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教学设计模板7篇

上传人:雨**** 文档编号:357035366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1.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教学设计模板7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美教学设计模板7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美教学设计模板7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美教学设计模板7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美教学设计模板7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教学设计模板7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教学设计模板7篇(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教学设计模板7篇美教学设计篇1 活动设计意图: 上一阶段,幼儿已用蜡笔进行过涂色与画线条的练习,对美术活动已产生了较浓的兴趣。如今,幼儿又对邻班的滚珠画感到新颖,因此而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增添幼儿对美工活动的兴趣。 2、引导幼儿初步学会圆珠滚画的方法,学会用滚画装饰衣服,并从中感受色彩美。 活动预备: 1、课前引导幼儿观赏洋娃娃艳丽的衣服,感受其丰富的颜色。 2、每组一套水粉颜料红、黄、栏、绿、紫,玻璃弹球,棉签,托盘,剪好的纸衣服、裙子或裤子足量。 活动过程: 1、出示纸衣服,激发幼儿作画的兴趣。 师:“小朋友看老师手里拿着什么? “这是娃娃的衣服,它美丽吗? “假如我在这件

2、衣服上添点小花会不会更美丽呢? “老师今日请来了小弹珠帮忙,请小朋友看看老师是怎样让衣服变得美丽的。 2、教师示范讲解滚画的方法与要求。 1引导幼儿观看作画材料,向他们介绍其名称。 2教师请幼儿把玻璃弹球放在托盘里。左右倾斜托盘,观看玻璃弹球会怎样。 3教师用棉签给弹球涂上颜色,问:“如今涂上颜色的小弹球在托盘里滚来滚去会怎样? 教师任意上下左右倾斜托盘,让幼儿观赏弹球滚动时在纸衣服上形成的图案。 4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先把纸衣服放在托盘里,玻璃弹球放在托盘的边角上,然后用棉签蘸点自己想要的颜色点在玻璃弹球上,再让这个弹球在托盘里滚动,把颜色都滚在衣服上。玻璃弹球假如滚不出颜色了,可以拿起来再蘸

3、一种颜色继续滚。 3、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要求幼儿用手摇摆托盘时不要过猛,以免把弹球晃到托盘外面。 2提示幼儿要将弹球上的颜色用完才能涂上另一种颜色。 3要求幼儿用完弹球后要放回原处。 4鼓舞幼儿尽量尝试多种颜色,从中感受各种色彩的美。 5帮助操作能力较弱的幼儿一起制作。 4、展示幼儿作品,观赏评价。 1教师出示用不同色彩滚出的衣服,让幼儿观赏、感受色彩搭配、深浅改变给人带来的视觉美。 2表扬主动作画,看法仔细的小朋友。 美教学设计篇2 【教材分析】 酷热的夏日,骄阳似炎,一场雷雨,送来了一阵凉快。呼吸着清爽的空气,观赏着秀丽的彩虹,耳边传来声声蛙鸣,淘气的孩子光着小脚丫,在

4、积满雨水的路上玩耍。这就是夏天雷雨后的情景。雷雨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 本文用精炼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如能把看图与读文有机结合起来去感受雨前、雨中和雨后的不同特点,肯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条件的话,可以组织孩子观看这一自然现象,信任同学们会有新的发觉。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看天气的兴趣,能写观看日记。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朗读感悟,“垂字的书写。 【课前预备】 课件。 【课时支配

5、】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稳固 1.认读字词 2.分节读课文 二、朗读感悟 1.比较课文插图,激发朗读兴趣 出示课文的两幅插图,比较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图中的不同景象。 图1: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空中狂风怒吼、大雨哗哗、树枝乱摆;小朋友关上窗户欣赏雨景。 图2:蓝天白云、彩虹高挂、空气清爽、树木新绿,小朋友惊喜若狂。 2.研读“雷雨前 默读课文,划出雷雨前有哪些景色,你认为这些景色写得怎样? a.乌云满天,天昏地暗 b.树不动,蝉不叫 c.狂风大作,蜘蛛逃走 d.电闪雷鸣 沟通自读自悟状况;教师随学生的回答相机点拨。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

6、的压下来。 黑沉沉写出了什么?云层厚能把它去掉吗?为什么?“压给你的感觉是什么?云层很低你人为该怎么读这句话? 树上的叶子纹丝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叶子纹丝不动说明什么?一点风也没有“蝉一声也不叫呢?因为空气中湿度大,蝉难以发出声来,说明天气闷热。 突然一阵大风吹来,吹得树枝乱摆。 “乱摆说明什么?风刮得猛不下雨时风是怎样吹的?为什么要加一个“突然?风来得很快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蜘蛛为什么逃走?因为它在网上坐不住了,这也说明风刮得猛烈。哪个字写得好?为什么?读一读。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该怎么读才能表达天气突然改变? 有感情地朗读。 3.研读“雷雨中 默读课文,你能提

7、出什么问题考大家? 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互动,教师相机点拨。 为什么用3个“哗?这是象声叠词。通过雨的声音,形象地说明雨势很猛,一开始就下得很大。该怎么读这3个“哗? 为什么“往窗外看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因为树、房子被雨水覆盖着,人们隔着雨幕看它们,所以看不清。这也说明雨下得很大。 两个“慢慢地说明了什么?雷雨渐渐变小的。 有感情的朗读:自由读女生读指名读 3.研读“雷雨后 小组合作读一读,画一画文中的景色。太阳出来;彩虹出现;蝉叫;蜘蛛回网;青蛙叫起来。 “天亮起来了与前文中的那句话对应?与雷雨前第一句对应,形成鲜亮的对比。 理解:“打开窗户,清爽的空气迎面扑来。 这一句讲人感觉空气

8、清爽,因为一阵大雨,冲刷了空气中的灰尘,带走了空气中的热量,使人感到清爽、凉快、舒适,这与雷雨前的天气闷热又形成鲜亮的对比。 美读这一段。 5.汇报沟通,观赏评价 小组表演读喜爱的那一部分,其余同学听读观赏,品评读得好的词句。如: “压字用得好,读得也好,我感觉到乌云来势很凶狠。 “挂字用得好,读得也好,我感觉到彩虹像一条五颜六色的绸带挂在空中,它十分秀丽。 “垂字用得好,读得也好,我感觉到风特殊大,蜘蛛特殊可怕。 “坐字用得好,读得也好,我能感觉到蜘蛛的悠然和开心。 6.再读课文: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三、积累运用 1.词语积累 越来越亮 越下越大 越 越 纹丝不动 一声不响 一 不

9、 2.你一言我一语 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了, 也 了。 3.照样子写词语 黑沉沉 绿油油 红艳艳_ 4.读读说说。 闪电越来越亮。 雷声越来越响。 雨越下越大。 _越_越_。 5.完成课后“读读抄抄练习。 四、课后延长 1.“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课文为什么先写闪电,后写雷声? 2.彩虹是怎么形成的? 3.课外留心观看天气的改变或观看日出或日落,写一篇日记。 板书设计 18 雷雨 雨前:乌云-大风-闪电、雷声 雨中:越下越大-慢慢小了- 空气清爽 雨后:太阳-彩虹雨过天晴的秀丽景象 美教学设计篇3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和年级组工作计划为指导,以全面提

10、高教学质量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进展,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成就感和自信念,培育他们规律思维能力、运算能力。 二、教学目标 通过分析学生的实际状况,加强对学生规律思维训练能力、归纳能力的训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把握好物理的学习方法,加强试验操作能力培育,进一步打好基础。做好学生的竞赛辅导工作,争取在物理竞赛中取得好成果,完成初中物理的复习工作,争取中考全面获胜。 三、具体措施 1、坚持集体备课,加强各教师间的联系,相互取长补短,发挥群体力量。加强教法讨论和发挥最高效益。 2、教学中应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点面结合,逐步扩展。 3、强化

11、月考,关注教学成果。 4、加强试题收集与讨论,了解并把握中考试题和中考命题的趋势。 四、复习计划 第一轮复习,以课本以及能力训练为根据,复习初中物理的基础学问与基本试验。 第二轮复习,以自编讲稿为根据,分类复习。 第三轮复习,收集整理以往中考试题,编制使用模拟试卷,进行综合练习。 五、实施计划表 时间 内容 周 1 3.13.7 第一轮,声现象,物态改变 2 3.83.14 光现象,透镜及其应用 3 3.153.21 光综合练习 4 3.223.28 电流,电路 5 3.294.4 欧姆定律 6 4.54.11 电功,电功率 7 4.124.18 安全用电,电与磁 8 4.194.25 电学综

12、合练习 9 4.265.2 力学综合复习 10 5.35.9 第二轮复习,基础学问,基本规律,基本试验 11 5.105.16 创新型科学探究题综合复习 12 5.175.23 创新型科学探究题综合复习 13 5.245.30 第三轮复习,综合复习 14 5.316.6 综合复习 15 6.76.13 综合复习 16 6.146.20 考前指导,中考 美教学设计篇4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究影子各种改变的好奇心 2、引导幼儿通过试验观看获得对影子改变的阅历 3、知道影子改变与和物体的位置改变有关 活动预备: 1、幼儿分组活动,每组一个卡通形象标志 2、操作材料:几个手电筒、若干个胶水瓶、铅笔、橡皮、积木 3、奖牌、奖杯 4、课件 5、录音机、投影仪 活动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