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推荐工作手册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2013年6月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推荐书及填写说明 2高等学校技术发明奖推荐书及填写说明 18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及填写说明 35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奖(推广类)推荐书及填写说明 52高等学校专利奖推荐书及填写说明 69国家自然科学奖(直报)推荐书及填写说明 84国家技术发明奖(直报)推荐书及填写说明 101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直报)推荐书及填写说明 118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学科评审组代码 135与国外合作、在国外工作期间取得成果的相关评审规定 137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网络申报系统使用说明 138学科代码与名称学科评审组代码与名称成果登记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推 荐书项目名称:第一完成单位:通信地址:电 话:邮政编码:推荐时间: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推荐书(2013年度)一、项目基本情况学科评审组:项目名称中文名英文名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推荐单位(盖章)主题词学科分类 名称1代码2代码所属科学技术领域任务来源具体计划、基金的名称和编号:(不超过300字)发明专利(项)授权:申请:授权的其他知识产权(项:项目起止时间起始:完成: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制二、项目简介三、重要科学发现(限5页)四、第三方评价(限2页)五、论文、论著目录1.不超过10篇代表性论文、专著序号论文、专著 名称/刊名/作者影响因子年卷页码 年(卷):页码发表年月通讯作者/第一作者 (中文名)SCI他引次数他引 总次数是否国 内完成12345678910五、论文、论著目录2.上述代表性论文被他人引用代表性引文、专著目录(不超过10篇)序 号被引论文、专著 名称/刊名/作者引文名称/刊名/作者引文刊名(影响因子)引文发表 年月123456786OT—<六、本项目成果曾获科技奖励情况获奖项目名称获奖时间奖项名称奖励等级授奖部门(单位)本表所填内容是指本项目科技成果曾经获得的科技奖励,具体为:1. 经登记的社会力量设立的科技奖励;2. 厅、局、地级市设立的科技奖励;3. 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设立的科技奖励;4. 其他科技奖励。
七、完成人情况表姓 名性别排名出生年月出生地民族身份证号党派国籍行政职务归国人员归国时间工作单位所在地办公家庭住址住宅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子信箱移动毕业学校文化程度毕业时间技术职称专业、专长最高学位曾获科技奖励情况参加本项目起止时间自 至本人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限300字)声 明本人严格按照要求,如实提供了本推荐书及相关材料,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 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的情形,如有不符,本人愿意承 担相关后果并接受相应的处理本人签名:年 月 日八、完成单位情况表单位名称所在地排 名单位性质传 真联系人联系移动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子信箱对本项目的贡献:完成单位(公章)九、推荐单位意见推荐意见:(限600字)声明:我单位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对推荐书内容及全部附件材料进行了严格审查,确认该项目符合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规定的推荐资格条件,推荐材料全部内容属实, 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的情形我单位承诺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认真履行作为推荐单位的义务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校学术委员会主任(签章) 推荐单位(公章)年 月 日 年 月 日十、主要附件1. 代表性论文、专著(不超过10篇)2. 上述代表性论文、专著被他人引用的情况(不超过10篇)3. 检索报告结论4. 其他证明《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推荐书》填写说明《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推荐书》指电子版推荐书和书面推荐书,是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评审的基本技 术文件和主要依据,必须严格按规定的格式、栏目及所列标题如实、全面填写,否则作为不合格项目不 提交当年评审《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推荐书》填写要求如下:一、 格式要求《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推荐书》要严格按规定格式打印或铅印,大小为A4开本(高297毫米,宽210 毫米)竖装文字及图表应限定在高257毫米、宽170毫米的规格内排印,左边为装订边,宽度不小于25 毫米,正文内容所用字型应不小于5号字,推荐书及附件应合装成册,其大小规格应与推荐书一致二、 页数要求1. 电子版推荐书电子版推荐书包括电子版主件(第一至第九部分)和电子版附件(第十部分)1) 主件部分要求“三、重要科学发现”内容不超过5页,“四、第三方评价”内容不超过2页2) 电子版附件要求不超过30个,其中PDF文件不超过20个(包括代表性论文和代表性论文的引 文),JPG文件不超过10个。
要求一个PDF文件或JPG文件只能有一个独立内容不要提供推荐书要求 以外的其他材料2. 书面推荐书书面推荐书包括书面主件(第一至第九部分)和书面附件(第十部分)1) 书面推荐书主件应从推荐系统中直接生成并打印;2) 书面推荐书主件“三、重要科学发现”内容不超过5页,“四、第三方评价”内容不超过2页3) 书面推荐书附件的代表性论文只提供论文首页、代表性论文的引文只提供论文的引用页4) 附件内容不得超过30页JPG文件书面材料应与电子版材料完全一致三、 “项目基本情况”1. 《学科评审组》为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制定,包括:010数学、020物理天文、030化学、040生 物、050地学、060力学、070 土建水、080工程热物理、090仪器仪表、100机械、110电机电力、120化 工轻纺、130电了通讯、140计算机、150自控管理、160材料、170环境科学、181农林、182养殖、191 医药卫生(基础)、192医药卫生(临床内科)、193医药卫生(临床外科)、194医药卫生(药学与中医学)、 200交通运输2. 《项目名称》应当围绕代表性论文的核心内容,准确地反映科学发现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特征,字 数(含符号)不超过30个汉字,英文不超过200个字符。
3. 《主要完成人》应符合《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办法》中完成人的条件,本栏目所列的 完成人应为中国公民,排序按照贡献大小从左至右、从上到下顺序排列本栏所列的主要完成人应当是 推荐书提交的10篇代表性论文或专著主要学术思想的提出者并在论文上有署名,否则不能列为本项目的 主要完成人4. 《主要完成单位》按《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办法》的有关规定填写,并按照贡献大小 从左至右、从上到下顺序排列主要完成单位必须是指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本栏所列的主要完成单位 应当是推荐书提交的10篇代表性论文或专著的署名单位,否则不能列为本项目的主要完成单位5. 《推荐单位》指组织推荐项目的各高等学校及其他具有推荐资格的专家6. 《主题词》,按《国家汉语主题词表》填写3个至7个与推荐项目研究内容密切相关的主题词, 每个词语间应加“;”号分开7. 《学科分类名称与代码》是评审工作中选择项目评审专家的主要依据,应以推荐项目的《主要发 现点》作为选择所属学科的依据原则上应填写三级学科名称及代码,如果三级学科不能准确反映推荐项 目的所属学科,可以选择二级学科8. 《任务来源》,指直接支持本项研究的计划、基金等,并按项目任务来源选择以下相应类别。
A. 国家计划:指正式列入的国家计划项目,A1、国家科技攻关计划,A2、863计划,A3、973计 划,A4、其他计划;B. 部委计划:指国家计划以外,国务院各部委下达的任务;C. 省、市、自治区计划:指国家计划以外,由省、市、自治区或通过有关厅局下达的任务;D. 基金资助:指以基金形式资助的项目,D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D2、其他基金;E. 国际合作:指由外国单位或个人委托或共同研究的项目;F. 其他:指不能归属于上述各类的研究项目,如其他单位委托、自选、非职务项目等9. 《具体计划、基金的名称和编号》指上述各类研究项目列入计划、基金的名称和编号要求不超 过300个汉字10. 《发明专利(项)》,指与本项目相关的已授权或申请的发明专利数列入计数的专利应为本项 目独有,且未在其他获奖项目或本年度其他推荐项目中使用过的11. 《项目起止时间》:起始时间指立项研究日期,完成时间指该项目提交的最近一篇代表性论文(专 著)发表时间四、 "项目简介”《项目简介》是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的主要内容,应包含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发现点、科学价 值、同行引用及评价等内容要求不超过1200个汉字五、 “重要科学发现”该内容是推荐书的核心部分,也是评价项目、处理异议的重要依据。
重要科学发现是项目科学研究 内容在创造性方面的归纳提炼,应围绕代表论文的核心内容,简明、准确、完整地进行阐述并按重要性 排序每项科学发现阐述前应首先说明该发现所属的学科分类名称、支持该发现成立的代表性论文或专 著的附件序号等凡涉及该项研究实质内容的说明、论证及实验结果等,均应得到提交论文或他人引文的支持六、 “论文、论著目录”列表说明支持本项目主要发现成立的代表性论文(不超过10篇),所列论文应按重要程度排序要 求提交的论文(专著)应公开发表一年以上(即申报年度前一年10月31日以前公开发表)论文发表时间可以以论文所刊登正式刊物论文发表时间计算,但应提交发表时间的证明论文 发表详细情况请以列表方式说明,对于某些学科没有论文通讯作者概念的,应文字说明1) 7<超过10篇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序号论文、专著 名称/刊名/作者影响因子年卷页码 年(卷):页码发表年月通讯作者/第•作者(中文名)SCI 他引次数他引总次数是否国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