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自然灾害【复习课件】-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单元复习(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教案课件习题试卷知识点归纳汇总-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上传人:旭*** 文档编号:357257178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PPT 页数:97 大小:39.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 自然灾害【复习课件】-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单元复习(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教案课件习题试卷知识点归纳汇总-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第六章 自然灾害【复习课件】-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单元复习(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教案课件习题试卷知识点归纳汇总-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第六章 自然灾害【复习课件】-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单元复习(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教案课件习题试卷知识点归纳汇总-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第六章 自然灾害【复习课件】-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单元复习(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教案课件习题试卷知识点归纳汇总-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第六章 自然灾害【复习课件】-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单元复习(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教案课件习题试卷知识点归纳汇总-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章 自然灾害【复习课件】-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单元复习(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教案课件习题试卷知识点归纳汇总-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 自然灾害【复习课件】-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单元复习(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教案课件习题试卷知识点归纳汇总-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 自然灾害Vegetation高中地理必修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新人教版)制作:陈朋礼老师制作:陈朋礼老师目录Part 01 气象灾害Part 02 地质灾害12目录 CONTENTS34Part 03 防灾减灾Part 04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 灾减灾中的应用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气象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地质灾害防灾减灾防灾减灾地理信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第六章内容结构考点一 气象灾害壹 洪涝灾害是因连续性降水或短时强降水导致江河泛滥,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洪涝灾害是我国发生频次高、危害范围广、造成损失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据不完全统计,自公元前206年至

2、 公 元 1949年 的 2155年 中,我 国 共 发 生1092次较大的洪涝灾害,平均约两年发生一次。1949年以来,我国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发生,并伴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不断增大。洪涝灾害洪涝灾害洪涝灾害的分布受气候和地形的影响。从气候上看,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从地形上看,沿河、沿海地势低洼地区常受洪涝威胁。一、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因素因素影响影响自然原因自然原因流域状流域状况况降水强度大小降水强度大小降水强度大,历时长,造降水强度大,历时长,造成洪水水量大,水位高成洪水水量大,水

3、位高汇水速度加快,易于形成洪水汇水速度加快,易于形成洪水地面坡度大小地面坡度大小地面坡度大地面坡度大土壤含水率高低土壤含水率高低土壤含水率高土壤含水率高植被覆盖率高低植被覆盖率高低植被覆盖率低植被覆盖率低水系状水系状况况支流多少支流多少特别是扇形水系特别是扇形水系排水速度减慢,容易形成洪水排水速度减慢,容易形成洪水河道曲直河道曲直河道弯曲河道弯曲河谷坡度河谷坡度地势低洼、纵向坡度小地势低洼、纵向坡度小入海口宽窄入海口宽窄入海口狭窄入海口狭窄人为原因人为原因破坏植被破坏植被导致流域汇水速度加快,加剧水土流失和河道淤积,使河流导致流域汇水速度加快,加剧水土流失和河道淤积,使河流水位升高、河床坡度减

4、小,诱发或加剧洪水水位升高、河床坡度减小,诱发或加剧洪水围湖造田围湖造田使湖泊对洪水调节能力减弱使湖泊对洪水调节能力减弱干旱灾害春旱春旱伏旱伏旱夏秋旱夏秋旱四季都旱四季都旱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大;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大;夏季风没到,降水少;夏季风没到,降水少;正值春播,农业用水量大正值春播,农业用水量大梅雨过后,受副高控制梅雨过后,受副高控制夏季受西南季风夏季受西南季风干热风和高温天气干热风和高温天气影响,且影响,且云贵高原是喀斯特地貌,云贵高原是喀斯特地貌,地表水容易渗漏。地表水容易渗漏。雨带推移到北方后雨带推移到北方后,受高温,受高温天气影响形成夏秋旱。天气影响形成夏秋旱。一、洪涝灾害的成

5、因分析台风危害大的原因及应对措施危害大的原因危害大的原因防灾减灾措施防灾减灾措施降水量大;降水量大;风力强,风速大;风力强,风速大;受灾地区人口密受灾地区人口密度大;度大;经济发达,如工业,农业,能源,建筑业,经济发达,如工业,农业,能源,建筑业,文化娱乐产业产值高,密度大;文化娱乐产业产值高,密度大;区域防灾减灾能力区域防灾减灾能力弱,各种减灾工程设施较少弱,各种减灾工程设施较少加强监测和预报;加强监测和预报;及时清理排水管道,保持及时清理排水管道,保持排水畅通;排水畅通;将住在低洼地区和危房中的人员及将住在低洼地区和危房中的人员及时转移到安全住所;时转移到安全住所;有关部门要做好户外广告有

6、关部门要做好户外广告牌的加固;牌的加固;建筑工地要做好临时用房的加固,建筑工地要做好临时用房的加固,并整理、堆放好建筑器材和工具;并整理、堆放好建筑器材和工具;园林部门要园林部门要加固城区的行道树加固城区的行道树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寒潮灾害北半球中高位地区北半球中高位地区的深秋或初春时节的深秋或初春时节甚至低纬度地区甚至低纬度地区一、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典型例题】阅读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干旱灾害是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自然灾害中85为气象灾害,而干旱灾害又占气象灾害的50左右。材料二 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灾害分布频次区域图。(1)说明甲地(

7、我国华北)产生缺水问题形成的原因。(2)分析说明减轻甲地产生缺水问题(春旱)灾害应该采取的措施。答:(1)产生原因: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2)治理措施:南水北调;修建水库;防治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技术,提高利用率;加强水资源循环利用,树立节水意识等。考点二 地质灾害贰地震地震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1.地震的分布地震的分

8、布两大地震带分布: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全球分布思考:我国地震灾害的分布有何特点?与板块构造有何关系?分布范围广,东少西多。华北地区、台湾地区华北地区、台湾地区是处是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带。的交界带。西南地区西南地区是由是由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挤压碰撞。的挤压碰撞。在中国分布在中国分布【地震构造示意图】滑坡是坡地上的不稳定块体在重力作用下滑坡是坡地上的不稳定块体在重力作用下整体整体向下滑动向下滑动的现象。的现象。滑坡滑坡泥石流是在坡度较陡峻的泥石流是在坡度较陡峻的沟谷沟谷中形成的饱含石块中形成的饱含石块和泥土的特殊

9、和泥土的特殊洪流洪流,具有强大的破坏力。,具有强大的破坏力。泥石流泥石流滑坡形成条件滑坡形成条件降水地表水地震、河流侵蚀地下水人为工程123不稳定的山坡形态,如陡坡岩土软弱面,如岩体中的裂隙和松软夹层触发因素口诀:有坡有面有触发口诀:有坡有面有触发泥石流发生条件泥石流发生条件较大的沟谷坡度较大的沟谷坡度123有丰富的松散有丰富的松散堆积物堆积物突发性巨大水流突发性巨大水流口诀:有山有水有泥沙口诀:有山有水有泥沙对应练习1、关于滑坡和泥石流的自救方法,错误的是()A.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B.山区扎营,应选择在避风的谷底C.要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跑D.不要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2、实施减灾防

10、灾对策要因地制宜,下列对策不正确的是()A黄土高原和江南丘陵应植树造林、保持水土B上海市要注意采取防止地面沉降的措施C我国西南地区要建设护坡工程和抗震工程D四川盆地大力植树造林,防治沙尘暴考点三 防灾减灾叁一、防灾减灾手段一、防灾减灾手段 (1 1)灾害监测)灾害监测由人造卫星、气象站、水文站、地震台、地质环境监测站等组成的自然灾害监测系统,主要对自然灾害的孕育、发生、发展和致灾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测。(2 2)灾害防御灾害防御一方面修建水库、堤坝、防护林等防灾工程。(2 2)灾害防御灾害防御另一方面施行防灾减灾法律法规,开展减灾教育。(3 3)灾害救援与救助灾害救援与救助 发生自然灾害并达到应急

11、响应程度时,应按照国家有关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调动救援物资和人员,尽快稳定社会秩序,救治伤员,展开心理援助。(4 4)灾害恢复灾害恢复灾后要尽快恢复灾区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并促进灾区经济和社会的恢复和发展。北川老县城北川老县城异地重建的北川新县城异地重建的北川新县城二、自救与互救二、自救与互救1、灾前准备台风、洪涝: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和灾害预警信息。1、灾前准备地震常备各类应急救援包。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和灾害预警信息。牢记逃生路线和应急避难所位置。积极参加防灾演练,增强防灾意识。2、灾中自救洪水:1、尽量撤离到地势高的地方。2、注意水中的电线,以防触电。3、远离危房危墙。2、灾中自救地震:1、有序撤

12、到安全地带。最佳路线“停跑停”。2、“蹲下、掩护、抓牢”。3、次生灾害要避开。4、千万不要坐电梯。2、灾中自救泥石流: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2、灾中自救无法逃脱或被淹没,要自我保护,寻找时间自救或向他人求救。救人同时,注意保护自己和被救者。3、灾后自我保护灾害过后,要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3、灾后自我保护 洪灾过后,不吃洪水浸泡过的食物,要喝煮沸的水,入住前要全面消毒,待电器干燥后再使用。3、灾后自我保护 地震后往往还有余震,不可立即返回家中,要远离危墙、广告牌电线杆等危险区域。关注灾后心理问题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肆一、遥感技术一、遥感技术1.遥感概念

13、遥感概念2.工作原理工作原理3.遥感特点遥感特点4.遥感应用遥感应用1.遥感概念遥感概念RSRS(Remote SensingRemote Sensing)“遥远的感知遥远的感知”遥感:是人们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利用一定遥感:是人们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感知的地理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感知的地理信息技术。信息技术。1.遥感概念遥感概念地面遥感:高塔、车、船等航空遥感:飞机、气球、飞艇等航天遥感:卫星、飞船、空间站等遥感平台信息获取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传输信息解译与分析信息解译与分析输出成果输出成果物体辐射和反射电磁波物体辐射和反射电磁波2.遥感工作原

14、理遥感工作原理遥感常用电磁波段:紫外线 可见光 红外线 微波由于地面物体的种类、性质、环境条件的不同,其反射和辐射的电磁波也各不相同。3.遥感特点遥感特点特点特点2:获取信息速度快、周期短、信息量大:获取信息速度快、周期短、信息量大台风遥感影像美国五角大楼3.遥感特点遥感特点特点特点3:受地面限制少:受地面限制少3.遥感特点遥感特点特点特点4:能够对地能够对地物信息进物信息进行实时、行实时、动态监测动态监测乞力马扎罗山积雪的变化台风实时动态 运用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洪涝、台风等运用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洪涝、台风等灾害的形成过程,进行准确的预报、预警。灾害的形成过程,进行准确的预报、预警。4

15、.遥感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遥感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能够快速识别地震等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影响能够快速识别地震等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影响范围,并为灾情统计、灾害救援等工作提供强有范围,并为灾情统计、灾害救援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力的支持。2008年5月14日四川北川县城遥感影像 北川是汶川地震灾情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遥感影像显示,地震导致北川县城及其周边地区多处出现滑坡和泥石流,道路、房屋被掩埋,河道被堵塞;这为抢险救灾提供地理信息支撑四川木里县森林火灾监测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1.概念及组成概念及组成2.工作原理工作原理3.系统特点系统特点4.系统应用系统应用5.全球四大系统全球四大

16、系统1.概念及组成概念及组成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实时导航,定位的系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包括三大部分空间部分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部分信号接收系统GPSGPS导航系统卫星星座由导航系统卫星星座由2121颗工作卫星颗工作卫星,3 3颗在轨备用卫颗在轨备用卫星星组成。组成。它们均匀分布在它们均匀分布在六个轨道六个轨道平面平面内;全球任何地点在任何内;全球任何地点在任何时刻,地平面上空至少有时刻,地平面上空至少有四颗四颗GPSGPS卫星。卫星。北斗导航系统卫星星座由北斗导航系统卫星星座由 5 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30颗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无论身处地球的任何角落无论身处地球的任何角落人们抬头便可以看见人们抬头便可以看见5-65-6颗北颗北斗星。斗星。2.工作原理工作原理宋江一听,等于没问。又看到了鲁智深,又问一次,鲁智深宋江一听,等于没问。又看到了鲁智深,又问一次,鲁智深回答:此地离二龙山回答:此地离二龙山3030公里。公里。两个圆有两个交点,两个圆有两个交点,宋江在两个交点任何宋江在两个交点任何一点上。一点上。景阳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