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中地理毕业会考复习资料(全四册)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356934376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 页数:71 大小:3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初中地理毕业会考复习资料(全四册)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2023年初中地理毕业会考复习资料(全四册)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2023年初中地理毕业会考复习资料(全四册)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2023年初中地理毕业会考复习资料(全四册)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2023年初中地理毕业会考复习资料(全四册)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初中地理毕业会考复习资料(全四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初中地理毕业会考复习资料(全四册)(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初中地理毕业会考复习资料(全四册)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1、纬线和经线(P5中的图1.7)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经、纬线的特点:特 点经 线纬 线形状特征 ,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 ,把地球平分为相等的两个半球 ,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长度特征经线长度 纬度相同,长度 , 最长,向两极渐短收缩成一点指示方向 方向 方向特殊的经、纬线特殊纬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 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 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纬

2、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 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特殊经线 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 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 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 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 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西经) (东经)010201801020180本初子午线 愈向西愈大 愈向东愈大0101020209090(北纬)(南纬)愈向北愈大愈向南愈大赤道4、利用经纬网定位经纬网的含义: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经纬网的作用:确定

3、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二、地球的运动1、地球的自转(P9中的图1.15)含义:地球绕着 不停地旋转。方向: 。 周期: (约为24小时)。产生的现象: 、 2、地球的公转(P11中的图1.19)含义:地球围绕 不停地旋转。方向: 。周期: (约为365天)。特点: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的夹角是 产生的现象:太阳直射点在 之间来回移动;同一地点,太阳 的变化;同一地点, 的变化;同一地点,不同季节太阳光热不同,即 的形成。二分二至:春分日( 日前后)、夏至日( 日前后)、秋分日( 日前后)、冬至日( 日前后)四季的划分(以北半球为例,南半球正相反):3、4、5三个月是春季;6、7、8三个月是夏

4、季;9、10、11三个月是秋季;12、1、2三个月是冬季。3、地球的五带(P12中的图1.20) 带 带 带北 寒 带南 寒 带有 有 有阳光 无极 无极 9090( )66.5( )66.5( 线)23.5( )23.5( )0三、地图1、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概念: 与 之比表现形式:数字式、文字式、 线段式方向的判读:一般地图:面向地图 、 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 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 方向,纬线指示 方向图例和注记图例: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注记:用来说明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或用说明地理事物数量的数字,称之为地图的“语

5、言”。 常用图例:(P14中的图1.24) 铁路 国界 山峰2、地形图的判读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P16中的图1.27)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举例: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吐鲁番盆地海拔-155米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举例:旗杆高出地面15米地形图的类型: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P16中的图1.29)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 ,表示坡缓;等高线 ,表示坡陡。根据等高线形状判断地形类型: 、 、 、 、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 处凸出表示山谷,向 处凸出表示山脊;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是

6、;等高线重叠的地方表示 。陆地上的五种基本地形: 、 、 、 、 。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分层设色地形图上, 色表示平原、 色表示海洋、 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3、从地图上获取信息地图常见种类:导游图、交通图、政区图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范围、详略的对应关系:表示范围的大或小表示内容的详或略大比例尺小 小比例尺大 在图幅一样大的情况下,选取的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实地范围越 ,反映的地理信息就越 ;反之亦然。第二章陆地和海洋一、大洲和大洋1、地球?水球?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概括为“七分海洋,三分陆地”。分布: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2、七

7、大洲和四大洋海陆分布大势:六块大陆: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P29中的图2.6)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大洲分界线:(P30中的图2.7)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亚、非: (沟通地中海和红海)。南、北美: (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亚、北美: 。亚洲是 的洲;欧洲是 的洲;太平洋是 的洋;北冰洋是 的洋。 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二、海陆的变迁1、沧海桑田现象: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是不断变迁的原因: 的变动和

8、 的升降是主要原因,此外人类的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举例:今天的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过去曾经是海洋。2、海陆轮廓形成的两大学说学说名称学说内容主要证据大陆漂移学说2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大陆分裂并缓慢漂移分离,形成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大陆轮廓的吻合性拼合大陆几种古地层的相似性拼合大陆几种生物的相近性板块构造学说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各大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边缘交界处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东非大裂谷,红海的形成与变化。大西洋的扩张。注意: “板块构造学说”

9、是在“大陆漂移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是目前最被普遍接受、相对完善的一个学说。六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P37中的图2.19) 由板块运动引起的两大地震带是: 地震带; 地震带。第三章天气与气候一、多变的天气1、天气及其影响含义: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特点:短时间(时间)、相差大(空间)、变化大(变化)影响:天气对交通、生活、农业生产、军事等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天气预报的内容: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城市天气预报: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常规情况,另

10、外还有沙尘暴、空气质量、海浪、冰雹、大雾等特殊预报。常用的天气符号(P46中的图3.6)3、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评价空气质量的方式: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二、气温和气温的分布1、气温与生活气温:空气的温度,常用表示。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温影响人们的穿衣、饮食、住房、农业和交通等。2、气温的变化日变化(P51中的图3.12)概念: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变化特点: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年变化(P51中的图3.13)概念:以一年为

11、周期的气温变化。变化特点:南北半球气温的变化正好相反。陆地上:北半球气温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北半球气温8月最高,2月最低。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通常用气温的变化曲线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的气温变化情况。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绘制方法:一横月、二纵温、三定点、四连线3、气温的分布等温线:气温相同的点的连线。 表示:世界各地冷热不同,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分布规律:纬度差异:一般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P53中的图3.17)海陆差异: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垂直变化: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

12、温约下降0.6。等温线图的判读:等温线封闭,中心气温高的为高温中心,中心气温低的为低温中心。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世界“热极”撒哈拉沙漠,世界“冷极”南极大陆。三、降水和降水的分布1、降水与生活降水: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测量:测量降水的工具是雨量器,表示降水量大小的单位一般为毫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降水影响交通、农业生产等。2、降水的季节变化(P55中的图3.19)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情况。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方法:一横月、二纵水、三柱形主要降水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3、降水的分布(P56中的图3.21)等降水量线:降水量相同的点的连线。表示:世界各地降水量的不同,通常用等降水量图来表示。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分布特点:赤道附近降水量较丰富,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在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降水较少;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四、世界的气候1、气候的地区差异气候:是一个地方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