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应急预案诊所版

上传人:1588****170 文档编号:357253400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应急预案诊所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3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应急预案诊所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3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应急预案诊所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3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应急预案诊所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3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应急预案诊所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应急预案诊所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应急预案诊所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应急预案诊所版 2023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应急预案诊所版 为科学有效地应对医院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大限度地降低危害,确保人民身体健康、生命安全,促进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文件精神,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领导组 1、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组织机构,成立领导小组,正确指挥,快速反应,积极应对。 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技术专家组,对遇到的突发事件的处置进行指导(名单附后)。 及时报告请示:根据卫生部的有关规定,按规定时间向相关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时,同时对突发事件情况

2、的处理措施和现状进行简要汇报。 及时对决策作出必要的调整和修改,在收集信息基础上,计划执行过程中一定要保持灵活性,必要时进行调整。 重视与公众和新闻媒体合作;通过媒体,让社会了解事件的真相,医院态度;通过媒体树立医院在突发事件中的好形象。 二、具体措施 1、强调分工合作,在处置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强调相互配合,防止相互推诿,做好人员、财产、设备等筹备工作。 医疗组:负责诊断、治疗、抢救预防等工作后勤保障组:负责药品、设备、器材、病房设施等工作。 2、采取果断措施,切断一切感染途径 认真进行教育以提高防护意识:进行全院动员,请专家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发病原因、诊断标准、治疗原则进行专题讲座及重点科室的

3、.所有工作人员强化培训,使医务人员熟练掌握防治知识和技能,做好自我防护工作。 准备防护用品预防用药:筹备和购买防护用品及预防药品。 认真执行传染病防治法,按要求对新型冠状病毒成立发热门诊,并对传染病病人和重点可疑病人进行疫情上报。建立隔离区,对病区进行分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配备必要的设备。 对病区医务人员实行隔离管理和重点保护。医务人员参加传染病治疗期间,严禁离开隔离区,同时,为他们在病区提供必需生活用品等,在规定时间内进行隔离医学观察。 严格污物和垃圾处理:病区楼内污物通道与医疗通道严格区分,各病区的污物和垃圾直接从专门通道送到固定地点,能焚烧的立即焚烧;需要重复使用和不能焚烧处

4、理应进行消毒浸泡处理直接通过专门通道运送到指定地点处理;加大污水的消毒剂量。 加强消毒管理:对全院医疗工作地点和病区,每天喷雾器进行空气消毒,感染管理科负责督促检查,工作人员接触每一病人后都要洗手更换手套。对隔离病区内的污染物品要进行严密消毒。 保护易感人群:为全院人员发放预防用药。对重点科室及隔离病区的工作人员除发放预防用药外,还要配发隔离衣、防护口罩、防护眼镜等物品。 2023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应急预案诊所版 疫情期间,因诊所的特殊性,传染病是当前医疗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加强诊所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诊所感染,全面提高护理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消毒管理办法制定本预

5、案。 一、成立传染病领导防控小组 诊所成立传染病领导防控小组,统一领导、指挥、协调我部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领导小组成员组成: 组长,总负责人:李丽 成员:王芳 职责分工: 组长,总负责人李丽:负责统筹全面工作 李丽:负责配合诊所开展传染病培训及患者的宣传教育工作。 王芳:负责后勤保障、物品的消毒和采购供应,及车辆的安排与组织接送传染病患者。 王芳:负责预检分诊处及传染病患者的筛查与信息登记和处置,疫情的上报工作。 李丽:负责院内传染病患者二次筛查及信息登记和处置,疫情的上报工作。 李丽为向县局和疾病防控部门的报告人,王芳为向门诊部的报告人。各区域建立相应传染病防治组织机构,具体落实诊所传染病防

6、治工作。每个科室指派专人负责本科室传染病的监督及报告,保持与诊所疫情报告员的密切联系。 诊所感染及管理实行在传染病领导防控小组领导下负责,组织学习培训有关传染病感染知识,使护理人员都了解掌握预防传染病感染的重大意义,具体要求和实施办法,使全部医疗人员充分认识到传染病的威胁及搞好预防工作的重要性,监督检查有关控制院感染制度的落实情况。 二、确定传染病感染管理护理重点区域 预检分诊点诊疗室观察室消毒供应室等 三、事故风险描述及危险性分析 传染病事故定义 本预案传染病是指诊所范围内有可能发生的甲类、乙类、丙类传染病。突发性传染病事故,如控制不及时,均可能造成重大人身伤亡和企业财产重大损失。 甲类传染

7、病 鼠疫、霍乱、埃博拉,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来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麻疹、 乙类传染病 百日咳、腥红热,狂犬病、布鲁氏菌病、炭疽、肺结核、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INI流感、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新冠肺炎等。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 丙类传染病 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和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为主的感染性腹泻。 四、预案 (一)发现传染病患者的应急预案 、发现甲类或乙类丙类传染病时,在第一时间内上报院感小组组长,并不得接诊,直接向县卫健局(*)和县疾控中心(*)电话上报,并联系县人民医院尽快转运至隔离病

8、房,按照转诊流程进行转运。在等待转运期间,由预检分诊医务人员看护,限制活动范围,并与就诊人员和其他患者分开。李丽负责紧急疏散其他就诊患者,保障医护人员和其他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王芳负责发热患者接触物及科室内环境的消毒。在上报电话未接通情况下,由总负责人动用本部车辆配送至县人民医院,车内李丽负责陪同监护发热患者,王芳负责运送车辆转出转入的消毒。接触人员全程一级防护,并及时做好自身消毒。 、根据传染病的性质,立即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对不明原因的传染病,采用标准预防措施。 、保护同病房的患者。 、患者所用的物品和其排泄物,按消毒隔离规范要求处理。 、患者转出、死亡后,应按传染源性质进行严格的终

9、末消毒。 (二)发生针刺伤或手术中割伤的应急预案程序及防范措施 、刺伤后的处理流程:刺伤 肥皂水流水冲洗 挤出伤口血液 碘酒、酒精消毒后包扎 上报、登记 相关病毒血清检查 相应治疗措施 观察、随访 、防范措施 正确处理用过的针头,禁止用双手回套针帽。 提供针器收集容器,及时处理用过的针头。 可能接触血液、体液的操作应戴手套。 使用有安全性能的针具,器械,并按操作规程操作。 (三)发生废弃物流失、泄漏、扩散时的应急预案 、立即统计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以确定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 、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的现场按消毒管理办法对泄漏物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其它无害化处

10、理,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 、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及其他人员的损害。 五、预防控制措施 、定期对各区域空气、物表、工作人员的手、无菌物品的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无菌操作原则,使消毒灭菌合格率达100%。 、严格执行安全注射管理制度,增强自我防护意识,一针一管注射率要达到100%,严禁一次性注射器、针头重复使用,对使用后的一次性物品进行无害化处理。 、认真执行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使用后的医疗废弃物要分类收集交供应室放入医疗废物暂存室,并做好登记,严禁买卖,丢弃医疗废物和重复使用,一但发现废弃物有流失或其它意外,要及时上报,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

11、、严格做好消毒隔离工作,保持诊室的清洁卫生,每日至少清扫两次,每周大扫除一次,每天空气消毒一次,地面、物表每天用消毒液拖、擦,疫情期间向患者宣传卫生知识,减少陪护、探视人员,以减低感染的发生。 2023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应急预案诊所版 一、基本要求 (一)制定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新型冠状病毒的病原学特点,结合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和诊疗条件等,建立预警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 (二)开展全员培训。依据岗位职责确定针对不同人员的培训内容,使其熟练掌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控知识、方法与技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早控制。 (三)做好医务人员防护。医疗机

12、构应当规范消毒、隔离和防护工作,储备质量合格、数量充足的防护物资,确保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到位。在严格落实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强化接触传播、飞沫传播和空气传播的感染防控。 (四)关注医务人员健康。医疗机构应当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和班次安排,避免医务人员过度劳累。针对岗位特点和风险评估结果,开展主动健康监测。采取多种措施,保障医务人员健康地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五)加强感染监测。做好早期预警预报,加强对感染防控工作的监督与指导,发现隐患,及时改进。发现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时,应当按照有关要求及时报告,并在2小时内上报信息,做好相应处置工作。 (六)做好清洁消毒管理。按照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

13、范,加强诊疗环境的通风,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进行空气消毒,也可配备循环风空气消毒设备。严格执行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做好诊疗环境、医疗器械、患者用物等的清洁消毒,严格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的处理,严格终末消毒。 (七)加强患者就诊管理。医疗机构应当做好就诊患者的管理,尽量减少患者的拥挤,以减少医院感染的风险。发现疑似或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时,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患者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及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不具备救治能力的,及时将患者转诊到具备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诊疗。 (八)加强患者教育。医疗机构应当积极开展就诊患者及其陪同人员的教育,使

14、其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护知识,指导其正确洗手、咳嗽礼仪、医学观察和居家隔离等。 (九)加强感染暴发管理。严格落实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项规章制度,最大限度降低感染暴发的风险。增强敏感性,一旦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疑似暴发或暴发,医疗机构必须按照规定及时报告,并依据相关标准和流程,启动应急预案,配合做好调查处置工作。 (十)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或疑似患者产生的医疗废物,纳入感染性医疗废物管理,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进行规范处置。 二、重点部门管理 (一)发热门诊。 1.发热门诊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应当符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有关要求。 2.留观室或抢救室加强通风;如使用机械通风,应当控制气流方向,由清洁侧流向污染侧。 3.配备符合要求、数量充足的医务人员防护用品,发热门诊出入口应当设有速干手消毒剂等手卫生设施。 4.医务人员开展诊疗工作应当执行标准预防。要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