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教师下期个人工作计划3篇

上传人:雨**** 文档编号:357039686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教师下期个人工作计划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五年级教师下期个人工作计划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五年级教师下期个人工作计划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五年级教师下期个人工作计划3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五年级教师下期个人工作计划3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教师下期个人工作计划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教师下期个人工作计划3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五年级教师下期个人工作计划3篇小学五年级教师下期个人工作计划1 一、学情分析 五(1)班共有学生54人,五(2)班共有学生52人,参与考试五(1)54人,五(2)班52人,五(1)男生31人,女生23人,五(2)班男生28人,女生24人,五(1)班的总分2916分,五(2)班的总分3480分,五(1)班平均分54分,五(2)班的平均分65.66分,及格率五(1)班43.4%,五(2)班75.5%,30分以下五(1)班6人,五(2)班0人,后进率五(1)班11.3%,五(2)班0%,80分以上五(1)班6人,五(2)班12人。 二、成果得失分析 1、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比较高,能从已

2、有的学问和阅历出发获取学问,抽象思维水平有了肯定的进展。 2、基础学问把握比较坚固,有肯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 3、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主动主动地参加学习过程,具有肯定的观看、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沟通合作,但自主探讨能力不高。 4、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基础学问差,上课不仔细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催促并辅导。 5、本学期重点抓好后20%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开心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最正确学习的动态。 三、教学目的 1、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支配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

3、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学问,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2、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支配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学问和阅历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受,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究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把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外表积公式,探究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进展。 3

4、、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学问。在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合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4、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学问解决生活中的简洁问题;另一方面,支配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看、猜想、试验

5、、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5、本册教材依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学问和生活阅历,支配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学问解决问题,体会探究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育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 五、教学措施: (1)学生能预习教材,提出学问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能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

6、生自主学习为主,主见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3)利用小组商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商量中人人参加,各抒己见,相互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欢乐。 (4)留意学生动手操作,凡是能让学生动手的尽量让学生动手。在统计等内容里适当地让学生作一些初步的社会调查汇报展示实践结果。 (5)注重基础学问、基本技能的训练。防止死记硬背,尽量使学生自己探究、领悟得出规律,然后进行强化规律。 (6)变式题的训练:在基础学问、基本技能把握的前提下,加强变式题的练习,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更好把握基础学问和基本技能。 (7)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因材施教,每一堂课教学

7、内容的设计都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础上,创建教学的问题情境,属于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 小学五年级教师下期个人工作计划2 一、教材分析: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我爱阅读,月是家乡明,学习说明性文章,生活的启示,遨游汉字王国,父母之爱,不忘国耻、振兴中华。其中第一单元“我爱阅读和第五单元“遨游汉字王国还支配了不同呈现形式的综合性学习内容,是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互相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元实行全新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

8、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和学习重点。 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2篇。 口语交际习作独立成一个栏目,并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 回顾拓展由3个栏目组成,其中有2个固定栏目:“沟通平台“日积月累,另有“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趣味语文穿插支配,其中“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各两次,“趣味语文一次。本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共32篇。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表达了逐步放手培育阅读能力的设计思路。 二、教材特点 本册教材是在前八册教材的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有肯定的继承性,表达

9、了整套教材的延续性,同时又有进展改变。其主要特点是: (1)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敏捷多样; (2)加强整合的编写目的更加明确; (3)课文既保存传统的优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时代感的新课文; (4)强化导学功能,引导学生思索; (5)改良“综合性学习,培育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6)拓展学习资源,加强课内外语文学习的联系。 三、教学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150个,会使用字典、词典,会肯定独立识字能力。 (2)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肯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优美。 (3)能用一般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10、。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6)默读有肯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学习阅读浏览的方法,依据需要搜集信息。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是25万字。 (7)乐于参与商量,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 (8)能写简洁的记实性的作文和想象性的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干净。 (9)学会写简洁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 (10)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交能策划简洁的社会活动学会写活动计划。 四、学情分析:

11、 本班有学生23人,其中女生10人,男生13人。本学期由我担任语文教学,从总体状况来看,这班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浓,整个班级学习风气一般,虽然大部分同学都能遵守学校的纪律,但同学之间在学习上能互相团结互助的不多,学生的语文基础学问把握较差。在学问方面,大多数学生能在基础部分把握的还比较坚固,但在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方面,许多孩子只能借助工具书去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的能力没有形成。 在阅读方面,有部分学生练习题和短文根本就对不上号,不知道两者结合起来,边阅读边思索,造成了读不懂文章和不能把握文章思想情感的现象。在作文方面,有学生写的东西内容空洞,缺乏可读性,美感差;甚至还有个别学生基本

12、语句都不能写通顺。本学期将重点从培育学生的学习习惯入手,加强阅读和作文练习,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力争教学质量上台阶。 小学五年级教师下期个人工作计划3 一、班级学生状况分析: 1、学习习惯和兴趣: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五年级2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总体说来,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养成,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较高,但上课时思想开小差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还需要进一步培育。个别同学的基础较差,学习的主动性不高,在这方面有待强化。课堂中喜爱动手参加、小组商量共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2、 基础学问和基本技能: (1)、 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把握上半学期所学的学问,并能运用这些学问解决简洁的实

13、际问题。 (2)、部分同学的思维较敏捷,有着揭示学问之间的联系、探究规律的精神。 (3)、个别学生从学问到实践的跨越还有些难度。 二、教学目的: 1.结合本册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整数、小数四则运算的娴熟程度。 2.使学生把握约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以及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会分解质因数;会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3.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假分数、带分数、整数的互化,能够比较娴熟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4.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把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比较娴熟地计算分数加、减法。 5.使学生认识常用体积和容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数、立方厘

14、米、升、毫升),能够进行简洁的名数改定。 6.使学生知道体积的含义;把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计算它们的外表积和体积。 7.使学生学会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会看和制作简洁的统计表,通过有劝说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学会较冗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8.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培育学生的数学应 用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措施工作计划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册教材的重、难点,应实行以下教学措施: 1、 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育学生的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 2、注重学生学问形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的阅历和方法的积累,使学生初步学会自主学习形式上可以多采纳手、动脑、动口相结合,商量、抢答等形式的学习,培育学生从四周情境中发觉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学问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内学学问,课外学技能,运用理论,使学生真正做到将学问的把握敏捷运用。 4、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育。重视培育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育学生仔细负责的学习看法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 5、 精讲多练,熟能生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