过推想和对熟悉事物的讨论,初步感受生活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初步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4.会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5.结合现实素材理解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会进行两级混合运算的计算。 6.指出并能测量图形的周长,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7.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能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6、会用万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8.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会进行一些有关质量的简单计算。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运算(1000以内加减法,两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混合运算,一位数除两位数);数学思维的训练。 教学难点:混合运算、一位数除两位数。 六、主要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

7、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具、学具的作用。 6.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7.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科学探究、高效建模,培养学生举一反三、举一反百的能力。 小学数学兴趣班下学期工作计划(精选篇2)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

8、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在实际生活中和数学学习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部分内容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简易方程是小学阶段集中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在这一单元里安排了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

9、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可能性和中位数的知识。通过操作与实验,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平均

10、数的基础上教学中位数,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和中位数各自的统计意义、各自的特征和适用范围;进一步体会统计和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初步的数字编码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运用数字的有规律排列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变得安全、有序、快捷,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及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

11、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1、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

12、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措施 1、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2、加强教学的探索性和开放性,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与概率内容的教学,发

13、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四、课时安排: 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第1周(9、29、6)小数乘法(4课时) 第2周(9、99、13)小数乘法(4课时)机动(1课时) 第3周(9、169、20)小数除法(5课时) 第4周(9、239、27)小数除法(5课时) 第5周(9、3010、4)放假 第6周(10、710、11)小数除法(3课

14、时) 机动(2课时) 第7周(10、1410、18)观察物体(3课时)机动(2课时) 第8周(10、2110、25)1、用字母表示数4课时 2、解简易方程1课时 第9周(10、2811、1)解简易方程5课时 第10(11、411、8)周解简易方程5课时 第11周(11、1111、15)解简易方程1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 量一量,找规律1课时 机动(2课时) 第12周(11、1811、22)多边形的面积(5课时)第13周(11、2511、29)多边形的面积(5课时)第14周(12、212、6)多边形的面积(2课时)机动(2课时) 统计与可能性(1课时) 第15周(12、912、13)统计与可能性(

15、3课时)铺一铺1课时 机动1课时 第16周(12、1612、20)数学广角(3课时)机动1课时 第17周总复习 第18周总复习 第19周总复习 第20周期末检测 小学数学兴趣班下学期工作计划(精选篇3) 一、本册教材的特点: 1、密切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教材试图形成“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叙述模式,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可以广泛接触到数、量、空间、图形、可能性、关系、算法等丰富的现代数学世界。 2、确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去获得。新教材提供了大量的观察、操作、实验及独立思考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