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都孤儿初中读后感3篇

上传人:雨**** 文档编号:357037065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雾都孤儿初中读后感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雾都孤儿初中读后感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雾都孤儿初中读后感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雾都孤儿初中读后感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雾都孤儿初中读后感3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雾都孤儿初中读后感3篇雾都孤儿初中读后感1 雾都孤儿这本书主要讲解并描述了一个男孩奥利弗为了生存而抗争的令人心碎的故事。他生活在伦敦的下层社会,生活很凄惨,但他心中永久有着光明,最终他在好心人的帮助下逃脱了邪恶势力,找到了美好。 读完了这本书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安静,我想到了自己。我的生活跟奥利弗有着天壤之别,我有着良好的物质条件,良好的学习环境,但我却不懂得珍惜,上课老是不仔细听讲,下课老是与同学吵吵闹闹,在家也不帮爸爸妈妈做家务,给老师和家长添了不少麻烦,我以后肯定要上课仔细听讲,仔细学习,在校争做好学生,在家争做好孩子。 雾都孤儿初中读后感2 雾都孤儿是狄更斯第二部长篇小说。这位年仅二十五

2、岁的小说家决心学习英国现实主义画家威廉荷加斯(WilliamHogarth,1697一1764)的典范,英勇地直面人生,真实地表现当时伦敦贫民窟的凄惨生活。他抱着一个崇高的道德意图:抗议社会的不公,并唤起社会言论,推行改革,使处于水深火热中的贫民得到救助。正因为如此,狄更斯历来被我国及前苏联学者界定为“英国文学上批判现实主义的创始人和最伟大的代表。对此,我有一些不同的见解:文学艺术是一种特别的社会意识形态,它必定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但是,我们决不能把反映现实的文学都说成是现实主义文学,把“现实主义的外延无限扩展。事实上,作家运用的创作方法多种多样,因人而异,这和作家的特别气质和性格特点亲密相关。

3、狄更斯的创作,想像力极为丰富,充满诗的激情,他着意渲染自己的道德理想,到处突破自然的忠实临摹,借用一句歌德的话:它比自然高了一层。这和萨克雷、特洛罗普等坚持的客观。冷静、严格写实的方法有显著的区分。 奥利弗一个孤儿,他被投入了一个充满贫困与犯罪的世界,忍饥挨饿,挨打挨骂,从来没有人关怀他。邪恶的费金,残暴的比尔?赛克斯,以及一大群窃贼强盗。他们把奥利弗训练成一个神偷手,然后利用他去骗取钱财。可是奥利弗不愿去干这些事情,费金就对他拳打脚踢,迫使奥利弗处处流浪。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群和善的人,对他无微不至的关心,让奥利弗感到特别暖和。 当我想到一个九岁的孩子,在伦敦被迫加入罪恶累累、堕落不堪的小偷

4、、强盗、亡命之徒的行列之中。但他并未放弃,在他的心中仍憧憬着一个美妙的生活,多次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最终过上了自己所想往的生活。我真觉得奥利弗真英勇、真顽强。而我们生活在蜜罐里,福窝里,却总是埋怨,总是不满足。但我们可曾想过,在世界上,还有很多孩子,正承受着巨大的苦痛;正和饥饿、寒冷、疾病作战;正面对着失去亲人,飘泊流浪的生活。他们需要别人的帮助,但更需要不屈的精神、英勇的精神。 雾都孤儿初中读后感3 一个出生在英国济贫院里的孤儿,他叫奥利弗。他被送到一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寄养院里牵强活到了9岁。因为要求添一点粥,遭到毒打被关了禁闭。随后他被打发到一个棺材铺去当学徒。在那里,他成了老板的聚宝盆却

5、又受老板、老板娘、师兄的欺凌。他不堪凌辱,逃走了,来到了雾都城市伦敦。 在伦敦,他不幸落入费金的盗窃打劫团伙中,经受了伦敦最底层生活的苦难,费金最终被处死,而奥立弗则被人收养,过上了美好生活。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受益匪浅,感受到了做一个孤儿的味道。我们离不开父母,离不开家。没有亲人的照看,没有家的暖和,我们又将怎样呢?没有父母我们就像一根无助的草。在现实生活中 ,我吃的饱,穿得暖,睡的香。妈妈爱我,爸爸疼我。谁都对我好,我就是家里的明珠,我被捧上了天。我和奥利弗的生活是完全不一样的。但是,好人有好报,奥立弗最终过上了美好生活。可见,当时的社会是多么不好,处处都有打劫团伙。但如今社会发达了,坏人慢慢削减。假如不想做一个孤儿,就应当更爱父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