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地理学生教案七篇

上传人:1520****498 文档编号:357196639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地理学生教案七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初二地理学生教案七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初二地理学生教案七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初二地理学生教案七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初二地理学生教案七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二地理学生教案七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地理学生教案七篇(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二地理学生教案七篇初二地理学生教案七篇 在地理学中的广泛应用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由于系统论的出现而产生了地理系统概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初二地理学生教案七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二地理学生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归纳一个大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2、通过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学会总结归纳两大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亚洲、北美洲地形特点 难点:地形对河流流向的影响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1、展示“亚洲地形图”。 2、指导学生基本的读图方法,观察陆高海深表。结合地图判断不同图下颜色各代表什么地形。我们来认识一些主要的

2、地形区,描述一下它们的位置和大致海拔。 请不同组的学生展开竞赛抢答,增强组内的合作意识,活跃气氛。 3、学生查图讨论回答各地地理位置海拔高度。 引导:根据以上的读图分析从位置和海拔方面考虑,得出亚洲地形特点 板书:地势起伏很大,中间高四周低,亚洲地面高低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4、引入地形剖面图。 (展示亚洲大陆沿北纬30度的地形剖面图和北美洲沿北纬40度的地形剖面图) 观察区别两图: 学生读图归纳:亚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表现出起伏大,中部高,两侧低的特点。而北美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东西高中间低。 河流是构成自热环境的另一重要因素。 1、在图上找出几条大河,长河众多,观察河流的位置、流向及流

3、入的海洋。 2、归纳亚洲的大河在分布上的特点。 板书:受地形影响,亚洲的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决定了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山地, 四周呈放射状分布。 北美洲地形对河流流向的影响。 北美洲地势中部低,但中部北高南低。密西西比河主干呈自北向南流,东西部地势高,所以密西西比河水系多发源于两侧高原山地。 亚洲主要有哪些气候 学生看图回答:说出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认识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特点。 为什么亚洲气候复杂多样 引导学生从位置、范围、地形等方面说明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 分析亚洲气候特点的成因,亚洲季风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造成的影响 成因: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夏季风弱,从海洋上带来的水汽少,降水就少。如

4、果过少,就可能形成旱灾。夏季风强,从海洋上带来的水汽多,降水就多。如果过多,就可能形成水灾。 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2、亚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得出另一特点大陆性气候分布广(距海洋远,深入大洲大陆内部) 3、季风气候是亚洲独有的气候类型且分布广,得出亚洲气候的又一特点,季风气候显著,三种季风气候的降水季节分配图和降水年际变化图。 分析得出结论: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过渡:为什么会形成这么复杂的气候主要受了哪些因素的影响 (以亚洲的几个城市前述为例,提示回忆上册学过的“影响气候的主要

5、因素”知识,引导学生总结出气候与位置的关系及气候与地形、地势的关系) 小结:影响亚洲气候的因素,除了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外,还有地势及其他因素,但主要的是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教育学生分析季风气候降水的特点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结合活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北美洲的气候类型图”认识北美洲的气候分布,主要气候类型。与亚洲相比北美洲所跨纬度范围稍小些,高山高原贯穿两部,因山地也呈现出气候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但是北美洲西北沿海有狭长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 课后小结 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学习了亚洲和北美洲的气候类型,气候 初二地理学生教案(篇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

6、。 2.知道汉族人口占92%,其他55个民族占8%。 3.知道人口在4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 4.知道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5.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新中国。 6.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区域自治,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阅读“中国民族分布”图,说明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地区。 2.通过收集资料或调查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生活和生产的变化。 情感目标: 1.使学生认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为祖国的统一和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提高对我国民族政策的认识,树立各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

7、、团结友爱,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观点。 教材分析 本节是使学生在掌握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后,进一步认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中,汉族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少数民族约占8%。在其他55个少数民族中,百万人口以上的民族有18个。众多的民族在分布上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本节的重点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各民族分布状况及其特点。 由于各民族团结协作,为缔造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内容。对我国的民族政策知识要求理解,对其他知识要求识记。汉语(普通话和方言)、汉文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等内容可根据

8、学校具体情况选讲。 让学生学会阅读“中国民族分布”图,是本节重要的基本训练要求。通过使用图例、注记来识别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分布地区,逐步提高阅读专题地图的技能。 教法建议 1.教师在讲课前,可以先出示有关民族大团结的图片,先让学生知道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除汉族外,其他都是少数民族,各民族虽然人口数量不同,但在大家庭中都是平等的亲密兄弟。 2.阅读“中国民族分布”图,通过图例先让学生熟悉我国的民族构成,然后再了解民族的分布情况。在这里可以帮助学生通过阅读“中国民族分布”图,认识我国民族分布集中、分散和杂居的现象,最后再归纳出特点。 3.讲述我国的民族政策时,可以先让学生明白民族政策

9、的基本内容。然后,通过展示教师搜集来的具体事实、照片、图表,说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少数民族生活和生产的变化。或者可以让学生自己在课前搜集资料,但目的都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执行民族政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教材中的选学内容“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可以增加学生对各民族语言、文字的了解,会引起学生很大兴趣。首先,先让学生明确语言和文字是两个概念。有些民族只有自己的语言而没有自己的文字,有的民族(如汉族)语言分为多种方言,但文字只有一种。汉族普通话是我国汉族普遍使用的共同语言,现在全国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时,都已普遍应用。教材中“我爱中国”的汉、蒙、藏、维、哈、朝、彝、壮八种民族文字的写法,可以让学生观察一下

10、,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观察人民币纸币上的文字,以加深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认识。 5.教师可以根据各自的情况,给学生放映一些有关少数民族生活的幻灯、录像、电影等。教师还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参观活动,如参观民族风俗展览等,还可以组织学生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活动。社会调查是一种重要的课外教学活动。收集图片、实物、录音、录像等对丰富学生课外教学生活,扩大知识领域,培养情趣,增加对国情的了解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教师要注意使课内与课外地理教学活动紧密结合,以加强地理教学的实践性。 教学设计示例 课题:中国的民族 重点:我国的民族政策和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 难点:我国的民族政策。 教学过程: 引入:出示图片“民

11、族大团结”。在我们社会主义大家庭中,除了汉族外,还有不少兄弟民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民族。 练习:请学生画出“汉族和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扇形图(汉族占总人口的92%,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 讲解:大家一起回忆一下在历史课上讲过的故事:19世纪我国云南的少数民族抗击法军的英勇事迹和广西的少数民族在抗日战争时期,英勇抗击日寇的侵略,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这些事例都说明了各民族人民共同反抗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共同缔造新中国,为祖国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做出了贡献。 提问:观察“中国民族分布”图,思考问题: (1)我国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区(按地理方位)。 初二地理学生教案(篇3)

12、 教学重点 通过读“中国民族的分布图”学会分析民族分布状况,总结民族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 了解我国民族分布 特点及各民族风情 共享备课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 SHAPE MERGEFORMAT 预习案(这部分要求同学们根据下面提示预习,课前独立完成,记不明白的问题,课堂小组交流讨论) 掌握我国民族的数量及分布特点 掌握我国各民族特殊的风土人情 自学指导一 SHAPE MERGEFORMAT 预习案(这部分要求同学们根据下面提示预习,课前独立完成,记不明白的问题,课堂小组交流讨论) 一、56个民族 1、中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_汉_族人数最多,占全国总人口的 92%。其它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

13、,其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 2、我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如何,都一律平等。 二、大杂居与小聚居 1、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大 杂 居、小 聚 居、 交错杂居”相互交错居住。 2、我国各民族的地区分布特点:汉族分布最广,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 南和 西 北和东 北地区。 3、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设置了 自治区 、 自治州 、 自治县 、 民族乡 等行政区域。各少数民族在自治区域内行使自治权。 自学指导二 1、读教材P17-18完成活动题 (1)、图1.18反映了我国哪些民族的文化特色试将图中的代号与其代表的民族及节日进行连线匹配

14、。 2、读图1.19,归纳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1)说说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的主要分布地区 维吾尔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 藏族-西藏自治区 (2)找出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 云南省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督查 同桌或前后学生围绕疑难问题讨论交流。 分组完成上面的八道题目,各组派代表起来回答问题。 检查自学效果 分组完成上面的题目,各组派代表起来回答问题 请大家看黑板,看看他们做的是否有错误,是否有答案补充,请举手 学生更正 学生讨论、评判 教师检测、学生讨论、更正、师生提拔 当堂作业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有( ) A 56个 B 55个 C 54个 D 52个 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 藏族 B 回族 C 壮族 D 蒙古族 3、大家喜爱的歌曲吉祥三宝的前奏主要用了 族创造的乐器马头琴。 A 壮族 B 藏族 C 蒙古族 D 哈萨克族 4、有关我国各民族的地区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汉族集中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西部边疆地区 B 我国东部地区几乎没有一个县或市的居民是单一民族 C 我国东部地区几乎没有少数民族分布 D 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南地区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