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必考古诗词(篇目)

上传人:1588****170 文档编号:357254853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必考古诗词(篇目)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考语文必考古诗词(篇目)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考语文必考古诗词(篇目)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考语文必考古诗词(篇目)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考语文必考古诗词(篇目)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必考古诗词(篇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必考古诗词(篇目)(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语文必考古诗词(篇目) 中考语文必考古诗词 1、闻王昌龄左迁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2、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3、淮上与友人别郑谷 杨子江头杨柳春, 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 4、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5、水槛遣心二首(选一) 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下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

2、,此地两三家。 6、秋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睛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7、画眉鸟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 不及林间自在啼、 8、浣溪沙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9、乌衣巷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10、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11、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

3、顶,一览众山小。 12、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13、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 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 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 只有香如故。 14、醉花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5、临江仙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16、别云间明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

4、,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17、逢入京使岑参 故国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18、长相思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19、商山早行温庭筠唐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20、鲁山山行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21、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

5、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呤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22、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23、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24、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 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25、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

6、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叩门。 26、浣溪沙 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27、南园 唐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书生万户侯! 28、对酒 清末秋瑾 不惜千金买宝刀, 貂裘换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 洒去犹能化碧涛。 29、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30、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7、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1、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32、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33、汉江临眺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34、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

8、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来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35、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36、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37、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9、 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38、卜算子 李之仪(宋) 我住长江头, 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 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 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 定不负相思意。 39、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中考前语文复习技巧 复习中考生心态要平和 现在的考生备考现状是,一部分同学认为语文知识点繁多,而且中考侧重考查学生的课外迁移能力,考查课本的内容仅有10分左右,因此往往把精力投放在一些“速成”的科目上,复习语文时十分浮躁。也有一部分同学认为,认真复习课本的知识后,也做了大量的阅读题,考试却

10、不见成效,感觉语文复习无从下手,于是干脆放弃。 张老师认为,这些做法都是很不可取的。实际上,语文学科同其它学科一样,有自身的知识系统和复习规律。从前几年学生复习情况来看,在冲刺阶段,若能够按照老师的复习计划,复习形成知识网络,答题依据正确的技巧方法,稳扎稳打,考试前做到成竹在胸,考试中是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的。 语文复习中的普遍问题 语文复习不好体现层次性。一般在中考前,各学科复习都要经过“三轮”,由于语文学科的特点,上海新王牌优秀教师张老师认为就觉得不是很好做到这样的“轮动”,各种知识几乎都是串在一起的。 语文复习成了“古文”的专题复习。从应试的角度讲,能够让学生很实在的把握的,文言文是大头,

11、所以,在几个月的中考复习中,基本有一半的时间都陷在文言文里,试卷的考题是课外文言文,由于学生的底子薄弱,所以教师必须把课内所有的文言文都横向、纵向的梳理,然后再去攻课外的语段,这样就造成了在这个专题上时间的巨大投入。 作文教学被忽略。虽然作文在中考的分数占到了60分,但用在上面的时间和精力很有限,主要原因是作文复习没什么效果,更多的是白浪费时间,学生的作文不是靠短期内能提高的。于是几乎所有的老师在中考复习的时候对作文都是放弃的态度。但我们知道,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作文是最重要的,也是对学生将来是最有用的,可是,我们的教学是与学生语文发展是相违背的。 针对问题的解决策略 初三语文备考教师普遍认为

12、,应认真解读中考复习指南,强化目标意识。中考复习指南是中考命题的直接依据,为了不走弯路,提高复习的效率,我认为同学们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学习中考复习指南中所列考项,明确目标,逐题过关。 新王牌张老师建议,应准确把握三轮复习不同的重点。第一轮复习,着重于从课本入手,依纲扣本,在字、词、句、篇中夯实基础。第二轮复习进入专题复习阶段,即根据中考复习指南和中考命题规律,打破学科原有顺序,将它们分门分类地进行整理并强化训练。在语文总复习中,专题复习是最重要的阶段,通过这一阶段的复习,可以使以前散见于课文中的基础知识系统化,使同学们站在一个较高的平台来俯视语文知识体系,消除那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迷茫。 因此,应该重视这一阶段的复习。第三轮复习重在模拟训练,在完成专题复习后,检测学习的成效,同时又能起到进行中考实战的演习,提高应试能力的作用。训练时可选近三年的各大市中考题或选难度、容量与近年中考题相近的题目练习,真正起到模拟的作用。 中考语文复习步骤 一、基础知识题-信语感,多比较 这一块包括语音、字形、词语运用、标点符号、病句辨析等。做这一块题的基本原则是信语感,多比较。我们已经作了充足的准备,我们已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我们已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所以我们应付该相信自己看到这题时的直觉。其次,一定要克服还没有看完整道题就急于选出答案的习惯,因为语文题没有绝对的正确和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